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和反思--从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谈起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和反思--从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谈起

2015年高考,我校郭艺同学以663分、全疆文科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录取.这是州一中的荣耀,也是昌吉教育的光荣.作为郭艺的历史老师,6月20日,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迟老师:

从未对您说起,我一直将在高中遇到您视为极其幸运的一件事.

高一的我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把理科视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但高二分科时,我遵从自己的内心,带着对未来幼稚而美好的想法选择了文科.虽然未曾听过您的课,但您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口耳相传的教学能力仍成了我最终走进文科班的原因之一.现在高考已经过去,我想,向您表达敬意与感谢的最好方式,便是告诉您:在与您相识相知的两年中,我从您那里到底学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思考?

两年的历史课,有三幅画面让我现在想起还热泪盈眶.

第一幅,是您为我们讲解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在黑板上列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后,您以十分简洁的话语进行了解释,然后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内涵远不止此,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当时的您,感觉身体略显疲惫,但言语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的期望.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表达相互融合,令我在课后久久思索您所表达的含义.

第二幅,是您在讲述罗斯福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自身因素时,将课本上对他的评价脱口而出:“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那是第一次,课本中的文字在我的眼里活了起来.严肃的表情、挥舞的双臂、克制的声音,那一刻,我真切感知了您作为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除了罗斯福,还有汉武帝、黄宗羲、华盛顿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您的讲述下变得立体而鲜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 第三幅,是高考前您最后一次告诉我们,跟您学历史,到底能学到什么.是的,早在这个班级组建前,您便清晰地知道,我们可以从您那里学到什么.我们没有在高二按部就班地学习选修,而是提前开始了高考一轮复习;我们从未进行乏味的默写,而是让大家自由选题开展“课前两分钟”;我们没有做不完的练习题,而是把每道题掰开揉碎、拓展重组.因为您知道课本终将被我们丢弃,而严谨的思维习惯会如影随行;您知道单凭基础知识不能帮助我们高考获胜,而正确的解题方法会让每场考试变为一次游戏;您知道标准答案会束缚我们的思维,而学会反思才能使我们有所长进.

您一直坚信,如果学生敢于或有能力辨别出您学识上的不足,那么他就从老师那里学会了独立思考.高考前针对选择题的集中训练便是这种思维的实践.您鼓励我们相互争辩,甚至在激动时红了脸、站起身也不为过.我非常享受这种教学方式,因为真理越辩越明.也许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让您感到“只见耕耘,不见收获”,但请相信,这一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灵魂.囿于相对短浅的目光、贫乏的知识和迟钝的理解能力,我们无法在当下向您回馈,而将于未来我们会依着您的根系向上生长.

高考答完文综试卷后我看了看表,发现意外地剩余了十五分钟.脑海中,我笑着对自己说:“这张卷子就是根据迟老师的想法出的啊!”您在高二开始对我们进行的高考答题训练,使我很早就学会了轻松应对主观题的技巧:用好材料、找准角度、高度概括.然而,考试总是不可避免地留下遗憾.一是我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够,二是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没能完成.对此,您曾在不同阶段多次提醒过我们,但我所做的还不能达到老师所愿.

与您相识两年,我深以为您是这样的一个人:您在职业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生命,而不是把职业当成生存之道.在央视的导师陈虹曾说:“成功的人不能幸福,因为他只能专注一个事,不能分心,必须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谋求幸福”.而我希望您能永远感到幸福.对我来说,在您的注视下成长,便是幸福.

这封信我用心读了许多遍.是的,作为一名有25年教龄的高中老师,我一直在思考:我的历史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如果说学到的是历史知识,那么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讲到的只是一些肤浅、表面的东西.如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教材只用了几百字甚至更少的篇幅,根本无法让学生深刻了解其内涵.所以,我在把相关教材内容整理出来后,会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并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在讲述王阳明的心学后,我向他们推荐了《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朝大儒王阳明》等.没想到,一个学生到了大学期间把研究王阳明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为此,他购买、借阅了许多书籍,做了大量笔记,并给我送了十几本有关王阳明的书.每次放假回来,我们都就王阳明的个人经历、思想主张、历史影响等进行讨论、辩论.

如果说学到的是历史结论,那么高中阶段的历史结论有些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甚至一些重大事件的结论到了大学阶段要被推翻.如,关于战争的一些史实和结论,在我们阅读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和易中天的《的战争和战争的》后,就感觉再用老观点给学生讲解战争,可能就是误人子弟.倒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学术界的相关争议,或推荐相关书籍、文章,让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阅读、分析. 但是,高三阶段终归面临着高考任务.既然我们无法保证所授知识和结论的科学性、严谨性,那么,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材料、审清题干、规范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精心选择典型史料,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有效信息,如何看着材料自己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模拟考试后,老师在讲解试卷时也不要局限于就题解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并进一步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例如:

(2012年·全国课标·第34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这个案例表达的主题是:原告证据确凿,只因口误而输掉官司.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内容呆板,缺乏灵活性,属于典型的形式主义.故标准答案为B项.《十二铜表法》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A项错误.材料表明案件的审判程序没问题,审判结果不但取决于法官对法律的解释,还有法庭辩论,故c、D项错误.

在对试题讲解完毕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在《十二铜表法》颁布前,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此,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了限制.但是,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平民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护?为什么法官要死扣字眼,使平民输掉了证据确凿的官司呢?关键就在于罗马法最终是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就加深了我们对罗马法本质的认识.

至于我上课引用的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所具备的自身素质:“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那是我一直思考的“好老师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自己职业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的答案.对此我真的用心思考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在教材上看到这句话,一下子就感觉到它说出了我的心声,代表了我的目标和追求.从此,这句话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只是我把“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改成了“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历史教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历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历史教学杂志

2、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3、历史教学论文

4、历史教学期刊

5、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6、中学历史教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