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跟《孙行者》主人公阿新的中美文化身份建构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中美文化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孙行者》主人公阿新的中美文化身份建构

一、引言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领域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总是能吸引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她的处女作《女勇士》(1976)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二部作品《中国佬》(1980)也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她的第三部作品《孙行者》(1989)获得当年的美国西部笔会小说奖[5].不同于前两部自传式小说,第三部作品充满后现代艺术技巧,如戏仿、拼贴、语言游戏、时空跨越和神秘的叙述者[14].小说以20 世纪60 年代为背景,用后现代手法将美国故事和中国神话传说杂糅在一起,向读者讲述美国华裔群体不被主流文化认可,处于边缘的地位的事实,并引出小说的主线,即华裔主人公惠特曼? 阿新的文化身份建构.本文试图从后殖民批评角度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主人公从对立到杂糅的身份建构之路.

基尔? 克鲁斯和尼克? 瑞维克认为:“身份的建立,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都是社会生活一个普遍、重要的方面.[2]”的确,身份是一个人存在价值的体现,展示的是这个人的文化.而身份对移居他国的少数族裔来说更是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痕迹.人的身份大致由以下七个方面决定:种族、性别、阶层、年龄、出生排行、国家和文化[5].在身份这一问题上,斯图亚特? 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2000)一书中指出:“至少有两种立场:一是‘文化身份’是一种共享的文化,也就是因拥有相同的历史传统而建立的一种集体的族群文化,这种集体共享文化下的自我身份是隐藏在其他人为强加的身份之下的;二是每个人身上的差异点构成了真实的自我,建立了自我的独立身份,而历史造就了过去的自我身份.也就是说,身份是存在的,但它也是动态变化的,文化身份是有历史源头的,是产生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交织中.[11]”这与华裔族群对文化身份认识的不断发展变化不约而合.对最初的华裔移民来说,他们在中国成长,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在美国生活,但骨子里还是中国人.而对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后面几代移民来说,美国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虽然他们有着中国血统,但他们也是美国人,只不过是拥有双重身份的华裔美国人.关于身份的建构形成,关和凤曾提出五个阶段:顺从、矛盾、反抗、反省和觉悟.程爱民教授从否认、商讨、杂化这三个阶段分析20 世纪华裔身份的形成[5].而《孙行者》中阿新的身份建构则历经自我困惑、自我追寻、自我确立三个阶段.

二、主人公阿新身份建构的三个过程

汤亭亭在2006 年11 月南京大学的一次访谈中说道:“借助孙悟空的意象,强调猴子代表的搅乱一切的精神,这正是六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之一;同时也想说明一个人从一种文化转到另一种文化,需要不停地转变身份,而身份的转变正是猴王的主要特点之一.[6]”由此可以看出,阿新的文化身份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阿新也从最初的迷茫走向最后的杂糅身份.

(一)自我困惑:文化身份的混杂

《孙行者》开篇点明了阿新内心的痛苦挣扎.“惠特曼?阿新每天都想着要自杀.”[8](3)最初,阿新对自己身份是肯定的,他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美猴王(35),是美国人,因为他在美国出生长大,受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属于美国.可是周围人的目光和态度让他对自己的美国人身份产生了怀疑,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新世界里生活的许多人都可以成为美国人,但却不让在新世界里生活的中国人成为美国人(361).别人的异样目光让他觉得自己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异类,一个他者.这种他者化的形象指的就是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的内涵.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东方这一词语是西方世界为了训化、控制他者而进行的一种具有殖民意味的想象,是一种权力工具、权力话语[4].事实上,阿新就是东方主义的一个映射,在周围的美国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他者的边缘身份,和周围的人形成了一种边缘和主流的二元对立,他自己对美国身份的肯定和对华人身份的否定也形成了二元对立.小说中阿新心仪的女孩南希也对阿新的身份建构产生一定影响.在阿新眼中,南希是一个美好的形象,她是一只美丽的小鸟,而他懂得丑、黑、胖且滑稽的含义(12).“南希长长的乌发和黑色长裙和着午后的微风飘动.”(21)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南希是阿新心中美好的象征.可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却对唐人街充满嘲讽,对中国充满排斥心理.南希拒绝出演中国佬,她认为中国人是笨嘴笨舌、不会说美音的怪诞的人.(24)这恰恰是对东方主义的他者形象的一个例证.其实,萨义德的《东方学》一书中就把西方和东方看作是一组二元对立的概念.西方人诋毁东方人的民族特征,捏造出大量的负面特征,为西方民族塑造正面积极的形象.也就是说,在西方人眼中,东方的“他者”是邪恶、低劣的形象,是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身份[3].南希的身份困境促使阿新开始审视白人文化对华裔形象的扭曲和固化,开始转向寻找自我身份的真正出路,建设属于华裔文化家园的思想开始萌芽.此刻,他对自我身份开始从模拟转向怀疑和否定[13].阿新在和南希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疑惑,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美国人身份,但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华人,这体现了处于权力底端的弱势种族无家可归的不确定和对自己身份的茫然.

(二)自我追寻:文化身份的整合

阿新因为周围人的眼光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他开始踏上寻求身份的道路.首先,他不认为自己是华人,在创作剧本时,他认为当自己说出华人身份时,小说就被破坏了.(36)尽管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他们在意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从哪里来”,你的根在哪里.阿新曾经把凯鲁亚克(垮掉派的国王)当作偶像,可是当他发现凯鲁亚克把华裔称为“双目闪烁的小华人”,他的内心是愤怒的,“凯鲁亚克和他的美国之路滚一边去.”(73)偶像的语言打破了阿新对美国白人文化的幻想,他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卑微的华人形象.在聚会上,阿新碰到了唐娜,他们在晚会上排演了一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戏,不同民族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是一个种族杂糅的戏.阿新扮演关羽,好友日裔美国人兰斯扮演刘备,华人数学家查理扮演张飞.(153)正是由于这部戏,阿新意识到结义家族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161)换句话说,阿新意识到只有把华裔和美国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出路.在和唐娜结为夫妻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奶奶,即他的华裔文化的根源.他下定决心只要奶奶还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找到她.他在寻找奶奶, 实际上也是在找自己的华裔文化传统,自己的一部分华裔身份,因为美国人关系疏离,和自己的同伴、朋友、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保持距离(273).惠特曼想通过向美国人朗诵中国的文化传统将人们联结起来,这就是他的生活观[12].他以剧本的方式将整个社区都交织在一起,但又保证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戏.实际上是借助演戏的形式,将各民族融合在一起,但又保留各自的民族特色,让他们能够和平共处.在旅行之后,阿新想要创造一个包含各个方面的戏剧,也就是说在美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多元化社区,即东方梨园.后来,阿新找到了奶奶,并在自己建立的剧院里为奶奶安排了一个她喜欢的角色.对奶奶的寻找象征着阿新对中国文化的肯定,而阿新之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奶奶,实际上就是想找到自己的根文化,了解自己最初的文化传统,将自己的根文化和美国文化杂糅在一起,建构自己独特的双重文化身份.这也是阿新在旅行后对自己华裔美国人的杂糅身份进行建构的开端.

(三)自我实现:文化身份的构建

在旅行结束后,惠特曼? 阿新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他意识到自己既非中国人,也非美国人,打破了最初关于身份的二元对立,开始建构拥有华人血统的美国人的杂糅身份,完成了自我文化身份的追寻和真正自我的塑造.惠特曼?阿新这样说道:“我是许多额美国阿新中的一个.阿字可以放在任何名字前作呼格,但只有我们家把阿写出来”(339)阿新是带有中国意味的名字,但惠特曼却是美国人的名字.“我父母是对自由的精灵——我是自由之子.”(16)确实,惠特曼象征着美国的自由、、平凡的精神.正如惠特曼?阿新这个名字一样,他继承了中美两种文化,是“东西合璧”的代表人物.阿新认可自己华人身份,但他更加肯定的是自己的美国身份,他认为当他站在这片土地上,他就属于这片土地,他不是东方人,因为东方在地球的那一面.在万圣节的剧本中,阿新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的刻板形象,通过对中国名著故事的改写,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重构了华裔的形象.他通过创作剧本,走出了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困惑,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这儿的人,他已经深深扎根于此地了.(362)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不再是中国人,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美国人,他是带有华裔特征的美国人.这种身份是中美文化交杂的结果,是一种杂糅的多元身份.华裔美国文化身份与中国传统文化身份不同,又游离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是一种交融着的中美两种文化的杂交文化.在小说结尾,阿新不仅打破了种族偏见,还打破了性别偏见,他对自己的妻子说道:“你可以不做家庭主妇,我要做主妇的一半工作,但是你不能称我为你的妻子,你也可以不是妻子.” [8](376)阿新用不断变化身份、平等对待种族和性别的方式对抗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文化的排斥、用自己的言行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刻板印象.的确,身份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建构/ 重构/ 解构的过程[10].阿新身份的不断转变也和美猴王的七十二变有相似之处,和他自己在一开始宣称的美猴王在美国的化身相呼应,正对应着他杂糅的双重文化身份.

三、结语

在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 霍尔看来,文化身份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立场.也就是说,华裔美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身份,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认同者所站立的位置,所持有的立场而改变[9].小说中的阿新是说话像黑人,走路像日本武士,爱穿牛仔皮靴的第五代华裔美国人、加州本地人、蓄长发之嬉皮、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英文系毕业生、被炒鱿鱼的玩具售货员、反的敏感者,以及一心想要重建华美剧场的剧作家[15].阿新通过一开始的美国人到中间认可中国文化再到最后的华裔美国人的混杂身份的建立,完成了对族裔身份的探索之路.惠特曼? 阿新是美猴王、美国垮掉派和惠特曼的化身,在他身上有着中国美猴王的反叛精神,也能看到美国垮掉派和惠特曼的自由精神.由于阿新同时具备东西文化的两种精神,就很难判断阿新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通过阿新的探索与成功,汤亭亭生动地展示了一整套令人信服的文化逻辑: 美国华人可以“不需要以自我商品化的方式融入主流,不需要以否定族裔文化遗产来确立个人的自我身份[1]”.我们应该凭着自己的族裔文化遗产在美国社会文明的现实进程中有所作为,但前提是必须明了自身的文化优势,并将其具体发挥出来[7].是的,在这个全球多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或许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意义,有意模糊种族的界限,从而说明东西方文化是可以相容的,而不是对立的.只有文化相容互补,共同交流,才能让世界更加多彩斑斓.

中美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中美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英美文化论文选题

2、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