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鸭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鸭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鸭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

王玉锋

(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453000)

[摘 要] 鸭浆膜炎在养鸭业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极大.基于此,本文综述鸭浆膜炎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鸭浆膜炎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目前养鸭生产实际提出鸭浆膜炎的防治对策,为养殖场(户)、防疫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鸭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66-2

鸭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三包病”(鹅感染里氏杆菌称鹅流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呈急性、热性、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经过[1].本病在养鸭业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极大,会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截至目前,已发现21 个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据统计,在我国存在的血清型至少有7 个,分别为1、2、6、10、11、13 型和14 型,较其他血清型,其中以1、2 型常见.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

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在4 ℃环境条件下,在肉汤培养物中可以存活14~21 d.对磺胺喹沙啉、新霉素、壮观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比较敏感,缺点是容易产生耐药性.

2 流行病学

1932 年,该病首先在美国纽约发现,之后在全世界蔓延传播.1982 年,我国首次发现该病,目前已呈全国性分布,每个省份均有发生.该病主要感染鸭,雏鹅偶发感染,国外报道曾有火鸡、鸡、雉感染的病例.

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圈养2 个月以内的雏鸭,其中二三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染发病.患病的鸭和隐性感染的带菌鸭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伤口接触感染.该病在冬季和春季多发,夏季和秋季也可发生.

3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3.1 临床症状

精神不济,缩颈,蹲伏,头颈、身体歪斜,共济失调,采食量减少,眼睛和鼻腔分泌浆液性和黏液型分泌物;腹泻,拉黄绿色、绿色粪便;出现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多为3 d左右.

3.2 剖检变化

剖检后可看到明显的肝周炎、脑膜炎、气囊炎及纤维素性心包炎;全身的浆膜面被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所覆盖;有的病例剖检后可见,心外膜表面布满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或可见心包膜变厚;心包腔内储存有干酪样渗出物,与心包壁黏连;肝脏肿大,其表面被纤维蛋白膜覆盖;气囊增厚,有干酪样渗出物质;脾脏外表呈大理石状,肿大;输卵管发炎,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皮下存在大量的渗出液体、出血,切开后可见皮下组织呈海绵状.

4 诊断方法

4.1 初步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大多可作出初步诊断.注意此病容易与大肠杆菌病混淆,如果需要确诊,则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脑、脾、肝等样品,然后制作成涂片,利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并镜检,可看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4.3 荧光抗体技术

取脑组织或肝病料做成的涂片,固定后,利用特异性的抗体进行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可看到单个黄绿色的环状结构,或者单个短链排列的结构.利用此方法,可将此病菌与大肠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区别开来.

5 防治措施

5.1 强化管理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饲喂不同的营养均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注意通风保暖,防寒、防应激;科学调整饲养密度,做好环境和禽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坚持“全进全出”,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1].

5.2 免疫接种

当雏鸭达到7 日龄左右时,可对其接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或鸭疫里氏杆菌油乳灭活疫苗.实践证明,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缺点是免疫保护期很短,需要进行第二次免疫.选购疫苗时要注意,由于该病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所选疫苗应含有基本的几种重要血清型毒株.

5.3 药物防治

依据药敏试验选择抑菌或杀菌效果好的药物进行防治,比如,氟本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和恩诺沙星等,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鸭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鸭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鸭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诊断病理学杂志

2、故障诊断论文

3、环境污染防治论文

4、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5、中华肿瘤防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