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程豫和清徐书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该文是关于书院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程豫和清徐书院

◇董剑云

程豫( 1807-1889),字立斋,陕西省山阳县人.清代咸丰进士.历任山西省徐沟县(今清徐县)知县、解州知州、大同知府、山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公廉勤敏,政声卓著.担任徐沟知县期间,苦心擘画,筹巨资创办了在山西教育史上颇有声誉的梗阳、金河两所书院,规模宏大,制度完备,不仅创造了清徐科举时代的最后辉煌,也奠定了今日清徐教育双中心格局的历史基础.

游宦为名宦,归乡为乡贤

程豫7岁入学,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乡试中举.咸丰六年(1856年)考取进士.同治元年(1862年),已经55岁的程豫被选授山西徐沟县知县.程豫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关注民生.为防兵匪水患,他动员徐沟的乡绅富商捐资增补修葺徐沟城墙700余丈.又修路、筑桥、疏渠,“相其土宜,度其水势”,兴办水利,使徐沟“田原之饶沃,视从前为较加”.他对差马摊派、团练支给、水利建设等事,力求“无冗工,无靡费”,收支部分“册以记之,榜以示之”,百姓负担锐减.

有一次,过路官差强夺百姓良马而去,他听到报告后亲自跨马急迫,缴还原主.同治元年(1862年)冬,宋景诗黑旗军的逃兵一千余人自陕西入晋,所过必扰.路过徐沟时,民心惶惶.程豫严备以待,城门设守,关卡设防,散兵游勇不敢入城.他还亲自出城弹压,擒获强取民物者就地正法,民心大安.

程豫多谋善断,案无留牍,牢无冤狱.邻近的太谷、祁县等县有难决的悬案疑案,常请他帮助审理.当地人称他“心平似水,烛照如神”.

程豫任徐沟知县时,晚清名臣徐继畲(山西五台人)正从福建巡抚任上罢官回到山西,担任平遥超山书院山长.二人虽未谋面,徐继畲已久闻其名.徐继畲曾说: “余设帐平遥,与君(程豫)初未谋面,然神君之颂久洋溢于闻.”不久,徐继畲被起用督办山西各府州团练,防范捻军起义以及回民起义,历时两年,殷勤劝谕,但各县“有名无实之弊仍所不免”.而他到了程豫主政的徐沟县,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城乡团练如火如荼,而且“练勇器械锋利,练丁皆有精悍之色”.

当时,在山西一百余个州县官中,徐沟知县程豫与汾阳知县吴月峰出类拔萃,嘉谋善政,被祁寓藻(山西寿阳人,大学士、军机大臣)称为山西两循吏.经祁寓藻密折推荐,程豫升任解州直隶州知州.徐沟百姓为其立德政碑.晋阳书院山长田雨公(山西盂县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少卿)撰写了《升任解州直隶州知州前徐沟令程公德政碑序》,称赞他在徐沟的善政“诚堪垂近时之矩镬,得治化之本源”.徐继畲作《送程立斋大令人觐序》,称赞他“文武兼资,才识足以干事,学术足以济时,智深勇沉而持之以镇静,洵所谓能任大事者”.

程豫任解州知州时,恰逢西捻军张宗禹渡过黄河进入晋南,程豫动员当地团勇防卫,保地有功,复迁山西大同知府,继任山西按察使.后升囚川布政使.当他去四川赴任途经徐沟时,百姓闻风涌上街头,“攀辕泣送,如失慈母”.

程豫在四川力戒骄奢,杜绝行贿,赈济灾民,厉行财政收支.声望所树,清廷拟简授河南巡抚,但他以年老乞休,被诰封为荣禄大夫.

程豫回到家乡山阳县凉水井村后,广行善事,分送疾苦乡亲馔食,带领村民筑坝防洪,平整良田千亩,百姓感恩戴德.程豫在家排行老五,他们亲切地称他为 “程五老爷”.如今在凉水井村还保留着程豫及夫人的合墓冢和花翎碑,这两处地方不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了山阳人口口相传的历史见证. 连镳并驾,创办金河、梗阳两所书院

程豫7岁入学,42岁中举,49岁考取进士,在科举路上奔波40余年,特别能理解科举的重要和求学的艰辛.同治元年(1862年),程豫到任徐沟知县不久,“即以培养士风、读书立品为要务”.徐沟在清代康熙年间曾建立过书院,但徒有虚名.程豫倡导士绅富户捐资,重建书院,并得到了徐沟人乔松年(时任安徽巡抚)的大力支持.书院取名“金河书院”,设在徐沟县城(今清徐县徐沟镇)东南文昌阁之北、金水河南畔.院内设有敬业堂、希贤阁、讲堂学舍和山长官舍、内厅等.厅堂并立,厢庑衔接,恢宏舒展,幽雅别致,风貌焕然.进士出身的胡联魁,孟丕荣、任明哲、李廷实、常棣华等学界名宿先后担任书院山长.

除金河书院外,程豫还在徐沟县所属的清源乡创建了梗阳书院.

徐沟县在乾隆中期以前称为清源县,县治设在现在的清徐县清源镇.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县治移至徐沟驿,并改县名为徐沟县,而将原来的县城所在地改为清源乡.清源乡距徐沟县城较远,学生赴县城就学很不方便.程豫体察民情,想在清源单独成立书院,但考虑到清源乡与徐沟县城不能同日而语,徐沟县城附近有显宦世族、富裕之家,募捐相对容易,而清源乡为农业区,绅民很少外出经商,百姓生活清贫,所以程豫“虽谋立书院,而未敢必其事果能成也”.谁知清源士民闻知创立书院之议,踊跃乐输,仅两月就筹银15000两,不仅在清源乡这样一个农业区堪称奇迹,在山西全省书院中创办经费之多也比较少见.“书院不日落成,远近闻之,诧为异事.公(程豫)亦谓出乎意外也.”兴建书院之大得民心,由此可见.

梗阳书院在清源县原巡检衙署之西(今清徐县委党校西北面),坐北朝南,大门五楹,悬额“梗阳书院”.内有仪门,悬额“也是鹅湖”(寓意宋代理学家朱熹、陆九渊等曾讲学于鹅湖).仪门内为讲堂院,讲堂三楹,悬额“洙泗探源”(寓意孔子曾讲学于洙泗等于水之上).讲堂左右配屋各两间,并有东、西厢房各五间.由讲堂而入,为主讲内院,有正庭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讲堂后门以砖镌字题额,日“升堂人室”.仪门外折而向西,为汲古坊,坊左侧有水井,坊后稍北为监院厅,厅为东西两间,中间为门.入门而北,为考棚院,考棚位于西厢,共七间,有门有户有窗而无隔墙,规模宏敞.院东厢另有房屋七间,中间为便门,通往讲堂前院.考棚最北处,穿过“敬修门”,有坐北朝南的五间厅房,是监院休息之所,主讲如携有家眷也寄宿于此.东西各三间厢房.厅之东有便门与讲堂后院通,监院厅西有一座小院,门前小桥流水,与碑亭、照壁、门坊、榜楼相映成趣.

书院未建时,每逢县试,清源考生只能借用庙宇作考棚,但复试还得去徐沟,往返跋涉、羁旅守候,非常辛苦.程豫又在梗阳书院旁修建了考棚,配备桌凳,准许清源文武童试就地考试,不必再越过汾河奔波到徐沟县城应试.嗣后,程豫将绅民的捐款除建造院舍及置办器具、书籍、工费外,其余都存人当铺生息,作为惰脯(山长薪资)、膏火(生童奖学金)的开支.

程豫以清源的古地名“梗阳”为书院命名时,曾征求徐继畲的意见.徐继畲不仅引述《左传》上的文献记载,肯定“书院以梗阳命名固其宜也”,而且向他讲述了书院的缘起,传授了在平遥主持书院的经验,并应邀撰写了《创立梗阳书院碑记》,刻碑勒石,颂其胜概.如此气派,自是盛极一时.

程豫对亲手创办的梗阳学院很有感情,日后他升任山西按察使,又捐出养廉银500两,加上历年所余利息300两,仍然存入当铺商取息,作为斋长的薪金.

在清代山西历任知县中,在同一县创办两所书院的还有平遥知县王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绶在平遥县城创办了“西河”“古陶”大小两所书院.但程豫身处战争以后社会动荡、士民困顿的时期,其艰辛程度要远胜于身处康乾盛世的王绶.

深惟重虑,酌定书院章程

梗阳书院建立后,程豫亲自为书院制定了严谨的办学管理章程,即《详定书院章程八条》.本着确保“日久无弊”的原则,对经费开支、经费管理、山长聘请、学生膏火、书院考课(知县主持官课、山长主持公课)都作了细致规定.

关于经费使用与安全.书院建成后,规定将剩余的1万两捐款交给当商生息,按年息九厘计算,全年可得利息900两.其中,生童膏火、奖赏银605两,山长束惰120两、膳金80两、聘金8两、节敬共银8两,监院节敬16两,礼房官谋卷价及每月三课榜文12两,门斗工食12两,斋长值月24两,公用薪水银15两,共需900两.全年利息不剩分毫.书院存亡,当铺资金系于一身.为此,程豫不仅规定由当商领状,而且还由当行头具结,承担连带责任.一旦当商歇业, “该当行头即按月将本利银提出,再将本银匀摊别铺以便生息.凡提银惟当行头是问”,为资金安全增加了一道双保险.

程豫还规定,官府及私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书院的本金或利息.山长束惰、膳金以及生童的膏火奖赏、各项杂费,总开支不准超出利银900两之外.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扩大开支,也必须经过主事人员集体决定,而且必须等二、三年后“民力稍舒”才能再次募捐.书院每年经费只准用利不许动本.

关于经费管理.每年推举六人(城内二人,乡村四人)为值年绅士负责经管,每两月轮流.年终出现亏空,由六人共同承赔.

关于山长选聘.仿照平遥等地书院的办法,由绅士公举,知县聘请.上级及地方官都不准徇情推荐,也不准本地儒学教谕兼任,以免年久生弊.

关于生童膏火.知县每月上旬主持官课考试,超等生员8名,第一名奖膏火银3两,第二、三名奖2.5两,第四至八名各奖2两;特等生员10名,每名奖1.5两.上等童生取6名,第一名奖膏火锒2两,其余每名奖1.5两;中等童生取10名,每名奖1两.山长每月中旬、下旬主持两次公课考试,学生一次无故不到扣除一半膏火,二次无故不到全部扣除.所扣的银两作为闰月时的膏火奖赏.

关于生童考课.每年课期定为二月至十一月.每月三课之外,私课由山长自行决定.为了照顾自愿赴省城参加晋阳书院(山西最高学府)考试的学生,还规定官课日期不能与晋阳书院冲突.书院官课由知县亲临主持,公课由监院主持.而且封锁大门,实行扃试(考生各闭一室答题),试题为一文一诗.时限为六个时辰,不准逾限.梗阳、金河两个书院的官课错开时间举行,以确保知县都能亲自主持.

关于书院财产管理.官府不得借用书院房屋;书院内的一切家具、桌椅、书籍不准出院,每年由监院及值年绅士详细登记,逐月查考.

程豫制定的梗阳书院办学章程立足长远,结合实际,体现治学,相互监督,赏罚分明,多年行之有效,对梗阳书院能长期保持良好有序的教学风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余绪

自从程豫创建金河、梗阳书院后,清徐县便出现了“徐沟有金河,清源有梗阳”两所县级书院,并峙,熠熠生辉.金河、梗阳书院的教学成绩突出.自同治元年至光绪末年40年间,徐沟考中举人1 1人,进士3人;浦源考中举人11人,进士1人.其中的陈受中、刘文炳、洛鉴明、刘赋都等日后还成长为享誉全省的著名学者、教育家.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在全国发展迅速.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河书院改为金河学堂,梗阳书院改为梗阳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梗阳学堂扩大,占用文庙,改称“清源第一高等小学堂”.次年,金河学堂改称徐沟高等小学堂.具有浓郁的人文历史内涵的“金河”“梗阳”被行政区划名称“徐沟”“清源”取代.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将学堂改称学校.同年,清源第一高等小学堂改称“清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徐沟高等小学堂改称“徐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迭经变迁,徐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演变为现在的徐沟中学,而清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则在民国年间历经多次分合、废立、更迭后已经杳无踪迹.

进入21世纪后,在清徐县教育改革中,位于徐沟镇的徐沟中学和位于清源镇的清徐中学,依托本校优秀教育资源,各自创办了公参民性质的民办学校,命名为“金河中学”“梗阳中学”.酌水知源,薪火相传,算是对已经消逝百年的“金河书院”“梗阳书院”致上了一份睽违已久的敬礼.

书院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书院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