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事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与独角仙人故事在中印文化中的流变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故事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独角仙人故事在中印文化中的流变

任昭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独角仙人”是佛教故事中塑造的一个具有神力的仙人,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佛典还是民间故事中都有流传.但是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不同的.这一故事本身既带有文学性、想象性和教谕性,还有一些、俚俗的段落,传播故事的人根据其不同的需要,迎合受众的接受习惯,对故事因素做了取舍和切割,使得同一故事表现出了不同的主题.

关键词:独角仙人;佛教故事;民间传说

作者简介:任昭君(1992-),女,汉族,四川省通江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60-02

独角仙人故事在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故事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记载,它讲述了一个 “鹿人”的故事(仙鹿结合而生),故事的主要情节有:“鹿人”出生;因天雨路滑而摔倒,怒施法术,导致干旱;“鹿人”为女色所迷,法力尽失,天复下雨.故事的主旨在于强调戒色戒欲,包含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想象力丰富.诸如“鹿人”、“鹿人跌倒”“仙鹿结合”等桥段,既有幽默感,有带着俚俗、轻松和戏谑的成分,这无疑很适合民间故事的品位.本文将从印度、汉译佛典和中国民间故事三个方面来考察独角仙人的故事演变情况.

独角仙人的故事最早是在印度流传开来的,文献的记载十分简洁,只能说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这样的设计有一点寓言故事的性质,它把枝节剪除了,故事直奔主题.

独角仙人在翻译佛典中音译为“倚介尼陵伽”、“胜渠”、“俱舍频头”,意译有“一角”、“独角”、“鹿角”、“善觉”等.故事在诸佛典中有种种记叙,主人公为一仙鹿结合的鹿人,其长相描述见《经律异相》第三十九《独角仙人情染世欲为淫女所骑》:“大类如人,头有一角,其足似鹿.” 即是仙人之子,自有神力,因雨天路滑摔倒,以神力令天不雨.后国王派淫女迷惑仙人,骑其项而返.仙人失神通,天降大雨.佛典中将此故事作为“欲人可令诸仙被诳惑”的一个典型例子.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童年篇》中也有记载,第八、九章“独角仙人的故事”,他是迦叶波的儿子,名叫毗槃咤迦.鸯伽王犯了错误致使天旱不雨,婆罗门建议国王“要用一切手段把毗槃咤迦的儿子弄到手”,“这样鸯伽国王就派把仙人儿子引诱出山林.”,们把他拐走,“天老爷立刻就下了雨”.[1]独角仙人相关的故事还见诸其他印度早期著作,在民间此故事也广为流传,玄奘到达天竺时见到了独角仙人的窣堵波,《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逻国……其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昔独角仙人所居之处.仙人为淫女诱乱,退失神通,淫女乃驾其肩而还城邑.”[2]道宣撰《释迦方志》卷上也载:“又西北行百余里,越小山至大山.南有一寺塔,僧学大乘,昔独角大仙爲女乱处.”可见此故事是实实在在出现在印度生活之中的.早期的独角仙人故事在印度已初具雏形,但情节还不够丰富,人物形象还不够饱满.

汉译佛典中的独角仙人故事,其重要情节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之后中土僧人又在汉译文献的基础上,把情节更加丰富化了.这样无疑是造就了一个好故事,使它更受欢迎了,但同时也增加了文学色彩,降低了教谕性.

独角仙人相关故事按照翻译佛典的先后,较早流传至中土的有昙无谶译,马鸣《佛所行讃?离欲品第四》:今此王太子/持心虽坚固/清净徳纯备/不胜女人力/古昔孙陀利/能坏大仙人……胜渠仙人子/习欲随沿流……如彼诸美女/力胜诸梵行[3]这里的胜渠仙人子就是独角仙人,此处列举了女色破坏修行之事.与此相同的,用列举反面教材的方式出现的独角仙人相关故事还见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十六:“又复往昔,有一仙人,名爲独角仙人之子……有一婬女,名曰商多(寂定),诳惑彼仙,遂令失禅及五神通.”[4]这里列举了三位仙人的事迹说明“诸如是等大神仙人,多有被于诸婬妇女之所诳惑……”可见早期佛典是将这个故事作为反女色的例子列举出来,而故事相对较简单.

在汉译佛典中独角仙人故事更加生动形象,符合佛家逻辑.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学》中独角仙人名字为“仙人童子倶舍频头”、“鹿斑”,因神力能“能移山住流,扪摸日月”,天帝释生畏惧,命天女怀之.后综述说“佛告诸比丘,尔时仙人童子倶舍频头者,岂异人乎.即今禅难提是.天女阿蓝浮者,今此天女是.”与《摩诃僧祇律》所述故事完全不同地是鸠摩罗什译,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二中言独角仙人故事乃是佛陀与耶输陀罗的本生故事.“佛告诸比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婬女者耶输陀罗是.”故事人物为罗奈国婬女扇陀、一角仙人,内容与《大唐西域记》等其他中土僧人引述基本一致,主旨为佛教教义“天下可畏无过女人”,并且为佛陀与耶输陀罗之间关系做很好的辩解,“今生结婚也是夙世因缘,也算是一种‘障’吧.”[5]

凭着马鸣和龙树著作的影响,独角仙人的故事流传开来,特别是以龙树《大智度论》中引述的故事更加普遍得到其他著作的转述.《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举例“如独角仙人,因触欲故,退失神通,爲婬女骑颈.”[6]论述触欲者,起障道业的教义.道世在《法苑珠林》更是感叹:“是以周幽丧国,信褒姒之愆.晋献亡家,实孋姫之罪.独角山上,不寤骑颈之羞.期在庙堂,宁寤焚身之痛.”[7]受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土僧人往往将此作为破戒的警告,视婬女骑颈为羞耻,女人如祸水.有经云:“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死门.”[8]、“女为恶根本,能失一切物.” [9]便是明证.

独角仙人故事通过佛典从印度带到了中国,又从寺院佛堂流传到了街头巷闾.民间没有寺院的清规戒律,多了大胆的想象和艺术化、世俗化的包装,故事也更加本土化.

包含有一角仙人故事母题的中国传统小说有《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月明和尚度翠柳》、《醒世恒言》第十二卷《佛印师四调琴娘》,这些故事都是以僧人受女惑为主题,与佛教故事已经完全不同,多了民间的戏谑游戏,并糅合了儒家传统思想.

《月明和尚度翠柳》中柳府尹因怨恼玉通禅师不出寺迎接,命红莲使其破戒.与独角仙人故事不同的是,玉通禅师自知破戒,命人烧汤洗浴,留下《辞世颂》圆寂了.这样的结局与《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样,和尚自知破戒,圆寂转世.民间小说中的僧人形象与僧人在佛经中的自我认知颇为不同.在佛教中,特别是密教经典中破女色戒并没有严格到需要以死谢罪,甚至被认为是修行得道的方便法门.如《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中载以欲色勾牵使人了悟的方便,“或现作婬女,引诸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但民间文化中对之事并不避讳,甚至津津乐道.《佛印师四调琴娘》中加入了文人雅趣似的诗词,如佛印得知苏学士威胁琴娘与自己私合时做诗:“传与巫山窈窕女,休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张邦畿撰《侍儿小名录拾遗》也作颂总结一番:“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10]

独角仙人故事从印度民间传说到中国民间小说演绎,有了中国话本小说的故事叙述特色,又融入佛教故事与佛教空观、轮回观,让人津津乐道.然,除了和尚破戒的感官刺激之外,其他并无新意,正如陈寅恪先生评价禅宗语录及故事时说:“摹拟过甚,殊有生吞活剥之嫌……东施效颦,终为识者所笑也.”[1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教谕、故事、民间喜好这三者之间具有奇特的互动关系,佛教教谕和民间故事都借助了故事的方式,故事可以作为说理的工具,但故事本身又切合了人的窥伺、猎奇的心理;民间故事和佛教故事常常混杂在一起,但二者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又完全不同,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佛教故事无非是要劝人戒欲行善,而民间故事常常把恶当作重要的谈资,把渲染得天花乱坠,民间故事中虽也有“善”的教益,不过它常常“劝百讽一”,最后的劝诫之词几乎成了多余的尾巴.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独角仙人才向我们展示出如此丰富的意义来.

注释:

[1]季羡林译《季羡林文集》第十七卷《罗摩衍那》,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2]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大藏新脩大藏經》第51冊,第881頁,中欄.

[3]馬鳴《佛所行讚》卷一〈離欲品〉,《大藏新脩大藏經》第4冊,第7頁,上欄.

[4]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十六〈耶輸陀羅夢品〉,《大藏新脩大藏經》第3冊,第726頁,中欄.

[5]白化文《從“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中國文化》第六期.

[6]智顗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大藏新脩大藏經》第46冊,第487頁,下欄.

[7]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藏新脩大藏經》第53冊,第847頁,中欄.

[8]《釋氏六帖?五境為緣部第四十》,《大藏經補編》,第13冊,第416頁,上欄.

[9]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卷十四《地獄品之十》,《大藏新脩大藏經》第17冊,第79頁,中欄.

[10]张邦畿撰.《侍儿小名录拾遗》.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1]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M]. 古籍出版社, 1980,第256页.

参考文献:

[1]季羡林译《季羡林文集》第十七卷《罗摩衍那》,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2]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大藏新脩大藏经》第51册.

[3]陈明《一角仙人故事的文本、图像与文化交流》,《全球史评论》,2015年.

[4]马鸣《佛所行赞》卷一〈离欲品〉,《大藏新脩大藏经》第4册.

[5]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十六〈耶输陀罗梦品〉,《大藏新脩大藏经》第3册.

[6]白化文《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中国文化》第六期.

[7]慧皎撰《高僧传》卷十一,《大藏新脩大藏经》第50册.

[8]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大藏新脩大藏经》第46册.

[9]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藏新脩大藏经》第53册.

[10]《释氏六帖?五境为缘部第四十》,《大藏经补编》,第13册.

[11]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四《地狱品之十》,《大藏新脩大藏经》第17册.

[12]慧觉等译《贤愚经》卷五,《大藏新脩大藏经》第4册.

[13]张邦畿撰.《侍儿小名录拾遗》.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故事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故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故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商业故事杂志

2、商业故事期刊

3、家庭教育故事征文

4、编辑部的故事

5、故事大王杂志

6、故事杂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