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谁最早引介了国外标点符号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标点符号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谁最早引介了国外标点符号

1866年,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出访欧美的使团——斌椿使团的成员中,有一位十九岁的年轻人.他时刻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新奇的世界,并将有意思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记入日记中.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学习英文的人, 他随后随团多次出洋, 见证了清政府外交历史上的诸多“ 第一次” , 也见证了众多东西方交流的“ 第一次” .他就是张德彝.

张德彝(1847—1918)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1862年,清廷的总理衙门为了培养能够办理洋务的人才,决定创办“京师同文馆”,请外国人来教中国人学习外语.十五岁的张德彝考入同文馆,1865年,在“毕业考试”中,他被奏保为八品官.1866年入选为斌椿使团的成员之一.

第一次出洋之后,张德彝先后七次出国.1 8 6 8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时,他任通事(翻译) , 环游了欧美各国; 1 8 7 0年,钦差大臣崇厚因天津教案一事专程赴法道歉,张德彝任随员.有趣的是,这次出洋,他目睹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他在《随使法国记(三述奇)》中,记述了凡尔赛军队攻入巴黎的许多具体细节,“各巷口多筑土石墙,几案墙,又有木筐墙,系以荆柳编筐,内盛零碎什物,堆垒成台,炮子虽入,含而不出.”张德彝成为首个记录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

作为最早出洋的中国人,除了关注西方发达的科技,张德彝还非常注意西方文化.他在书中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过分析和描述.他对自行车、螺丝、巧克力等词的翻译,至今还在使用.除此之外,如今广为使用的标点符号,与张德彝也有很大关系.

同治七年,张德彝以翻译的身份访问欧美.这是他第二次出洋,他把所见所闻以《再述奇》为名出版.他在这本游记里写道: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 外补充一句, 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 则加一横“——”.

张德彝介绍的西方“句读勾勒”,虽然觉得烦琐,但多年后,引起了国人的注意.1897年,一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子,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以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均表示欢迎并应用.4月,胡适、钱玄同等几位教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后经北洋政府教育部予以批准,于1920年2月2日颁行了《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标点符号由此诞生.

(郭旺启摘自《城市金融报》2018年7月9日)

【素材分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有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因为他不知道是苦是甜.第一个发表新言论的人也总是饱受争议,因为他需要顶着不被认可的压力.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随着岁月的洗礼闪闪发光,经得住考验的真理会造福子孙后代.

【速用名言】

1.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爱国将领 吉鸿昌

2.只有广泛地得到教益,自己才能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独创一格.——中国戏曲家 荀慧生

(特约教师 郭有朋)

标点符号论文范文结:

适合标点符号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标点符号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参考文献标点符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