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各美其美,美美和共2019音乐美学和当代音乐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博士论坛综述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音乐研究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音乐研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各美其美,美美和共2019音乐美学和当代音乐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博士论坛综述

刘雨矽

博士忆,

最忆是上音,

桃园杏坛书学问,

纸砚笔墨写情智.

今日又相会.①

最忆是“上音”——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博士论坛于2016年12月3-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本次论坛是由韩锺恩老师担任首席教授领衔主持的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一项成果.此项目受上海音乐学院新型学科专业(课程)团队建设项目资助,并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支持,自2016下半年开始,以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命题组织开展系列学术活动.这次活动的参与者除了本方向音乐美学专业的两位博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教授和杨燕迪教授,还特别邀请了罗艺峰、蒋存梅、冯长春、何宽钊、伍维曦等教授作为嘉宾,并诚挚邀约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学位的音乐美学方向博士与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研究员及在读的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作为主宾,结合各自岗位以及相关工作,就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在首席教授主题报告中,韩锺恩老师以《音乐美学七言》命题,追本溯源,首先对音乐美学的教材、准专著以及史论性的学科概论按编年次序进行了详尽而周密的梳理;然后对不同教材专著关于音乐美学涉及的不同领域和界定范畴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此触及音乐美学之所以存在的“是”与之所以如是表述的“是”,进而深入切近这门学科存在问题本身(学科性质、学科对象、学科语言、教学目标)——之所以“是”的音乐美学.

从学科定义到研究对象,再到学科问域,又折返“abc/xyz”②.以本学科所面临的问题域来述音乐美学的元问题,由听式问题叙多重结构再结构——1体(音乐),3界(文化边界、艺术边界、美学边界),5学(艺术学、美学、哲学、音乐学、音乐美学),7言(作品、经验、概念、基本问题、认知、范畴、无须位序的to be),9鼎(声音材料、音响结构力、听感官事实、感性结构力、声象行象与听象意象、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声音描写与感性表述、通过音乐学写作成就的音乐美学本体、之所以是的是).

最后,韩锺恩老师以“音乐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个看似浅显却又是所有从事音乐美学的学者无法回避和必须直面的元问题,拉开了这次论坛的序幕.

一、起音:从学科概念出发

从概念本身出发,关于音乐美学这门学科,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提出了自己最近的一些思考,他认为问题是永恒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有它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和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史归属于时间的知识领域,可以不断的延伸与拓展;而音乐美学,由于学科自身的限制,似乎一直在周而复始地讨论着相同的问题,即形式、内容、情感等.21世纪之后,随着人文、科学更加多元复杂,加之民族音乐学的突起,音乐美学更应关切艺术本身.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是范畴问题,它创造了某种境界,特别是风格内涵.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杨赛博士在发言中也同样提及了范畴的重要性,他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范畴及其体系研究为主,通过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史,核心,边界,历程的分析,认为中国音乐美学的理论品格必然以范畴的形式显现.

西南大学教授周雪丰博士虽然毕业已久,但仍旧扎营在音乐美学的营地.她的发言内容《音乐美学概念释义刍议》,以“Accent”一词为例,从多维视角对其释义,强调需要不断拓展音乐美学概念释义.

最后,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小众学科,不必也不应该大众化.因其通常都是在“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或者“自言他语,他言自语”.但音乐美学的未来却不可小觑,切不可放任自流.应以“艺术音乐”为主要对象,形成一种关系上的“自洽”.这种自洽,是方法与目的的自洽,价值与经验的自洽,逻辑与历史的自洽.并提出了先见、中见、后见,先识、中识、后识,先验、中验、后验等相关概念供学者思考.

二、听音:音乐美学听什么

谈及音乐美学,不可避免就会涉及一个经典话题——听的问题.台湾广义基金会徐昭宇博士就“聆听这件事”这个命题,将“聆听”与“诠释”相结合,提出音乐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地被演奏、不同地被演奏、不断地被聆听以及不同地被聆听中持续涌现和生成的.

杨燕迪教授在发言中也涉及到了“听”的问题,并坦诚了自己之所以涉猎音乐美学这个专业领域的初衷——“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听音乐会感动”.他认为在聆听的过程中,经验极其重要,因为要回到个人“听”的历史和经验,所以前期积累十分关键.看谱听和直接听是有区别的.音乐学院副教授何宽钊博士也认为,如今人耳的耐受力在不断提升,并以纯四度为例,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其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起落沉浮.正所谓《资治通鉴》有云:“则明”.现如今,聆听的妙处一定程度上还真是体现在现当代音乐作品中.

而罗艺峰教授则从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就中国文化特有的“听”的传统作出了扼要分析,并认为在“听”的方面须不断发掘中国的资源.正如词汇的丰富反映着现象的丰富,听的丰富则反映在听的精细与敏锐度.他按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解析“听”的哲学,将“听”分为实听与虚听.1.实听,有确定的声音现象,如《韶》,包含极大的精神内涵,属于儒家的传统,并指出孔子的思想属于听的时间哲学,荀子的思想属于听的空间哲学.2.虚听,道家的思想内涵,是一种契机哲学.这种契机,包裹一切.罗艺峰教授特别强调了韩锺恩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听见“听”本身,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避免视觉中心主义转向导致的“看”对于“听”的遮蔽.最后更是进一步的提出了聆,听,闻三个“听”的不同层面.

三、识音:音乐美学怎么教?

关于音乐美学教学问题,这几乎是所有老师在教授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难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冯长春博士就这一议题的研讨,结合自己相关教学经验,认为音乐美学教育,针对学生理论兴趣低,甚至有拮抗心理的,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步骤开展.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是将音乐美学纯理论的部分放置最后几节课,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学术兴趣的培养层层递进.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洪博士则分别针对其所在学校的文硕和艺硕不同学生,开设不同的音乐美学课程,因材施教,即《艺术概论与音乐美学》《美学与艺术概论》.他认为,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应该实施有不同侧重点的授课模式.作为艺硕,可以侧重历史与审美经验的双重纬度,但不能离开实际的聆听经验,因为这类学生学术思辨性的知识是空缺的.作为文硕,由于已有先前的理论功底,可以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维度,试图用音乐美学自身的学科语言去实施教学.

与此同时,上海音乐学院讲师孙月博士、浙江外国语大学讲师贺颖博士、浙江音乐学院讲师郭一涟博士、西安音乐学院讲师崔莹博士以及青岛大学讲师李晓囡博士也分别对音乐美学课程教学、配套教材编写、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进行了相关主旨发言,并一致认为学术学识需要进一步积累,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最后,罗艺峰教授对本议题做了总结,就“音乐美学怎么教”这一命题,概括起来就是——“用声音思维,拆掉原有思维,转化为语言形式的表述”.

四、辩音:个案研究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参加本次论坛的很多已经毕业的音乐美学领域的学者,在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后仍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其中,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新坤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访学经历,并结合早期音乐的相关论述,强调哈佛通史课的重要性.谈及应向西方学习,将学科意识与信仰相联系,形成精神上的契合.他研究的主要领域在于音乐诠释学,认为诠释学有三种意义取向:文学性、审美性和文化性,并对这三种最突出的意义取向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浙江音乐学院讲师李鹏程博士的发言主题是《后现代转折中的新浪漫主义音乐——兼论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回归潮流》,从序列主义音乐的衰落,到新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再至后现代转折,阐述了新浪漫主义音乐正是通过将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和后现代的风格特征融于一身,最终成为20世纪西方艺术史的一处独特风景.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副教授秦川博士则用数理化的思维方式,以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王建中的《情景》为例,对乐谱进行分析式的结构与解构,铺陈音乐成型的感性逻辑.他认为:发现相似,建立逻辑为解构,寻求互补,感受完形为解构,从而形成对音乐美的重新认识.解构越深入,结构越宏大.

上海音乐学副研究员武文华博士,从感性经验描写的可行性出发,谈接受美学论域下的音乐审美聚焦.认为感性经验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其客观性状态则取决于精英受众,强调对感性描写的必要性.而对此可行性的探讨依据,则聚焦于演奏的二度创作,即接受主体直接观照作品“音响”本身.

在涉及感性与理性的问题讨论时,上海音乐学副教授伍维曦博士认为需要在感性与理性,相对与绝对中寻求平衡点.这种适度与平衡,正如韩锺恩老师在施尼特凯大协奏曲相关问题讨论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以适度中庸的姿态在古典与现代中间寻求动态平衡》.这种中庸之道,并非通常而言的中间之路,而是在中间当中选择一条最合式的道路.

与此同时,还有来自上海师范大学蒋存梅教授展示其近几年关于实证心理学的科研成果《音乐意义理解的机制》.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张璐倩博士就《音乐哲学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古典盛期至二十世纪》的主旨发言.同济大学老师吴佳博士和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婧博士谈到了自己毕业后在工作上的感悟以及个人学术领域的成果、实践.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晓俊博士和目前正在复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赵文怡博士则以漫谈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演奏专业转向理论的学术发展历程和正在从事的博士后报告.在读博士研究生杜鹃则对《斯蒂芬·戴维斯音乐作品观念的“厚”“薄”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及相关诠释,并提出了启示和反思.刘青、李学娟分别对2015年中国音乐美学发展和2013—2015年音乐美学及其相关学科图书出版现状做了分析式综述.孙慧、许首秋和刘雨矽则对个人音乐美学经历做了阶段性总结与反思.当代音乐研究方向的哥伦比亚留学博士研究生艾琳围绕“当代音乐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另外,还需提及一个特别的人,他既不是高校老师,也不是在读博士,而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周华生硕士.他以《野孩子》为题发表了自己的演讲,作为旨在培育古典音乐土壤的“尚音爱乐”平台创办者,他称自己不谈学术,只是弱弱地谈谈自己传播音乐、学术的情怀、理想和感悟.他认为学术研究(还包括创作、表演)应该有勇气不断 “洗白”自己,重新建构新的自我.乐者应该关注社会所需,用自己所学所能创造价值,而这一切起于音乐,终于音乐,因此要像艺神之子那样为人.

五、志音: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各美其美,美学之美,美美与共,学术大同.

一花一世界,关于美学,一千个研究者会有一千种美学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视域、观点和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审视美学,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域.因此,美学之美,有各自不同的“美”,要尊重美学的多样性,学科之间的内部融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本次论坛的初衷就是把所有上海音乐学院曾经、正在、即将从事音乐美学研究的老师和同学召集一起,关于音乐美学元问题及其派生领域展开讨论.美美与共,学术争鸣,求同存异,推动音乐美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在闭幕式上,韩锺恩老师做了简明的总结,他认为由于各自岗位不一,对教学、科研、学科看法的不同,个人的学术成果、学术旨趣迥异,研究方向多元,涉及问题宽泛,体现了“各美其美”的乐观的学术研究态势.在发展的同时,伍维曦博士提议要注重自身话语体系的完整,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由于中国人很容易质疑自己的传统,从而导致文化失语,转向对西学的占有.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背靠自己的传统,用中国的视角看中国,用中国的眼睛,去看西方人看不见的东西.而在使用西方结论时,须小心谨慎.就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在面对文化研究与民族音乐学挑战的同时,应突破文化、艺术、美学的边界,融会贯通.何宽钊教授提议可从“艺术趣味”与“音响游戏”出发,着眼于音乐美学的发展.杨燕迪教授认为,音乐美学的发展需要创新的艺术策略.但在创新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经典.经典是什么,经典的意义、作用、价值何在,这是值得每一位从事音乐美学专业的学者深思的问题.继而又提出“评价的尺度来源于最伟大的经典“这一命题.

由此可见,当今音乐美学的研究,需要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视角,更深邃的视力去理论探索和学术实践.不仅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也需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繁荣与发展我国音乐美学的不断前进.努力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作业方式有多方面,道不可求,但道可以治.真理会自动接近你.

有来有去,去往有回.这次会议论坛,既是音乐美学共同体的研讨,也是漫谈式的自我学术理路的追溯.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属于长时段的研究,应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篇序曲.

不忘初心,记得自己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现在又能够做什么?

正如韩锺恩老师为这次论坛填写的一首词《相见欢》:

从前续后流水,

一汪清.

由下及上高山,

桃李香.

为什么,

怎么样,

之所以.

依旧诗意守望,

上音序.③

① 引自韩锺恩老师开幕式发言词.

② a作品,b经验,c概念,x基本问题,y认知,z范畴.

③ 韩锺恩注: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形容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以高山喻示学生今后成就的可能性.为什么、怎么样、之所以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三个常态提问.对他们今后的学术历程而言,上海音乐学院仅仅是一首序曲.

刘雨矽 上海音乐学院一年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音乐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音乐研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音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音乐论文网

2、音乐生论文

3、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4、音乐刊物

5、音乐期刊

6、北方音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