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方面有关论文如何写 跟你看你看老人幸福的脸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这是一篇与老人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你看你看老人幸福的脸

在离浙江千岛湖不到30公里的建德市寿昌镇河南里村,有一座广安禅寺.寺庙规模不大,在宝刹林立的杭州地区,并不算闻名.与众不同的是,广安禅寺办起了安养院.现在,这座只有10名常住僧人的寺院,有5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在此常住养老.8年间,广安禅寺已接待安养老人约100人.目前,尚有100多位老人在排队等待入院名额.并没有优越的条件,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老人,甚至需要排队轮候,这间民间养老院到底有何秘诀?

大多时候老人们总是面带笑容10月底的浙江建德,秋高气爽.早上7点出头,在广安禅寺大雄宝殿外的广场上,安养院的老人们排成方阵,随着音乐和领操义工的口令跳起了健身操.这套专门为老人设计的9节健身操动作很简单,96岁的童芳妹老人也能顺利完成.迎着暖和的朝阳,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老人们,个个精神饱满.健身操是广安禅寺安养院老人们每天早晨的必修课.安养院的老人们凌晨四点半做早课,之后吃早餐,中午午休,晚上点安歇.生活很规律.

不知办在寺院里的安养院是否天然让人少了几分俗世中的烦恼,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安养院创办人,广安禅寺住持大行法师不止一次提醒记者注意看老人的脸.大行最得意的事情是大多数时候,安养院的老人们总是面带笑容.在这位出家人看来,因为这一点,安养院就没有白办.

大行出家前曾在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据他本人介绍,他还当过北京市某城区养老院院长,并在北京著名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做过多年义工.说起过去在养老机构的所见所闻,大行有很多遗憾.而8年前,河南里村广安禅寺请他任住持,让他有了一个平台践行自己的设想.“泥菩萨有住的,活菩萨没地方住,有什么用?”记者在广安禅寺采访的第一天,主持大行法师说出了一句“令人意外”的话.

一开始是几个老人自愿随他修行.大行就要肩负照顾他们的责任.等他出任住持,这几位老人们也来到广安禅寺住下.后来,随着与更多寺院附近的老人们交流,大行发现自己有了创办一家正式安养院的必要.“老人们的生活太孤独了.”大行说.大行的善举改变了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

自己为主,他人为助在广安禅寺中,一道的矮墙将寺院分为两部分.一边是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一边是老人们居住的安养院寮房.大多数时候,老人们可以在两个区域自由出入.

大行称安养院的老人是自己的“老宝贝”.虽然现在入住的55位老人中,有将近30位是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但在大行看来,这不是负担和拖累.他相信老人们有自己的生活智慧.

广安禅寺安养院的硬件设施并不先进,资金也不充裕.安养院没有对外募集善款,也没有规定缴纳的费用标准,全靠老人们和他们的子女自愿.但安养院已经成功运行了8年.据大行介绍,安养院的老人们,除了身体严重不便的,平时几乎都会参加劳动.每天有人扫地,有人清理卫生间,有人在食堂做饭,有人下田种地,有人上山捡柴火、拾野菜……没有刻意的安排,但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们自己就会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安养院,年轻一点的老人就做得更多.他们觉得,还“年富力强”的自己为其他老人多做一点是理所应当.“年轻”的老人照顾年长的老人,在这里自然而然形成了风气.

仔细观察,在广安禅寺安养院内,老人们仿佛建立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养老互助组.他们的生活有很高的自由度.而这正是大行花了很多心思打造的氛围.大行坚信,安养院中的老人们,虽然很多都身患诸如癌症的重病,但绝不能就把他们当失去生活能力的病人看待.安养院不是医院,寮房不是病房.管理者也不能总想着替老人安排生活.过多的安排和限制只会适得其反,让老人的身体机能迅速退化.

一直以来,大行都在想办法让每个人都“老有所为”.78岁的唐菊花老人喜欢自己做饭,大行就在食寮外的墙根前专门给她准备一口小灶.设施很简陋,但拿着锅铲炒菜的老人脸上却挂着笑容.

“如何养老是老人们自己的课题.即便是完全依赖他人的老人,我们只能在他的生活上帮帮忙,他内心的体验谁也不能代替.要相信老人比我们聪明很多.我们提倡的应该是助老工程,而不是养老工程.”大行说.

打造养老共同体让老人做主,让老人学习传统智慧,但养老依然不是老人单独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大行的理念中,广安禅寺养老院的成功运行至今,寺院、僧众、义工、老人和子女亲属的力量,缺一不可.

广安禅寺现有10名僧人、3名净人(准备出家的男修)、6位阿姑(决心投身慈善的女修)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7位常住义工.所有人都在为入住的老人们服务.“义工和净人负责老人们的生活起居,阿姑负责老人们的心灵抚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和老人谈心和陪伴,僧人负责智慧教育.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大行介绍说.在广安禅寺安养院的服务者与安养老人的比例几乎是1:1.这是目前国内养老院很少达到的比例.这差不多奠定了安养院成功的基础.

用大行的话说,中国养老问题真正的挑战还是人口问题.而且随着社会越文明,生活质量越高,“愿意为老人端屎端尿的人也越来越少”.所以,要做好养老工作,必须尽量利用每一分力量.“所有人必须形成一个养老的共同体,形成一种合力.”大行表示.

在大行眼中,除了老人自己,这股合力中最不能缺的是子女亲属的参与.广安禅寺安养院是由24个血缘小家庭组成的大家族.很多在此安养的老人,本身就是这里僧人、阿姑、义工们的亲人.

大行认为,在中国要办好养老,离不开子女孝道.这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也是老人们的需求.“子女们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供养资金,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他们平时来帮忙做义工、陪伴老人.只有他们高度参与,我们的养老共同体才真正完整.”大行说.

相比大城市里一些养老机构的高昂费用,记者好奇安养院的费用来源.尤其是一些僧人的亲属也在广安禅寺安养院养老,会不会有人质疑僧人用善款赡养自己的亲人.对此,大行做了说明:广安禅寺安养院是非营利机构,并且与寺院账目分开.安养院也从来没有向社会募集资金.安养院的所有费用都出自入住老人及其子女.

“我们是个互助的大家庭.没有一定的标准,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看自己的条件和发心.”大行说.在安养院,像曹银贞这样的穷苦老人没有缴纳费用,而像陈维汉老人,从机关退休,退休工资高.他一个人捐赠的钱就能赡养好几位老人.义工妙好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代在安养院.每个月大概为外公外婆缴纳1000元钱左右.自己和父母、表哥在这里生活,既是为安养院服务,当然也不用缴纳什么费用.

大行告诉记者,现在他尝试把这种互助养老模式从寺院推向社区,并正在山东进行试验.如果顺利,2018年就能有一些成果.

老人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老人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老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老人散光白内障的护理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