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维度和当代建构方面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发展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维度和当代建构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三重维度与当代建构

杨玲

(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 要:“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是新时代中国人的根本使命.通过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探究,可以将其形成归纳为三重维度,即:主体维度,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凝聚的主体;理论维度,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传统中“扎根”,在借鉴中发展,在总结中丰富;实践维度,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实践.着力践行这一思想就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人民群众对中国的更高层次认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进一步改善民生;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美好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主体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

杨玲(1990-),女,山东莱芜人,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了累积的生产力、多样的生产关系及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纵观每一个历史时期,重视人民性是当政者巩固执政基础的基本路径.中国自成立以来便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将实现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集中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态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抽象空洞的.它的形成根源于它的主体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当前,明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三重维度,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体维度

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累积的生产力、多样的生产关系、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等的创造者,也是形成历史合力的主体力量.“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2]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具有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对历史人民性的考察应侧重于人民群众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意义关联.文明是人民群众以求得生存发展为价值目标,以改造主、客观世界为事实基础而累积的成果.三重文明作为民众内在精神、本质力量与智力因素的确证综合,是社会进步的历史动力.而民众在这一历史动力中则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创造物质文明,为社会发展提供原初动力.物质文明是人们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创造出的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人们不断更新的生产条件、发明技术与工具、不同产业结构模式等等.它是社会发展的原初动力.之所以将其作为原初动力是因为社会进步具有通过生产力发展破除旧制度与旧思想,找寻新观念与新动力的内在本质.而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人们才会有更充裕的时间、更先进的条件去促成这一本质的实现,即人们才会有条件去破旧立新.其次,人民群众创造政治文明,为社会发展提供向心动力.政治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政治联系.早在亚里士多德论述城邦时,他就指出人类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天生就被注入了社会本能.通过政治活动,或者说通过相互之间的政治联系,人们获得一定的政治意识,建立不同的秩序、规范与组织.这些意识、秩序、规范等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文明.这种政治文明一方面调节社会秩序,确定人们在政治活动中遵守的规则,维系社会的统一性,避免随意性;一方面破除社会发展中的离心因素,使各阶层、各党派按一定的准则、目的凝聚在一起.最后,人民群众创造精神文明,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们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提升自己的原初认识和日常心理,通过提炼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中的表象要素而构建自身的精神文明.这包括建立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纪律、文化、伦理.这种精神文明,不仅对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具有引导作用,对整个社会也具有规约作用,通过这种规约理顺与疏通社会发展的道路.

2.人民群众是社会整合的凝聚力.在历史视域下,社会整合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因具有相似或者共同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而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或者共同体,或者说形成一种社会凝聚.这种凝聚力量把分散的个人聚合为整体,产生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并通过消除组织之间的隔阂与离心因素以促成高度凝结的稳定结构.任何国家与社会都需要依赖这种社会整合的凝聚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形成这一整合的最基本单位是这种凝聚作用的力量来源.

在早期的社会形态中,人民群众通过“认同”这种方式形成社会整合的凝聚力量.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共同体是以氏族或者部落的方式呈现的,人民群众对共同体的认同趋向于对共同利益的认同.个体将共同利益作为自身利益的保证,并产生对共同体的崇拜.马克思在阐述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形成时翔实论述过这种对共同利益的认同,并指出个人是把自己作为公社的成员再生产出来.这种对共同利益的认同不仅在原始社会时期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在其他社会形态中也是作为最基础的认同存在的.换句话说,对共同利益的认同是一种原始纽带,这种纽带将共同体的组成成员团结在一起.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共同体的认同又衍生出了其他的多样形式,如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对图腾的认同、对文化与阶级的认同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除了通过社会认同形成凝聚力量之外,逐渐形成了通过互补交往形成凝聚的形式.互补交往是指社会成员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提供相互需要的条件、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从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在商品经济出现之后,这种互补交往迅速取代认同作用成为更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方式.埃米尔·涂尔干在他的《社会分工论》中甚至直接将分工这种交互合作的方式看作是产生社会团结的原因,并强调遗传性的制度和传统已不再起作用.这种互补交往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在经济领域,它表现为一种自由交换,社会成员之间通过自由交换形成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社会结构:市场结构.在政治领域,它表现为一种职能互补,政党成员通过各个不同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以一种链接效应完成某一职责.

总之,不管是通过认同的方式还是通过互补交往的方式,人民群众都起着推动社会整合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反思人民群众的这种创造与凝聚作用,将如何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纳入党的建设思考框架之中.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维度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是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彰显,即它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总结建国以来实行群众路线经验基础上,站在新时代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已有理论和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1.在传统中“扎根”.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理念.这一理念涵盖了保民、爱民、养民、惠民、贵民等众多思想.总结分类,这些民本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国家治理注重“顺乎民心”;保障民生注重“体恤民情”;教育伦理注重“以文化人”.随着历史的更迭,这些思想不断发展丰富,逐渐内化为君主、官吏的为政之道,即使在新时代这些思想也仍具有借鉴意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应结合当代实际批判继承其中的精华.

一是国家治理,注重“顺乎民心”.民心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要素,得民心者得天下.早在殷商时期,统治阶级就看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在《尚书·大禹谟》中,舜帝劝诫大禹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意即人心难安,要精心体察,不要听没有经过考察的言语,多听民众的意见,才能坚持没有偏向的路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的门派提出了不同思想,如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民志为本、得民之道在于得心、法合民心等思想.[3]到汉唐时,“顺乎民心”的思想获得空前地位.特别是唐太宗“民为水,君为舟”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是否“顺乎民心”与国家存亡之间的利害关系.二是保障民生,注重“体恤民情”.“得道”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关键在于是否“体恤民情”,满足了民众的利益需求.在这一方面,历代统治阶级几乎采取了一致无差的措施:制定利民之策,劝课农桑,发展生产;确保安民抚民,减轻赋税,减免徭役;推行惠民养民,鼓励发展小农经济.三是教育伦理,注重“以文化人”.在古代,对民教化是治国的关键,在这里,教化主要是指道德教化.在《尚书·尧典》中,尧为了改善野蛮之风,首次提出对民实行教化.具体到实践之中就是鼓励人们做具有德性的事情,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感化,促进九族和睦,从而使万邦协和.这一传统在继承过程中逐渐转变为“以文化人”“文以知止”等教化思想,即通过教育使人们明白做人做事的分寸:对人要有尊卑、长幼有序;做事要符合正义.因此在《礼记》中有了这样的结论:“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人孝弟;民人孝弟,出尊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可见,“以文化人”,推行教育是国家安定有序的前提.

2.在借鉴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臻于完善的.有关人民群众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对个人、群众、阶级等的界定阐明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群众观,并在革命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观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首先是通过对个人的论述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现实的个人通过他们的活动创造出他们的生活条件.在这些个人活动、创造出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氏族、部落、国家等共同体形成.这些结合成群体的个人,通过变革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他们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殖民地,开拓国内与世界市场;他们变革工业的经营方式,普及分工,将工场手工业转变为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大工业由此产生了无产者与资产者两种身份,并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敌对.无产者为了摆脱受压迫的状态组织成为阶级、政党并不断扩大自己的成员组成.一方面,当无产阶级意识到不消灭他自己就不能消灭压迫;一方面当生产力巨大发展,产生出雄厚的物质基础时,无产阶级必将通过革命群众摧毁现存的一切.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个人—群体—阶级—人民群众这一逻辑阐述其群众观的.这一群众观体现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只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的历史.

列宁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并将其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列宁批判了民粹主义者轻视人民群众的观点,指出人民群众是自觉的历史活动家.他认为在以前的社会中,一小部分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了历史,但由于当时工农群众还没有觉醒,历史只是在缓慢地前进.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群众的力量被挖掘出来,这些群众正在独立创造历史.“俄国的整个新纪元正是靠人民的热情赢得并支持下来的.”[4]因此他提出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要做到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在执政党建设中,他强调要加强群众对党的监督,密切党群关系,要清除脱离群众的党员和脱离群众的事件.

3.在总结中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离不开对建国以来历代领导集体群众观的总结、继承与发展.这些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问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群众观,进一步拓展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外延,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一是要矢志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稳定有序开展工作的方法论.群众路线要求:把群众作为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向人民负责;信任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相信群众可以自己解放自己;对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与生活问题予以反思、判断、解决,并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把具体的方针、政策、规划传达给人民群众,指引人民群众的行动.二是以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5]因此解决问题、制定方针政策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评判标准.[5]三是中国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由最大多数人民组成.中国之所以具有先进性就是因为它代表这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与态度,反映绝大多数人的诉求.因此,维护、发展、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最重要的任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担负这一职责.四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人民共享为目标,才能更好地动员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五是将人民作为初心,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初心解答了新时代靠谁执政、执政为谁的问题.[6]不忘初心,具体到党的工作中,就要与时俱进,变革发展理念,切实使党的领导规划、方针政策、工作导向、价值追求彰显民意.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维度

正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思想一旦脱离实践也会出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在空想中产生的,它植根于中国的特色实践,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系统.

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法宝.自战争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忍辱负重期.面对割地赔款的不公正待遇,统治阶级采取求和、放任的态度,尽管统治阶级看到了人民的革命性作用,看到了广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太平天国积极反抗列强的成效,但是,统治阶级并没有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力量,反而因畏惧人民群众会推翻自身的统治而对其剿杀.自战争以降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群众也大都采取漠然的态度.这种脱离并打压人民群众的态度加速了统治阶级的衰亡.直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的地位得以扭转.人民群众不再是君本、官本的附属,而直接成为民族、国家的主人.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载舟”作用也日益彰显.特别是在争取国家独立的革命战争时期,缘于领导集体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人民群众更加积极自愿地参与到夺取革命胜利的进程中来.这为中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在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助推力量.1978年以前,我国推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具有明显弊端,如忽视市场自身的规律,权力过分集中,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体制之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抹杀.在这种大背景下,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冒险实施“大包干”,迈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农村改革的成功激发了人民群众更大的积极性.人民群众致力于打破以往贫穷而压抑的生活,运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发展经济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如当时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企业导向,人们发现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企业,并开始从制度层面关注企业的发展.以此导向为基础,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贸合资企业等新兴企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还把目光转向了可以与外国更好互通有无的领域,更加关注外国的先进技术与新鲜理念.在人民群众的这些改革实践基础之上,1979年,党、国务院首次对广东、福建两省提供开放优惠,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发现,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中华民族才得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动力来源.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有发展就必然有矛盾,有矛盾就必然会促使人们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换言之,矛盾必然带来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而人民群众的美好需要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恰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动力源泉.如今,人们期盼有更自由的职业选择,与以往人们主要是迫于经济压力择业不同,现在人们更希望凭借自己的所长与所好择业,并力图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人们期待有更可靠的社会、医疗保障,可以在出现生活问题的时候获得一种经济分担与精神安抚.人们期待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可以更好地监督政党的运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可以同时因材受教,学习各种技能,开发自己多方面的思维方式.人们期待有更优美的环境,可以毫无顾虑的与大自然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真与美.人们这些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国作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期待,才能更广泛地凝聚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四、以人民为中心,“为生民立命”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自身建设的根本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什么时候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便呈现出健康、有序、良好的态势;中国什么时候脱离这个中心,发展便呈现出一蹶不振、无序甚至后退的态势.因此,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初心”,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人民群众对中国更高层次的认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进一步改善民生;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美好期待.

1.全面从严治党,建立更高层次的政党认同.政党认同是西方学者在考察选民与政党关系时提出的一种个人对政党的认同倾向.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对政党认同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它是指人民群众在对某一政党或者政党集团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经过理性判断而形成的一种积极评价.[7]这种价值判断促使人民群众对党忠诚、对党支持.与西方各党派必须构建政党认同以获得群众选票不同,中国作为人民的选择从成立开始就被广泛认同.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形势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内党面临的着各种问题;对外各种复杂势力、意识形态竞相渗透.如何在风云变幻中继续保持人民群众对中国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理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理论也是一种物质力量.“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11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理论“掌握群众”.在党政建设中,如何让党的理论“掌握群众”呢?这需要通过党员这一中介来实现.因此要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与政绩观,还要加强党风建设,使党员严守党的纪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具有约束效力的规矩,是政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约束方法.人都有追逐私利的本性,党员也不例外.为了减少、杜绝党员这种谋求私利、违反党纪的行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对内要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因时因事促进制度创新;对外要加强对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创造推行制度的良好环境,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党员为民服务而“不逾矩”.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腐败使历代统治集团总是跳不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要打破这种现象,确保中国的持久领导,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策略.充分利用党内自我监督与党外群众监督两条路径,标本兼治.四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党的组织是党的工作得以落实的基础.加强党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拓宽基层组织的覆盖面,疏通基层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进言的渠道,加强党对各种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关怀;另一方面要使党组织以群众路线为基本方法,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改善保障民生.民生问题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中的最根本性问题.几乎所有其他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都是围绕民生问题展开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8]527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才能有基础发展,社会才能有动力进步,政权才能有力量巩固.

改善保障民生,首先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之下,发展才会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过去,由于国情特殊,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一心想把蛋糕做大.这一发展理念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改善了我国的发展状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这些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再次折射出要想兼顾各个方面,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理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创新中为发展创造新的动力,在协调中形成良性互动,在保护“绿色”中确保和谐与可持续,在开放中吐旧纳新,在共享中稳步渐进.其次,要把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放在民生问题的首位.“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使中国人民在端牢饭碗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是我们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以往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应该更加关注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对农体意识的培育.除了予以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农民政策支持、科技支持与教育支持.“授民以渔”,使农民掌握发展新型农业及进行各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技术与方法.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保障,更是一种精神保障.它使人民拥有更有后盾的安全感、更有力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这就要求在教育方面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注重教育公平.在就业保障方面,积极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在精准扶贫方面,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方面,完善各项健康制度与健康政策.

3.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的美好需要.塞缪尔·亨廷顿在阐述文化的重要作用时,将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笼统的称为“文化”,并认为它们在人类的行为和进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随着人民对文化的美好需要的增加,文化的这种促进政治经济、政党建设的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对文化的美好需要,调动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中坚作用成为新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必须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向心力量.只有意识形态建设搞好了,文化建设才有核心、有旗帜.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掌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其次,正面弘扬主流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通过正面弘扬主流文化,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秉性,内化为一种内驱力,重建人们内心的价值信仰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注重推陈出新,使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对于革命文化,注重与时俱进,再生再造;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革命文化凝聚升华为新时代的革命精神;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坚持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特色.最后,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指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团体文化.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及人们精神风貌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对于这类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宏观把控,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推进先进文化下基层;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作用,抵制低俗、封建、愚昧文化.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2017-10-22].http://www.sohu.com/a/199557795_806910.html.

[2]马列著作选编[M].北京:党校出版社,2011.

[3]杜鸿林,李墨.我国传统重民思想评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6(04).

[4]寇清杰.列宁人民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5]郭大俊,黄瑞.的人民群众主体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8(05).

[6]胡伯项,艾淑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

[7]潘鹏.政党认同与全面从严治党[J].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59.

[责任编辑:张晓妍]

作者简介

姓名:杨玲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1990-

工作单位:党校研究生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党校研究生院(国际关系学院对面)

:18301693749

电子邮箱:932566386@.com

发展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发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发展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