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牙曾经如换命类论文范例 和换牙曾经如换命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换牙曾经如换命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换牙曾经如换命

大儿子就读大学前,因为要离家搬进宿舍,我特意将他的书桌和书架整理了一遍.在清理过程中,一小罐东西吸引了我的目光,那里头装的是他小时候留下的乳牙.

看到那些牙齿,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不仅营养好,父母也懂得照顾,不管是发乳牙或是换牙,几乎不需要像我小时候玩那些把戏———除了牙齿松动要自己拔以外,为了让牙齿长得整齐,长辈们还会传授一些奇怪的习俗,什么上排乳牙要丢屋顶,下排乳牙要丢床底,等等.

看到这些,你可能会会心一笑.若是把时间拉回到19世纪初的伦敦,对乳牙的认知那可是相当恐怖.

在当时不只是医学不发达,营养也不好,婴儿要存活下来已经很困难.更可怕的是,医师对于乳牙的发育又一知半解,往往一些错误的处置,让更多的婴儿受害.

有些婴儿在发乳牙时,可能会出现发烧,或者情绪不好,有时会一直流口水.对于这些表现,当时的医师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例如,现代皮肤医学奠基者雅各·普朗克医师就认为,发乳牙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残疾.另一位有名的外科医师约翰·杭特以为,长乳牙的后遗症会让小孩子的有不正常的分泌物,影响他们的发育.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位医师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当时,连著名的医学期刊《刺胳针》,都建议医师要用锋利的小刀,替婴儿割开将要发出牙齿的牙苞.有人甚至觉得只挑开牙苞还不行,必须切到骨头才能有效果.更有甚者,瑞典有位叫罗森·冯·罗森斯坦的医师,觉得切开牙苞似乎只是做“表面功夫”,所以他想到了水蛭,将之吸附在婴儿的伤口放血,认为如此才能达到体液平衡,避免后续并发症发生.

实施牙苞切开术的多为外科医师,在当时几乎没有无菌观念,刀片都是藏在他们污秽不堪的工具包内,而且还重复使用,这造成很多婴儿死于败血症.

根据1839 年的伦敦市登记资料统计,因为发乳牙而死亡的婴儿有5016 个.这样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医师或政府部门去好好探讨背后的原因,反而让错误的观念继续存在而且扩大,使得更多无辜的婴儿遭受外科医师的摧残,无法健康长大.

可怕的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切开牙苞会造成婴儿疼痛及号啕大哭,为了安抚这些饱受摧残的小生命,很多“药物”被发明了出来.譬如,当时有名的涂在伤口的药水“伍德沃德护娃健液”,主要成分是酒精,涂上之后婴儿会更痛;“母亲之友”及“温斯洛夫人的安抚糖浆”则含有成分,恐怕造就了许多年纪小的“毒虫”.更夸张的是,有人将水银加入药水给婴儿使用,因此有不少孩子汞中毒,形成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红肿病”.根据流行病学家估算,因为汞中毒死亡的病例数占使用它的10%~25%.

拜电的发明之赐,有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发明出了所谓“电子医疗出牙项链”,将通了电的项链做成类似领结的装饰,打的如意算盘正如同广告词所说,是“为了保护婴儿免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只可以让“发乳牙的情况稳定”,还可以“治疗癫痫”,让宝宝全身充满活力.

我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外科医师有如刽子手的年代,更庆幸自己的两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长大.尤其是我没有受到广告的诱惑,给他们食用任何奇怪的营养品或补品,因为我觉得现在是衣食无虞的时代,只要孩子不挑食,胃口不错,他们自然可以在“活泼学习,欢喜运动”的情况下安全长大.

摘自《暗黑医疗史》现代出版社图/ 阎广鸿

换牙曾经如换命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换牙曾经如换命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换牙曾经如换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