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刘恩栋,夏世斌

(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本文根据“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特点,在总结了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52-02

作者简介:刘恩栋(1959-),男,汉族,湖北鄂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

“环境监测”课程作为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之一,它的学习对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对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新的“环境监测”教学体系.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们“环境监测”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教学认识到,课程的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设置的准则,必须真正地贯彻整个教学当中.但大纲不能一层不变,随着学科的发展,结合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应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同步的更改,以便更高质量地完成本专业的教学任务.

注重教学内容的精炼,力争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在环境监测的教学中,现行使用的教材很多,但大都内容较雷同,甚至有较多与前期课程内容相重复.对此我们课程组对不同教材分析基础上,组织编写了一套适合环境专业使用的教材体系.主要内容变更点在于:第一对大气、水质监测中的与前期课程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相似的内容予以精简,将固体废物监测、土壤质量监测中的与水质和大气监测方法相同的内容予以合并,只讲解它们的采样方法和样品的预处理.将各章节中涉及到的监测原理提取出来,使教学内容具体明确,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过程更加得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度.当前在教学中有多种教学方式,但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仍是传授理论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对学科的最新动态进行了介绍,对方法的原理给予了相应的陈述,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课程课堂教学的学时减少了,但学时的减少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环境监测的理论知识,是“环境监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整个教学改革多个环节着手,同时制订出各个环节的改革方针得以协调统筹进行.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健,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是艺术,其生命在于不断创新;教学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态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堂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认真严谨的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师生相互融合的课堂形式以及教学艺术、风格和教师人格的融入等.

课堂教学中,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改变当前以知识传递为主,注重面授教学的实施;而采取以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将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互补;改变以课堂教学要素为主,而采取课堂教学要素与在线教学要素给合考虑;改变以传递—接受方式为主,而采取教学过程模式的多样化;改变以教师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而采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改变以教材等静态内容为主,采取包括丰富的在线教学内容;改变以黑板、实物等为主,采取利用丰富媒体类型,实现媒体最佳效益;改变单一面授教学环境,实施面授教学环境与在线教学环境的相结合.

坚持以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思路,启发思维,让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资料及与教师讨论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讨中学习,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并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正确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基础实验.

1.强化实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学习“环境监测”课程之前,学生要进行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有效环节.对于认识实习应防止流于形式,在进入实习单位之前,对实习场地的相关情况,涉及到本课程内容的基本原理、设备、系统做概括性的讲解,使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后做到心中有数,把应该关注的内容筛选出来,对日后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好的开端.

2.改变实验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度.“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对于巩固监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实验不同于一般的分析化学实验,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不仅包括样品的分析,还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等,是一个全过程的实验.因此本课程组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一些尝试.首先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将以前的集中实验安排成分散实验,采用“讲做结合”的模式.在理论讲授后,接着进行实验,及时促进理论知织的消化.在某一章结束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大实验,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同学们自行设计实验.从调研、监测分析方案的制订、采样点的布设、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综合评价全过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综合实验的煅炼,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3.加强实验室建设,为课程实验提供保证.基础实验是“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要使实验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应从实验场地、实验装置、实验指导教师的建设与培养等方面做起.“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设计型实验已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环境监测”基础实验建设时就应考虑设计型实验的实施.通过这样的实验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环境监测这一类涉及面广、内容多的专业基础课,更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经过探索和实践证明,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可行的.随着课程教学的进行,一定还会发现需要改进、完善的内容.我们将本着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思想,进一步探索“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0.

[2]但德忠.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启霞,孙海燕,方东.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93-94.

[4]郭文显,陈妹琼.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3,(22)

[5]朱兰保,盛蒂,杜庆才,丁艳.《环境监测》重点课程建设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5).

[6]钱丽萍,徐圣友,马明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13,(03).

[7]刘辉,劳旺梅,马其坤,阚欣荣.项目化教学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1)

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教学改革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教学改革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