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大学生微文化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广西省4所高校的调研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大学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大学生微文化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广西省4所高校的调研

摘 要:调查发现,微文化给大学生生活、学习、思维、行为等带来了一定影响,需要网络宣传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完善功能的完善、实用性的增强等方面的建设.高校必须充分运用微文化的特征优势,弱化和规避其劣性,让其成为高校宣传和教育思想政治的好工具.

关键词:微文化;调查;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是一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工具形成的现代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具有后现代文化生态所有的基本特征——祛魅化、多元化、平面化、碎片化.[1]20世纪90年代,微乐队主唱麦子在传播他的微思想时,提出了“微文化”一词,并于2008年拓展到全新“微”的本相学——《微的哲学》.从此,微文化作为一种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环境密切结合的文化形态渗透到人们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微文化是高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是宣传和传播正能量、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广西高校微文化现状,笔者对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

一、大学生对高校微文化的了解、认知状况及分析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0份,从性别、年龄、学历分布情况看,男生占20.48%,女生占79.52%;17—20 岁占58.07%,21—24岁占40.37%,24 岁以上占1.56%;专科占23.88%,本科占74.37%,硕士研究生占1.75%.

2.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认识和评价

在调查“ 微文化概念的了解”时,40.08%学生表示“没听说”,34.24%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懂”,24.95%学生表示“懂一点”,仅0.73%学生表示“非常了解”.表明学生对微文化概念模糊,总体认识不够.当问及“微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尤其在网络舆情监测方面,您认为网络工作者应努力的方向”时表示“在大学生认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给予更多指引帮助”和“更多使用自媒体工具融入到现有校园网络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两项比例较高,分别占28.26%、22.72%,其次是“借助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的自媒体提供更宽松自由的师生沟通环境”“加强引导,坚持网上与网下教育联动结合”“突出自媒体强大服务功能,直接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比例在17.47%、16.81%、14%.

3.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表现形式——“微”工具的认识

在大学生使用过的“微”工具中,“微信”使用频率最高,达25.72%,其次占15%以上的有“微博”“说说”“易班”app、“微电影”,其中“微公益”占比较低,仅5.61%.从使用“微”工具累计时长看,32.93%的学生在“3 小时以上”、24.81%学生在“2~3 小时”,23.78%的学生在“1~2 小时”,18.48%学生在“1 小时之内”,表明微文化已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2],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与传统思政教育课堂相比,你是否更青睐通过微工具的使用对自己产生思想上的影响”,41.34%学生认为“传统课堂优于网络课堂”,35.17%认为“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差不多”,12.26%学生认为“传统课堂略逊于网络课堂”,11.24%学生认为“网络课堂比传统课堂好”.数据显示,学生对思政教育还是倾向于传统课堂,说明网络思政教育有待继续加强,以占据话语权.

4.大学生对“微”工具——微信、微信公众号、易班的了解和应用情况

(1)对微信的评价.调查显示,开通微信用于“与朋友沟通、交流”比例过半,达57.13%,21.26%学生用于“接收公众平台推送的服务信息”,14.85%用于“微信支付”.表明微信是大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多数学生通过微信共享和传播信息,微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子工具.对“希望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提供的信息”“校园资讯”的提问,按比例大小排列依次是“教育资源”“时政要闻”“娱乐”“心理咨询”.大学生普遍认可高校微信.[3]学校应认识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力量的战略优势,重视其影响力,通过它宣传正能量,把握话语权.

当问及“是否在微信中看到过妄议国家和党的言论或其他不良言论、虚假信息”时,4.67%学生表示“经常看见”,42.51%“偶尔会看见”,52.82%“没看见”.当问及“您认为这些不良言论给大学生生活带来影响”时,49.43%的学生认为“导向错误,影响正确价值观形成”,27.31%的学生认为“信息失真,引发道德法律问题”,13.51%的学生认为“不当流传,影响个人诚信”,9.76%的学生认为“ 信息过热,分散学习注意力”.调查显示,微信中还是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和与我国方针政策背道而驰的“妄言”.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假的说多了也会被误认为真的.这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宣传正确的“微文化”,将不良信息扼杀在萌芽中,应该引起重视.(2)对手机“说说”的评价.手机 中的“说说”类似微博,手机 用户可通过“说说”用简短的一段话发表感想或就某个话题谈个人看法,也可转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题.[4]学生对“手机‘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类别”,首选是“生活类”“搞笑类”,分别占34.13%、28.53%;其次是“思想类”,占16.33%,其他“政治类”“学术类”占不到10%.数据说明,对学生而言,“说说”大部分关注地是生活类内容,表达某一阶段或当天的感想和心情,让他们在网络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同时“说说”也是一个舆论转发通道,参与者在碎片式阅读时发表和转发言论,容易表现出“断章取义”的文化信息,教育者应密切关注,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发生恶性舆件.

(3)对易班的评价.易班网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易班网为在校师生提供论坛、博客、相册、网盘、群组、交友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易班应具有的功能”中,选择比例较高的分别为“课件共享”“校务通知”“校内外新闻”“求职信息”,占14%~7%,其次是“考研信息”“生活资讯”,占11%~12%.当问及“相比其他网络平台,易班的不足之处”时,回答“功能不够全面”“娱乐性不强”“界面杂乱”“ 使用繁琐”“ 缺乏创意”,分别占30.92%、26.89%、23.91%、11.85%.这表明,大学生对易班的评价中肯,认识到位,较注重易班的学习和信息功能,希望通过易班这一服务社区获取学习和校园信息,解决校园生活、工作问题,并认识到易班不足之处,网络工作者需加强界面功能和间接性,使它成为一个学校教育的好工具、学生学习的好助手.

5.大学生对教师使用微工具对自己的影响的评价

当问及“学校辅导员开通微博情况”时,80.16%学生表示“不清楚”,13.38%表示辅导员“开通微博较少”,仅6.47%表示辅导员“开通微博较多”.对“辅导员经常利用微博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13.04%学生认为“ 很不符合”,31.57%认为“不符合”,49.46%认为“一般符合”,5.93%认为“很符合”.这表明思政工作者使用微工具较少,或没有分享给学生,导致网络思政影响较小,有待加强.在调查“老师发布的‘说说’对您思想的影响”时,2.92%的学生表示“深受启发”,45.33%表示“有些影响”,38.13%表示“影响不大”,13.62%表示“没影响”.这表明教师的言论对学生有一定影响,教师更应注意自身“一言一行”,思考如何善于和精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教学.

6.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

表1 显示,微文化对学生生活、学习、“三观”教育、思维和行为方式有一定影响.其中,对“生活习惯”影响”“较大“,超过50%,说明微文化应用主要在生活上.对学习影响“一般”,主要在“学习资料获取上”,对“学习主动性的改善”“学习方法的改进”“考试成绩”影响较低,约占50%.值得注意的是,微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非常大、比较大”和“一般”比例相差不大,学生评价为“一般”甚至略高于“较大”.学生将网络世界的人生观、价值观评判为影响一般,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世界、学校教育中已形成一定价值观,对虚拟世界言论有自己的“是非曲直”辨析,不会轻易受其左右.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微文化概念较模糊,但熟悉微工具使用,微文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维、行为带来一定影响.微工具、网络宣传平台的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值得肯定,但需要继续增强功能和实用性建设.

二、运用微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把握微文化信息传播内容的碎微化特性,做好引导和“把关”工作

(1)培养辨析思维进行网上阅读.对学生在微信上看到不少“不良言论、虚假信息”问题,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良性网络思维,加强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维基础,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理性平和的思维、心态看待网络信息.

(2)做好舆情监控.相信学生,但不能尽信网络.1974 年,美国学者卢因提出“把关人”概念,认为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5]对高校来说,“把关人”就是思想政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老师要明确自身职责,熟练角色转变,通过线上“把关”监控和线下教育,维护网络环境的理性和平.

2.适应微文化信息传播的迅捷化特性,加强媒介建设

调查中微文化对“生活习惯”影响”“较大”,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表明微文化因为信息传递迅速,功能强大,使得生活便捷.媒介是学校宣传的网络阵地,具有标杆性,对学校和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应加强和完善学校网络平台建设,增加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栏目和功能,比如,校园资讯、课件共享、评优评助等,服务师生,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简化操作程序,提高APP便捷性,节约学习软件时间和提高使用效率;加大维护投入,接受使用者监督和意见,促进软件更新与完善.

3.整合微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强化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1)抓好主体内容建设.内容是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石.要明确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微信、易班等微媒介为载体,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氛围,带动微文化良性发展.微文化虽以碎片化形式传播,无论内容以何种千变万化的“面貌”出现,只要基石不动,主体不动,最终还是会呈现主体内容的中心思想.

(2)组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互联网技术谁就能抓住网络阵地“制高点”.高校微文化建设需要网络技术人才.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不仅在传统课堂,还要逐渐适应时代变化,将一部分精力转向网络课堂.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迁移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数字化交往能力、数字化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字化发展的能力等将成为互联时代数字教师的核心能力.[6]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加强网络知识学习和线上舆情监控.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现实世界不愿提及的困难与问题,占据多元化微文化传播媒介,成为学生网络“知心姐姐或哥哥”.

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催生的微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影响深远.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开辟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舞台,又引发了教育宣传和传播的新挑战,给予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考.只有遵循微文化特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学利用,合理规划,才能更好地建设微文化,让它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1]石文亭.网络异化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4(6):5-9.

[2]方晓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文化消费途径——基于浙江省17所高校调研[J].社会科学家,2016(07):118-121.

[3]宋欣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陪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13所高校微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5(07):80-83+111.

[4]石裕东,王霞.高校微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特区经济,2015(07):150-15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余胜泉,王阿习“.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6SZ068);右江民族医学院2017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项目编号:Fdy2017A03)的成果]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

大学生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大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