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和钱钟书论宋诗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书论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钱钟书论宋诗

◎焦印亭

钱钟书先生深于宋诗,无论在宋诗的大判断中,还是于小结裹里,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与评论,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理论意义,其《谈艺录》和《宋诗选注》是上世纪40 到80 年代大陆宋诗研究的最大收获,为当今乃至后人的宋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有益的启示,对今天正在进行的诗学建设和诗歌创作都有深刻的意义.钱先生涉及广博,限于篇幅,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对宋诗宏观整体的准确把握

说到宋诗,就不能不提到唐诗,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这是每一个宋诗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千百年的一桩公案.

唐、宋诗之争起自南宋.最早见于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对苏、黄及江西派的发难,这拉开了唐、宋诗之争的序幕,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对唐、宋诗之别的评价.时人评价宋诗时往往仍将其置于唐诗的参照系统之下,认为这一时代的诗歌不及唐代.而钱钟书却另辟蹊径,从创作主体的“体格性分”之差异来进行划分,他指出不能仅以唐、宋朝代的不同而区分唐、宋诗之优劣.“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1](p2) 然后他又高度概括了唐、宋诗之间“体格性分”之差异:“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1](p2)这一立论站在宏观的高度,向我们说明了诗分唐宋的关键不在于诗、不在于朝代、而在于创作主体,在于创作主体的“体格性分”之差异.这样就通过表层现象把握着了问题的深层意蕴,为观察认识一个朝代的诗歌的本质特征找到了一把钥匙.

曰唐曰宋,特言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1](p2)

在钱钟书眼中,唐宋诗只是称谓之便,唐诗未必是唐人所写,宋诗未必出自宋人之手,唐人可以写宋诗,宋人也可以写唐诗.杜甫、韩愈、白居易、孟郊,虽是唐人,但诗中议论化的倾向比较突出,且以散文的笔法入诗,虽是唐人,却开启了宋调.张耒、姜夔、九僧、四灵等, 虽是宋人,但诗意境蕴藉、清空骚雅具有唐诗空灵飘逸之貌,实为唐音.既然诗的风格是由人的性情决定的,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审美主体就会有不同的诗.“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1](p3) 正因为人的性情分为“高明”和“沉潜”,所以“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唐宋之畛域”.[1](p3) 钱钟书认为,自唐宋以后,所有的诗可分为两类,一类偏重丰神情韵,一类偏重筋骨思理.所谓“诗分唐宋,本乎气质之殊,非仅出于时代之判,故旷世而可同调.”[1](p313) 真取心析骨之论.既然风格出于人的性情,性情会随着时代、阅历的不同而改变.诗人的风格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和表现.例如人的一生,少年时代雄心勃勃,才气英发,就喜欢写唐诗.到了晚年,阅历丰富,思想深沉就趋向宋调,即钱先生所谓“一集之内,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若木之明,崦嵫之景,心光既异,心声亦以先后不侔.”[1](p4)

钱钟书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论证后,最后引出了清人蒋士诠的“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作为结论,对唐宋诗未作轩轾之分.在他看来,“诗不当论时代,宋元各有优长,岂宜沟而出诸于外.”[1](p143)唐诗和宋诗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各有千秋、互有短长,“袭常蹈故、充其肤廓,而神理蔑如”是唐诗所短,“长铺广引,盘折生语”是宋诗所长.[1](p143)他的这一切理餍心之论和精见卓识,令人叹服,为我们准确地把握宋诗的本质提出了全新的理论,体现了他不同流俗的理论勇气和创新思想.世人在论及唐宋诗之别时,钱先生的话已成经典之语,被人多次征引.他对唐宋诗的认识,正如敏泽先生概括其为学特点时所说:“独行其是,不顾人非,既不拾别人唾涎因袭陈言;更不托飞腾之势,仰人鼻息.”[2]

对于宋诗的价值,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中做了精确的描述:“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3](p10) 可见,宋诗为变唐诗而来,善变唐诗者只有宋,怎样拓展、变化的特征是什么,钱钟书亦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大不幸.有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会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3](p10)

“宋人能够把唐人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肯去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澈,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里.”[3](p11)

“若只就取材广博而论,宋人之视唐人,每有过而无不及也”.[1](p108)

在此,钱先生既肯定了宋诗对唐诗的发展和艺术创新,也指出了其在嬗变过程中的缺憾.

对宋诗的不足,他更有清醒的认识:宋诗的缺陷是,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宋代五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的多得惹厌,而写爱情的少得可怜.[3](p7)其次:宋代的五七言诗虽然真实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却没有全部反映出来.有许多情况宋诗里没有描叙,而由其他文体来传真留影.[3](p7)

钱先生肯定了宋诗对唐诗的发展,另辟新境,在题材内容上较唐诗广阔,在技巧上较唐诗精细.他一方面肯定了宋诗的创新,同时也批评了宋诗的模仿和复古.

在对宋诗的成败得失了然于胸后,钱先生给宋诗做了总体的评价:“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3](p10) 与唐诗和宋词的研究相比,宋诗的研究一直较为冷落,对其总体评价也不高,钱钟书以独特的视角观照宋诗,发之有为,持之有故,对宋诗的定位可为超然持平的公允之论.

二、对宋诗重大问题的深刻揭示

1.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指诗的散文化,是宋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招致诟病之处.钱钟书却不以为然,在《谈艺录》中,他多次论及宋诗血缘上的两个老祖宗——杜甫和韩愈对宋人的沾丐和影响,他引用李武曾《秋锦山房外集》卷三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宋诗杰出者,其于杜韩诸家入而能出.”[1](p428—429) 针对《后山诗话》批评韩愈的“以文为诗”,和苏轼的“以诗为词”,是失去诗、文、词各自的“本色”、也是不可取的.钱钟书则从文体演变和发展这一独特视角,对其作了另一种阐释:“文章之革故鼎新,道无它,曰以不文为文,以文为诗而已.向所谓不入文之事物,今则取为文料;向所谓不雅之词句,今则组织而斐然成章.谓为诗文境域之扩充,可也;谓为不入诗文名物之侵入,亦可也.”[1](p29-30) 在《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也有相同的观点和论述,“以文为诗,乃刊落浮藻,尽归质言之谓.”[4](p478) 钱钟书对南宋刘辰翁的评点不甚满意,批评其“寻章摘句,小道恐泥.”但对《须溪集》卷六《赵仲仁诗序》所表现出的推崇文人之诗和强调文对诗的积极影响却十分称赏,刘辰翁论诗、词,不同于《后山诗话》死守疆域,持比较通脱的态度,他称赞韩愈、苏轼的以文为诗“倾竭变化,如雷霆河汉,可惊可快,必无复可憾者.”因此钱钟书说其“颇能眼光出牛背上.”[1](p34) 随后钱钟书又援引西方文学的现象来进行比勘:“西方文学中,此例甚繁.就诗歌一体而论,如华茨华斯之力排词藻,即欲以向不入诗之文字,运用入诗也.雨果言‘一切皆可作题目’,谓诗集诸学之大成,即欲以向不入诗之事物,采取入诗也.此皆当时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自异于古典文学者.后来写实主义之立异标新,复有别于浪漫文学,亦不过本斯意而推广加厉,实无他道.俄国形式论宗许可洛夫斯基论文谓:百凡新体,只是向来卑不足道之体忽然列品入流.……窃谓执此类推,虽百世以下,可揣而知.西方近人论以文为诗,亦有可与表圣、闲闲、须溪之说,相发明者.”[1](p35) 基于此,他对王安石的这类诗是称道的:“荆公五七古善用语助,有以文为诗、浑灏古茂之致,此秘尤得昌黎之传.”[1](p70)

2.以禅喻诗

“宋人多好比学诗于学禅”、[1](p257)“比诗于禅,乃宋人常谈”.[1](p258) 钱钟书对严羽的《沧浪诗话》很是赞美:“仪卿之书,洵足以放诸四海,俟诸百世者矣.”[1](p276) 并对其“通禅于诗”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沧浪别开生面,如骊珠之先探,等犀角之独觉,在学诗时工夫之外,另拈出成诗后之境界,妙悟之外,尚有神韵.不仅以学诗之事,比诸学禅之事,并以诗成有神,言尽而味无穷之妙,比于禅理之超绝语言文字.他人不过较诗于禅宗,沧浪遂欲通禅于诗.”[1](p258)与此同时,钱钟书又了严羽“妙悟”说的玄妙神秘:钱钟书认为,“悟”,无时无地不在,“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他征引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来进行说明:“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故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1](p99)

“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1](p98) 在钱钟书看来,“悟”者,就是今语所说的对事物内部规律的心领神会,既有先天的成分,更有后天的积累与学习,悟并不是禅家独得之秘.“悟乃人性所本有,岂禅家所得而私.一切学问,深造有得,真积力久则入,禅家特就修行本分,拈出说明;非无禅宗,即并无悟也.”[1](p199)

诗和禅的相通就表现在“悟”,“禅与诗、所也,悟、能也.用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无论是禅悟还是诗悟,“皆是思力洞澈阻障、破除艰难之谓;论其工夫既是学,言其境地即是写悟.”[1](p101) 因为禅悟与诗悟心理机制相同,所以“诗人觅句,如禅家参禅;及其有时自来,遂快而忘尽日不得之苦,知其至之忽,而不知其来之渐.”[1](p102)

钱钟书一方面认识到了诗禅相通,同时也注意到了二者的区别:“了悟之后,禅可不著言说,诗比托诸文字.”“禅宗于文字,以胶盆黏著为大忌.”[1](p101)而“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能映影.”“诗中神韵之异于禅机在此,去理路言诠,固无以寄神韵也.”[1](p100)“禅破除文字,更何须词章之美;诗则非悟不能,与禅之悟,能同而所不同.”[1](p307) 在《谈艺录》补遗中,钱钟书又就诗和禅对待语言的不同做了详细的阐发:“禅于文字语言无所执着爱惜,为接引方便而拈弄,亦当机煞活而抛弃.……祈向正在忘言.诗藉文字语言,安身立命;成文须如是,为言须如彼,方有文外传神、言表悠韵,斯神斯韵,端赖其文其言.品诗而忘言,欲遗弃迹象以求神,遏密声音以得韵,则犹飞翔而先剪翮、踊跃而不践地,视揠苗助长、凿趾益高,更谬悠矣.”[1](p412)

因此他批评严羽“诗之有神韵者,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透澈玲珑,不可凑泊”之说,“几同无字天书”.严羽“以诗拟禅,意过于通,宜招钝吟之纠谬,起渔洋之误解,”[1](p100) 也就不难理解而在情理之中了.在这里,钱钟书既准确把握到了“学禅学诗,非悟不进”的相通之处和二者对于语言的不同态度,又揭示了“悟”在诗与禅之间的作用是不同的:禅以悟为止境,诗则不能止于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禅家关捩子,故一悟尽悟,快人一言,快马一鞭.一指头禅可以终身受用不尽.诗家有篇什,故于理会法则外,触景生情,即事漫兴,有所作必随时有所感,发大判断外,尚需小结裹.”[1](p101) 在此他指出了诗与禅在‘悟’后的重要区别:禅家一悟之后,终身受用;“诗虽悟后,仍需深造.”钱钟书一方面注意到了诗和禅的相通,又未将二者混为一谈,并对“以禅喻诗”者提出了忠告:“余窃以为潭艺者之于禅学,犹如先王之于仁义,可以一宿蘧庐,未宜久恋桑下.”[1](p104) 否则,“禅以生缚,忘摩诘之诫,”“看朱成碧”.[1](p104)

3.活法

活法是江西诗派“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理论之外的又一谈艺要旨.出自吕本中的《夏均父集序》:“学诗当识活法.活法者,规矩具备,而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不背于规矩.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钱钟书对吕本中论诗讲“活法”很有好感,评价它是“江西社”中人“传授心法”.“活法”的来源与涵义,钱钟书理解为它深受禅学的影响,是禅学与诗学相互融通的产物.佛家有“死语不离窠臼”之说,诗家有“文章切忌参死句”之说,(陆游《赠应秀才》)论诗有谢玄晖“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之说,“弹丸”形圆易动,是“活”生动形象的比喻.二者都是摆脱窠臼和束缚而越出规矩之外,“活”是它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尽管“严沧浪力排江西派,而其论‘诗法’,一则曰‘造语须圆’,再则曰‘须参活句’,与‘江西派图’作者吕东莱之说无以异”.[1](p117) 因此,钱钟书断言吕东莱之“活法”论是“借禅人‘死语不离窠臼’话头,拍合谢玄晖“弹丸”名言,遂使派家有口诀、口号矣.”[1](p439) 随后,钱钟书借用曾向吕本中请教过诗法的曾几的诗对“活法”理论进行诠释.《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其圆如金弹,所向如脱兔.”“勿参死句”就是参活句、“离窠臼”,曾几所认为的“活”就是“纵横无不可”,“活法”就是“其圆如金弹,所向如脱兔.”钱钟书认为“其圆如金弹,所向如脱兔”两句诗的内涵是“‘脱兔’正与‘金弹’同归,而‘活法’复与‘圆’一致.圆言其体,譬如金弹;活言其用,譬如脱兔.”[1](p438) 兔摆脱了束缚,当然就“纵横无不可”无可了.而“金弹”的本质特性就是“圆”和“活”,就是“古人作诗有成法,句欲圆转字欲活”.[1](p433) 既然“活法”与“圆”一致,钱钟书就参照《文心雕龙》中对“圆”的阐述来理解“活法”,“活法”应体现在五个方面:体势要“自转”(《定势》);结构要“圆合”(《熔裁》);事理要“圆密”(《丽辞》);辞句要“通圆”(《论说》);声韵要“转圆”(《声律》).

针对吕本中的“活法”:“规矩具备,而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不背于规矩.”钱钟书作了这样的阐发:前后两语“乍视之若有语病,既‘出规矩外’,安能‘不背规矩’.细按之则两语非互释重言,乃更端相辅.前语谓越规矩而有冲天破壁之奇,后句谓守规矩而无束手缚脚之窘;要之非抹杀规矩而能神明乎规矩,能适合规矩而非拘挛乎规矩.东坡《书吴道子画后》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后语略同于东莱前语,其前语略同于东莱后语.陆士衡《文赋》:‘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正东莱前语之旨也.东莱后语犹《论语·为政》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恩格斯诠黑格尔所谓‘自由即规律之认识’.”[1](p439) 可见,钱钟书所理解的“活法”的核心是“变”,“活法”就是“变法”,但“变”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而不能越出规定的范围,犹如“明珠走盘而不出于盘”、“骏马行蚁封而不蹉跌”.[1](p439)

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又对“活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引东坡《书吴道子画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后,认为这是“不囿陈规,力破余地”,“才气雄豪不局趣于律度,迈越规矩,无法有法”.“规矩拘缚,不得尽才逞意,乃纵心放笔,及其至也,纵放即成规矩”.“破坏规矩乃精益求精之一术”.[5](p1193)接着又用苏辙《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称赞孙遇画为“纵横放肆,出于法度之外”,而又“有纵心不逾矩之妙”来比勘“活法”.又引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论张长史书》评张旭的草书曰:“千状万变,虽左驰右骛,而不离绳矩之内.”由此可见,钱钟书所理解的“活法”不仅仅用于论诗,也运用于其他艺术,“活法”是一种广泛的文艺观.[5](p1193—1194)

钱钟书还对“活法”理论作了补充与生发:诗人应该深入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进行体验,将心中的感触和真实情感传达出来,就是参活句,就不会落入前人的窠臼.如果“生吞活剥,句剽字窃,有如明七子所为,似者不是,岂非活句死参”? [1](p100) 因此他十分赞赏杨万里的“活法”:“‘活法’是江西派吕本中提出来的口号,意思是要诗人又不破坏规矩,又能够变化不测,给读者以圆转而‘不费力’的印象.杨万里所谓的‘活法’当然也包含有这种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但是还不仅如此.根据他的实践以及‘万象毕来’、‘生擒活捉’等话看来,可以说他努力要跟事物——主要是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要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3](p161) 在这种理论的支配下,钱钟书以为“盖艺之至者,纵心所欲,而不逾矩;师天写实,而犁然有当于新;师心造境,而秩然勿倍于理”.[1](p61)

作诗、论诗有贵活句贱死句之说,钱钟书认为,除此之外,读诗亦有活参、死参之别.读诗过泥,也是死参,故读诗也有圆熟的问题,不能过于拘泥于字面意义的阐释.他指出古人“谓切题而无寄托者为‘死句’,仅知作诗有活句死句之别,而不知读诗亦有活参死参之分,苟能活参,斯可以作活句.譬如读‘春江水暖鸭先知’之句而曰‘鹅岂不先知’便是死在句下.”[1](p305) 可见,诗句的所谓“死活”除了作法之外,与读者是否善于参与和鉴赏也有密切的关系.

4.脱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出自释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一,“点铁成金”出自《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答洪驹父书》.钱钟书说这两句话最起影响、最足以解释黄庭坚本人的风格和“山谷诗擅使事,以古语道今情”的特点,[1](p107) 也算得上是江西派的纲领.“脱胎换骨”与“点铁成金”之说,前人的批评是十分尖刻和严厉的,如金代王若虚曾云:“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6](p523) 对宋诗作诗之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钱钟书从用事与用辞方面进行剖析:如黄庭坚诗《演雅》:“络纬何尝省机织,布谷未应勤种播.”钱钟书认为他的辞义出自《诗经·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萁,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有:“锯齿不能咀嚼,萁舌不能辨味”一节等,这是“黄山谷承人机杼,自成组织,所谓‘夺胎换骨’者也.”[1](p6) 钱钟书又以苏轼诗为例,说苏诗多从唐诗那里推陈出新,如《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钱钟书引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它出自杜牧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钱氏指出它化自香山之《惜牡丹》诗:“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另有李商隐“酒醒夜阑人散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经过对照与比勘,可见苏轼对唐诗的生发和点化,故钱钟书说:“唐人衰飒之语,一入东坡笔下,便尔旖旎缠绵,真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者也.”[1](p121)

对王安石诗的用辞,钱钟书也进行了取心析骨的挖掘和解剖,通过对荆公诗大量事例的分析,在《谈艺录》中,钱钟书向我们展示了王安石诗“偷语”、“偷意”、“偷势”的很多例子,其中不乏“点铁成金”者,但也不可否认,“点金成铁,亦复有之.”[1](p445) 钱氏指出,王安石“每遇他人佳句,必巧取豪夺,脱胎换骨,百计临摹,以为己有;或袭其句,或改其字,或反其意.集中作贼,唐宋大家无如公之明目张胆者.”[1](p245) 王安石脱胎换骨的办法是储存古人佳语,“占尽新词妙句”,“代为保管”,“挪移采折”,甚至“久假不归”.技巧是“或正摹,或反仿,或直袭,或反案.”[1](p247) 从而做到“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做更多的寻味”.[3](p43) 因此,“后来宋诗的形式主义是他培养了根芽,他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借典故来讲当前的”.[3](p41)

与“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密切相关和相通的是“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这两句著名诗论见于黄庭坚的《山谷内集诗注》十二《次韵杨明叔并引》,是黄庭坚论诗的妙旨,并为江西诗派所咏传.经过考证,钱钟书以为这两句话最早出于梅尧臣之口,而非黄庭坚,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二《题柳子厚诗》之二也说:“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南宋初人早徵古而忘祖”,以为其为山谷诗法.在论述这两句著名诗论时,钱钟书先征引《南齐书·文学传论》:“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故其认为它的精神实质是以“新变”达到“代雄”,近似于“使熟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文章怕写得平凡,俗指平庸陈旧,变庸俗为雅正,变陈旧为清新,即是“使熟者生”,即是变旧为新.“使文者野”即使华伪的文辞变得诚朴.将庸俗的变为雅正的,将陈旧的变为清新的,离不开选材取境,钱钟书指出苏轼仅在用事“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是有局限的,若在选材取境上“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则没有局限.为更好地说明“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钱钟书把它与陌生化的原则相对照:

近世俄国形式主义文评家希克洛夫斯基等以为文词最易袭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须使熟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窃谓圣俞二语夙悟先觉.夫以故为新,即使熟者生也;而使文者野,亦可谓之使野者文,驱使野言,俾入文语,纳俗于雅尔.……抑不独修词为然,选材取境,亦复如是.歌德、诺瓦利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雪莱、狄更斯、福楼拜、尼采、巴斯可里皆言观事体物,当以故为新,即熟见生.[1](p320--321)

可见,“宋人诗好钩新摘异,炫博矜奇”,[1](p207)是由于宋诗在修辞、选材、取境上做到了“新变”,而后与唐诗相颉颃并平分诗国秋色.从钱钟书对宋诗诗学的见解中,不难发现,他对一些问题的总结和阐述,每每能一反流俗,在众人的批判之处,拈出其长处,在众人的尊奉之处发掘其不足.这对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宋诗的特点,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新人耳目的理论意义.

三、宋诗名家的精当评论

陆游是宋诗乃至中国诗史上作品数量最多、影响也很大的诗人,这自然引起了钱钟书的充分关注.他在分析陆游诗时,首先抓着放翁诗艺的特点是“人所曾言,我擅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1](p118) 如《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来自强彦文写绍兴的风景诗:“远山初见疑无路,取经徐行渐有村.”经过陆游的改造,诗的形象变的鲜明了,并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陆游的写景诗,钱钟书赞扬不已:“放翁擅写景”,“如画图之工笔”,[1](p118)“其模山范水,批风抹月,美备妙具,沾丐后人者不浅.每有流传写景妙句,实自放翁隐发之者”[1](p131)对放翁律诗工饬温润的特点,钱钟书于《后村诗话》所评“古人好对仗,被放翁使尽”深以为然,并称赞“放翁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1](p118) 于放翁诗所受影响的源流,钱钟书敏锐地意识到“《剑南集》中诗,有显仿宛陵者”.[1](p115) 并进而指出,陆游《题萧彦毓诗卷》、《夜坐示桑甥》、《读近人诗》等所体现的诗学思想均来源于梅尧臣的《读邵不疑诗卷》“作诗无古今,惟早平淡难.”尽管放翁口头上批评晚唐,“违心作高论”,“鄙夷晚唐”,[1](p123) 但钱钟书发现他是“乔坐衙态,呵斥晚唐”,[1](p125)“放翁五七言律写景叙事之工细圆匀者,与中晚唐人如香山(白居易)、浪仙(贾岛)、飞卿(温庭筠)、表圣(司空图)、武功(姚合)、玄英(方干)格调皆极相似,又不特近丁卯(许浑)而已”.[1](p124) 对放翁的爱国诗,钱钟书也准确地揭示了他的显著特征:“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报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3](p171--172)“放翁爱国诗中功名之念,胜于君国之思.”[1](p123) 这和杨万里等人相比显然是不同的.

但钱钟书并不因为陆游是伟大诗人而采取“讳尊”的方法来曲意卫护,他客观地指出了放翁诗的不足与弊病:在制题、取境方面“宽泛因袭,千篇一律”.[1](p128)“诗中议论,亦复同病.”[1](p128)“意境实鲜变化”,“心思句法,复出互见”.[1](p125)“吟弄酬应之什,仍复层见叠出”.[1](p126) 在艺术形式上:“似先组织对仗,然后拆补完篇,遂失检点”.“八句之中,啼笑杂遝,两联之内,典实丛叠,于首击尾应、尺接寸附之旨,相去甚远.文气不接,字面相犯.”“虽以其才大思巧,善于泯迹藏拙,而凑填之恨,每不可掩.”[1](p127)

对陆游诗随意粗疏的不足,钱钟书批评道:“一时兴到,越世高谈,不独说诗.自语相违,慨然不惜.”[1](p451) 其谈兵诗“自负甚高,视事甚易”,“气粗言语大,偶一触绪取快,不失为豪情壮概.顾乃丁宁反复,看镜频叹勋业,抚髀深慨功名,若示其真有雄才远略、奇谋妙算,……不仅‘作态’,抑且‘作假’也.”[1](p457) 还批评了放翁诗中“有二痴事:好誉儿,好说梦.

儿实庸才,梦太得意,已令人生倦矣.复有二官腔,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一则矜诞无当,一则酸腐可厌.”[1](p132) 从对陆游的公正评判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学者的宽广胸襟和气度.

此外,他对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王安石、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朱熹等人的诗作,均有切当独到的阐述和解析,尤其对他们诗歌艺术的总结与批评,对我们全面地评价宋诗的特征,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

总之,钱钟书对宋诗的研究无论是宏观的透视,还是具体问题的个案分析,都能从别样的视角切入,议论精彩,见解卓越,启人甚多,在学术史上颇有益人神智的诗学价值与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敏泽. 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纪念钟书先生[J]. 文学评论1999.(3)

[3] 钱钟书. 宋诗选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 钱钟书散文[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5] 钱钟书. 管锥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王若虚. 滹南诗话[A]. 丁福保. 历代诗话续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万吉星

书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书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书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书论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鸟虫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