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和任务情境作文思路拓展:如何找到合宜的顺序类论文例文

本论文可用于思路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思路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任务情境作文思路拓展:如何找到合宜的顺序

胡根林

任何文章都有思路展开的一般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等.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宜用时间顺序;描述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的情况,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制作或操作过程,宜用程序顺序;论述事物的内在联系,宜用逻辑顺序.

无论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程序顺序、逻辑顺序,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先说开始再说结局,这是时间顺序;先说结局,再追溯开端,也是时间顺序.先说上下,再说四周,是空间顺序;先说四周,再说上下,也是空间顺序.先说一二三,再说四五六,是程序顺序;先说四五六,再说一二三,也是程序顺序.先说原因,后说结果,是逻辑顺序;先说结果,后说原因,也是逻辑顺序.至于在具体的文章中采用怎样的顺序,主要是由写作目的、特定的作者和读者决定的.

这里就议论类任务情境作文的逻辑顺序做点讨论.

一、思路拓展背后的逻辑顺序

众所周知,不管是证明还是阐释,任何观点的表达都是一点点、一步步、一层层展开的,这就涉及到写作思路的拓展问题.下面四种思路的拓展方法是学生所熟悉的.

(一)纵向拓展

纵向拓展,一般是指循着事物的内在联系,将一个道理(论点)分成若干分论点,让思维顺着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历史到现实等路子一步步展开说理的思路拓展方法,在论证上通常表现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多采用引申、层进、演绎等推理方法.人教版初三的课文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就是纵向开拓、层层深入论证的典型例子.文章用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出观点,强调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接着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因素;然后进一步论证了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最后总结上文,提出我们要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结论.

掌握这种拓展思路的方法,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做深入的分析,要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横向拓展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或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向拓展,就是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论证中心论点,将观点分解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反对党八股》就采用的这种方法,将党八股的危害分成八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最后归纳.

如果我们把道理一点一点分开来想,就会思路明晰,文意畅通.掌握这种开拓方法,关键在于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做多角度分析.

(三)反向拓展

事物往往有其对立面.反向打开,就是从论题的反面着眼,把思路向与论题相反的方向延伸,通过否定来达到论证论点的正确与必要性.这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从论题反面的现象说起,论述其错误或危害,在否定中指出正确的主张,以揭示提倡这种主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种情形是在提出论点后,或由正及反或由反及正,展开说理,构成正反对比,在对比中阐明主张,在比较鉴别中使论点得以论证.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属于第一种情况,先阐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从而确立了要“拿来”的主张.

(四)设喻(或类比)拓展

设喻(或类比)拓展,就是运用一些能和观点构成类比或比喻关系的故事、寓言、事物来活跃思路,展开论证的一种拓展方法.这种方法一般作为前面三种思路拓展的辅助方法.《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以邹忌受妻、妾、客蒙蔽的事来类比说理,生动地阐述了齐王也受蒙蔽的道理;而荀子的《劝学》全篇也是采用了比喻拓展的方法来阐明道理.

运用这种开拓思路的方法,重要的是善于联想,寻找到与论点有某些相似的事物,然后扣住相似点展开说理.

上述四种拓展思路的方法,其背后的依据都是逻辑顺序.表面上看,像纵向拓展似乎只存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但实际上也存在深入浅出的顺序.人们总结出逻辑顺序大概可分12种——有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6种;也有倒过来的6种——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特殊.这表明,所谓顺序,无非是把事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它本身不存在“一定这样”或“一定不能那样”的情况.作者思路拓展过程中采用哪一种顺序,除了本身表达方便或更适合自身特点外,考虑最多的恐怕还是读者——作者总是想采用一种让读者最容易接受的顺序来论述,使读者尽可能理解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能深入到思维的曲径通幽处或隐晦曲折处“读懂” 自己.

二、寻找合宜的顺序:基于课例的研究

议论类文章思路拓展的方法尽管有多种,逻辑顺序呈现方式也可以多样,但在任务情境作文中,通过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合宜的顺序来有效拓展思路,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我们通过课堂研究形成了一个课例,从中可以窥见一些

奥妙.

(一)好的设计成功了一半

该设计是第三轮的定稿.第一稿议题不集中,在任务情境设计中,既有关于学生出国读书的利弊讨论,也有关于国内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修改后话题集中于学生出国利弊的讨论.第二稿对象不够具体,学生出国利弊谈,这个议题对象指向不明,过于宽泛,根据实际情况,定位于高中生比较合理,因为高中生这一年龄段自理能力还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够强,出国容易产生的问题多,其利弊也比较 明显.

从一稿、二稿到三稿,除了任务情境设计上越来越严密,在具体活动设计上教案定稿也有独到之处.在第二个活动中有三个环节,从理由是否充足,逻辑顺序是否明确的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并逐步理清思路,这个设计最后显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教研组同伴互助

这是依托于本次任务情境议论文公开课而开展的教研组活动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发言踊跃,说明任务情境这一视角引发了大家对议论文教学指导既有思路的反思,开始关注学生思路拓展的顺序问题.会上大家的发言有三个层次:其一,说理要充分;其二,说理要有序;其三,要注意文体和语体.如果说前面的设计很好地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过程中要明确逻辑顺序,那么这一研讨对于执教教师进一步认清逻辑顺序具有可变性,对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顺序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片段呈现.

(1)说理要充分.

师:我们的写作任务是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多数同学会碰到的——高中生出国读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出示预习作业结果:利大于弊23人,弊大于利21人,态度犹豫迟疑2人)

师:这是大家经过仔细思考、权衡利弊后得出的结论.

(出示各位学生的原因综述)

出国之利:摆脱束缚,有利于多元化发展;利于就业;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开阔视野,扬长避短;熟练掌握外语,扩大交流,利于培养自信;顺应时代潮流……

出国之弊:生活方式、文化不同;经济问题……

师:由作业可见,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但健全自身思维更需考虑“理由充足”.老师帮大家罗列了一些可以考虑的角度,大家是否可以在这些角度的基础上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思考,让说理更充分?现在大家拿出自己的提纲,再做些思考,还能想到别的理由吗?还能通过其他同学的看法获得些启发吗?请在原有基础上充实自己的

理由.

(片刻思考后)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增加的理由,畅所欲言.请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展示.

生:我们组主张不出国留学.补充的理由是——高中生心理不够成熟,是非观和价值观都不够成熟,面对复杂的外在环境可能会误入

歧途.

生:我们组主张出国留学.补充的理由是——出国留学是锻炼心智的一个绝好机会.

(2)说理要有序.

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大家意见的展示,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能从其他同学的意见中得到启发.这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成果越多越好,但在成文的过程中,这些理由需要整理归类并进行筛选.

(屏显理由归类)

小王的个人因素;家庭和国内外环境因素等.

师:如何取舍可运用的材料呢?选择自己熟悉、有话可说的素材,在成文过程中才能说得清楚透彻,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生:删除的是外国的科技更先进这条理由,太过于笼统,且同学们不熟悉.

生:保留的是经济因素,删除的是无法传承本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因为我个人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展开不擅长.

生:删除了文化和风俗的差异,因为很不熟悉,也是道听途说而来的.

师:嗯,现在大家都有所取舍,针对自己不熟悉且无法展开的内容大胆删除.此外,我们还要做什么呢?还需要把留下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排列,如内因——外因,个人——家庭——社会,过去——现在——未来等.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逻辑顺序把留下的材料进行适当修改、调整.

(师巡视各组修改情况)

师:作文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修改意见.

生:我是从个人——语言障碍、家庭——经济负担、学校——学习氛围这三方面来拓展思

路的.

生:我是从个人——自理能力、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回国就业时的文化冲突感这样的顺序来展开的.

师:很好,刚才大家谈到了自己思路拓展的逻辑顺序.在作文中要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所谓说理要有序,指的就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

(3)注意文体和语体.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师:如何劝说对方?首先要以理服人,理由充分,说理翔实.树立自己的观点,观点要鲜明,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若是自己都犹豫不决,遑论劝说他人.为每一个分论点寻找真实可信的论据,如具体事例、名言警句、现身说法等.今天我们就其中一点展开,即“为每一个分论点寻找真实可信的论据”,同学们互相交流,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素材,证明自己的某一个理由.

生:钱学森,通过国外的学习提高了科学研究素养,回国后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出国留学无人约束,业荒于嬉,我有这样的立意,但还没有找到具体的素材.

师:看来平时的阅读摘抄作业还应更加踏实有效些,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除了以理服人外,还有什么能令我们针对某个对象的劝说更有力?应该还要考虑劝说对象的情感因素,说理要得体,即以情动人.

2.课后集体研讨.

冯老师(执教教师):任务情境作文,我们的理解是,因为学生写作热情不高,所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如手机在校可否使用,高二应该选择哪三门加试学科,课堂效果确实比较好.胡老师让我再上一节任务情境作文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学生们积极讨论后的成文部分,即如何充分说理,这也是一个尝试.

钱老师:高三的学生只会很笼统地贴标签,因此课堂氛围有些沉闷,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类,罗列板书?

王老师:内容新颖,思考深刻,教学中的几大环节衔接紧密,逻辑通顺,但我有个疑惑——冯老师教学中尽管强调了逻辑顺序,但在我看来这个逻辑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根据作者的表达需要进行调整的.

冯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王老师:比如学生先从个人条件谈出国利弊,然后谈到家庭、谈到社会,当然也可以倒过来,先谈社会,再到家庭,然后联系到自身.

冯老师:哦,很有启发,这点我没想到.

关老师:我们也可进一步关注下,学生选择怎样的逻辑顺序和什么因素有关.冯老师,你前面提到的情境是教师设定的情境,还是课堂中生成的情境?

冯老师:情境写作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想是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在面临一个具体的作文题时,能够生成一个具体的情境,如你的作文是和谁在讨论,是向谁诉说.

吴老师:这堂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大家有何具体建议?

王老师:情境导入.

高老师:这可能会导致时间不够.

关老师: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己把理由分类.

王老师:分组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针对一个任务深入研究,或许更加有话可说.

蔡老师:选取一个说理顺序,如个人——家庭——社会,让学生逐个深入展开.

何老师:情境导入,建议拍摄短视频,让学生自己表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吴老师:把课前预习部分中的原因罗列挪到课堂教学中.

陆老师:能否展开辩论,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把讨论深入下去?

蔡老师:投影展示学生课堂生成的提纲,请其他学生发表意见,现场修改.

董老师:应该提醒学生这个任务中的关键要素,即出国是为了促进小王的学习,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利弊”的思考,而不是泛泛而谈.

陈老师:众说纷纭说利弊,现场生成,让学生自己说,然后选取最能展开的三条理由,按表达需要自由排序.

钟老师:设置一个更贴近学生的情境,并给学生提供分析模式,找到适合他们自身表达的那个顺序.

冯老师:通过刚才讨论,我明白了不少,所谓说理要有序,这个序并不是“公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表达的“序”,而选择的依据并不在事理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他想与之讨论的所谓读者,或“潜在读者”.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表达上的这个“序”,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

(三)课堂引导要得法

在教学设计多轮修改和教研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搭建平台让教师开设公开课.这节课是作为区域公开课来展示交流的,课上学生反响 热烈.

这节课最突出的亮点是让学生补充理由的环节.因为学生补充理由的过程中要说明补充的和原来的是什么关系,可能是主次、先后、重点辅助等,这样一分析,学生就明白了各条理由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以下是教学主要环节展示.

1.具体化分析.

教师整理了出国的利弊因素:

出国留学之利:a.摆脱国内应试教育的束缚,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b.减轻就业压力,有机会实现海外就业;c.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立;d.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历;e.熟练掌握外语,扩大交流,利于培养……

出国留学之弊:a.生活方式、文化风俗差异大,很难适应;b.高中生心智没有成熟,自制力弱,心理素质差,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误入歧途;c.国内高考压力大,国外升学压力也不轻;d.国外教育昂贵,名不副实;e.淡化母语学习;f.盲目跟风;g.乡愁,孤独,难融入;h.国外社会环境不安全……

师:综合一下,也许对大家的思维有帮助呢!

(屏显)

文化认同高中生出国留学;心智成熟;教育模式;外语水平;生活能力;经济实力;高考压力;就业压力;自学能力……

2.补充理由.

师:大家根据刚才呈现的同学的思考,自己是否还坚持弊大于利或者利大于弊?补充一些自己的理由.

(学生在原有作业基础上修改)

生:我加了一条.我认为出国利大于弊,其中学习自制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补充自学能力这一条.

师:你想表达什么呢?

生:我想表达的是高中生出国有的是为了逃避压力.

师:这非常好,有的高中生出国是为了逃避压力,但自制力差,自学能力不好.

3.了解任务,提出要求.

(屏显)

假设你是小王的好友,请你选择小王或小王父母一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来劝说另一方,帮助澄清对方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

师:如何达到劝说对方的目的?

(屏显)

以理服人,树立自己的观点:观点鲜明;为每一个分论点寻找真实可信的论据.

对论证进行自我反思:(1)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与命题有关的信息?(2)我得出这个观点更多基于个人的主观倾向还是客观依据?(3)我的证据是否可靠?(4)从我的材料、论据中能必然得出结论吗?(5)我能否注意到我的观点覆盖之外的特事特例,并且做出合理的解释?(6)我有没有考虑到不利于我的观点的材料以及反对方的意见,并有效 应对?

4.完善理由,形成提纲.

师: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理由,形成一份完整的写作提纲.罗列的理由越充分越细致 越好.

(学生修改,形成提纲)

师: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看对方补充了什么理由,为什么要补充.

任务情境议论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明确各种有效的拓展论证思路的方法,而且要找到合适的教学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方法的奥妙.从上述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帮助学生审好题后,通过“补充理由”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思路,效果不错.而类似这种“补充理由”的方式很多,比如,让学生增删材料,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为列出的材料排序.教师要善于思考,努力在“教”和“学”中搭建桥梁,把要教的知识通过合宜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到.

另外,任务情境议论类文章拓展思路上有其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在于材料排列的顺序并不是简单的事理本身的逻辑顺序,而是由写作目的以及特定作者和特定读者决定的逻辑顺序.比如,上述课例中,影响高中生出国的因素有文化认同、心智成熟、教育模式、外语水平、生活能力、经济实力、高考压力、就业压力、自学能力等,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呢?这是由特定作者和特定读者决定的.如果针对的是自学能力薄弱的人,他本人也为此而担心出国学习不能安排好自己的功课,那自学能力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讨论的聚焦点,文章就要围绕这个点开展讨论.而有的学生外语水平低,交流困难,自然也会成为出国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000)

思路论文范文结:

关于思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思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思路

2、论文的思路

3、论文思路

4、论文思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