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心理学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幼儿参观心理调查与教育策略心理学在博物馆受众中的应用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这是一篇与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幼儿参观心理调查与教育策略心理学在博物馆受众中的应用

张丽薛峰 马晶晶

摘 要: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利用发展心理学知识分析博物馆受众、探讨如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选取幼儿这一群体,从参观兴趣、参观路径、展品解读及参观反馈等方面,对幼儿的参观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达到丰富博物馆受众研究之目的.

关键词:幼儿 参观心理 博物馆教育 发展心理学 受众研究

一、发展心理学引入博物馆受众研究的必要性

博物馆受众构成复杂,对信息的需求和反应千差万别,因此在举办展览和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博物馆受众研究于19世纪末被提出,之后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近些年来,有学者提出建立“观众心理学”的主张,以探讨观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观众,是博物馆受众研究工作逐步深化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其研究跨度从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以及老年期.人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认知特征、个性和社会性特征,因此在认识和对待外界事物时便会有不同的反应模式.

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到博物馆受众研究中,可以借鉴相关知识对观众的年龄构成进行系统的划分与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相宜的工作,从而提高博物馆的教育服务质量.

幼儿是指年龄在三岁到六七岁之间的学前儿童,他们是博物馆的“潜在观众”,是需要努力争取的“明天的观众”.了解幼儿的参观心理,可以针对其心理需求,设计出幼儿喜爱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吸引幼儿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达到储备并拓宽博物馆观众的目的.因此,笔者选取了幼儿这一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借鉴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在参观博物馆时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粗略地论述了发展心理学在博物馆受众(主要指幼儿)研究中的应用.

二、幼儿参观心理调查分析

(一)幼儿心理特征概述

1. 幼儿的认知特征

幼儿最明显的认知特征是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无意性,即没有目的性,不需要努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进行.如:幼儿可能在游戏中把一根木棍当成马来骑,这种想象由幼儿的具体行动引起,在感知动作的基础上产生,属于无意想象;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性会逐渐发展,幼儿后期的孩子可能会根据木棍的特征进行有意识的再造或创造想象,把木棍想象成孙悟空的“金箍棒”.

具体形象性,即幼儿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而不是凭借内在本质和关系来认识外界事物.如:幼儿可以正确回答“6 个苹果,两人平分,每人分几个”,却不知道“3+3等于?”.不过,随着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后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会逐渐从表面转向内在本质,大量使用“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模式来探索事物的内在关联.

2. 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特征

幼儿期是从生命个体向社会群体成员转化的关键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不但形成了自我概念,还拥有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他们通过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信息,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习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将个性与社会性紧密交织,逐步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

(二)幼儿参观心理调查分析

笔者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参观山西博物院的幼儿进行了调查,从参观兴趣、参观路径、展品解读及参观反馈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幼儿的参观心理和需求.

1. 幼儿参观兴趣调查分析

幼儿通常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引领下才走进博物馆“被动参观”.由于幼儿处于探索自身和社会的年龄阶段,好奇心强,即使“被动参观”,也表现出浓厚的参观兴趣.调查显示,幼儿会对以下几类展品(包括场景)产生兴趣.

第一,形象具体、颜色鲜明、立体感十足的展品.幼儿接收信息的能力有限,参观时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展品上,那些形象具体、颜色鲜明、立体感较强的展品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刻画有人物和动物形象的展品,往往成为他们关注和探索的对象.如:山西博物院“山川精英”展厅酷似人脸的玉覆面和“晋国霸业”展厅的青铜动物形象就普遍深受幼儿的关注.调查中,笔者观察到,虽然都是动物形象,可是由于立体感不同,幼儿的关注度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晋国霸业”展厅的“晋侯鸟尊”,鸟类特征明显,鸟冠高耸,双翅上卷,鸟尾拖地,形象具体而生动,幼儿容易辨别,因此兴趣浓厚;相比之下,“兔尊”虽然也是圆雕立体,但是由于最富特征性的兔耳与身体合为一体,立体感不强,很多幼儿无法辨认,所以往往选择视而不见.

第二,幼儿在生活中已经认识的展品.虽然幼儿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但是在展厅中看到自己认识的展品时,会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多数幼儿会将展品和自己的生活进行连接,激起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一名幼儿在参观山西博物院“华光礁I 号沉船特展”时,对一套潜水设备关注良久,原因是这名幼儿曾经在动画片中看到过潜水员穿着潜水服捕捉小鱼的画面,因此,在看见这套潜水设备时,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愿意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更倾向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眼前的潜水设备.

第三,对幼儿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展品.调查显示,多数幼儿会在“文明摇篮”展厅下靳墓地出土的人骨架面前驻足,虽然心怀惧意,但参观兴趣浓厚.这是因为人骨架虽然会刺激幼儿的恐惧情绪,但是由于场景较小,只是科学地再现了当时的出土状况,并没有刻意烘托恐惧气氛,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是“适度的挑战”,不但不会遭到排斥,反而会激发好奇和探索.但是,如果展厅的布置过度刺激幼儿情绪的话,会让幼儿产生恐惧和排斥.如“佛风遗韵”展厅以昏暗的灯光烘托林立的佛造像,在成人眼里肃穆而庄严,可是对幼儿而言却过度刺激了他们的情绪和想象,因此,幼儿普遍抗拒这个展厅.

由于幼儿的认知以无意性为主,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和外界刺激的干扰,因此,参观兴趣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此外,幼儿个性不同,参观兴趣也体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不过,无论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多数幼儿参观时都会兴致勃勃地针对展品提出疑问,并能在陪同者的引导下积极思考.由于博物馆专业性较强,幼儿年龄尚小,认知有所局限,所以也存在“看不懂”、“听不懂”的状况,个别幼儿会在参观中产生抵触心理,出现拒绝参观的行为.

2. 幼儿参观路径调查分析

笔者将幼儿的参观方式分为个体参观和团体参观两种.个体参观指的是一个或两个幼儿在陪同者的带领下随意地、自由地参观博物馆;团体参观即一个班(或园)的幼儿在老师等陪同者的带领下组成团体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参观.

个体参观中,幼儿的参观意愿更能得到真实的表达,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参观路径.由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那些形象具体、特色鲜明的展品首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他们的参观路径通常是:哪里有吸引眼球的、具体而形象的展品,就直接奔向那里.他们会在自己喜欢的展品面前更久地停留,并细致观察、提出问题,因此,个体参观时幼儿对展品的理解往往更为深刻,参观更具主动性.不过,幼儿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所以他们通常会很快将兴趣从一个展品分散、转移到其他展品或事物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由于他们的有意注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能够在陪同者的引导下,跟随陪同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参观.

团体参观中,幼儿往往表现出普遍的“从众心理”,个体极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如:在老师的引领下,多数幼儿走向哪里,其他幼儿便会紧随其后;多数幼儿在哪里停留,其他幼儿便也跟着停留,即使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也会在团体的干扰下瞬间转移注意力.不过,由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所以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思考会变得更加积极,对展品的认识也更为立体.

3. 幼儿展品解读方式调查分析

三岁左右的幼儿,受具体形象性思维的限制,认知较为表面,对展品的认识通常以“是什么”为主,他们在参观时最常问的便是:“这是什么?”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会对展品展开一定的想象,将展品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对比、连接,得出“像什么”的结论.如:在“文明摇篮”展厅中,一些幼儿看到下靳墓地出土的人骨架时,会初步形成“这是人骨头”的认识,随后他们可能会调动头脑中已有的形象与之进行连接,得出“这个人骨头像电视上的‘白骨精’”这样的结论,至此,幼儿完成了对人骨架的解读.

四五岁以后,随着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转而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和本质特征,因此,他们对展品的认识逐步深化,提问模式也由原来的“是什么”、“像什么”逐渐转变为“为什么”,通过频繁地询问“为什么”探索展品背后的知识.如:在“晋国霸业”展厅中,很多幼儿会对城濮之战的场景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打仗?人被箭射中以后为什么会流血?为什么流血之后就会死……通过这些“为什么”,幼儿完成了对城濮之战场景的解读,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幼儿有一个明显的参观特点:喜欢触摸.他们会对展厅内任何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触摸.这是因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他们通过直接接触,在反复看、听、摸、尝、闻等感官的作用下认识事物的特点,因此,幼儿会在参观时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去触摸,通过触摸加深对展品的认识.

4. 幼儿参观反馈调查分析

由于思维和认知的局限,幼儿在参观结束后普遍不能对博物馆形成完整的、概念化的认识.由于博物馆很少设置专门针对幼儿的讲解,陪同幼儿参观的父母和老师又无法给予专业的、有趣的解释,因此,幼儿对展品或场景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印象不深的,容易过眼即忘,部分幼儿表示“第二次不会再来”.不过,若能根据幼儿的参观兴趣,给予故事化、生活化、趣味性的讲解,并最大化地满足幼儿的触摸需求,鼓励幼儿参与互动活动,幼儿会对博物馆产生极大的兴趣,表示“以后还会再来”.

三、幼儿教育策略探讨

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博物馆理应肩负起幼儿学前教育的重任.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相应的完善:第一,幼儿讲解的专业化培训;第二,幼儿读本的科学编排;第三,幼儿教育活动的合理设置.

1. 幼儿讲解的专业化培训

目前,幼儿讲解普遍呈现空白状态.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并不是博物馆的主流受众,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是由于讲解工作还没有细化到能够按照受众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心理需求给予相宜的解说.因此,幼儿讲解的专业化培训非常重要.

幼儿年龄偏小,认知有限,讲解时一定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参观兴趣.首先,讲解词的编排内容要简短,用词要生动.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决定了他们只会将注意力短暂地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些展品上,如果信息量太大、内容较多、用词生涩、编排枯燥,他们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出现不耐烦的情绪.其次,讲解过程中要注重道具的使用.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他们往往通过直接接触来认识事物的特点.因此,借助道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展品.

2. 幼儿读本的科学编排

幼儿读本是幼儿发展言语、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博物馆应该专门为幼儿编排一些适宜的读本,帮助他们认识博物馆,激发参观兴趣.

幼儿读本的编排应该顺应幼儿的思维特征.在整个幼儿期,具体形象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编排读本时,应抓住幼儿这一特征,借助鲜明的图案和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读本内容.

3. 幼儿教育活动的合理设置

“游戏”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活动,幼儿对周围的探索、对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研究表明,游戏中幼儿会表现出更好的记忆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和更加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博物馆应将教育活动和游戏有效结合,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展品,激发幼儿对博物馆的兴趣.

游戏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以兴趣为指导,避免游戏的乏味;另一方面要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喜爱.此外,应重视游戏的自由性,避免干扰,让幼儿在已有的游戏规则中自由玩耍、主动参与.

四、结语

本文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对博物馆受众中的幼儿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参观兴趣、参观路径、展品解读、参观反馈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幼儿的参观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期望可以充实博物馆受众研究内容,帮助博物馆更好地针对幼儿群体举办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为幼儿搭建一个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引导幼儿对本民族或本地域的文化元素形成初步印象,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发展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2、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3、设计心理学论文

4、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5、大学心理学论文

6、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