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中印经贸在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院南亚所副所长李莉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国际关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中印经贸在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院南亚所副所长李莉

? 2017 年,中国与印度都将为建立更加友好关系而努力,并缩小双方之间的分歧.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近邻,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又同是金砖国家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印共同受益,也共同发挥彼此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当长的部分在印度洋,这里也是中国进口中东原油的海上必经之路;在全球化协作共赢和维护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发展利益的方面,中印需要加强合作,协调立场.此外,印度国内市场巨大、人口红利巨大,对于亟待开发新市场、转移过剩产能的许多中国企业而言,会不约而同地关注印度.然而,目前中印两国之间最为欠缺的是相互的了解和互信,这就使得这两个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彼此之间未能在发展中很好的借势共赢,因此,加强同印度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化战略.

? 与近年来由于政治风波麻烦连连的东亚经济圈相比,同样有领土纷争的中印的边界线上却较平静,双方对于对峙风险的管控力度较强,效果较好,在此,我们有理由把更多目光转向印度,观察那里是否能给中国带经济发展战略带来新的选择.

? 本期特别关注即以中印关系和经贸往来为主线制作,采访综合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李莉,西华师范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龙兴春,我国最早提出建立中巴自由贸易区、2006年获巴基斯坦穆沙拉夫总统颁发的“国父真纳”勋章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杨翠柏教授,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林民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等多位南亚和国际问题专家的精彩观点呈献给读者朋友.

中国与印度是近邻,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新兴经济体,那么相对中韩中日等近邻的经济交往,中印之间有后发优势.从中国发展战略角度出发,中国应开拓更多更紧密的外交、经贸合作关系,以利于新一轮经济增长.而印度的市场体量较大、经济增长速度快,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因此,加强与印度的关系符合中国的经济与战略利益.日前,本刊记者带着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所李莉副所长.

潜力巨大 互补性强

李莉谈到,总的来讲,中印贸易与中韩中日贸易相比虽然还有巨大差距,但中印贸易具有后发优势,经济互动潜力巨大.2000 年以后,中印经贸交往开始增多,从双方贸易额在各自贸易额中所占比例来看就能说明,以国别划分,中国现在已经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印度贸易额的11%.这个意义在于,印度目前的贸易总额虽然只有6000 多亿美元,但是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中国,随着印度的经济规模扩大,其对外贸易量也会不断扩大,那么中国的企业必将在不断扩大的印度外贸额中获得收益.

中印都有巨大的体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印度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社会,三分之二的人口在35 岁以下,可以看出印度崛起的优势在于它的人口红利.目前印度经济发展还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仅仅2.4 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随着印度经济的增长,以年轻人为主力、拥有12.5 亿人口的印度中产阶级比例会不断扩大,因此,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中日中韩贸易关系,中印贸易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中国与印度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李莉认为,未来中印经济合作前景广阔:人们常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而印度是世界的办公室,二者在经济上确实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特别是轻工业产品在印度是很受欢迎的,而印度面向西方世界在IT和服务业领域取得了成功;在IT领域,印度中国也是各具千秋,印度在软件上相对领先中国,而中国在硬件上相比印度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印两国各自的产业优势恰恰能够弥补对方的短板.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新的调整,中国的企业也在面临转型,而印度提出了对“印度制造”的渴望,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经历了相对粗放式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向中高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迈进,而以前印度跨越了工业化的发展,现在却要回补工业化.在这种背景下,印度要大搞制造业,中国的投资和富余的优质产能可以前往印度,参与印度的制造业振兴进程.同时中国搞经济转型升级,印度在IT领域的一些经验、技术,以及和西方世界打交道的经验,也对中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中印之间需要增信释疑

当然,中国与印度的合作还存在不少障碍,对此李莉认为,这种障碍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双方还不够了解对方,还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看待对方.中国的开放主要还是面向西方和过去所说的亚洲四小龙,而印度则总是带着一些不愉快的情节与中国打交道,众所周知,1962年中印战争后双方经历了将近30年的相互隔绝,1988年中印才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使得中印关系发展和相互了解产生了障碍.我们不难观察到,中国的媒体更关注印度的自然灾害、事故,而印度人对于中国的关注则集中在中印边界问题和地缘政治等,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成就的了解十分有限.

其次,中印双方互信不够也是导致中印合作产生障碍的重要原因,受地缘政治和领土争端影响,印度习惯性提防中国.例如印度对于中国企业的进入有严格的安全审查制度,还严格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和军人不准用中国制造的手机.这就给中国的企业进入印度和在印经营带来很多困难.还有就是美国为了制衡中国拉拢印度,也为印度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造成了比较大的外部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印度更多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潜在对手,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对于中印合作持审慎态度,对于中国要不要帮助印度崛起持不同看法.

另外,印度对中印贸易不平衡意见很大.印度对华存在480 亿美元的逆差,这个逆差还是挺大的,印度整个国家的贸易逆差是1200 亿美元,中国占了五分之二;印度制造业很多规模不大,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但对印度企业造成一定冲击,印度国内因此出现“中国经济威胁论”的声音.

中印合作是大势所趋

然而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地缘政治而言,中国与印度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双方共同的需要.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又同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印在发展问题上是命运共同体,彼此忽视不得,合则两利,斗则倶伤,唯有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李莉认为,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滞后于中国,因此印度对于全球化的需求更大,特朗普上台后印度对美国最大的担心是其对全球化的批评,中印同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因此在这个方面中印有共同的利益,应当大力加强合作.

印度是一个巨大的成长中的市场,关键还是要克服我们双方在政治上互信的问题,还有地缘政治的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双方还在进行漫长的谈判,目前来讲,双方管控好分歧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双方在处理边界问题上还是比较理智的,中印边界基本保持了和平与安宁.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人们对于他推动征地、税收、劳工三个方面的改革寄予厚望.莫迪讲经济优先,民生至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非常认可,他提出印度一是要大搞基建,二是搞印度制造,要实现上述目标,印度必须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这也是莫迪对中国资本持欢迎态度的缘由.

由于印度国内投资环境长期不理想,大量的印度资金被投到了海外,目前莫迪已经基本统一了全国的税制,据悉此举可以让印度GDP提升2 个百分点.征地解决不了,基建、工业园区等大型项目建设就寸步难行.同时,严苛的劳工法也令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另外,印度虽有人口红利,但劳动力素质还是不高,熟练工缺乏.这几方面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是印度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李莉介绍,印度莫迪总理上台后对加强中印往来采取了一些新的鼓励政策,但落实得怎么样还要边走边看.印度对中国人签证向来严格,对中国人进入印度造成很大不便.2015 年莫迪在访问中国时宣布对中国游客发放电子签证,以吸引中国人赴印度旅游.为了简化审批程序吸引中国投资,莫迪还在总统办公室设立了一个处理中国投资的“快速通道”,其意义还是十分积极的.对中国企业的安全审查据说也要放松.近年来,中印之间在铁路方面加强了合作,中国也已在印度建立了两个工业园区,印度还希望与中国开展沿海制造业园区的合作.这些都是印度释放出加强中印经济合作的积极信号.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国际关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

2、国际关系论文

3、国际会计论文

4、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5、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6、国际眼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