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导师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我国高校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难点和类本科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生导师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我国高校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难点和

导师制的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70年代末的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末才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随后美国的一些大学也仿效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高校中被广泛推广[1,2].1938年,浙江大学首先开启了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先河;1949年后,本科教育因政治等影响改革为学年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出现中断;直到21世纪开始,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本科生导师制又在一大批高校中开始试行[3].

一、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我国高校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一种,与高校辅导员的集体教育模式不同,它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各高校开始“大扩招”,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通过面对面交流、教学、科研指导等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言传身教给学生,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本科生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4].2.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将辅导员的“以管为主”与导师的“以导为主”管理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辅导员从整体上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避免学生走弯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导师发挥专业上的优势,了解学生的特长、专业爱好、学习能力等,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科研课题,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强化,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和动手的能力及对科研的兴趣,便于确定今后发展方向.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本科生导师制可谓是势在必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在国内高校实施时间不长,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综合各高校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导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辅导员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后,要求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两者工作职责的重叠,使得导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学生遇到问题时多咨询辅导员,也使得导师的工作职能感缺失.弱化了导师的部分职能,使得导师制趋于形式化.2.生师比过高.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导师对自己指导的本科生只能进行小集体式的日常教育,再加上大学科研考核力度逐渐增大,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辅导本科生的精力和时间锐减.也出现了部分导师让研究生对本科生进行辅导,削弱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

3.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足.我国高校本科生普遍存在课业量繁重的问题,使得本科生疲于上课,没有时间参与导师的一些辅导课此外,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本科生缺失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利于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

4.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目前,我国各高校缺乏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监督机制,量化考核标准不明确,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有采用《本科生导师制记录手册》作为依据对导师进行考核的,但手册记录事实存在与否无法进行全程监控.还有依据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进行考核的,但学生本身缺乏主动性,大部分是对导师进行优秀评价,使得导师制流于形式.而且,缺乏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机制.各高校多根据考核结果给导师发放少量导师津贴和工作量补助,不利于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鉴于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明确以培养全面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制定有效的实施制度和管理体制.1.明确导师角色定位.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和进度,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深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结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处理好考研、就业和择业的关系,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另外,导师与辅导员间应权责明确,避免职责重叠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并定期沟通,全面履行导师职责.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高的生师比要求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方面拓宽导师资源,一方面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充分利用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人生阅历等,达到更有效地引导本科生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请在校博士后工作人员承担部分学生的引导工作,也可以培训博士生或者硕士生担任学生的生活导师等.这既缓解了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让本科生得到应有的指导,又锻炼了研究生的责任感等职业能力.

3.完善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直接给学生分配导师的方式,而忽视了导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意愿,不利于调动二者的积极性.因此,应建立集中的导师资源档案公开化[4],让学生了解不同导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能力、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及对指导学生的具体要求,从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学生的信息也应公开化给导师,便于导师选择合乎自己要求的学生.这种双向选择制度,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真实情况选择合适的科研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导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科研优势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4.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明确导师和学生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学生有义务配合导师开展辅导工作,定期主动汇报个人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学习、科研任务等,提高自己的积极主动性.5.建立良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为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调动导师的积极主动性,我国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导师制监督管理机构,确保导师认真落实导师制工作,并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量与导师的工资、职称评审、绩效等相结合,严格按照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效提高导师制的教学效果.

6.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校情,以创新教学为载体,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有助于导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教研项目,发挥所“导”本科生的优势,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避免重新分配创新创业训练教师对教师精力的过度消耗,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校“大扩招”背景下大众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弥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导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生师比过高,学生积极主动性不足,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等,造成本科生导师制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应让导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缓解导师压力,完善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良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根据学校校情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等创新教育模式相结合,让本科生导师制得到不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生导师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生导师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生导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生论文盲审

2、毕业论文评语导师评语

3、音乐生论文

4、生发表论文难吗

5、生毕业论文字数

6、医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