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健康类论文如何写 跟心脑血管病成老年人健康杀手科学饮食可防控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老年人健康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心脑血管病成老年人健康杀手科学饮食可防控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健康.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及不健康饮食习惯,都是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中,80%是由上述因素导致.从现有的调查数据看出,心血管病不仅威胁着老年人健康,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专家指出,尽管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是其他指标都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善.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到,2018年10月1日至8日,北京急救中心共派出急救车辆7541车次,外伤1106例,位居第一位;脑血管病835例,位居第二位;心血管病795例,位居第三位.

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目前,北京市急性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其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下降,而缺血性脑卒中则不断上升.

“三高”是心脑血管病祸首

心血管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血管病的危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更取决于个体同时具有的危险因素的数目和程度.高小俊介绍,大量研究证实,胆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心血管病主要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中,80%是由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导致的.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计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10年发病风险有这样7个指标:性别、年龄、血压、体重、胆固醇、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而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中找到各项指标相应的得分,把所有得分相加即可得到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风险.

高小俊表示,我们以一位年龄50岁的男性为例,从风险评估表中可以得出,50岁等于3分,收缩压 150mmHg等于2 分,体质指数28kg/m2等于2分,总胆固醇220mg/dL等于1分,吸烟等于2分,无糖尿病等于0分,总得分为10分,他的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风险为9.7%,是同龄人平均风险的近4倍.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血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的增加,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都在增加.尽管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但其他指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善的.对于“三高”人群的生活饮食起居,专家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吸烟的人要尽早戒烟;肥胖人群要少吃多动,将体重控制到标准范围;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要遵医嘱及时治疗、有效控制,通过不断改善这些可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脂高:主食全谷杂粮,鱼肉蛋奶不必全戒

很多老年人当检查出血脂偏高之后,经常会收到医生的忠告:少吃肉蛋,饮食清淡,少喝酒.但有一部分甘油三酯偏高的人,并不是吃大量鱼肉蛋类的人,而是自己认为吃得非常“清淡”的一些人.中老年人和女性当中,这种情况尤其多见.甚至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血脂状况几乎没有改善,甚至是更严重了.这一类人的问题,显然不是“清淡”能够解决的.

我国居民最常见的主食,就是白米白面制作的食品,如白米饭、白米粥、白馒头、花卷、发糕、大饼、面包等.这些食物餐后血糖反应很高,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不利于控制血脂水平.而高甘油三酯又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关系密切,不可忽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为这类人群开出了饮食处方:避免顿顿白米饭白馒头,要增加全谷杂粮的比例.我国自古以来讲究“五谷为养”,不是白米白面为养.所谓五谷,包括了各种杂粮杂豆.换一换对主食的认识,丰富主食的食材,对控制血脂和预防慢性疾病非常重要.

——整粒燕麦煮成黏黏的粥或饭,对于控制血脂很有益处,在国内国外都有大量研究报告.莜麦和燕麦是一类植物,莜麦面制成的食品,只要不加太多油,也是有益的.

——各种淀粉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花芸豆、眉豆、鹰嘴豆等,都是特别低血糖反应的食物,而且富含各种延缓消化吸收的成分.国外干预研究的汇总分析证实,在主食中加入淀粉豆能够降低血脂、控制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随着淀粉豆的摄入量增加,则高甘油三酯的危险下降.只需每天吃半杯煮熟的淀粉豆,就有明显益处.

——荞麦和藜麦也是非常有利于控制血脂的全谷食物.其中荞麦富含芦丁,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以往也有较多研究成果.

——其他全谷杂粮,如黑米、小米等,或多或少有一定益处.

最后,还要配合足够的蔬菜、蛋白质和运动.千万不要鱼肉蛋奶都戒掉.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每天一两白肉有益无害;酸奶有利预防心血管疾病;每天一个鸡蛋不影响血脂健康,甚至有益预防中风.每天一斤菜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少油烹调,蔬菜完全不必限量,特别是绿叶菜要吃够.做菜的油可以是在香油(芝麻油)或橄榄油的基础上再加点亚麻籽油,增加omega-3的供应,对控制血脂更有帮助.

血压高:按时服药,正确监测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提醒,高血压确诊需要3次(1个月内不同日期),每日至少测2次,再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诊断.确诊高血压后,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按时服药.

陈玉辉说,血压是一个连续变量,测出一次血压值>140/90mmHg,不用太紧张,因为很多暂时性因素如饮食、运动、压力等都会导致血压的波动.但血压也会随着年纪增高.高血压起初没有症状,无声无色,不像关节炎、腰痛或胃病等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多人都易忽视.生活中,疲劳、熬夜、情绪不佳时,应进行血压监测.

通常早晨6-10点,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如血压值已经超了 130 / 80mmHg,提示有心脑血管风险,属于“黄牌警告”.这时,如以前没有中风、冠心病的病史,最好是先通过生活方式来干预.

血糖高:谨记饮食口诀,摒弃饮食误区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达到并维持理想血糖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科学饮食并不是要求饿肚子或放弃喜欢的食物,只需合理安排每日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能安心享受健康美食.

吃什么?怎么吃?是糖尿病人疾病控制管理的关键.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专家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出饮食处方:饮食管理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维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均衡饮食,食物种类多样化,规律进食.

请务必记住糖尿病的饮食口诀:“1、2、3、4、5、6、7”——每天1斤蔬菜;每餐2两主食;每天不超过3汤匙植物油;每天4两水果;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1两鱼、1两肉、1个鸡蛋、1袋牛奶、1份豆制品);每天不超过6克盐;每天不少于7杯水.

饮食原则为:物种丰富,粗细搭配,少食多餐,一日3-6餐,定时定量,富含膳食纤维,低脂少油,少糖少盐,限制饮酒,坚决戒烟.专家还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以下常见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碳水化合物只是比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并不代表蛋白质和脂肪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误区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煮粥仅需要减少大米的量,同时可加一些杂粮和蔬菜进去,如小米、燕麦、菜叶等.熬粥时间不要过长,以免煮的过烂引起血糖迅速上升.

误区三: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无糖食品只是用甜味剂取代了蔗糖、果糖等作为添加剂,但仍然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仍可以升高血糖.

误区四:糖尿病人饭吃得越少越好.糖尿病饮食不是饥饿饮食,必须要满足机体日常生活所需能量.单纯靠饥饿来降低血糖还会引起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比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

误区五:杂粮含糖量低,可以多吃.杂粮的含糖量并不低,1两绿豆或1两老玉米含糖量近似于1两米.所以,杂粮可以吃,也要控制总量.

高小俊最后指出,疾病风险评估就如同是健康的天气预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管住嘴,迈开腿,持之以恒,就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害. (摘自《中国妇女报》耿兴敏禹建 吴志 文)

老年人健康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老年人健康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老年人健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外健康文摘杂志

2、健康指南杂志

3、健康杂志

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5、食品和健康论文

6、健康大视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