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思政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相关论文范本

本论文可用于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核心价值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思政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

宫丽民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价值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特别是实现与“现实的人”的对话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独特的功能优势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构建必要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必要性分析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到自觉的内在机理,促进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践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43-02

总书记一再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来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改变世界的力量,必须回归到日常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教育是价值观理论传播和实践养成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有赖于通过教育特别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促进社会有机体良性有序地运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关系构建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源于民众日常生活世界,是新时期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免上热下冷、流于形式,需要回归日常生活实践,日常生活世界有着发展规律性的历史逻辑,有着强大的实践环境,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有着人类思想的火花,是一种价值理论是否符合实际的检验平台和发挥力量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平凡中更有着不平凡的可利用元素,因此,要实现价值观的日常生活转化需要基于现实生活过程,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既是价值观创造主体也是服务对象的历史地位,以民众创造性为基础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照认识、认同、践行、自觉创造性的路径进行转化和实现.

以物质生产活动为根基的日常生活世界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赫勒看到了日常生活在与非日常生活二者对立与融合作用下架构的金字塔结构层次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她指出:“日常生活通常处在金字塔的底层,由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日常交往、消费等活动构成;而非日常生活则处在金字塔的顶端,由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自为的创造性活动构成;介于二者之间的是由政治、经济、管理等构成的社会制度化领域.”[3]自下而上视角来看,日常生活自身所具有的固存的消极方面,重复经验性、自在实用性、惯常惰滞性等根深蒂固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日常生活主体创造性的发挥,更可怕的是,它已经开始日渐侵蚀着政治、经济、管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任其自由发展的后果将大大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内涵挖掘的深度、整合建构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现实生活整体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的进程,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引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从自上而下的维度来看,金字塔结构图式亦给我们提供了消解日常与非日常距离困境的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日常生活化必须穿透金字塔层次,充分发挥中间机制的作用,寻找一种能够游刃于金字塔上下层之间的桥梁,在其间自如灵活地疏导与传递,在完善与建构过程中实现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观的交相渗透、相互融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现实必要性

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深刻变革时期,社会深层结构矛盾凸显,利益格局分化多元,思想观念交错复杂.对物质充裕条件下精神追求、灵魂归属的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常生活中“被刷新”的升级,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疑以及西方宪政、自由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充斥横行等状况的出现,已经把“主流价值观”推到了一个必须给予明确回答的地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要素,成为我国改革历程中,社会范围内整合资源、达成共识、全力出击的思想保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能够为改革提供助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追求、社会呼唤、人民心声为一体,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体现着价值追求的恒久性.树立这一主流意识旗帜,引领价值风向标导向,凝聚价值共识,对于充实民众的精神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非常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能够承担起游刃其间的上下联动的角色,可引领改革的方向;作为推动力,渗透日常生活可生发民众自觉主动性,解构利益藩篱,突破改革痼疾,是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战略性工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原理

1.理论基础分析

当代捷克哲学家K·科西克指出:“日常是个体可以运用自己的才智和智谋控制其各个维度和潜在可能性的世界.”[4]在这里,个体作为日常生活中行动的原子个体获得关注,其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然而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是随着自身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许多单个的独立个人意志之间相互冲突和融合,结果产生和呈现为无数个力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合力基础上的合力.列宁就曾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对群众思想的武装,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将改变世界的威力发挥得更充分、影响力更强大.马克思强调,“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6].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越性,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融理论认知与应用操作为一体,侧重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行教育,专门探讨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等问题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过程中所经历的认识、认同、传播、普及的实现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认知结构的完善、政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受教育者之间“平行影响”形成的群体效应对思想政治宣传成果的巩固和推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刻保持与党思想的高度一致,扮演游刃于管理工作、理论研究、制度制定等领域的灵活角色,被我们党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现实化、走向民众日常生活实现对人的改造、促进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有效方式,可以作为穿透“金字塔”生活图式的有效路径加以利用.

2.内在机理分析

遵循人类认知接受理论和心理内化规律,促进核心价值观依据人类认知、认同、践行、自觉顺利转化,充分发挥“内化”与“外化”在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做到促进基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所需求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对民众进行分层研究,对其思想心理现状、教育水平和现实诉求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调查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个人或群体开展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日常自觉,需要理论学习和初步实践、点滴感知的大量积累,才能在强大信心的支持下增强行动的主动性.一个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首先只有教育者对所要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运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进行精确地把握,再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进行符号信息的传递,转变为受教育者基于或喜闻、乐听或能懂、可解或实用、可感知的认识才能奠定内化的基础.接下来,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内部的斗争和同一过程,才能内化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认同性、可迁移性、可运用性的营养元素为实践做准备.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通过认知的“内化”过程,在心中形成了一个可分析、评判和改造“现实我”的“理想我”,这个塑造自我的转换环节为认识转化为实践做着铺垫,积蓄着力量.每一次内在转换的过程,就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与统一过程,自我意识之中的“反省力量”在其中起着推动作用,新的统一力量促进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人格品质的不断完善.当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自觉践行,当然还离不开情感的渗透和支撑,创新管理工作,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立足于增进对“人”的关怀,实施外在激励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寻人格内在追求时激发对核心价值观强烈的情感认同.这样,面对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事件,经过人格判断力量的发挥,激发行动的动机,将认知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自觉行动,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基本完结.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复性与复杂性要求,之后还需经过多次认知到实践再到新的认知、新的实践的螺旋上升式循环推进,相互对照与认知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缩小受教育主体认知实践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要求之间的差距,“内化”与“外化”作用发挥得越充分,最终培养出来的人就越健全、能力就越高、越接近教育设定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民众身上的自觉行为才更现实.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伴随“改造”与“塑造”的“破”和“立”过程,能够实现在情与理相统一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知与行相统一中为核心价值观向日常践行转化助力.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配合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伴随教育工作艺术的运用终会转变为群众对理论自觉运用的物质力量,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巩固筑基,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参考文献:

[1]: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EB/OL].[2014-02-26].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2/26/content_31602926.htm.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3]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日常生活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

[4]Karel Kosik.Dialectics of the Concrete[M].Berlin:Springer-verlag,1976:43.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05.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