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面论文范本 与贯彻新理念建设贸易强国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这篇发展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贯彻新理念建设贸易强国

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将建设贸易强国提升为国家战略目标之一,为新时代外贸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任务.这符合外贸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一般规律.而今正迈上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地位转变的新征程,与欧美等传统守成贸易强国展开地位转换的竞争,全球贸易政治格局正迎来大变革的新时代.中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必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建成贸易强国.

一、建设贸易强国已经上升为

系列强国目标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沿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路径,做出了分两个阶段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方向的行动纲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包括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体育强国等,其中贸易强国列为国家建设系列强国目标之一.党提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目标表明我国外贸发展进入新时代,将从过去学术界探讨、清谈贸易强国,转化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项实际行动,为未来我国外经贸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任务.贸易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成为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由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中心地位,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国务院高度重视扩大对外开放,做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贸易强国战略部署.把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上升到新时代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对外贸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学懂弄通十九大报告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决策部署,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做好规划设计、战略抉择、改革创新、体制建设与政策制定等基础工程,推动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理论界为把建设贸易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目标层面,深入研究贸易强国建设的战略、理论、指导思想和推进路径,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推动贸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始终是外贸发展的任务与主题

过去虽然没有明确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作为国家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但一直是我国外贸努力奋进的方向,也是符合外贸发展一般规律的永恒主题.外贸发展总是在追求从高成本、低效率.低效益的低发展水平向较低成本、较高效率、较高效益的较高发展水平的演变过程之中.追求贸易强国目标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过程.不管企业,还是国家,都希望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以较低成本代价获得更高经济效益.过去我国外贸一直在谋求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高,从以要素投入、成本或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管理、质量、服务、标准、品牌等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从主要依靠引进、模仿、跟随转向主要依靠再创新、自主创新、引领创新.未来外贸发展也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发展农产品、矿产品以及轻工纺织等初级产品或低端产品出口贸易,进口成套设备.这个时期出口创汇和规模扩张是主要任务,外贸粗放发展是主要特征,同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低价竞争.当时理论界就开始呼吁陶瓷、纺织品、茶叶等出口应尽快转向“以质取胜”.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扩大引进外资、配套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低端国际产业链,我国外贸逐步提高加工贸易、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多以无牌或贴牌出口,外贸主要任务是出口导向性扩张和配合引进外资,加工贸易是主流贸易方式,加工组装和代工、贴牌生产成为制造业主要发展模式,产品技术模仿跟踪是制造业企业主流创新模式.早在1993年张毅在《瞭望周刊》上就曾提出过中国要大步迈向世界贸易强国.虽然当时提出这个目标有点儿超前,但它反映了我国外贸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要迈向世界贸易强国.此后,我国学术界一直在研究和讨论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外贸得到迅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两位数,2013年货物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的12%,我国迈上了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台阶.这是一个大进大出的时代,贸易规模扩张是主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发展质量也逐步提升,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工贸易比重逐步降低,逐步使以加工贸易为主让位于一般贸易为主.自从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来,我国外贸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从过去粗放经营模式转向提高外贸质量效益模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外贸发展方式、结构和效益有了明显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创新和引进再创新是企业主流创新模式,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日益提高,服务贸易增速加快,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并进发展,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端地位攀升.贸易强国始终都是不同时期外贸努力前进的追求目标与方向.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采取一系列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促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打造外贸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服务贸易增速,推进外贸优进优出,我国外贸质量效益取得了稳步提高,已经大步迈向了建设贸易强国的征程.

三、我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

地位到底有多远

贸易强国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至今难以界定.“强”是个程度概念,与“弱”相对应.划分强弱的标准不易科学界定.贸易强国的表现不仅要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也要强,而且不仅国际贸易强,国内贸易也要强:不仅国际竞争力强,而且要商品或服务质量高,利润率要高,经济效益好,本国人民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福利.由此我们认为,判断贸易强国的标准是市场比较自由开放,贸易竞争力强,品牌能够控制贸易渠道,贸易利益效益高,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强,国际经常项目平衡能力强,货币国际化能力强.要符合这些标准的贸易强国的条件必须是发达经济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综合实力.

美国算不算贸易强国?即便它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它也应是贸易强国,因为它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经济体,总体贸易规模大,2016年外贸占全球贸易的12. 1%(见表1),具有成熟的开放贸易体制,美国知识产权控制全球主要商品贸易渠道,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坚固,主导着世界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和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集团,也符合贸易强国标准.它是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贸易规模庞大,2016年占全球贸易33. 9%,它的贸易体制比较开放,欧洲品牌控制世界贸易重要渠道,欧元世界货币地位稳定,它对多边贸易规则制定和国际经济秩序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贸易大国.2016年中国总体外贸占全球贸易的10. 1%.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仅仅只能算作大国,而且人均GDP和人均外贸值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目前中国市场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15年关税总水平为9. 8%,虽然近两年国家对部分进口关税率大幅下调,总水平仍然偏高,而且对进口商品进行配额许可证管理的种类较多.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刚刚崭露头角,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仍较低,也只能够在当今世界多边贸易规则谈判、调整中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影响和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仍较弱,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有限.我们在全球贸易的政治版图中朋友不多,制定规则能力弱,当前仍然被欧美拒绝承认“中国人世十五条”所劫持而无力改变.比如,北美自贸协定,欧日、欧加签订的自贸协定设立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条款,赋予跨国公司可以起诉东道国政府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的权利.这种规则一旦被引入全球性贸易规则之中,中国作为引进外资大国可能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这些都表明我国仅仅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还不是一个能够主导世界贸易及其规则制定的强国.因此,我国仍需要为建设贸易强国付出艰巨的努力.

由于中国仅是当今世界贸易大国,而且所占份额不算最高,要成为贸易强国在规模和份额上还要继续提升.而且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仍不足1万美元,要跃升到人均5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线上仍有较长的征途.只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经济整体生产率水平才会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中国产业及其贸易发展水平才能达到强国的水准.

过去中国外贸发展从小到大的全球地位变化用了30多年时间,未来从贸易大国地位到贸易强国地位的变化,如果没有大的波折,也大体需要30年的时间.可以判定,中国距离成为贸易强国的地位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按照当前的步伐继续跋涉大约30年,那时或将步人贸易强国的行列.

四、全球贸易政治格局迎来

大变革的新时代

全球贸易政治格局进入相持与反转的危机临界点.世界正迎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现代化强国,完全依赖全球贸易.中国不仅开放贸易,而且通过“一带一路”平台与世界各国开展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中国已经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融人世界经济,与有意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或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国外贸与西方外贸、中国资本与西方资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竞争,中国日益改变了过去处于下风的局面,日益使西方国家失去在华乃至全球的优势地位,在华利益日益减少,西方在华以及全球利益受到中国新崛起力量的挤压和挑战,西方本能地产生集体阻隔、围堵和打压拖延中国势力成长,保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的战略动机.西方所谓的中国“锐实力”深深刺痛了西方的神经.

美国和中国各自正在展开国家经济战略布局,更换经济发展动能.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的战略布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并试图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与其他国家达成新的双边贸易协议,通过减税等系列经济政策增强和巩固美国实力,试图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在“美国优先”“美国再次伟大”的战略指引下,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坚持自由贸易转到特朗普时代带有严重保护主义色彩的“公平贸易”政策,希望从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西方势力不甘心中国力量的崛起,对中国崛起产生严重的不适应症,发出一些不和谐声音,并且西方集团开始联手遏制中国,这种态势已经显露.不久前美国发布了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控中国发动经济侵略,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这就为中美经贸合作关系大局发展埋下巨大的潜在危机.在美国国内有相当势力希望推动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遏制与围堵,美国不仅在对华贸易中制造贸易摩擦,而且在地缘政治中拉拢印度搞印太战略,围堵和遏制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欧美等传统守成贸易强国不愿意以合作共赢理念共同发展,只认赢者通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死理.近来西方一些国家领导人或官员已经开始公开指责中国,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怪声怪气地说“澳大利亚已经站起来了”,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指责中国在网络安全磋商上缺乏对话诚意,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未能达成启动中加自由贸易区谈判,他们目的仍然都是期望中国做出让步,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欧美日在现有WTO框架下日益对中国国际竞争力增长感到焦虑和不自信,它们开始拉帮结派对付中国,可能加强WTO内的三边合作.它们结伙指责并向WTO提告中国国家资助、补贴国有企业,助长产能过剩,廉价大宗产品充斥国际市场,强制外资转让技术,发起对中国产品双反调查等贸易制裁,这些行动都会严重威胁和损害中国正当的贸易权益.当前欧美日都在通过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所达成的协定,影响和改变着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强势崛起,中国贸易规模所占份额日益提升,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经贸国际化便利化程度日益提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愿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资本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起来”的自信,正推动当今全球贸易格局进人大调整、大变革时代.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即使美国内部也有意愿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获取利益,日本、英国等一些西方阵营国家也从自身利益着想有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吹响了世界贸易政治格局变革的号角.

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

贸易强国建设

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这种地位转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面对全球贸易大变局的新时代,我国需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破除发展的一切障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建成贸易强国.

(一)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

建设贸易强国必须首先是科技创新强国、制造强国.贸易强不强不取决于贸易,而是取决于制造强不强:制造强不强取决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强不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贯彻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推进“双创”政策,大幅度地提高了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推动新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革,带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明显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为推进建设贸易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基础科技理论和战略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都取得显著提高,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指南》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外专利、商标、工业设计三项申请量在世界排名均居第一,三项本国居民申请量在世界排名也均居第一.2016年中国专利申请量133. 8503万件,比上年增长21. 5%,占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的42. 8%,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98. 4%,同年美国专利申请量占世界的19. 4%,日本占10.2%:2016年中国商标申请量达到369. 7916万件,比上年增长30. 8%,占世界商标总量的37. 9%,中国商标年增量占全球增量的75.1%,同年美国商标申请量占世界的5. 6%,日本占4. 6%:2016年中国工业设计申请量为65. 0344万件,比上年增长14. 3%,占世界工业设计申请总量的52. 4%,超过世界工业设计申请总量的一芈,同年欧盟工业设计申请占世界的8. 4%,韩国占5.6%:2016年中国实用新型申请量达到147. 5977万件,比上年增长30. 9%,占世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95%,同年德国实用新型申请量仅占0. 9%,俄罗斯占0. 7%:2016年中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为2923件,比上年增长24. 8%,占世界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的17. 7%,比欧盟占比20%略低,高于美国占比9. 7%(见表2).总体数量上,中国知识产权产量已经超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

发展高质量经济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商业创新对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了先进制造业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规划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逐步迈向中高端,为建设贸易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要依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动.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贸易强国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都不搞中低端贸易,不要中低端经济,否则就犯了急躁冒进的病,就会影响贸易、就业、国民收入、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即使具备相当强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推动贸易质量效益提升,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仍有相当部分的人民消费不起高质量产品或服务,而愿意购买和消费中低质量档次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能够满足世界上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全面贸易都是贸易强国的任务.由于国际产业分工不同,一个贸易强国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全球贸易的中高端市场,不可能独占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贸易机会,往往要有所分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进行差异化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相当突出,建设贸易强国更不能搞一刀切,要允许地区及行业在速度、进度上有差异.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与改革是两个相互驱动的轮子,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钥匙,进而是我国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贸易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持久动能.新时代我国将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建设贸易强国注入活力与动力.

封闭和保护不可能产生贸易强国,闭关锁国是保护虚弱的本能,敢于开放就是强大的自信表现.建设贸易强国必须是全面开放格局下的产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是坚定建设贸易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自信.我国要进一步拓展开放的体制机制、结构布局、范围层次,不仅要强调对外开放,更要加强对内开放,只有对内对外都开放,才能构建全面的、完整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包括开放型政府新体制、开放型市场新体制、开放型贸易新体制、开放型投融资新体制、开放型创新新体制、开放型文化发展新体制、开放型社会治理新体制以及开放型世界经济新体系在内的全面开放格局,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基础和前提.

在贸易开放上,要采取自由贸易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放宽进口管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探索建立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自由港,进一步开放进口市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各地区消除贸易壁垒和市场保护的各种障碍.构建开放型贸易新体制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逐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而且可以逐步消除部分商品国际倒挂现象,让普通百姓能够获得购买和消费进口消费品的便利,拥有更多消费选择,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更高的消费需求,增强人民建设贸易强国的自信心.

在构建开放型投融资新体制上,不仅要开放市场,促进各主体、各要素在地区间、行业间以及跨国间最大限度地自由流动,而且要构建公平、平等、友好的营商环境.我国已经在全国先后设立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全面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经济转变.

(三)统筹协调内外经济、贸易、市场、资源以及经贸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外,主要来自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问题.外经贸发展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进口与出口发展不平衡、结构上不协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不协调:贸易发展与投资、金融发展不协调:外经贸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之间不匹配,发展速度与资源环境消耗之间不和谐、不可持续,也出现发展规模与结构之间不协调:外经贸伙伴利益分配与政治经济关系不均衡、不协调.这些矛盾和弱点的存在,表明我国外经贸还不够强大、不够协调,需要加大发展协调力度,这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

建设贸易强国必须长期实现外经贸稳定、平衡、协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到互补性,又要看到矛盾性,这就需要协调好外经贸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要从以前注重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协调好我国外贸发展速度、效益与贸易伙伴发展速度、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我国化解过剩产能与国际产能合作需求之间的关系,协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之间关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促进发展包容性、可持续性,从满足伙伴发展需要中获得发展机遇和应得的利益.

政府有必要准确把握发展矛盾和规律趋势,内外统筹兼顾,发挥宏观调控功能,正确处理好开放节奏、开放结构和地区及行业开放关系,处理好开放发展质量效益,不仅要处理好贸易内部发展平衡、投资及金融内部发展平衡,而且要处理好贸易与投资之间发展平衡,利用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处理好内外发展平衡,处理好我国外经贸发展与伙伴外经贸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不同地区外经贸开放与发展之间关系.这种统筹协调不仅要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商业发展规律、市场发展规律,而且要把握外交关系发展趋势,感受内外发展热度、政经利益关系以及心理情感变化.这是一门远超过僵化的计划安排的高超艺术.

(四)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或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发展、共享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贸易强国都不是靠独自发展起来的,是在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分享以及互利共赢中产生的.中国经济发展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开放中与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与外经贸伙伴开展分工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和互利共赢.当今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发展模式,贯穿于科技、信息、知识的合作、交流、交叉与共享,以及生产、流通、金融、消费等各领域,开放、租赁、共用是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打破了传统经济的独占理念.

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为建设贸易强国树立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为贯彻和践行这些发展理念,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国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或合作机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开放发展理念,愿与世界各国实现互补合作、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这是我国为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和不可持续问题所提供的中国方案,既是中国贡献给世界贸易体系新的公共平台,也是中国主动塑造和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大举措,为全球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新篇章,共同构建合作、共享与和平发展的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世界各国合作与共享是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前提.贸易发展的前提是开放、互补和资源高效配置.没有开放,没有合作与共享,中国就失去国际发展、全球发展的利益.中国建设贸易强国需要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一个分工合作、互补互利、共享共赢的国际经济关系新秩序,应突破现有以邻为壑、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你赢我输的丛林法则和只求自我伟大、自我第一的旧国际经济秩序.中国需要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化解西方的掣肘、误导和破坏,广泛吸引有意愿的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主动塑造和构建有利于我国贸易体制体系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引领构建一个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一个更加开放、平衡、平等、包容、普惠、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建设一个繁荣、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外贸持续提高质量效益

绿色环保和防止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与贸易利益分配的关键议题.贸易强国不可能建立在污染全球环境,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提下.贸易强国也不可能建立在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上,靠消耗资源、物力、人力投入以及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转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外贸质量效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短板,必须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绿色、低碳(排放)、环保和生态友好成为推动外贸无障碍、友好增长的通行证,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领先一样,都是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只有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采取绿色、环保、健康以及生态友好的发展模式,才是减少贸易摩擦、跨越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发展、赢得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外贸发展模式,才是通向建设贸易强国之路.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途径.绿色发展模式是成为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关键.只有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环境友好和保护意识,远离污染侵害,建设美丽中国,拥有绿水青山,才会吸引高端人才带来最新科技及管理知识,留住本国人才及资本,吸引全世界资本流人中国,才能发展绿色、无污染、环境友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健康经济、生态友好经济,走上制造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发展高质量经济和建设贸易强国.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与“中国服务贸易监督体系研究”的中间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责任编辑:贾佳)

发展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发展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发展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