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青铜神韵辉煌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灼灼青铜神韵辉煌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灼灼青铜神韵辉煌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灼灼青铜神韵辉煌

葛海洋

在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提高,制造业发达,青铜铸造技术成熟,青铜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其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思、古朴的纹饰著称于世,是中国文物瑰宝中的一朵奇葩.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不仅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而其独特的青铜文化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商周之际,滕国(现滕州)境内小国众多,除屡见经籍、至今仍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滕、薛、郳、邾”等外;还有诸多“地小位卑”、不得称爵著名、不达于天子、更不得列于诸侯、泯没无传的小国.她们虽然失载于典籍,却为今天的考古资料所证实,如“虖台”“灵丘”等国.上述诸国,均在不同时期,分别遗留下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青铜珍宝.其中薛国、滕国,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清晰的历史脉络,著称于历史长河中.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为今天的人们再现当时贵族优裕奢华的生活场景,也为研究当时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实物,为中国独特的青铜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现拣选滕州市博物馆馆藏部分精美青铜器以飨读者.

滕侯鼎(图1):通高27厘米,口径11.5X16厘米,腹深15厘米,重5.03千克.其造型为典型的商末周初方鼎造型,平面为圆角长方形,附耳,子母口加盖,盖上有四小钮,呈卷龙状,可却置为一小俎.腹部鼓出且下垂,下承四条柱状实足.其纹饰装饰复杂,盖及口沿下均饰夔龙纹、鸟纹各一周,腹部装饰饕餮纹四组,足部饰蝉纹及卷云纹.滕侯鼎盖内及腹底内壁分别铸有相同的6字铭文“滕侯作宝尊彝”(图2).滕侯鼎腹部有四组浅浮雕饕餮纹,此纹饰屈曲婉转,神秘而威严,与整体造型浑然一体,彰显着器主人的身份尊贵和神圣不可侵犯,亦将饕餮纹的神秘、肃穆发挥得淋漓尽致.

商末周初兽面纹鬲鼎(图3):通高20.4 厘米,口径16.5厘米.此鬲鼎为立耳、方唇、斜壁微鼓、分裆较低、下承三个细长柱足.器耳和柱足呈五点配列,柱足里侧残存范缝等铸造痕迹.器腹饰以细腻的云雷纹为地纹,上起浅浮雕三组兽面纹,兽面纹两侧饰直身倒置的夔龙纹.该鬲鼎上的兽面纹,其角似牛角外卷,回环曲折,眉下两目突出,其凌厉、肃穆,使人不敢长久与之对视,两侧有尖爪,露出狰狞之态.

西周夔龙纹青铜方鼎(图4):该鼎通高17.6厘米,长14.9厘米,口宽11.2厘米.其形体方正,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柱足,四隅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口沿下饰四组夔龙纹,纹饰以云纹衬底,腹上有三排乳钉纹,排列成“凹”形,四柱足顶端同样饰有浮雕兽面纹饰,壁内铸铭文一行三字:“作□彝”.底、足连范,由四范合成,在每一鼎足的内侧可见明显的范痕.

西周扁足鼎(图5):通高20.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深7.5厘米.平唇,竖耳,浅腹圆底,三鸾鸟形扁足,腹饰夔龙纹一周,云雷纹填地.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但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

不其簋(图6):通高26厘米,腹深13厘米,壁厚1厘米,口径23.2厘米,重8.7公斤.器身椭圆,子母口带盖,盖呈腹盘状,盖顶有圈足形提手,腹部铸有对称兽首附耳,有珥,圈足外铸三个伏兽形足.盖及器身饰瓦纹和窃曲纹,顶饰蟠龙纹,圈足间饰重环纹.器内底部铸铭文十二行,共一百五十一字,其中重文三字(图7).

铭文释文如下: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朔方严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汝御追于罂,汝以我车宕伐于高陶.汝多折首执讯.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大敦.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伯氏曰:“不其,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锡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不其拜稽手,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用丐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

滕侯簋(图8):通高22.5厘米,口径20.5厘米,腹深12.5厘米,座高9厘米,座连长19厘米,重4.79公斤.圆唇鼓腹,兽首形耳,下有卷龙状珥,圈足下连方座.颈部中间饰小铺首,两侧及圈足均饰夔龙纹一周,云雷纹填地,腹、座均饰斜方格乳丁纹,内填云雷纹,方座四边角饰兽面纹.器内底部铸有铭文八字:“滕侯乍(作)滕公宝尊彝”(图9).滕侯簋造型端庄厚重,纹饰精美,气势磅礴.

西周夔龙纹铜簋(图10):通高17.2 厘米,口径21.3厘米,底径17厘米.侈口,方唇,腹微鼓,深腹,高圈足,两侧对称兽首耳,凤珥,口沿下夔龙纹四组,中有对称兽头突饰,足饰连体兽面纹二组,兽面纹角作竖立的云纹状,臣字形眼,直鼻,阔嘴,躯干折而向上,尾向内卷,两条躯干有钩状的刺,颈、足云雷纹填地.器内底部铸铭文二字:“丁兄”.

西周直棱纹铜簋(图11):通高 11.5厘米,口径16.6厘米,底径13.5厘米.侈口,束颈,尖唇鼓腹,矮圈足.双耳作兽首形,有小勾珥.颈及圈足饰有双体龙纹,中有突起兽面纹,腹部饰直条纹.器物底部铸铭文六字.该簋铸造规整,纹饰精美,保存良好,锈色自然坚实.

商代饕餮纹提梁卣(图12):通高32 厘米,口径14.1×10.3 厘米,底径16.8×13.6厘米.体形矮胖,通体椭圆形.子母口,矮圈足,足底缘为低台式.颈部两侧有两环耳,两耳之间前后各饰一凸起的兽头,耳中套接索提梁.口上承盖,盖面隆起,上有菌状镂孔盖钮.腹部圆鼓.盖面和颈部各饰一周云纹、列旗纹和饕餮纹,颈部的纹饰,被两环耳和两只兽头分割成四组.圈足饰二周凸弦纹.盖内和器内底部铸有对铭“鸟”字.出土时器内盛有约1300毫升透明液体.

商代饕餮纹提梁卣(图13):通高37.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4.4厘米.体形瘦高.圆唇,直口,葫芦形深腹,矮圈足.颈部两侧有两环耳,耳中套接有提梁.口沿上承子母口盖,盖面隆起,喇叭形钮.最大腹径偏下,底,提梁呈索状.盖面饰三周凸弦纹.器身颈部饰一周饕餮纹,被两环耳和两条扉棱分割为四组,上下各有一组圆圈纹,云雷纹衬地,上有一周列旗纹.圈足亦饰一周饕餮纹和列旗纹,亦被对称的四条扉棱分为四组.器盖内铭文“子口”二字,器内底因有较厚锈层,有无铭文不清.出土时器内亦盛有约1300毫升透明液体.

西周父辛卣(图14):通高23.4厘米,横径17.1厘米,竖径13厘米.器身椭方,盖子母口内敛.束颈,腹下垂,圆底,短圈足下向外侈.盖顶置圈状提手,两端有犄角.颈部前后饰有突出兽面纹,两侧以雷纹填地,鸟纹四组,外饰凸弦纹.盖纹饰与器身相同,提梁上饰蝉纹,间以凸棱纹,錾端兽面圆耳,小眼,高鼻梁,尖嘴,似幼鹿.盖内铸铭文一行三字,腹内铸铭文三行十七字.父辛卣铭文:盖铭“乍(作)宝彝”.器铭“□□□□京□□□□厥文考,父辛宝尊彝”(图15).

商代兽面纹青铜斝(图16),通高19.8厘米,口径14.4厘米,重1234克.此斝颈口侈大,口沿处有两根立柱,立柱顶端饰涡纹.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兽面两目浑圆突出,鼻准线起棱,兽面纹由粗犷宽厚的横条纹勾曲回旋而成.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弧形单柄,平底,三孔锥形空足,腹部环饰兽面纹,兽面两目浑圆突出,鼻准线起棱,其上、下各饰一道连珠纹,腹部及足部范线清晰,三棱足上有凹陷的沟槽.此兽面纹斝形体高大,器壁匀薄,造型挺拔优美,纹饰精致,铸作技术上佳,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特别是保存状况良好,在同时期的青铜斝中比较少见.

商末周初兽面纹青铜尊(图17),通高31.4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5.5厘米,重2.95千克.尊圆体,口沿外折,宽肩,鼓腹,高圈足,颈、足均饰弦纹,肩饰目纹及连珠纹,腹饰兽面纹,周围衬以连珠纹,足上正背两面各有一个十字孔.此兽面纹尊的造型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点.尊、罍同为盛酒器,均束颈、大腹、高圈足,所不同的是尊大口,肩部无耳,罍口较小,肩上一般有耳,有环.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末周初常见的式样.此尊的肩部有三个牺首,体现了商末周初铸造技术的发展.肩腹部兽面纹精丽工整,结构紧密,整个图像具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

西周青铜罍(图18):口径13.9厘米×10.6厘米,底径11.5厘米×15.5厘米,通高48.2厘米.器口呈长方形,直口,高折颈,方唇,溜肩,深弧腹,平底,长方形圈足外撇明显,肩部两侧有对应的半环形兽首耳,衔大圆环.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上置长方形钮柱.盖顶四面纹饰分四组,两面为相同纹饰,宽面饰高浮雕兽头,角为桃形,“臣”字形目,眼睛突起,无眉,叶形小耳,高额鼻,阔嘴露出锯齿状牙齿,两侧配以大圆涡纹泡.窄面各饰两个大圆涡纹泡.钮正面饰简化兽面纹,侧面为三角纹.器颈部和圈足均饰四组连体兽面纹,以矮扉棱作鼻,圆眼,圆瞳孔,三角形粗眉,桃形角,嘴开咧,躯干平直,尾上卷,地填以云纹.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简洁大气.

西周兽面纹青铜觚(图19):同时出土两件,尺寸、纹饰、铭文相同.通高28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9.2厘米,壁厚0.3厘米.出土时基本保存其原有的金泽,大敞口,方唇,平底,中腰微鼓,喇叭状圈足.颈部饰蕉叶纹,内填分解兽面纹,其下饰一周夔龙纹.腹部和圈足各有四道扉棱,均饰两组分解兽面纹,圈足上部饰两周凸弦纹及一周夔龙纹.通体纹饰分三层,花纹清晰华丽,为难得的珍品.圈足内铸有铭文七字“西作父丁宝彝史”(图20).

战国青铜鸟形杯(图21):杯身高8.5厘米,口径5厘米, 通长22.8厘米.鸟身即杯身,深腹椭圆形,喇叭形圈足,圈足饰有镂空交体龙纹.杯前置有鸟首,口微开,双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鸟首斜向前伸,昂首曲颈;杯后置有鸟尾, 鸟尾曲折平展向后,尾部上翘并呈扇形散开,饰有镂空交体龙纹,适于手把持;杯身两侧置有流线形翅膀,作展翅欲飞状,栩栩如生,显示着高贵、华丽、温柔的气度.出土时杯内有一青铜勺,勺柄缺失.

西周早期青铜直口贯耳壶(图22):通高24.5厘米,口径8.2厘米,腹深16.8厘米.子母口带盖,盖顶置圈足状捉手,肩部有两贯耳,长颈,鼓腹,圜底,圈足稍向外侈.盖与颈部各饰鸟纹一周,云雷纹填地,圈足饰斜角云纹及贝纹.直口贯耳盖壶则与“饕餮纹有盖壶”相近,其时代应为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战国蟠虺纹青铜壶(图23):通高32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3.6厘米.子母口,圆口高颈,颈稍侈,溜肩鼓腹,圈足.盖微凸,有四钮,盖面饰有交汇蟠虺纹,云雷纹填地.颈有四钮圈,肩上饰对称兽头铺首衔环双耳,以活络为提梁,自颈部向下饰有六道宽弦纹,弦纹中间饰有蟠虺纹,圈足浅矮.清晰而精美的蟠虺纹环绕整个壶身,每组间以云气纹相连接,排列有序,疏密有致,线条流畅,有着浅浮雕的立体效果.整器造型古朴,纹饰精美繁密,是战国时期壶的典型风格.

春秋青铜匜(图24):通高16.5厘米,长35厘米,器深10厘米,壁厚0.5厘米.前部有宽流,流槽较长且弯曲,口缘较直,深腹圜底,下具四条龙形足,龙首朝下,耸背承托器底.后部龙形銴从下躬身蜿蜒而上,龙吻衔口沿作探首状,卷尾,体躯有鳞纹,龙首有双角.口沿饰变形兽体纹,腹部饰瓦纹.此匜造型稳健,铸造规整,特别是龙形鋬生动传神,为春秋时期青铜器中的上佳之品 .

春秋青铜盘(图25):通高18.5厘米、口径36.7厘米、盘深7厘米、壁厚0.7厘米.该盘平口折唇,浅腹,对称卷尾兽形附耳,平底,圈足,圈足外铸三个裸体人形足,以头部和肩部支撑盘身.腹饰窃曲纹一周,耳饰鳞纹,圈足亦饰窃曲纹.与现存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以三裸体侏儒为足的盘十分相似,在1939年间,山东莒县出土的青铜裸人方奁(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器盖上一男一女裸体对跪,底下以六裸人为足,风格与此盘亦极相似.

司马懋编钟(图26):1982年出土于滕州市庄里西村滕国贵族墓地,该套编钟共13件,其中编镈4件、钮钟9件.4件编镈制作精细,腔体厚实,造型一致,大小递减,通高34至30厘米.舞平,上植双龙吞蛇形繁钮,合瓦形腔体,铣棱略弧,于口平齐,有内唇.以高棱框隔枚、篆、钲区,舞、篆饰龙纹,鼓部饰由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钟体有螺旋纽扣状枚,共两面,每面两区,每区三行三列共九枚.在每件镈正面的右铣、钲间及左铣有铸铭,内部有调音磨锉痕迹.四镈文字相连读,成为完整的一篇铭文,全铭共81字,释写如下:

隹(唯)正孟岁十月庚午,曰古朕皇祖悼公,嚴龔(恭)天命,哀命鳏寡,用克肇谨 (先)王明祀.朕吝(文)考懿弔(叔),亦帅刑(型)灋(法)则, (先)公正惪(德),卑(俾)乍(作)司马于滕. 等于(煢煢)羊非敢 (惰) (嗣?祠?),楙(茂)乍宗彝,用享于皇祖吝(文)考,用旂(祈)吉休畯(允)楙(茂),子孙万年是保.

另外的9件钮钟,造型一致,大小相次,钮高8.9至8厘米.舞平,上植方形环钮,合瓦形腔体,铣棱斜直,于口弧曲上凹,有内唇.以绳索纹框隔枚、篆、钲区,舞饰勾连卷云纹,鼓部、篆间饰交龙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突起,每区3层9枚,正背4区共36枚.钟体内部有磨锉痕迹,但数量不一.

商青铜兽面具(图27):面阔18.1、面高16.9、厚0.2厘米.薄体面具,浇铸成型,浮雕造型.正面向上隆起,表面做形象的兽面纹状,背面相应凹陷.角大而向内弯曲,酷饰羊角,“臣”字形大眼突出,圆形瞳孔.涡纹双耳,眉间有菱形饰,阔鼻中部起脊,大嘴开咧,两侧露出獠牙,眉角间各有一穿.整器造型精巧,风格独特,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西周青铜兽面具(图28):面阔27、面高22、厚0.2厘米.正面向上隆起,表面做简化的兽面纹状,背面相应凹陷.圆形大眼突出,圆形瞳孔.眉弓如牦牛角,鼻如烟囱,大嘴开咧,獠牙毕露,狰狞可怖.鼻顶、眉角及獠牙两侧各有一穿.该器造型诡异,面容狰狞恐怖,造型与古钺相似,威严凝重,让人不寒而栗.

西周青铜兽面具(图29):面阔18.5、面高18.8、厚0.2厘米.正面向上隆起,表面做简化的兽面纹状,背面相应凹陷.细长角向上弯曲,中部起脊,左右两侧各有一穿.圆形大眼突出,圆形瞳孔.桃形小耳,耳面饰有“十”字形凹线叶脉纹.眉间有菱形饰,阔鼻中间起脊,大嘴开咧,两侧露出獠牙,牙合鼻梁间连铸出横梁,是为穿.该器物纹饰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所表现的,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想象编造出来的标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

通过近年的考古和研究工作发现,滕州地区商周青铜器出土地点相对集中,除少数零星墓葬外,主要分布在滕、薛故城周边范围内.滕州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受多元文化因素影响,从造型、纹饰、工艺技术等方面来看,既有源自中原王朝的文化气息,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滕州目前发现的青铜器群时代脉络清晰,墓地呈现居族而葬,以等级划分,无论贵族墓地还是级别偏低的家族墓地,都深深烙上了等级印迹.各自独立的“族墓地”之间体现出的阶级“对立”是显而易见的,同一“族墓地”内也是尊卑贵贱有别,然埋葬制度、贵贱之分同中原地区不尽相同,也有其独特的区域文化因素.

滕国墓地相对薛国贵族墓地分布集中、范围更小,滕国所体现的族属文化相对更为单一.据目前考古工作已知,除零星几处地方偶有发现青铜器外,主要集中在庄里西遗址内.而土生土长的古薛国,自夏代立国,得以不断发展,部族规模和势力更大,同时受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以及江淮地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影响,阶级对立、等级差异观念更加根深蒂固,亦必导致众多不同族属、区域相对独立的家族墓地的形成.

滕州市出土的商周青铜礼器总体呈现出以酒器为主、食器为辅的格局.这些青铜器,构思精巧自然,造型雄浑凝重,纹饰灵巧精美,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高贵的气魄,于规整华丽中透出盎然生机.青铜器是商周国家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商周礼乐文化最典型的实物例证.尤其铭文铜器的大量发现,对研究山东古国族属具有重要的意义.

灼灼青铜神韵辉煌论文范文结:

关于灼灼青铜神韵辉煌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灼灼青铜神韵辉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