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作家词典苏童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这是一篇与作家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作家词典苏童

苏童(1963.1.23—),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江苏扬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南京艺术学院工作,次年入《钟山》杂志社任编辑.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香港大学等校驻校作家.

苏童自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在《飞天》第4期上发表生平第一组诗,后在《星星》诗刊上发表组诗《松潘草原离情》.同年,小说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发表于《青春》第7期,并于第二年获得了《青春》的“青春”奖.1987年是苏童创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短篇小说《桑园留念》发表在《北京文学》第2期上,这篇小说最初刊登在非正式油印刊物《他们》上,是苏童自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拉开了“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序幕.同年,中篇小说《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发表在《收获》第5期上,作为“枫杨树故乡”系列小说的起点,这部作品使苏童一举成名,“成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1988年,《收获》第6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之家》,成为其“家族叙事”的代表性作品.1989年,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刊登于《收获》第6期上,与此前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之家》共同构成了苏童最重要的三部中篇作品.《妻妾成群》“重新梳理了我们所拥有的小说空间”,并从古典叙述中“真正发现了小说的另一种可能性”,以“历史的自在呈现”创造出极具主观化、具有个人性的话语情境.这部作品后被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多个奖项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90年代以后,苏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991年,第一个长篇小说《米》在《钟山》第3期上发表,“这个关于、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是他第一次在作品中思考和面对人与人的命运中的黑暗一面.1992年,苏童的得意之作《我的帝王生涯》刊登于《花城》第2期,与《米》一并被认为是最具寓言性的新历史主义小说.1993年起,长篇小说《城北地带》在《钟山》第4期上开始连载,一直延续到了次年第4期.1997年,《收获》第4期上发表了《菩萨蛮》,描摹“将苦难和不幸看作命运”的“平民生活”,意图表现“平民的孤独”.新世纪以后的苏童创作逐步向自我突破迈进,显示出不断寻求转型的艺术追求.2002年,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在《收获》第2期上发表,这部小说尝试“把以前‘商标化’了的苏童全部打碎,然后脚踏实地,直面惨淡人生”.从这一年开始至2006年,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个小,《人民的鱼》(《北京文学》2002年第9期)让人感知了“苏童小说的浪漫与哲理意绪和情境”;《骑兵》(《钟山》2003年第1期)以瘸腿这一物象来牵引叙述;《桥上的疯妈妈》(《小说选刊》2004年第3期)表达了女性命运中哀愁和伤感的情愫;《西瓜船》(《收获》2005年第1期)以结构上的不规整性来做出新的尝试;《拾婴记》(《上海文学》2006年第1期)中,“时间的轮回与可逆性构成了小说的结构逻辑,因此写实与虚拟、朴拙与修辞相生相克,制造出浪漫、空灵的氛围”.此后,苏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长篇创作之上.2006年,长篇小说《碧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发,这是全球同步出版项目“重述神话”中的首部中国神话作品,随后在全球15个国家推出.苏童把这个重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用眼泪来集中呈现,借着神话这一“飞翔的现实”来探讨“民间哲学”,“重温一种来自民间的情感生活”.2009年,长篇小说《河岸》在《收获》第2期上发表,这个“捕捉河流之光”的“”故事被苏童视为转折之作,为其赢得了包括“曼氏亚洲文学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其中,“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九年度杰出作家”在授奖辞中写道:“个人的卑微和高尚在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伟大叙事中,渐渐被抽象成了一个无,而权力对日常生活的修改,又让我们看到,在扭曲的时代里根本造不出笔直的人性.苏童以轻逸写反复,以叙事呼应抒情,以宽恕之心解读历史的专断和个人的,他的写作,是关于灵魂的叙事,也是一门个体生命如何自我展开的学问.”2013年,长篇小说《黄雀记》在《收获》第3期上发表,通过三角形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以往作品的封闭结构,诠释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主题,直指“人之自由与绳之捆绑”的人性与生存困境.这个“香椿树街”系列故事的延续之作是苏童迄今为止最满意的几部作品之一,后于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苏童还曾先后获得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鲁迅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等重要奖项.

沉郁、复杂的“南方”是苏童小说的地理文化空间,这不仅是一个生态空间的个性化示范,也是一个“文化诗学的空间维度”.他以自然的南方作为叙述的地缘背景和人文的描摹对象,既是情感的发轫地,也是写作的聚焦点.“我生长在南方,这就像一颗被飞雁衔着的草籽一样,不由自己把握,但我厌恶南方的生活由来已久,这是香椿树街留给我的永恒的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椿树街”与“枫杨树乡”之于苏童,正如约克纳帕塔法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这一类小说在苏童的全部创作中至少占到一半,从1984年《桑园留念》开始,到《沿铁路行走一公里》《伤心的舞蹈》,再到90年代的《刺青时代》《城北地带》,再到最新的《黄雀记》,它们像是一些连续的断片,又像是一个主题音乐的不断变奏和展开,许多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复出现,串联了日常又古怪的事件和景观.“苏童有效地简化了这个时代,同时也有效地丰富了它,剥去它的政治色调,而还原以灰色的小市民的生活场景.”在这一类叙事中,苏童喜欢以回忆视角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一方面是对南方深情的描摹与歌颂,另一方面对南方生活的厌恶也由来已久,这种矛盾的心态通过少年的感受与经验表达出来,从而“将意识形态的东西简化成了儿童的游戏和狂欢”,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反抗着世界的微妙和复杂,童年的记忆和经验缠绕着创作,“在反抗中兑现了对于童年梦的补偿”.

阅读苏童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感受到其强烈的个人语言风格,能够轻易地将其与其他作家的小说区别开来.“他在话语方式、修辞造诣、词语运用,语言的经验、质地、情态、语言堆砌的意象上,都显示出‘这一个’的写作风貌.”小说语言在结构、意境中涌动的独特情调,以及叙述带来的绵密通透的质地,流露出来的感伤忧伤、衰朽颓败的气息,共同造就了叙述的浪漫和唯美品质,以及苏童小说所特有的抒情风格.他用创作实践了“语言与现实并不是直接同一的,语言和意象可能也可以越过物质世界的存在或实在状态,建构起一个自足的世界”.其中,苏童尤其注重对意象的整体把握,小说中的“物”与“事”都是似有若无、亦真亦幻的,“他并非从谋求隐喻、象征、荒诞、幻化的局部效应出发,局部性地设置单个意象,对实在的生活形象进行点缀和补充,他是从艺术构建的整体上进行意象的系列编队,实施意象对小说情境的全局占领”.他在小说整体构建上,远离和舍弃了具象因素的审美属性和生活形象的具体细节,而整体流向了抽象的心理意会和情感抒发,使情感形象始终处于总体统领的地位.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

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几十年时空内,苏童是少数几位能够坚持持续性写作并不断寻求艺术突破的作家.他没有小心翼翼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能及时调整自己尝试的步伐,在保持、积蓄中不断走向成熟,在长盛不衰的创作力中显示出跻身经典的可能.他的小说既有不断挑战长篇的野心与毅力,也有持续深耕短篇的自觉与热情,既有对家国神话、古典叙述的演绎,也有对当下生活、现代寓言的探讨.从作品的面貌、品质和格局来看,苏童已是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并能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成为文学写作的中坚力量,他对审美包容性的大胆挑战、对世道人心的人文性复活,无疑对于我们时代具有重要价值和美学意义.

【作者简介】臧晴,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苏童、王宏图:《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3〕张学昕:《苏童文学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张学昕编:《苏童研究资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桂玲)

作家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作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作家方面论文范文。

1、未来作家投稿

2、作家杂志

3、小作家选刊杂志

4、作家期刊

5、作家投稿网

6、青年作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