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环境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以兴化劳动号子为例类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可用于地理环境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地理环境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以兴化劳动号子为例

程 鹏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22)

【摘 要】在社会音乐文化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存活于民间的“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作为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以民族所在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兴化劳动号子作为兴化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文化存在于兴化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水乡劳动号子的明显特点.这种典型的地方特色正是兴化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生态土壤所决定的.

【关键词】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民间音乐;兴化劳动号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84-01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态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兴化地区的劳动号子因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有着江南水乡号子的典型特点.

一、江南水乡孕育兴化劳动号子

兴化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腹地.兴化属淮河流域,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俗称“五湖八荡”,丰富的河道和湖面使兴化人民依水而生.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民的劳作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稻田耕作和渔业,劳动号子自然离不开这两项内容,如:《栽秧要趁好时光》(栽秧号子)中所表现的是栽秧时的劳动场景.

兴化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田资源,人们辛勤耕作.《栽秧要趁好时光》这首劳动号子共分为两段,歌词不同但旋律相同.作为江南地区的栽秧号子,在语气称词上有着水田号子的典型特点,区别于一般陆地劳作号子的节奏短促及旋律单一重复语气称词的特点,兴化劳动号子的语气称词相对较短且旋律性更强.歌曲第二小节到第三小节是“来…哎…”的语气称词,旋律音由宫商角羽四个音组成,旋律跨度较大,起伏明显.整体上歌曲旋律婉转幽美,体现了兴化人民在插秧劳动中轻松的劳作状态.除此之外《栽秧要趁好时光》也受到江南水乡民歌的影响,第二小节的旋律和江南民歌《茉莉花》的前奏是一致的.就歌曲本身而言,不仅完整地呈现出了兴化人民栽秧时的劳动场景,整体歌曲风格也符合江南地区的审美要求.兴化劳动号子所具有的典型特点正是兴化所处江南水乡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当然,人文环境也是影响号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兴行教化”作用兴化劳动号子

明万历十九年,兴化知县欧阳东凤在主修《兴化县新志》时,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兴化僻处东海.斥卤之地,赋重民罢,物力少诎,而人文蔚起,学问好修不减邹鲁.若乃省阁名公、朝廷元辅、谏垣台宪、秘书藩臬、心膂股肱之佐先后踵出乎其乡,诚缙绅之渊薮、人才之都会也.”确实很奇怪,兴化地处偏僻,经济并不发达,但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竞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明代更有3人位居宰辅.自古以来,农民就一直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建国以后,兴化地区的农民也正式摆脱了地主阶级的迫害,在劳动号子中加入生活时政,也是兴化劳动号子的独特之处.如《攀花号子》中所唱到的“千年压迫才呀翻身……”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兴化劳动人民对社会改变和时代进步的歌颂与赞扬.从第一段歌词中就可以看出,在劳动号子中兴化人民大胆地加入了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憎恶与不满,虽然作为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先天性的缺失,但是受到兴化地区整体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农民的思想也随之开化.紧接着第二段歌词中“合家大小发咯劲锹……生产行啦家”体现了兴化劳动人民在摆脱地主压迫之后,想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生活越来越好的美好愿景.这样的歌曲内容真实地反映了人文环境对兴化地区劳动号子创作的深切影响,除了兴化地区涌现出的杰出历史人文,作为底层的劳动人民也在这样的人文环境氛围中,通过劳动号子展现出了自己的无穷智慧.

三、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们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中,民间音乐也与生俱来的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兴化劳动号子,作为村社型的民间音乐,具有群体化、全民化、民俗化、实用性等特点,这些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带来的.正是由于兴化地区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点以及自古浓郁的文化氛围,才有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兴化劳动号子.

作者简介:

程鹏(1991-),安徽人,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所,2014级艺术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结:

关于地理环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地理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环境论文

2、地理教育期刊

3、环境工程论文

4、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5、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6、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