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528459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医院儿科

何英:女,本科,主管护师

何英 杨顺玉 郭少英

摘 要 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设为实施前,2012年7月~2013年7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推行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后推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管理质量和患儿满意度.结果:医患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明显低于实施前(P均<005).结论: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职责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 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护理组长;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53

目前,据有关调查发现,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已成为了约束护理队伍建设及专业发展的一大弊端,同时还存在护理人员配置不当、使用不合理,排班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工作量均衡原则等问题.由此可见,积极构建层级管理体制,促使各层次护理人员明确自身待遇及工作职责,进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满足不同疾病、不同患者的需要,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1].为了深入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作用,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层级护理管理前后进行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2岁,平均(26.46&plun;2.34)岁.护龄1~20年,平均(4.69&plun;2.46)年.学历:大专8名,本科6名,中专6名.技术职称:主管护3名,护师6名,护士9名,助理护士2名.实施前(2011年6月~2012年6月)为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但未设立护理组长.实施后(2012年7月~2013年7月)实施设立护理组长的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即在以往管理模式内任命一名业务能力强、理论精通、学历较高的护士作为护理组长.实施模式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无变化.

1.2方法实施前推行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依据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引入临床路径,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流程表格,调整护理人员排班,由功能制护理模式过渡为层级管理模式下责任制护理,突出护理组长指导作用.P、N班无护理组长,一旦出现急救情况,由二、三线值班护理组长取代.

实施后推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1)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体制.推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以护理人员配置与实际床位为依据,分配每位护理人员负责不超过8张床位,赋予与实施前不同的护理组长带领其他组员高质量的完成本班工作、直接护理本组危重患儿、疑难纠纷患儿,检查和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的职责.(2)APN排班模式.制定a班(工作时间为8∶00~16∶00,每天设立a1,a2,a3班各1名)、A班(组长班,工作时间为8∶00~12∶00、14∶00~17∶00,每天分别设立A1,A2各1名)、P班(16∶00~23∶00,1名护士上班)、N班(23∶00至次8∶00,1名护士上班)、行政班(护士长班,8∶00~12∶00,14∶30~17∶30)、办公班(8∶00~12∶00,14∶30~17∶30,每天各设1名护士).(3)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内容:组织低年资护理人员向在院、出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急危重患者护理进行负责,落实护理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对组员进行督促、指导、协助,依据计划完成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护理措施.(4)行护理效果评价.每月上下旬对科室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等病区护理质量予以系统评价,并进行反馈与整改.此外,参加医师查房工作,了解患者治疗计划,协助主管医师进行各项相关检查与功能锻炼;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格,包括入院护理评估、入院指导、各项检查、用药、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依据入院时间,明确每日需完成工作,制定日程计划表单;待患者入院后,由患者所属组别护理组长进行负责,将健康教育路径表单放置于病历中,指导本组员依据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指导、宣教,促使患者明确护理流程;每日护理组长需对本组患者健康宣教内容进行检查,并评价其掌握情况.

1.3观察指标(1)护理人员核心工作能力评估.以广东省卫生厅编制的《护理工作管理规范》为参照,依据其中的护理绩效考核标准,行护理人员核心工作能力评估,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及处理问题能力、应用新知识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病历书写能力7个方面.于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均由责任护士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1次评价.得分越高,提示核心工作能力越差.(2)护理质量评估.以无记名方式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开展评估,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危重患者护理落实情况、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治疗及时性、及时回应信号灯、主动巡视病房、主动进行生活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操作前告知义务、告知出院注意事项.(3)患儿满意度评估.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患满意度调查量表,行医患满意度评估,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及不满意4个等级.由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评估.实施前后各发放问卷34份,均收回,问卷有效率为100.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20名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分比较(表1)

2.2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表2)

2.3实施前后患儿及家属医患满意度比较(表3)

3讨论

研究证实,儿科护理工作属于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服务性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高水平专业理论知识、高度的法律意识、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2].以往,儿科多应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而只有高年资护理人才才具有教学资质,低年资护士仅负责听讲,知识吸收被动,吸收效果较差,临床护理质量难以保证.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护士技术要求、岗位工作职责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由既往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过渡为层级责任制工作模式,完善了护理工作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的,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3].而在层级管理模式设置中,设立护理组长,赋予护理组长专业尊重,可促使其感受至自身学术地位,促使其在工作中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形成下级护士榜样,为提高护理质量做出贡献[4].

有研究证实,在护士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通过倡导团队文化,依据护龄、职称等特征进行分组,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作用,并由护理组长组织各自护理组完成护理任务,可及时满足患者医嘱范围以外的护理需求,指导初级护士解决复杂的护理问题,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5].有研究资料表明,护士在质量建设中占主体地位,而护理组长作为护理临时工作团队的核心要员,肩负着改进方案的落实,对每项护理措施进行负责,并经环节监控而完成护理工作,其属于了解并满足患者需求的桥梁,同时亦为提供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协调医院优势资源的主动策划者,对儿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6].

有资料表明,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具有扎实的专科护理业务知识与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在工作中通过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与点评,可促使下级护理人员不断提升专科操作技能,便于其提高自身核心工作能力[7].本结果显示,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后护理人员核心工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组长的设立对提高儿科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推行APN排班制度,实施层级管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而在层级管理中护理组长起核心作用,属于儿科业务管理骨干,质控护理小组的工作质量[8-9].本研究结果发现,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儿科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充分表明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另外,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便于提高医患满意度.目前,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逐渐改变,医患满意度已成为了衡量护理质量的一项标准.医患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于医护人员,且需求的护理服务标准也不尽相同,而护理组长在医护患中起沟通桥梁作用,重视医患健康教育,履行业务查房制度,贴近临床,能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满足其各种需求;同时能准确、及时地把患者的问题向医师汇报,充分彰显了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医师心目中的形象,对提高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10-14].本结果提示,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医患关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护理组长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医患满意度.此外,从整体角度上来讲,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对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及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给患者带来了更为科学、完善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积极借鉴[15].

综上所述,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东梅,殷秀.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3):361-363.

[2]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2-883.

[3]谢月霞,苏冰莲,冯伟平.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护理质量影响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2):245-246.

[4]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83-684.

[5]李惜华.小组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探讨[J].河北医学,2011,17(8):1098-1101.

[6]黄湘源.“大包干”责任制和层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86-87.

[7]丁金玲.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心脏内科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943-1945.

[8]党丽萍.层级全责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88-89.

[9]柏亚玲,董艳,李锦,等.责任护士质量互评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48-1651.

[10]盛芝仁,胡斌春,周红娣,等.扁平化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55-56.

[11]梁小琼,罗木珍.浅析责任小组包干制及护士层级搭配排班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121-122.

[12]王吉琴,陆琳.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4):85.

[13]江俊巧,王琳.分层级管理对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100-101.

[14]张小红,宋瑰琦,孙立琴,等.层级岗位管理模式在急诊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4048-4051.

[15]潘虹,池成涛,刘殊双.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51-1652.

(收稿日期:2015-06-04)

(本文编辑 冯晓倩)

护理管理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护理管理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护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护理管理杂志投稿系统

2、护理管理论文

3、护理管理杂志

4、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医学教育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