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南岭:关于改革开放的记忆和畅想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改革开放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南岭:关于改革开放的记忆和畅想

文|黄丽巍 图|陈 建

在深圳提到改革开放,大家都建议我们去龙岗区南湾 街 道的南岭村看看.

这个位于深圳市中部的小山村面积仅有 4 平方公里, 但却在 40 年间,从贫穷落后的岭南小 村发 展 成 为集体固定资产达 35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 15 万元的现代化经济 体.在这些被称为奇迹的发展背后,有着南岭村两代人奋斗的故事. 从创业到创新,他们有代沟, 也有争执,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被传承着.

“张伟基这个人, 还是不服气”

改革开放 前的南岭村,村民“生产靠贷款,生活靠 救 济” ,贫困的生活迫使许多人逃到境外谋生,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认为 “有女不嫁南岭人” .

曾担任南岭村第一生产队队长的张 伟 基向我们 描 述了改革开放 前 南岭村的样子,这也是他跟南岭村的年轻人经常讲的.富了不能忘本,只有记住是怎么走过来的,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张伟基今年 73 岁, 个子不高,走路却很快,这和他的工作作风很像,雷厉风行.退休前,他是南岭村党支部书记.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张伟基开始担任南岭村的村干部.面对村子贫穷的状况, 他开始 “穷则思变” ,带领村民搞起了副业.很快,第一生产队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有了改善,有的家庭甚至买上了凤凰牌的自行车.但张伟基却因此被工作组批判了,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大大小小的批判会开了一年,但工作组走的时候只能无 奈地 承 认, “张 伟 基 这个人,还 是不服气” .

“不服气”的张伟基并没有放弃带领村民脱贫的想法,很快,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他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134 户、576 人,分 4 个生产队,共有20 多头耕牛、10 多台打谷机, 1 间小型粮食加工厂 ,几间将泥砖饭堂改建的生产队仓库.这是改革开放前南岭村的全部家底.发展农业可能不行,但南岭村有闲置的土地,张伟基就把主意打在了“内联外引”建工厂上.

1980 年 初,经 张 伟 基 百 般 游说,多方沟通,准备引进一家电子厂与南岭村合办内联厂 .但合办报告送审后,久 久 未见批复.为此,张 伟 基就“缠” 上了审批负责人,从 家 到办公室,他 步 步紧跟, “你 不批 我 是不会走的. ” 最终这位负责人被他打动,佩 服 地 说: “你 真 牛. ”深 圳 第一 家内联企业,就这样在南岭村诞生了.

而第一家香港企业的到来也是充满曲折.当时,不少香港客商到宝安寻找商机,他们住在宝安外贸公司所在的新安酒店.张伟基就带着两个负责外联的村干部“蹲守”在酒店外.饿了,吃口盒饭;困了,席地而睡.一看到香港客商就主动上前联络,请他们 到村里考察,投资办厂 .这一 守 就是两个多月.也有港商被他们拉到南岭村,留下的却没有.当时的南岭村依旧贫穷,连一平方米的水泥路都没有,更 别说水、电这些办厂必须的基础设 施了.为了留住港商,张 伟 基 就带 领村干 部 和村民一起开始整治环境:一 担 担 从 山 上往 下 挑 土 填 平 路基,突击 修路,种 树绿 化,美化 村容村貌.

“后来港商到南岭村一看,我们这儿虽然穷,但是干干净净,就留下了. ”回忆当年的那段艰苦岁月,张伟基颇有些得意地笑了.

一 家 接 着 一 家,到 1987 年,南岭村建起第一个工业区,内联外引企业 14 家,全村固定资产 530 万元.大部分村民进厂务工,变农民为企业员工,每天 8 小时工作制,月终领 工资, 与市民相差无几.

“你说话要负责任, 村民才会肯跟着你一起干”

在南岭村,我们无处不感受到村民对这位老书记的敬重.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会这么信任他时,村民的回答是: “就是愿意跟着他干. ”

1982 年,南 岭 村当 时 还 是 4 个生产队,张伟基任第一生产队队长,拿 到了第一 笔征 地 补 偿 费 — 43 万元.领回后,穷怕了的村民都希望分了补偿费用于改善生活.但张伟基反复思量:集体经济就像母鸡,养好了才能下更多的蛋.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 1 分钱不分,集中起来搞发展.实际上,当时 第一生产队一共 35 个劳动力,张伟基家就占了 12 个.如果分钱,他们家能分到十几万元.村民们 看到本来可以 分不少钱 的张 伟 基带头不分钱,很多人就改变了想法,同意 把 这笔钱 再投 入去建 厂房 扩大再生产.

1983 年,乡镇 建 议南岭 的 4 个生 产 队合 并,村 民 都 希望 张 伟 基 来主持工作.这时,张伟基又提出把第一 生 产 队 的 资 产 公 有化,成 为 全 村的资产,这样才能共同致富.第一生产 队 的 一 些 群 众 对此 有意 见,张 伟基就一个个上门去说服他们.同年 7月,合并的事情终于达成.通过村民每人一票的无记 名 投 票方 式 进行 选举,张 伟 基 当 选 为 村 党 支 部 书记 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南岭村从此由 4 个生 产 队 正 式 整 合为 一 个村,张 伟 基通过“一张白纸选 村官” ,成 为南岭村 的“ 带 头 人” .就 在 这一 天,张 伟基郑重地向村民作出了四点承诺:第一,吃饱饭;第二,住新房;第三,有钱花;第四,健康长寿.

35 年后,当 我 们 提 到当 初 的 这四 点 承 诺,张 伟 基 掰 着 手 指 头 和 我们细数着他是怎么做的.老人自豪地说: “你说话 要负责,村民 才愿 意 跟着你一起干啊. ”

“一起干” ,在 南岭村可 不是 一个形容词. 下大雨,雨水淹了厂房,是张伟基带头跳下去疏通;为了整治村容村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家属中,有 7 人在村 清 洁队当清 洁工,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在劳动一天后洗个热水澡、安心在南岭村工作,村里在 20 世纪 80年代初就修建了浴室,张伟基的妻子当起了烧煤的锅炉工.

曾和张伟基搭班子的李宏庆(原南岭村党 支部 副书记)说: “老书记经常对我们说,党员干部要带头,党员干部的家属也要带头.你不带头,你叫谁去干?南岭村一共六个姓,大家都是靠本事,谁有能力谁上.老书记不仅有能力,凡事还都自己带头冲锋陷阵,大家自然信任他. ”

用张 伟 基的话 来说,党 员、 干 部要有公心.如今在南岭村,这份公心依然还在.几十年来,南岭村从来没有一位党员、 干部违法违纪出现经济问题.党员、 干 部中没有一家私人小店,没有一平方米的私人厂房,和村民一样,同股同利.

“我要走出自己的路”

“我 的 父 亲是 一 个 十 分 顽 强 的人, 他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很敬佩他,但我毕竟不是他,我要走出自己的路. ”

接受采访时,张伟基的长子张育彪陪在身旁,不时 为我们“翻译”他的父亲、 也是自己老领导的客家话.

张育彪如今是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南岭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岭村人,张家到张育彪这一辈已经是第 25 代.从儿时起, 他亲眼看着父亲带领村民从一穷二白打拼过来.父辈的勤劳和辛苦他看在眼里,对这份工作的艰辛自然也了然于心.

“说实话,这份工作并不是我最想做的.但我既然做上了,就不能停.好 像是 一名出现在电视 直 播中的长跑运动员,我不能中途退出. ”

1994 年,张 育彪 大 学 毕业 后 回村,和父亲一样,他从村团支部书记开始做起.拥有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张育彪坦言,压力很大.

“很多人说我是靠父亲,那我就要证明给他们看我自己的价值所在.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南岭村开始了新一轮创业. 他们投资 9000多万元,兴建了黄金园工业区, 引进 8家外资企业.这个工业区每年为村里创收 1000 - 2000 万元,相当于每个村民人均收入增加 2 万元.

张育彪 所要 面对的,不再是“一穷二白” ,而是 如何带 领 南岭村“再创辉煌” .

“再创辉煌”不仅仅在经济发展上.深 圳 市统 一 部 署,2004 年开 始推进农村城市化,南岭村由村改制为社区,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2006年,南岭村成立了社区党委,是深圳市第一个“村改 居”社区党委.本 村村民 1000 人、户籍人口 6000 多人、常住人口 8 万人.对身兼党委书记和居 委 会主任 的 张 育 彪 来 说,如 何 保障他们生活安稳、幸福,打造一个幸福、宜居的现代化社区,是眼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但父亲的影子无处不在.

在采访中,张育彪对我们重复最多的话是: “我十分尊重我的父亲, 但我毕竟不是他, 我要走出自己的路. ”

十八大以后, 在国家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张育彪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思索, 南岭村为落后产能当“房东” ,还能富多久?南岭村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

2017 年,南 岭 村 斥 资 3 亿 元 设立 深 圳市 首个社区 股份公司创投 基金,主动对接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成长性的创新项目落地.对此,作为老书记的张伟基表示反对,他认为基金风险太大,一些新产业收效也慢,还是“收房租”安稳一些.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南岭村与一家企业提前终止了合同,为此赔 付了 2000 万元的违约金,张伟基对此也不支持.一家在村中多年的企 业合同到期续 租时嫌租金高,张伟基认为可以酌情减少,张育彪则坚持按市场规则去谈判解决. “这是他当年一手引进来的,我理解他有感情,但我们不能按照从前的打法,要按照新的市场规律来办事,我们要掌握主动权,不能只是被动的招商. ”

有时嫌父亲唠叨太多,张育彪笑称自己甚至不想回家吃饭.一次父子俩 的 意 见 实 在 无 法 统 一 时,张 育 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你们那一辈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我今天也是要这样.以前那么苦,你们都干出来了,我们没有道理做不成.你教我几十年的价值观, 今天你不让我这么做是不可能的. ”

这种 价 值 观,是 公心,是 敢于担责,是遇事不能后退,是不能被打垮.代 沟 依 然 存 在,发 展 理 念 也 还 有 不同,但这份价值观却在父子两代人中传承了下来.

几年前,南岭村的股东大会上,张育彪立下军令状: 三年转型不成功,他就辞职. “我有决心把我们南岭村的集体经济做成一个现代化企业,我不怕担责任. ”

和父亲当年的情形一样,村民选择 信任 这位 新 的 领 头 人.股 东 大 会上,股东们投了信任票,南岭村的经济由此进入了新的一轮征程.

张 育彪 去 北 京 中 关 村创 业 大 街“取经” ,与清华启迪、 中山大学“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合作建设科技园、设 计 研 究 院,租 金不 再作 为主 要 收入模式,而是通过股权获利.如今南岭村建起了科技园,组建了“南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锁定人工智能、电子 信息、生命 健 康、新能 源、新材料等核心板块,引入数十家“高大上”产业,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 导、国家“千人计 划”专家容益 康领衔的“康体生命”科研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在入驻南岭村 1983 创意小镇 8 个月内, “康 体生命”就研发出首款国产 GFP 抗体,成 为抗体市场的“制造担当” .

“过去我们靠种地,后来‘种’ 房子,现在我们要‘种’高科技.我有信心培育出一到两家高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将来有一天,我要带着南岭村民去敲钟上市. ”张育彪说.

“只要有信念,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身 兼 社 区 党 委 书记 和 居 委 会主任,张育彪每天的工作繁忙而琐碎.

早上 8 点 30 分,准时到办公室.十多年前,南岭村开始推行电脑指纹考核,要求党员率先垂范.除了坚持早到之 外,南岭村党 支部(党 委)党员 更 要坚 持 每 晚 8 点 30 分 到 11 点30 分的值班工作, 帮助社区、群众解决问题.张育彪也不例外,每周两次带头值夜班.

每周,张育彪会主持召开南岭社区班子联席会,这个周例会是社区的最高决策会,由社区党委会议扩大至“两委(党委、居委会)” 、股份公司“三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集资管委会)”等几套班子.集中,群策群力,最为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

之后,张育彪会到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转上一圈.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社区中心,是深圳市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配备便民服务大厅、党群工作部、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社区 U 站、和谐促进会、老年大学、社 区学 堂、妇 女 儿 童 之 家等 功 能 区域,提供大小 40 多项公益服务项目,辖区居民均可免费使用.

和那句家喻户晓的“来了就是深圳人”类似,在南岭也有这样一句话深入人心, “来了就是南岭人” .南岭村社区所服务的不仅是本村原村民,更有数万名外来人口.

“从我父亲开始,我们服务的对象 就没有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 ”张育彪介绍说.当年,为了让外来务工者能够安心工作,南岭村在每家进驻企业设置了驻厂厂长,及时了解和解决外来务工者的需求.逢年过节,南岭村会给回不去家的务工者提供自助餐.南岭还率先建立了村办医院,每位外来务工者只要交 2 元钱,就可以享受统筹医疗.

“当 年 有 时工 人 和 企 业 发 生劳资纠纷,只要我父亲在场,就会为外来务工者争取权益,他们都十分信服他. ”但今 天,治 理一 个庞 大 的现代化社区,仅靠个人 威信是不够的.张育彪选择了专业人才.

如 今,张育彪 的 副手,是 一 位学习社工专业的专业人士.张育彪发现他很有工作方法, 十分擅长和人打交道,就 力推他 主持 社区的工作. “尊重人才,父亲一直也是这样做的. ”

从 清 理 商 贩占道 经 营 到 拆 除 违建、治理环境, 快速的城市化, 使得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 “每一件事也许在我们看来都不大,但对居民来说是大事, 我们就当成大事来对待.我们最终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有这个信念, 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在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服 务大 厅正墙上两行 红色 大字十分醒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总书记在电视上讲这句话的第二天,父亲就让我们把这句话刻上去了. ”张育彪说.

改革开放论文范文结:

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改革开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改革开放参考文献

2、改革开放的变化论文

3、改革开放成就论文

4、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

5、改革开放小论文

6、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