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养鱼技术试验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养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养鱼技术试验

王明宝,盖建军,黄春贵,芦光宇,郭闯,张敏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作者简介:王明宝(1976.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与种质资源保护等.E-mail: 980698340@.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7.09.011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在工艺理念、技术装备和养殖方式上都具有重大的革新,适宜多品种、多规格养殖,具有均衡上市、易捕捞、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收集代谢物和残饵,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2013年,美国大豆协会在江苏吴江、安徽铜陵等地区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近年来,在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大力支持下,全省已建成投产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面积11.7万m2,在生态系统建设、净化区生态系统构建与品种搭配、养殖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于2016年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扬中基地,养殖池塘面积为2.67 hm2,常年保持水深1.5 m,紧临长江边,水源稳定、水质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

1.2系统设计

在池塘南边的中间位置建设工业化养殖设施,分为推水区、养殖区、集污区三部分.养殖区建设3条水槽,砖砌墙体,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单个水槽长20 m×宽5 m×深2 m,集污区长15.6 m×宽3 m×深2 m,进、出水两端与池塘相通,用聚乙烯网片和金属网隔离.出水端设置挡水墙,与离岸最外墙成135夹角固定,高2.2 m,材料为两面不锈钢夹板合成.

1.3设备安装

1.3.1增氧推水设备

每条水槽进水区各设置1台功率为2.2 kW罗茨鼓风机的推水设备,每台鼓风机以并联方式连接,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开机的数量;每条水槽内安装底部微孔增氧系统,单独配备1 台底层增氧2.2 kW罗茨鼓风机;外塘另外安装3台导流式推水增氧设备.

1.3.2发电机组建成生产管理用房40 m2,内设一台自动发电机组20 kW;观光平台200 m2,作为生产操作及人员观摩之用.

1.3.3集污区设置集污配置2 kW的吸污系统1套,由吸污泵、移动轨道、排污槽、自动控制装置及电路系统等组成.

1.3.4配套沉淀池利用池塘附近新建的排水渠作为污物沉淀池,种植水芹菜,进行生物净化.

1.3.5拦鱼栅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网片,每条水槽用网目大小两种规格的网片,安装4道拦鱼栅,即进、出水处各安装2道,间隔25 cm,两端外口安装网目大的网片,内口安装网目小的网片,养殖中后期鱼体长大后取出内口小的网片.

1.4鱼种放养

1.4.1净化区放养鲢、鳙6 000尾,平均规格0.5 kg/尾.扣蟹40 kg,规格150 只/kg,放螺蛳5 000 kg.7月份在外塘移种一部分空心菜、水芹菜(生物浮床).

1.4.2水槽内3月下旬,从邗江四大家鱼原良种场引进草鱼种2.5万尾,规格40 g/尾,放在1#水槽;7月上旬从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引进黄颡鱼(杂交)18.1万尾,规格12.5 g/尾,分别在2#水槽放养8.1万尾、3#水槽放养10万尾(见表1).

2试验方法

2.1放养前准备

在苗种放养前一周,仔细检查养殖系统充气推水增氧设备是否完好并开机试运行,保证水槽内水质与整个系统一致;做好水槽与净化区水质常规指标的检测;在充气推水端拦网前安装防撞网.

2.2苗种消毒

苗种在放养进入池塘或水槽前,用浓度3%~5%的盐水进行消毒,时间10 min左右.苗种在进入水槽后,仔细观察充气增氧推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入池鱼类应况控制气流量,防止苗种应激撞击拦网而造成损伤.

2.3饲养管理

养殖水槽全程投喂浮性饲料.每天2~3次,总投饲量为鱼总体质量的3%~5%,每次投喂10~20 min,具体根据水温、天气、鱼的吃食情况而定.为保证水质,净化区不投饲料.

2.4日常管理

2.4.1水质调控水槽水位保持在1.5 m左右,每月用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1次.养殖期间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 cm.

2.4.2推水增氧水槽内放养鱼种后,推水增氧设备24 h开启.养殖前期,鱼种规格小,开启1套保持较低流速即可,中后期随着槽内鱼类生长规格变大,开启2~3套,保持槽内水体流动和溶解氧充足.

2.4.3吸污每天投喂后1~2 h开启集污区的吸排污设备,一般每次吸污时间10 min,每天2~3次.

2.4.4巡塘每日坚持巡塘,重点检查鱼体摄食、水质变化、缺氧浮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时,减少投饲量或不投喂,及时交替开启增氧推水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机械设备.

2.4.5病害防控在病害高发季节适时进行预防.一旦发现病兆,关停推水,开启底增氧,封闭水槽两端拦鱼栅,对症下药.面对突发情况采取及时销售处理或放入外塘养殖.

3试验结果

3.1养殖产量

12月15日起捕,1#槽产量21 245 kg,草鱼平均规格0.9 kg/尾, 212.45 kg/m2;2#槽产量10 540.5 kg,平均规格143 g,105.4 kg/m2;3#槽产量12 420 kg,平均规格138 g,124.2 kg/m2.自10月1日后陆续收获河蟹共432 kg,外塘鲢、鳙产量11 970 kg.

3.2经济效益

养殖成本:塘租4.8万元,苗种费10.25万元,饲料费38万元(草鱼料14万元、黄颡鱼24万元),渔药(生物制剂类)0.2万元,人工费3万元,电费6万元,其他0.4万元,合计62.65万元(见表2).

池塘工业化生态系统建设工程成本:砖混结构,池底浇筑钢筋混泥土,基础工程土建成本27.5万元,推水、吸污、发电机组、增氧等设备购置成本12万元.初步估算基础工程使用10年,渔机设备使用6年,两项目综合每年成本约为475万元.

总产值83.02万元(其中草鱼达不到上市规格,已转池养殖,按草鱼单价10元/kg估算;外塘收获的杂鱼和少量青虾忽略不计),总成本67.4万元,总效益15.62万元,按池塘面积2.67 hm2折算,产值31.1万元/hm2,效益5.86万元/hm2(见表3).

3.3生态效益

本试验系统占用池塘面积不到2%(一般为2%~5%),其余的区域,套养鲢、鳙等滤食性的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合理放置一些螺和河蚌,用来净化水质,也可考虑养殖少量的虾蟹等来提高净化产出的经济价值.系统有效收集了大部分鱼体排泄物和残饵,保障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4小结与讨论

4.1养殖优势

产品品质得到提高,工业化水槽养殖的鱼类,有“跑步鱼”之称,鱼体肌肉紧实,口感好,无异味.

质量安全有保障,池塘进行工程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

减少水体污染,在池塘中搭配滤食性鱼类、螺、蚬等,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小水体养鱼和大水体养水,实现养殖污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水槽末端吸污装置可有效收集废弃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

4.2注意事项

4.2.1苗种运输及放养不同品种的苗种运输时间和规格差异较大,一般规格越小,成活率越高,驯化开食后即运输.苗种应尽量就近选择,放养前在推水端拦网前安装防撞网.

4.2.2投饲管理投喂饲料时同时开启底增氧,饲料一般集中在水槽中间,尽量避免鱼体在抢食时与水槽壁摩擦受伤,水槽出水口处用聚乙稀网片围挡,防止饲料随水流漂到外塘.

4.2.3水流调控及吸排污管理水槽下游水流速度一般控制在3~8 cm/s.具体根据养殖品种、规格、水温、水质与天气状况调整水流速度.根据不同品种和水温调控吸排污时间,在投喂饲料后1~2 h内开启吸排污设备,以最终吸出的污水颜色与水色相近即可.

4.3相关建议

水槽内养殖品种应选择高附加值的品种,如以鲈鱼、鲌鱼、鳜鱼等为主养品种,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反季节上市,获得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渔业科研院所及推广单位应加强研究,总结形成标准化养殖技术,尽早出台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水槽建设标准,工厂化生产相关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稳定性.

政府引导,各级渔业主管及推广部门、协会组织推动,积极培植市场,形成水槽养殖专业方法、专门市场、专有品牌、专售渠道,实现优质优价,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2017-04-26)

养殖论文范文结:

关于养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养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