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文关于文化传承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

内蒙古艺术学院2018年4月28日召开了以“全球视野下草原音乐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传播学术研讨会”为题的学术会议.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会议所探讨的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怎样更好地进行传承与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多年行走于德都蒙古地区和其他地区田野工作的所见所闻和一直萦绕脑海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族群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

一文做了会议发言.

全文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同民族音乐文化趋同化的田

野现象观察与描述和对此现象进行的分析与思考.

一、德都蒙古田野个案看族群趋同化现象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阔,民族内部由于部落不同,生活地域与周边民族不同,音乐文化都带有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同民族的不同部落和不同支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音乐文化风格色彩区,而不同的风格色彩区,为构成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我国多元文化的

形成奠定文化基石.

青海德都蒙古族是蒙古族的重要一支,主要以和硕特蒙古部为主.德都蒙古的语义包含两方面之意,第一,从其自然环境特征方面,根据其居住的地域范围,有“上部”“高处”“源头”之意.第二,从人文文化因素方面,根据其部落来源于蒙古黄金家族,有“至尊”“高贵”“上等”之意.

德都蒙古从时间和空间范围来看,包括了广义的德都蒙古和狭义的德都蒙古之分.广义的德都蒙古包括从蒙元时期进入青海境内的“宣慰使司蒙古”,明代进入青海的“西海蒙古”(俺答汗)和17世纪以降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这三段德都蒙古的族源均可追溯到蒙元以前的北方森林游牧族群.狭义的德都蒙古则是指元亡迁至阿尔泰山及准格尔,与东蒙古对抗,17世纪中叶又南迁青藏高原,取代统辖这一地区的喀尔喀、土默特等东部势力,形成的青海德都蒙古游牧群体.根据时间空间看其地域范围,德都蒙古包括:青海、甘肃(肃北)、西藏那曲(霍尔39部落)、当雄(达木、八旗)地区蒙古族,但其核心是以和硕特蒙古部落为主,属蒙古黄金家族

孛儿只斤氏.

和硕特蒙古部自迁居并统治青藏高原后,与藏族等民族杂居,其传统音乐独特的音乐风格是与其地理环境和周边族群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密切相关,他不仅丰富了蒙古

族民间音乐,同时成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重要一支.

(一)从田野中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看趋同化现象

笔者从1997年开始的田野工作,在田野中遇到的问题会不断汇集,并关联成一个引起我们关注的族群性或者社会

性话题.

从第一次去做田野工作开始,我每到一处田野点,除了去参观当地博物馆、参加民间仪式、开展大量的访谈以外,必定要去做一件事情,即是去当地图书馆寻找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由众多的地方音乐工作者为编写《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卷本而收集的本乡、本县、本旗、本州或本市的民歌集成地方版本.每到一处的收获都会让我感到惊喜和震撼,因为每一处田野点我基本都会看到,当地文艺工作者们为这项工作收集的一本厚厚的本地《民歌集成》的油印本或手稿,其量之大,是我不曾预料的.各地区的这批民歌集成,会在当地图书馆中留有一至两份资料,之后这些民歌集成就被逐级递交,开始进行层层筛选,逐级淘汰的命运,最后被省级留下的民歌被编写在本省或自治区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某某

卷》的卷本中.

笔者曾经就此问题进行过一定的了解,被收录到各省《民间歌曲集成》中的各地方版本所收集的《民歌集成》中的民歌所占比例最多达百分之三十左右,最少甚至一首都没有.例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中,收录了32首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民歌,我在肃北县图书馆看到当地收集的民歌集成中约有一百多首民歌,这是被省级收录比例较高的卷本.但是同在甘肃省肃南张掖地区的喀尔喀蒙古族没有一首民歌被收录.再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中,蒙古族民歌共有47首,仅仅包括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这三个地区的蒙古族民歌,其他县、州没有一首民歌被收录,而格尔木的蒙古族民歌也只有15首,这与我在格尔木看到的当地民歌

集成和我收集到的一百二十多首的民歌数量相比,则占比相当少.

当地所收集的《民间歌曲集成》的版本中,保存着大量优秀的、极具地方风格特色的民歌,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民歌渐渐较少使用,以致被搁置起来.这些地方性的《民间歌曲集成》成为我常年田野工作收集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会为我提供现在当地人不知道或者知道歌名但不会演唱,或者在

当地已经失传的特色民间歌曲.

在笔者经常考察的青海省德都蒙古最美的29个部落,其民歌在每一个不同的县、市的部落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民歌集成中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而在此基础上的传承与传播中也渐渐不被本县、市的部落群体的人们所使用和演唱.而集成里出现的民歌会被不同县、市里的部落人们演唱,且渐渐集中,因而形成了省内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趋同化现象.但是整体还保留着德都蒙古民歌的风格和特色,同内蒙古蒙古族音乐文化趋同化的现在则是在近

些年的时间里更多.

(二)从传统音乐使用个案看趋同化现象

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德都蒙古传统音乐进行田野调查.当年传播手段远没有今天这样多样,对外的交流也属民间自由状态,草原上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属于青藏高原那种特殊的蒙古音乐风格.但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境内外蒙古族音乐文化交流的增加,这种对外交流的民间自由状态转变成以政府、学者、媒体等多层面的交流现状.在这些交流中,笔者观察到,德都蒙古传统音乐文化的使用、传承与传播都表现出了与内蒙古蒙古族不断趋同化的现象,这也使笔者产生

了蒙古族传统音乐失去多样性特征的隐忧.

个案一:公共场所中民歌音乐的使用

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成为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地.它的辐射面相当广泛,不仅对外来人可以进行传播,对本土人的传统音乐的传承也产生重要的影响.2015年夏季,笔者参加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办的蒙古学会议,期间,参会人员一起去参观新建的自治州博物馆,馆内的布置与展品突显青海德都蒙古的文化特征.此时博物馆里一直播放着蒙古长调背景音乐,而这首长调民歌是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我大惑不解,为什么不使用具有青海德都蒙古特殊风格的长调民歌?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他们使用其他蒙古族地区的音乐,导致了背景音乐与展品之间的不协调?我想,应该是他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出现了一定偏差,或者从心里认同只要是蒙古族的音乐都可以使用,并没有考虑到蒙古族不同地域性之间的音乐风格的差异.那天,笔者感觉不是置身于青藏高原的德都蒙古,而是行走于内蒙古的草原上.

博物馆是外来人到达这座城市后首选参观的场所之一,在这里传播与展品一致的本土音乐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统一性的彰显,也是对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可.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是当地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利用好这张名片,对向内传承与向外传播的路径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接

受状态.

个案二:纪录片中民歌的使用

纪录片是最真实地记录各种文化的一种影像视觉产品,今年青海德都蒙古航拍的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作品《生命的繁衍》进入了我的视野.片中记录了青海柴达木地区德都蒙古人偶遇一匹马驹诞生的过程,母马、公马、马群,族群成员之间的默契,无需语言讲述,只有心灵感受,感知生灵世界所充满的母爱、关爱、互助的情感.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展现了辽阔的高山草场,此时,唱遍全国的内蒙古乌拉特蒙古族地区的《鸿雁》跟着镜头进入片中.看着几近完美的镜头语言表达,再听其配乐,处于不同蒙古地域的视觉文化和音乐文化显现出不和谐的状态,给人一种文不对题之感.如果将背景音乐换成青海德都蒙古民间音乐,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会更完美.其实维护我们民族地域性的文化,还需靠生活在那片土

地上的人们,他们才是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的拥有者、使用者、

传承者、感受者和传播者.

个案三:年轻歌者的模仿

近年来,随着呼麦演唱的传播与兴起,对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年轻人造成强烈的冲击,掌握这种演唱方法成为一种潮流,青海德都蒙古年轻人也不例外.笔者近期听到的几首年轻人演唱的德都蒙古传统民歌,都加进去了呼麦的歌唱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德都蒙古民歌进行了创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破坏了极具青藏高原的德都蒙古传

统民歌风格特征,使其向趋同化方向发展.

这种现象也被内蒙地区大多数的年轻人、作曲家、演唱者使用,无论是新创作的蒙古族歌曲还是传统民歌,只要是蒙古族音乐,不管呼麦这种演唱形式是否适用于演唱内容,必定加在歌曲的某一个部分中.难道呼麦可以表达一切蒙古族音乐吗?笔者曾在2017年的夏季去呼麦发源地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图瓦人的民间音乐里也有非常好听的民歌,他们不是将这种呼麦喉音使用在每一首歌中,因为唱呼麦时都有对应歌颂祈祷的神灵.而我们只是学习了呼麦的发音技巧,并没有学习到其精神内涵.现在这样盲目地模仿与不加分辨地使用和崇拜同样加速了民间音乐

趋同化的脚步.

通过以上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德都蒙古族对自己特殊的地域性音乐文化并没有清楚的认知,随着与其他蒙古族音乐的交流,出现了向内蒙古的蒙古族主体文化靠拢的心理,其地域性的传统音乐文化渐渐地被广泛流行的蒙古族音乐文化所代替,其传承传播的音乐风格也渐渐失去了本土性,呈现出趋同化现象.这种趋同必将影响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也必然会导致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单一化现象.只有每一个本土蒙古族群,掌握自己的音乐风格,在整体民族共性的基础上保留更高的辨识度个性,这种地方性特色的音乐基因才会为整体民族文化的多样与繁荣提供源源

不断的营养.

二、从来自媒体、比赛的传播看趋同化现象

近二十年来,国家各级门、各级电视台都在不断加大力度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宣传与推广传播,定期举行一定规模的比赛和各级电视台的节目录制,这对保护和传承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无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录制节目与比赛过程中,某一民族的民歌渐渐地集中在几首流传较为广泛的曲目上.笔者曾经在2005年5月跟随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往贵州黎平地区侗族村寨中进行田野采风和录制原生态民歌,同时对曾经唱响巴黎的吴三妹进行访谈.当我问到:你小时候是怎样学习唱歌时,她答道,除了去歌师家里练习唱歌以外,还要去大自然中聆听各种昆虫的叫声,并不断的练习模仿和运用在歌唱中.就说模仿蝉鸣的叫声,她小时候会在春天、夏天、秋天不同的季节里去寨子里的大树底下去听春蝉、夏蝉、秋蝉不同生长时期的叫声,并进行模仿练习,以此作为练习民歌《春蝉之歌》《夏蝉之歌》《秋蝉之歌》基本功,那时歌师要求非常严格,每一种蝉鸣都要演唱得非常清

晰准确.

而随着《蝉之歌》(即《夏蝉之歌》)在央视等各大电视台和比赛舞台的亮相后,很多侗族歌队在各种场合中开始习惯性的演唱这首歌曲,很多外界对侗族大歌的了解也基于此,更多的侗族大歌比赛、录制都选这首歌曲.而吴三妹小时候模仿学习演唱《春蝉之歌》和《秋蝉之歌》等曲目现在已经开始被人们淡忘,没有人再唱了.其他侗族地区的很多人演唱曲目主要也是惯性地集中在电视台和比赛中常见的曲目上.民歌的多样性在这一地区的趋同化也日显突出.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笔者调研的其他地区,我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考察一个文化项目时,因提前被告知,会有很多民间艺人演唱当地民歌,便携带录像机和笔记本等采访设备前往.第一次对艺人演唱的四首歌曲进行录制,并将歌曲名称、歌词大意、来自于何部落、是否有故事背景等都进行了逐一的记录.第二天、第三天又见到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不同的艺人,我也分别录制了录他们传唱的民歌.但遗憾的是,那几天不同地点、不同艺人给我演唱的民歌有着高度的一致,也就是说,只有那几首民歌在反复地被不同的民间艺人演唱着.当我提出是否还可以演唱其他的民歌时,他们笑着摇头.在宴会上,他们会演唱在内蒙古地区非常流行的一些创作歌曲.那些天,笔者一直在脑海中停留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一个曾经流传着上千首不同民歌的地区,如今却出现了如此 “荒芜”的现象,当询问蒙古族新创作的音乐和其他蒙古族地区的民歌是通过什么渠道学来的时候,答案几乎都是电视、比赛、活动等传播渠道.可见,传播形式的力量不容小觑.即使有上千首的民歌的土地滋养出来的地域性歌手,也在丢失本土地域性音乐文化特征中,追赶着潮流成为民间音乐文

化趋同化的一支力量.

三、同民族音乐文化趋同化现象思考

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既犹如是一个地区、一个部落、一个支系精神与血脉的传承,又绝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事项.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言:“传统是一条河流”.这条不断前行的河流中的每一条流段,每一条支流,都显示了自己不同的特

色与美好,没有支流汇入的大河其生命力又会怎样呢?

从上述描述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族群音乐文化的趋同化现象在不断的扩大加深中.文化多样性基因就像植物的种子,只有种子丰富,才会带来多彩的世界,相互之间才可以不断地借鉴发展.所以,只有保持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才会为将来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民间音乐文化才不会干枯.但现在同民族的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趋同化的现象正渐渐打破多样性文化特征,形成单一性音乐文化现象,这样趋同化的现象迫使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在现代化的今天,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各种文化流通与传播速度加快,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中,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认知尤显重要,怎样能够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喜爱本

土音乐文化,并引以为豪地去传承传播呢?

首先,学习和耳濡目染是对本土音乐认知最重要的第一步.成年人是否在儿童时期学习接触本土音乐文化,或者在生活的空间可以接触本土文化,对其日后是否喜爱和使用本土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上述所提,如果在公共所合可以播放本土音乐,纪录片配乐使用德都蒙古族传统音乐,我想,这不仅仅对外可以达到传播的目的,让他人对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蒙古人的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

上让本土人可以感知热爱并传承传播本土音乐文化.

其次,当地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掌握与传播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从众心理非常严重,追随着各种流行音乐文化,不考虑是否合适自己,便将各种流行的音乐元素强加于本土民歌中.本土音乐文化不仅仅具有其音乐风格的特殊性,还包含了本土的历史、地域等文化,每首民歌的背

后都凝结着本土文化故事与情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在文化思想方面,提出了“文化自信”的理论思想.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心理、思想和精神上对本民族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肯定与认同,是一个人、民族、国家对自身价值取向的充分认同.由此,推及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才不会盲目跟风.文化创新是年轻一代人的理想,但是,首先要弄清楚从哪里来和要到哪里去之后,既了解自己本土文化的内容和精髓,又要清楚为什么去学习别人?要学习什

么?怎么学等等.这样在文化自信的态度上的学习,才不至于在学习外来文化中迷失方向.

第三,由于各类媒体和各种比赛的时间有限,经常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民歌进行播放和宣传,很多民族的人看电视里播放本民族的什么歌曲,就去学习什么歌曲,比赛中经常使用什么曲目,就学习生命曲目.电视、比赛中什么民歌出现的频率高,年轻人学习的就比较多,甚至形成许多青年人不会唱民歌或多年只会唱几首民歌的现象,这对本土音乐的传承

与传播会产生不利影响.

以前很多民间的歌唱比赛中并不以歌手的声音为评判标准,而是看你会演唱多少首民歌并且声音也好才可获胜.在比赛时,别人演唱过的曲子目,自己就不能再演唱了,这就形成了民间艺人不断的学习新曲目的良好动力,今天我们才

可以听到如此丰富的民歌.

笔者以为,宣传媒体及各类比赛活动中可以提倡或鼓励演唱者多选之前没有被演唱过的富有本土特色的优秀民歌,这样可以让民间艺人不断地学习,让地方版的《民歌集成》中的民歌渐渐“活”起来,让吴三妹等人小时候演唱的歌曲被人熟知且使用,这对本土文化传承的丰富性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笔者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牧民在草原自由地游牧时,每平方公里的草场上分布着八百多种植物,自从牧民围圈草场定居游牧以来,每平方公里的草场上的植物迅速退化成二十多种,而近些年草原的退化现象更为严重,很多地方出现了沙漠化.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同民族不同部落与支系的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其实就是支撑整体民族文化的种子根基,如果这种多样性渐渐被趋同化,我们的民族文化一定会存在危机.在很多时候,大家都以为,演唱的是同一个民族的民歌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同民族的不同支系或部落的音乐文化特殊性,殊不知经典的民族音乐文化一定是依托于多样性的特征

才得以生存、发展、壮大.

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找到本民族、本部落、本地区自我精神音乐文化的支撑,有了心理归属感,才能高举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大旗,走向精

神回家的路.

崔玲玲 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结:

适合文化传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传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