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机制和动力问题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机制和动力问题

(绥化学院图书馆,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 要]生态图书馆是当前图书馆建设的新理念和新形态.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具有资源、政策和文献等优势条件,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可以依据这些条件,建立并完善合作、共享、帮扶、竞争、平衡、评价等图书馆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生成读者为本、信息技术利用、馆员生态素养提高等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动力因素.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机制动力

[分类号]G250

生态图书馆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技术和方法来研究图书馆功能拓展,适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图书馆建设新理念,其不仅是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相并列的一种形态”,更是21世纪“电子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1].目前国内生态图书馆建设在理论上已渐趋成熟,学者们对生态图书馆在高度重视馆员与读者和谐互动,以及其具有系统性、开放性、整体性、差异性等特性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在实践中生态图书馆建设已在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整体上看,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由于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仍然面临理念滞后、资金短缺、资源匮乏、设备老化、人才危机等发展困境[2],致使图书馆发展动力不足、图书馆价值难以较好地实现.为实现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平衡”,笔者以生态图书馆理念和特性要求出发,来探索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动力.

1 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优势

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有一定的服务区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3]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首先要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努力为本地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里的“西部地区现状”从生态图书馆建设内容看,可由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图书馆内外空间物理环境、社会价值观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科技水平、文献资源质量、服务方式等诸多生态因子及其关系.[4]此外,依据图书馆保存、传播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基本功能,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在充分把握本地区现状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利用本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方面的优势,来发掘和夯实图书馆建设条件,保障高效地实现图书馆基本功能.

1.1 生态资源

尽管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落后,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但保留下了很多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民俗风情和革命纪念地等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这些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在国家西部发展战略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实现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图书馆作为“生命有机体”,应依据生态运行规律不断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互动调配,才能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保持其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会受到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的推动或者制约,因此,要利用好当地的生态资源条件,形成富有西部特色的生态图书馆发展路径.

1.2 政策助力

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从西部大开发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如财政通过全国文化设施维修和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补助专项经费(2001~2007 年)、县级两馆建设项目(2002~2005年)、送书下乡工程(2003~2005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2007~2009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4~2009年)等共为西部文化建设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9.2亿元,占到资金总量的58%[5].而2015年12月为扭转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这些政策从人、财、物方面为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带来了强劲的东风,也为建设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1.3 特色文献

西部贫困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积累了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源,这些地方文献资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通过古籍、珍本、地方志、档案以及经文等文献形式保存在西部各地的图书馆,成为了解西部贫困地区历史与当前发展现状非常重要的“原生”资料,不仅为西部贫困地区地方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而且为发掘西部贫困地区经济资源,拓宽致富途径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

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甘肃省图书馆就发掘了本省方志文献中有关本地特产资源的记载,从而整理编制出了3种有关甘肃中部地区、河西地区、陇南地区特产资源的资料汇编,共计74万余字,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当地这些特产资源,对这些特产资源成为地方品牌发挥市场效益产生了积极作用.[6]生态图书馆作为信息承载和传递的生命有机体,首先要依托于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拥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有些正是东部图书馆所欠缺的,这就成为了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信息平台基础,在这个平台上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通过这些特色文献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动态中完成自身发展,达到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运行机制

生态图书馆的基本特性决定生态图书馆建设不仅要在图书馆自身运动中实现系统内部平衡,而且还要在其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中实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图书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的宗旨.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依据本地区现有条件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并通过这些机制实现图书馆内外运行的生态平衡,是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顺利实现服务宗旨,维持和生成图书馆建设动力的重要保障.

2.1 合作机制

生态图书馆的开放性要求其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来维持和延续自身的生命体征.西部贫困地区特有的生态图书馆建设条件决定了图书馆不仅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更要与当地的政府机关、企业、媒体、出版机构加强合作,在集体互动同完成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使命.“合作”是图书馆的必走之路,[3]包括“区外合作”和“区内合作”两种模式,其中“区外合作”是西部贫困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合作,当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包括与国外图书馆的合作,如借助地缘优势,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可以探索与俄罗斯和中亚一些国家图书馆的合作,尤其是俄罗斯图书馆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区内合作”可分成馆际合作与馆外合作.馆际合作主要是图书馆之间为完成社会公益活动、职业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而展开的合作;馆外合作主要是图书馆与政府机关、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博物馆、档案馆、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展开的合作.

2.2 共享机制

西部贫困地区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特色馆藏资源丰富,虽然生态图书馆建设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性,并使每一家图书馆功能达到最大化,但是只有坚持资源共享,才能真正放大图书馆个体的资源特色,较充分地借助馆际间信息传播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提供的各项发展机遇,来更好地满足西部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形成西部贫困地区整体的馆藏资源优势.比如馆际间可以联合采取一些实现资源共享的措施,包括采购、编目、文献传递、数字化建设等,来实现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结合、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结合的资源共享.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州总人口达260万人,其中土家族达110万人,苗族有88 万人.土苗两族占总人口的72%以上.因此,为实现该自治州馆藏文献共享,可以将该地吉首大学图书馆的土苗两族特色文献信息与该大学张家界分校图书馆的旅游文献信息,以及具有相似人文地理环境的怀化学院的侗族、瑶族特色文献信息实现共享,为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服务.[3]

2.3 帮扶机制

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为实现生态平衡,面临的整体外部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较差,因此,不但要利用好各种生存与发展机遇,比如国家与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各项发展文化事业的政策与举措,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来自外部环境的各项帮扶,为图书馆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比如西部贫困地区的某些县级图书馆,尤其是农村乡(镇)图书(文化)室或农家书屋,由于农村网络信息利用水平较低,许多边远乡镇农业科技站点还没有配备网络设备,因此还需纸质信息,就可以积极争取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帮扶.西部高校图书馆大多为位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大中城市,这些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人才、设备及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如贵州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已拥有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土壤肥料到食品营养等农业科学领域的中外文纸质图书资料约260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册,同时各学科专业高级职称人员达30%以上,并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检索、组织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开发出有实用价值的适合农民阅读的信息产品,较好地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7]

2.4 竞争机制

尽管西部贫困地区很多图书馆在资金投入、技术设备、管理服务、馆藏资源方面,与全国其他先进省份图书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多渠道的合作、帮扶和共享机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壮大整体实力,但仍然不能否定馆际间尤其是图书馆个体内部竞争机制的作用.因为竞争是生态图书馆内外部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法则,生态图书馆运行本身就是在生态竞争的法则中,不断通过系统内外部生态因子之间的矛盾运动,获得动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故应针对西部广大贫困地区不同的生态图书馆建设基础,来设计公平合理的竞争法则,使馆际间和馆内部工作者激发出最大的持续工作动力.如为提高馆员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可以根据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现有条件,建立图书馆严格的自身考核制度和聘后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并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岗位责任制等.[7]

2.5 平衡机制

生态图书馆保持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是其常态化,但由于生态平衡只能是一定时期内特定条件下的平衡,所以生态平衡的标准和内容在不同地域是有差别的.西部贫困地区实现图书馆生态平衡不能仅仅以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为标准,简单地以与发达地区的人、财、物方面的差距为内容,一味地追赶发达地区.而是要依据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战略规划,从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现有条件出发,来设计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统筹协调,在综合平衡中实现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图书馆平衡发展.当前,由于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最大矛盾仍是读者信息需要与图书馆相对落后的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所以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平衡是生态图书馆系统平衡的最重要体现,因为“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9]因此,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要坚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如西部涉农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民关心和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农作物市场供需信息及致富经验等信息,以农技简报、种养殖问答和农产品加工手册等形式免费分发到农民手中,跨越农村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鸿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7]

2.6 评价机制

以人为本的生态图书馆评价机制反映了生态图书馆作为生命有机体追求与读者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是“将业内学者的先进理论与图书馆生态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0]因而成为目前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评价机制之一.笔者借鉴此评价机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评价机制建设,同样需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服务读者的宗旨,要结合合作、共享、帮扶、竞争和平衡等运行机制,创新传统图书馆评价主要指标内容(办馆条件、基础建设、读者服务、业务研究等),以读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特色服务、创新、信息资源增长率和利用率[11]等这些当前以人为本的生态图书馆评价机制为参照,将创新理念、信息技术革新、提高馆员生态服务素养、加强宣传服务、法规建设等图书馆建设动力,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指标内容,并据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方法如要素层指数法等来量化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的评价机制,使这一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出科学考核、有效监督和公平管理的作用.

3 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动力

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原则是保证自身内外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运行的平衡,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大部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图书馆系统内部在人财物和管理机制方面仍有许多欠缺的地方,这就需要从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找到推动生态图书馆顺利运行,进而达到生态图书馆平衡的动力因素.这些动力因素既有基于图书馆实现社会功能必要的由政府安排的人力资源、建造的馆舍设施、拨付的日常运行资金以及制定的管理制度等,也有图书馆在承担社会职能中积极利用的推动图书馆工作水平提升的各种有利条件,如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等.笔者认为当前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可以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生成和创新现有的动力因素.

3.1 坚持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尽管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不大可能超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枝独秀,但应当尽最大可能保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种价值功能取向下,生态图书馆建设不仅是要实现图书馆内外部物理环境的绿化、节能与环保,更重要的是实现图书馆对各类读者的生态化服务,高效高质满足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即便是馆舍简陋、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通过积极改善和加强馆员服务质量,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坚定树立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机遇,创造条件,有所作为.

3.2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几乎每一项新信息技术的出现,都能引起图书馆界的极大关注并推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升级.[12]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高效、便捷的服务功能日益成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部动力,为此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要积极利用好信息技术来加强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生态化服务水平.笔者认为西部贫困地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生态图书馆,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建设数字化特色资源库.各图书馆要从现有馆藏或其他途径搜集地方民族文献,筛选、整理出本地区或某一民族或某一专业领域独有且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文献资源,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如早在1993年新疆维吾尔族图书馆编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文献目录索引》,就是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些特色文献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成为某些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一.[13]二是逐步建设MOOC(大规模网路开放课程)信息资源学习平台.

MOOC 是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学习模式变革,MOOC信息提供者以软件、参考书、文章、数据库等网络学习媒介,[14]明显改变了生态图书馆的现有外部环境,促使生态图书馆内部结构升级和服务方式转变.西部贫困地区尽管整体上信息现代化建设落后,但由于MOOC学习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和学习者学历限制,对传统学习模式将产生重要影响,其对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的影响一定也会越来越大,因此,要及时将MOOC学习平台应用于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应积极争取MOOC信息供应者和MOOC平台运营商的支持与协作,尽最大可能降低信息资源获取成本,合力创造优质的MOOC生态资源平台.

3.3 提高馆员生态服务素养

生态图书馆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主要是馆员与读者(信息使用者)的和谐.当前,尽管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硬件设施整体上较为落后,但通过加强馆员服务意识、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相信即便是在简陋的办公条件下,也能使广大读者通过馆员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而得到满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馆员生态服务素养建设,可以通过培训、会议交流、职业技能竞赛、建立馆员行业准入制度、推行岗位责任制、提高福利待遇以及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等来提高馆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提升馆员生态服务整体素养.

3.4 加强宣传

生态图书馆的开放性要求图书馆系统以自身实际行动积极主动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生态平衡.为此,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对读者和社会其他潜在服务群体的宣传和实际的工作活动,来为自身的发展注入发展动力.①制作宣传单册,借助参加文化公益活动,利用流动图书馆等宣传馆藏资源,尤其是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②与企业、种养殖专业户、社会慈善组织或其他公益组织等经常保持沟通,向他们提供专业技术知识或专门的技术文献以及各类所需文献(如盲人阅读文献),尽一切可能满足这类读者需要,解决他们生产和生活需要.③走出图书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2011年10月,广西图书馆与本馆读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当地“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首届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及“变废为宝、手工DIY”现场交流会等,就很好地加强了该馆的社会影响力.

3.5 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帮扶

图书馆与政府部门和谐互动是实现图书馆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虽然在我国图书馆基本是政府部门的组成单位,承担着政府文化建设的相应职能,但生态图书馆建设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更是急需解决资金短缺等突出困难,仅凭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自身现有条件或馆际合作来解决这些困难是很难做到的,比如举行规模较大的生态保护活动就非常需要各级政府在组织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的成败.当然,目前西部贫困地区政府支持图书馆发展的财政资金有限,为此应当做好政策导向,有效利用好有限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资金.①西部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及其他组织、个人以资金捐赠、图书赞助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当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节省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运营成本.②政府要将资金投入到图书馆信息需求者急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建设上,使图书馆以更先进、更迅速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

3.6 制定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法规

法规保障是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外部依赖条件之一,科学健全的图书馆法规有助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当前,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正在稳步推进,但迄今为止,国内仅有14 部地方性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如《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但这些条例多为“号召提倡、概括性的原则性规定,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15]因此,为加强西部贫困地区生态图书馆建设,急需制定符合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情况的图书馆法规,用法律保障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责权利,为西部贫困地区依法治馆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建年.关于生态图书馆的几点思考——兼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63.

[2] 关永兴.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以广西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5(5):89-90.

[3] 朱美华,王月娥.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4).

[4] 王著.生态图书馆定位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4(4):29-31.

[5] 段小虎,等.西部贫困县图书馆“跨越式”发展的财政保障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1):5.

[6] 马桂琴.新信息环境下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38.

[7] 唐圣琴.消除西部贫困地区农民信息“荒漠化”研究——以涉农高校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2).

[8] 董渊,程结晶.西南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情报,2010(8).

[9] 刘学平.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探赜[J].图书情报工作,2010(1):65.

[10] 刘学平.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1(6):12.

[11] 何艳宁.图书馆生态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5):21-24.

[12] 胡小菁.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7.

[13] 田向阳,等.西北贫困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建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5):96.

[14] 刘丽萍.慕课时代大学图书馆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5(2):19-22.

[15] 黄丽珍.中美地方性图书馆法规对比研究——以俄亥俄州法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119-120.

赵晶女,1978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

(收稿日期:2016-11-16;责编:王天泥.)

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新农村建设论文

2、城乡建设杂志

3、建设法规论文

4、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5、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