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辛迪瑞拉的足尖奇缘芭蕾舞剧《灰姑娘》版本漫谈类本科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舞剧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辛迪瑞拉的足尖奇缘芭蕾舞剧《灰姑娘》版本漫谈

文字 陆轶文

神仙教母、南瓜马车、盛装舞会、闪亮的水晶鞋……这些充满梦幻色彩的元素装点着《灰姑娘》的故事,让它超越了地域和时代,广为流传.故事中的人物和道具成为了文化符号般的存在,在时尚、影视、动漫等领域有着别样的生命力.

在芭蕾舞台上,“灰姑娘”的故事同样生生不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新奇而优美的音乐则为一代代编导提供了“脑洞大开”的空间.

法国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Perrault)的《灰姑娘》可谓是最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之一了,编舞家也对这个故事青睐有加.早在1813年的维也纳,便有《灰姑娘》的故事被搬上芭蕾舞台的记载.1893年,伟大的芭蕾巨匠佩季帕(Marius Petipa)、伊凡诺夫(Lev Ivanov)和切凯蒂(EnricoCecchetti)为帝国玛利亚剧院(即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前身)编排了一个版本,采用的是俄国作曲家菲廷霍夫.席尔(Boris Fitinhof-Schell)创作的音乐.意大利芭蕾明星莱尼亚妮(Pierina Legnani)在其中出演灰姑娘一角,完成了高难度的三十二圈挥鞭转,收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后来,她在佩季帕编舞的《天鹅湖》中再次展现了这项绝技.

可惜,早期芭蕾版本的《灰姑娘》大多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只能在文字记载和老照片中寻得踪迹.直到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音乐《灰姑娘》问世,它为舞蹈家们提供了一座值得不断挖掘的音乐宝库.

普罗科菲耶夫的《灰姑娘》创作于1940年至1944年,同期他也在创作歌剧《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联举国振奋的气氛中,莫斯科大剧院的首席编舞扎哈罗夫(Rostisl Zakharov)相信,一部新舞剧的诞生能够极大地鼓舞人心.1945年Il月21日,由扎哈罗夫编舞、沃尔科夫(Nikolai Volkov)编剧、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芭蕾舞剧《灰姑娘》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了.著名舞蹈家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对灰姑娘一角的诠释则为这个版本添上了传奇色彩.

此后,越来越多的舞蹈家选择采用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编排自己的《灰姑娘》芭蕾版本.1948年,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在经历了二战后成功复排《睡美人》后,迫切地希望拓展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战时的种种资源限制此时已经得到缓解.这也给编舞弗雷德里克·阿什顿(FrederickAshton)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舞剧提供了财政支持.最初阿什顿考虑过采用德里布的《希尔维娅》(Sylvia)进行创作,但他最终选择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灰姑娘》(后来1952年阿什顿确实编排了《希尔维娅》,不过那是后话了).作曲家用音乐描绘出灰姑娘与王子诗一般的爱情萌芽,引发了阿什顿的共鸣.

如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一样,阿什顿的《灰姑娘》充满了浓浓的英伦风情.在舞蹈编排上,阿什顿对佩季帕的致敬不胜枚举,男女主角和众仙子的舞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什顿1946年的作品《交响变奏》(SymphonicVariations).在讲述故事时,阿什顿删除了一些曲子,包括表现第三幕王子去寻找灰姑娘途中所见所闻的乐段等,力图使剧情更加紧凑.在对滑稽角色两个丑姐姐的处理上,阿什顿毫不吝啬地运用大量哑剧表演手法,赋予人物夸张的喜剧色彩,这种处理方式与苏俄编导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丑姐姐的角色由男演员反串扮演,在该剧首演中,阿什顿和另一位芭蕾大师罗伯特·荷普曼(Robert Helpmann)更是“自毁形象”,亲自上阵扮演两位丑姐姐.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曾经发行过阿什顿版《灰姑娘》的全剧录像,记录了两位年迈大师插科打诨的经典演出,令无数舞迷津津乐道.

不过,阿什顿的《灰姑娘》虽然彰显出英伦特色,但是舞步编排基本上还是遵循着佩季帕以来的古典芭蕾传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程式化的特点.如今看来,这个版本可以说还原了童话最浪漫美好的模样,老少咸宜,但舞美设计和舞蹈编排都中规中矩,很难让当代观众眼前一亮.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与传奇芭蕾明星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碰撞出了别样夺目的火花.时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团长的努里耶夫,擅于将传统的故事情节改头换面,用他极具个人特色的芭蕾语言重新讲述.他破天荒地将弗洛伊德学说的概念引入他的芭蕾舞剧,极大地丰富了舞剧的内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空间.而“灰姑娘”那耳熟能详的故事到了努里耶夫的手中,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明星的诞生”.

努里耶夫的《灰姑娘》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好莱坞,那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编导也借此向他痴迷的电影艺术致敬.女主角梦想着逃离酗酒的父亲、恶毒的继母和两个继姐妹,在电影梦工厂成名成星.最终灰姑娘被一位制片人发掘,完成了大银幕首秀,还“顺便”俘获了_一位电影明星的心.如此大刀阔斧的改编,初看让人大跌眼镜,但细细品味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努里耶夫的《灰姑娘》依然贯彻着他最钟爱的几个主题:逃离严酷现实的强烈愿望、现实与幻想世界互相交融难分彼此、梦想最终以艺术的方式得以实现.故事专注于女主角的成长,备受欺凌的女孩无所依傍,靠做明星梦获得短暂的安慰;对于时间流逝的忧虑,对于梦想崩塌的恐惧,推动着灰姑娘,因此她在爱情觉醒的那一刻选择逃离.在努里耶夫的编排下,灰姑娘的“梦想”被具体化,一位男制片人无疑是这个电影世界里如同“神仙教母”般的存在,而灰姑娘赶去参加的“舞会”也自然而然被改编成了一场电影试镜会一一灰姑娘与电影“王子”便是在此相遇.

除了故事改编上的新意,努里耶夫处理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更是让人由衷感叹,确实是大师手笔.尽管时代背景和角色身份都有改变,但努里耶夫非常忠于普罗科菲耶夫的乐谱和创作意图.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长篇芭蕾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同时能够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这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便有充分展现,而《灰姑娘》中一支支色彩斑斓,如珠宝般闪烁着光泽的舞曲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努里耶夫的舞蹈语言基于古典芭蕾语汇,同时也兼顾了一些哑剧和戏剧表演元素,动作组合丰富、饱满,总有十分大胆的创新,与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总是无比契合,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很多时候真是让人难以辨别,究竟是音乐之美成就了他的舞,还是他独树一帜的舞蹈编排带出了音乐中那些尚未被发掘的新意?比如舞剧第二幕,灰姑娘与电影明星定情的一段“凳子双人舞”,道具的创新运用,男女主人公新颖的托举造型,合着丝丝入扣、渐入佳境的音乐,将两人彼此试探,渐渐明确心意、喜悦非常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动人.

努里耶夫在创作他的《灰姑娘》时,并未参考或沿袭当时存在的任何一个芭蕾《灰姑娘》的版本,全是凭借他的非凡热情和创意以及与舞美设计师彼得利卡·约内斯库(PetrikaIonesco)通力合作,让灰姑娘的“电影梦”照进了无数观众的心里,也照亮了芭蕾界后辈创作的路.自1986年努里耶夫的《灰姑娘》首演之后,新问世的《灰姑娘》芭蕾版本几乎或多或少都在延续“现代改编”的路线.

目前炙手可热的编舞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的《灰姑娘》无疑也深受努里耶夫的影响.拉特曼斯基出生于圣彼得堡,毕业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附属学校.2002年,他受马林斯基剧院委约,编排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情节芭蕾《灰姑娘》,此前他已经创作了一些独幕剧.舞剧的故事在一种稍稍有点错位的摩登风格中展开,毫无疑问彼时刚在国际舞台上“初啼试声”的拉特曼斯基还在尝试摸索自己的风格,他在试图平衡作品中多样元素时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作为经典题材新编,拉特曼斯基简化甚至完全抹去童话故事中“南瓜马车”“神仙教母”等一些梦幻元素,不失为大胆有趣的想法,然而很遗憾他没有完全贯彻这个想法,并给出比较圆满的处理.在一些剧情发展的关键点,他似乎太过执着于编排一些舞台剧式的动作,用舞者的表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却因此而“牺牲”了一部分音乐的妙思,有点可惜.

不过,即便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拉特曼斯基的《灰姑娘》还是不失为一部新鲜讨喜的作品.这版《灰姑娘》将故事搬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布景和装置的设计也透着浓浓的美国味——灰姑娘一家的住所令人联想到《西区故事》中的旧式公寓楼,舞会上的宾客多是“摩登女郎”装扮,主角们的哑剧表演跳脱了明确的时代限制,更加具有现代风格.继母和两个姐姐夸张逗趣的表演是很大的看点,这一版本将这三个角色的反派色彩弱化了不少,增添了更多滑稽喜剧的元素.只要这三人在台上,便是鸡飞狗跳、笑料不断,教人捧腹.2017年1 1月,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将这版《灰姑娘》带到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让上海观众也领略了足尖上演绎的童话和普罗科菲耶夫音乐的美妙.

毫不夸张地说,是普罗科菲耶夫那抒情悠扬、充满新颖妙思的音乐使得“灰姑娘”同白天鹅、睡美人等一起成为了芭蕾史上的重要形象.那些细腻丰富的和声、色彩斑斓的配器和饱满的戏剧张力使得音乐的魅力经久不衰,也为编舞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童话故事里,灰姑娘最终找回了丢失的水晶鞋,与爱人终成眷属;不过现实里,她足尖上的奇缘远没有结束.相信在未来,《灰姑娘》的音乐还能被挖掘出更多的新意,承载更多编舞的匠心.

舞剧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舞剧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舞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