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高职教师知识共享困境的调查*以东莞地区高职院校为例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这是一篇与调查研究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职教师知识共享困境的调查*以东莞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廖汝盈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

关键词:知识共享;高职教师;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渠道;知识共享障碍

摘 要:文章从认知态度、知识共享渠道、同伴互助情况、知识共享障碍等四个维度调查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意愿、共享资源类型及存在的障碍,以此了解高职院校教师个体间知识共享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9-0117-03

收稿日期:2017-08-24

作者简介:廖汝盈(1985—),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馆员.

* 本文系2015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项目“高职教师知识共享困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c06.

知识共享是指一个组织内所有成员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共同使用和拥有组织内各种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是与学校的竞争力息息相关.

1调查对象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东莞地区高职院校教师(以下简称“高职教师”)间知识共享的现状,2016年2月到5月,笔者选择东莞地区5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先后对5所院校的30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选取访谈对象遵循三个原则:①根据教师的职称、学历、教龄等选取访谈对象.②在每个层次中选取提供信息较多的教师为访谈对象.③选择各院校的核心成员、普通成员、新成员等作为访谈对象.

2访谈结果与分析

2.1知识共享的意愿

高职教师要想促进专业发展,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知识共享就是高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通过是否愿意与学校的其他教师共享资源(包括教学材料、课件、案例等)、分享科研成果、实践经验等问题,了解到教师知识共享意愿的基本情况(见图1).此次调查数据与河北大学李玲玲就河北大学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1]结果较接近,说明笔者此次抽样访谈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显示,高职教师不愿意共享知识的原因依次为无报酬、竞争性、某些东西难以表达、狭隘心理、没时间等(见图2).

图2显示,高职教师不愿意共享资源最主要的原因是组织内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从而影响了教师共享资源的积极性.在知识市场内,教师不愿意无偿共享其资源、实践经验(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符合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Leonard和Sensiper曾经说过,员工是不会在毫无动机的情况下无偿共享其隐性知识的,毕竟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是一种竞争性的资源[2],除非他有强大的个人动机,否则无偿分享的行为很难发生.正如斯登马克所言:“人们如果没有强大的个人动机是不会共享自己的知识的,他们不会毫不考虑自己将获得什么或失去什么,而直接把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分享”[3].图2显示,有23.3%的教师不分享是源于竞争,不想让他人坐享其成,这也说明了教师认为知识共享应基于“等价交换”原则,建立“知识交易”机制.还有20%的教师认为有些知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说明了教师个体间拥有的优秀经验、教学“诀窍”等隐性知识不易被编码,难以表达、传播、沟通及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挖掘自身的隐性知识,将其显性化.

2.2知识共享的渠道

笔者通过“您一般在学校内通过什么方式分享或获取知识和经验”这一问题对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渠道进行访谈,发现其分享和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两种方式.笔者概括本次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教师所开展的知识分享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备课、讲座、对话交流、行动研究、听课评课等.在知识共享渠道方面,有66%的教师选择面对面交流方式,最常见的是集体备课、讨论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其次是专家讲座、听课评课、观看教学视频、行动研究等.另外,有34%的教师选择网络交流的方式.网络交流具有便捷性、及时性等特点,能有效促进教师间的沟通.教师们在群、微信发布活动通知,或与其他成员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Wenger、McDermott、Snyder等人从知识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随着现代知识的复杂性的增加,需要更多专业性的合作.笔者通过“您是否愿意与学校里其他教师开展合作?合作开展的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对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情况进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教师经常与同伴沟通,只有16.7%的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会自己想办法,23.3%的教师会暂时把问题搁置.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学院教师关系密切,气氛融洽,教师之间更愿意交流;而有的学院教师关系比较拘谨,合作气氛不浓,同伴互助不够.因此,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应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建立信任文化,营造合作氛围.

2.3知识共享的内容

知识共享口号喊得再响亮,教师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可共享,知识共享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对“您跟学校内其他教师共享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访谈,发现教师对知识共享分享最多的是教学实践问题、试题、课件等内容(见图3).

图3显示,有63.3%的教师会跟其他教师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同事的帮助.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图书馆的部分教师承担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工作)会不定期开会,任课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说明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会进行合作式探究,有一定的合作氛围.教师间知识共享的内容主要是试题、课件、教学技术等显性知识.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莞技师学院的某些系部就要求教师上传课件和外出培训学习的课件,供其他教师研究学习.同时,在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时,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在教研室主任的安排下,每人负责某些单元的课件制作并上传群,教师可自行下载,而后根据所在班级的学习水平和程度修改并使用.教师之间分享最少的是他们自身的隐性知识,如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科研经验等,原因在于隐性知识本身难以观测与计量,即便知识的持有方刻意保留部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组织也无法进行有效监控[4].当教师个体与组织之间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有效的知识共享就难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创建有效机制,使教师主动分享隐性知识.

2.4知识共享的障碍

笔者通过“您认为在分享知识时存在哪些障碍或困难”这一问题,探究了教师之间制约知识共享的阻碍因素,调查结果见图4.

排除隐性知识不好共享的因素,图4显示,经济回报是阻碍教师共享知识的主要因素.Denport曾指出,组织的经济奖励与员工的共享意愿呈明显的正相关.Cabrera[5]的研究也指出,员工共享知识的行为应该得到组织的承认和奖励,这样才能鼓励知识共享活动在组织内积极展开.这就意味着要想促使高职教师积极地开展知识共享活动,高职院校就应该给予其一定的经济回报.

此外,受访对象提到的“某些经验、知识不好表达”涉及的是隐性知识.Polanyi提出隐性知识是区别于显性知识的一种知识形态,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隐性知识难于形式化、隐性知识复杂性高、隐性知识难以传递.虽然隐性知识具有以上特征,但并不意味着隐性知识不能被表达、被学习.教师应了解隐性知识的特征,掌握挖掘隐性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到优秀经验.

3高职教师在知识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3.1高职院校缺乏知识交易机制

从知识交易的层面来说,高职院校缺乏知识交易机制,知识共享主体成本收益不对称,影响主体分享知识的积极性.高职教师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他(们)乐意分享知识;反之,则不然.知识的创新与发展需要耗费相关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如果知识共享的主体在共享过程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而知识共享的客体却从中受益且无须付出成本,那么这种不合理的共享是不可持续的.即使双方暂时有涉及知识共享的行为,也只能是短期的或不稳定的.同时,在成本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知识共享的主体承担着核心技术被泄露的风险,从而导致个人利益受损,出于对这种风险的畏惧,教师往往不会积极地参与知识共享活动.

3.2高职教师对某些具有竞争性的知识有独占心理

从心理层面来说,部分高职教师对某些具有竞争性的知识有独占心理.教师的个性特点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行为.心理学家克特·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性格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行为方式和现实态度的统一体[6].知识共享主体认为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其在组织内的地位和待遇有密切关系,如果把隐性知识传给了他人,就会影响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个人利益.

3.3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

从知识类型特点来说,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难以形式化、复杂性、难以表达等特点,教师难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传递出去.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并往往会附着在不同的对象上,对情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教师间必须通过不断的互动,在较小范围内面对面地交流,直接进行信息的沟通与思维的碰撞,在不断重复交往中实现共鸣、感悟与内化,最终实现知识共享.

3.4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

从知识共享环境层面来说,高职院校内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影响了教师间的知识共享.迈克·富兰曾经说过,有效的合作氛围不是以“观点”相似为基础,多元化才有价值,因为他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并凭借不同的观点去认识问题的复杂性[7].知识共享必须根植在一个信任、合作、融洽的环境中,因而需要在组织内部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不畏惧权威,不囿于近功性竞争而画地为牢,而是要让成员自由地表达观点,让高职院校内的观点多元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间大部分教师都愿意与他人共享资源,但由于缺乏知识交易机制、缺少良好的合作文化、隐性知识难于形式化等原因,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高职院校可以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从建立知识交易机制、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营造合作文化氛围等方面予以努力,改变高职院校内教师知识共享的不良状况.

参考文献:

[1]李玲玲.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个案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2]Leonard.D,S.Sensiper.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112-132.

[3]Stanmark.D.Using intranet agents to capture tacit knowledge,in proceeding of Webnet99[A].Honolulu Hawaii,1999:36.

[4]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2.

[5]Cabrera A,Cabrera E F.Knowledge-Sharing Dilemmas[J].Organization Studies,2002(5):687-710.

[6]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57.

[7]任学印.试论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5(2):42-46.

(编校:徐黎娟)

调查研究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调查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调查研究方面论文范文。

1、社会调查论文

2、调查报告论文

3、调查论文

4、调查论文格式

5、市场调查论文

6、论文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