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类论文如何写 跟诗词的炼字和修改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诗词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诗词的炼字和修改

诗词既注重语言的凝练,也要求形象生动,还要讲究韵味.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

炼得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杜甫在《旅夜书怀》中这样描写所看到的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为何要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呢?原来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半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故用一“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就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

宋祁人称“红杏尚书”,因为他有一首《玉楼春·春景》,其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读者恍似觉得红杏盛开,枝头蜂蝶云集,熙熙攘攘,齐来闹春,使一幅红杏图春意盎然.但句中并没有说起蜂蝶来,这就是“闹”的作用.我们设想,如果把这“闹”字换成其他字眼(撇开韵的因素),如“好”“满”“浓”“足”等等,都没有“闹”字来得生动有活力.

李白有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正是以物观物,所以才不知何者为己,何者为山,才会这样忘我与投入.而这种闲适、安闲的心境,诗人把它外化到“云”上了,用了一个“闲”字.李白何以知道云“闲”,因为李白是云,因为李白拥有一份安闲与闲适,只不过他把这种感情移到了外物上.在美学上,这叫作“移情”.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诗中一个“带”字把“老鹤”拟人化了;“钟声”抽象无形,本无法“带”,但终于被老鹤“带”去了,可见“带”字又把“钟声”拟物化了,化无形为有形.老鹤南飞与海幢寺钟声本来互不相干,但“带”字却使两者有了前因后果的紧密联系,从而使诗歌意境浑然一体.老鹤南飞是动态的视觉形象,是实景;钟声是静态听觉感受,是虚写,正是“带”字将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实写与虚写有机结合,使意境动静相融、视听相合、虚实相生.

相传,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 ”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抚掌称妙.试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风怒号”,细柳梅花则不堪一击,只能是败柳残花.

其实这个“ 扶” 和“ 失”字,好在不仅抓住了景物特征,从根本上说,它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美妙意境.

炼字,不仅炼实词,也炼虚词.虚词用得恰到好处往往对情感的表达起着强化作用.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独”字,根据对仗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偏偏”之意,诗人却偏偏要在多病之秋登高感怀,这不正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忧国忧民,虽九死犹未悔那种执着精神的体现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苏轼《东坡》)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情怀.

炼字要服从炼意需要,不能以文害意.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由此我们便知“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从前文所引用的成功的炼字来看,他们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传说王平甫对自己《甘露寺》诗中“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颇为自负.苏东坡看后则认为其精神都在“卷”字上, 前句“ 飞” 与之很不相称, 当用“ 横” 字代之,结果王平甫十分叹服.

刘勰《文心雕龙· 章句》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锤炼字词,不只是写好一个字、一句话的需要,更是为了全篇的整体美.如果过分追求新奇就可能流于险怪.僻字晦词,拗调硬语并不能打动读者,像孟郊《嵩少》诗“噎塞春咽喉,蜂蝶事光辉”一类句子,虽可见出作者经营文字的匠心,却因不合一般表情达意的习惯而成为败笔.■

诗词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诗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诗词方面论文范文。

1、中华诗词杂志

2、诗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