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鲁迅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社会意识以阿Q和Q氏为例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作品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鲁迅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社会意识以阿Q和Q氏为例

浅析鲁迅及村上春树作品中的社会意识

——以阿Q与Q氏为例

史倩 西北师范大学

摘 要:鲁迅先生和村上春树先生都在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以Q命名的不幸者,他们有成功也有失败,却都是制度的牺牲者,同时也是作者对制度和社会的一种控诉.

关键词:鲁迅;村上春树;制度;国民性批判

作者简介:史倩(1991.8-),女,甘肃卓尼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前言:

制度权威是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和尊重,个体需要制度来保证生存,而制度也需要个体的遵循来完善.人是制度权威的建设者、维护者,又受制度权威的影响和制约.

一、姓名不详的阿Q

(一)小黄鞭子的革命者

在阿Q正传的序中,鲁迅先生写到,“我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被人称为阿Quei ,姓名籍贯都不可靠,就略写为阿Q.”Q就像是阿Q癞痢头后面拖着的那个焦黄的小辫,是封建王朝在新的制度下的动荡.在江南的未庄住在土谷祠里,以打短工为生,做工很卖力,却也只得到了一句“真能做”的称赞.期间受尽了豪绅恶霸甚至是同为被压迫者的阿D的欺辱、压迫.为了生存,阿Q做了窃贼.当革命的风及到 未庄的时候,阿Q看到了赵太爷的恐惧,一心想加入革命党.阿Q是革命党的消息传出以后,未庄的人用一种惊惧的眼神去审视他,这是新的权力权威对老的制度的一种冲击.原有的制度权威赵老太爷都不敢直呼他的名字,而是叫他老Q.这是新旧制度更替时原有权威阶层对新制度的谄媚,以谋求自身更大的利益,用新的制度来保护自己.

然而阿Q却被两种制度的权威一同审判,并送上了断头台.最终革了自己的命.作为一个受到制度压迫的被剥削者,阿Q想得到制度的庇护,却无法被任何制度所认可,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被制度权威所谋害,而对于未庄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杀头好看的毙.

(二)入门无路

在赵太爷的儿子中秀才的时候,阿Q喝了两碗黄酒,说自己姓赵,细细排起来还比秀才长三辈.几个旁听的人听了倒也有些肃然起敬.秀才考中了秀才,也就意味着进入了封建士族制度内,成为了 封建制度的权威代表.阿Q说自己姓赵,便受到了旁人的肃然起敬,就是个人关系的权威.

一开始的阿Q想依附与赵氏的封建士族权威,得到庇护从而追求自己的利益[1].然而却被赵老太爷叫去打了一个耳光,又赔了地保二百文酒钱,自不敢说自己姓赵了,这是阿Q第一次对制度权威的尝试,却不被别人所认可,并被制度内的权威者所惩罚.

二、叙述者的“朋友”Q氏

(一)成功者

如果说阿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那么Q氏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成功者.漂亮的外表,温和的性格,优异的成绩,还有个漂亮的女朋友.可以说Q氏从一开始就是制度内的宠儿,他有一个在四国开医院的父亲,父亲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家,自然少不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庇护者这使得Q氏成为了 体制内的成功者.

(二)好性格的依附者

当叙述者的书因为Q氏被打湿的时候,他一直跟我说对不起,并承诺赔偿,不停地 表达自己的歉意,并展现出与往日一样令人惬意的微笑,却直到最后也没有想起我,或许不是认不出,而是因为没关系了,与开头鱼儿想的一样,“那东西跟咱们没关系”.在Q氏的认知里从我大四那年退出宿舍起,我们就没有了关联[2].毕业之后的Q氏在电视台成为了一个 导演,电视台作为体制制度的传播媒介,Q氏在为体制代言.只有紧跟着体制才能得到体制的庇护,Q氏很清楚,这也是这么多年Q氏成功的诀窍.

女孩曾是一位明星,也是Q氏的朋友,在叙述者看来甚至可能是Q氏的恋人.当Q氏被要求跟女孩谈解约的时候,他非常重视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正如叙述者说的那样“但那不是Q的责任,谁的责任也不是”.Q氏一次又一次表明的无能为力 致使女孩失去了工作.女孩一气之下泼了他一身的可乐,Q氏并没有生气,因为他遵循着自己的身后的制度而失去了自我.他小心翼翼地依附着制度,生怕被制度所辗轧.

三、从围城到下一个围城

(一)城外

如果说制度是一个围城,那阿Q就是入门无路者,受到制度权威的压迫和剥削,渴望得到制度的庇护,却被制度碾碎.其实未庄的其他人何尝不是如此?就连跳出世俗的尼姑庵也被制度所剥削,阿Q死了,而其他人却在制度下苟延残喘,精神胜利也好,欺辱弱者也好不过是个体在制度中的扭曲,是制度辗轧下不幸者的自我慰藉与自我麻醉罢了[3].

阿Q是鲁迅先生对麻木的国民性的一次严厉的针砭.是对个体面对制度压迫奴隶性的一次“呐喊”.

(二)城里

同阿Q相比,Q氏是幸运的,因为他出生在制度内,也因为制度而一直很成功,他们拥有丰富的物质,却依旧无法填满自己灵魂上的空虚.他遵循着制度的脚步,却也在制度中失去了自我.

在完蛋了的王国,其实是Q氏们的没落.这是对资本主义体制内发展的一次探究和反思.

结论:

制度就像一个玻璃瓶,外面的被剥削者看到了制度内的温暖,却没有闻到玻璃瓶内灵魂腐朽的味道.里面的制度内,看见世界的阳光,却无法从制度内脱身,正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而制度就是身上脱不去的枷锁.制度内也好外也罢,如村上春树在演讲中所说“假如只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而两位作者所阐述的都是个体在制度面前的无力与渺小,所以村上发出了王国完蛋了的感伤,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社会发出了无情的批判.写作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拥有尊严,将人性的光辉投射其中,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4].

参考文献:

[1]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J].现代中文学刊,2011(03):4-32.

作品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作品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文学作品投稿

2、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3、摄影作品投稿

4、作品投稿

5、文学作品投稿网站

6、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