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作者简介:

张岂之,江苏南通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自然法则,称为“天道”,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即社会和人的价值标准.“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研讨,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文明”的同义语,含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制度.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理解“天道”与“人道”.

老子独特的“天道”与“人道”论

老子在其所著的《道德经》中赞扬“天道”,认为“道”演化为万物,没有神力,自然而然.“天道”不争、不言、不骄,没有制物之心,它像无形的巨网广大无边,将世界上的一切都囊括在其中.与此不同,“人道”自私、偏狭、不公,“损不足以奉有余”.为克服这种社会弊病,老子倡导“人道”效法“天道”.

治国者要有“柔弱”“无为”的品格:淳朴,谦卑,像水一样与百姓在一起;圣人“以百姓心为心”.这样经过“天道”改造过的“人道”,达到“道法自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论述,展示出中华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充满智慧和洞察力.不过,《道德经》用自然“天道”否定“人道”,在理论上也有其偏颇的一面.

孔子关于“人道”的理论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看来,“道”指人的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是人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当“道”与个人的生命冲突时,志士仁人应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生命,维护“道”的尊严.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有认识能力,有道德自觉,有使命感,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依据孔子的解释,这种使命感建立在对百姓的关怀上.这被后世称为“民本论”.子路问孔子:“愿闻子之志.”

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又把能够广泛地有利于百姓而解除他们患难的行为称为“圣”.在他看来,即或是尧、舜也没有完全做到.战国中期,孔子的民本论为孟子继承、发展,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百姓最重要,社稷次之,君主又其次.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剧变的历史阶段,是从血缘宗法社会向统一的封建社会发展的时期,开创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各派都有关于什么是“天道”“人道”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儒家,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中唐时期韩愈关于“道统”

和“文以载道”的理论

韩愈“道统”论阐述了儒学的“先圣明君”既是治国理政的典范,又是正宗思想的传承者,宣传“君”和“师”的统一,体现“内圣外王”的融合.韩愈在理论上还有一大贡献,就是为士子们学习研究儒学指出了言行统一的道路,他推崇《礼记》中的《大学》,认为其中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立志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有序可循.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出了很大贡献.所谓“古文”,指先秦两汉时的散文,文体自由,表述清晰.魏晋以降,在汉代赋体的基础上形成的骈文,讲究对偶、声律、典故和词藻,华而不实.针对此,韩愈倡导“文以载道”,力主进行文体改革,用古文来振兴儒学,弘扬道统.

儒、释、道融合的历史文化意义北宋时期儒、释、道融合趋于成熟,理学成为儒学的新形态.理学中的关中学派开创者张载在凤翔府(今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授徒讲学,提出儒者应有文化的担当精神,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华民族历来重道崇德,这是优良传统.“道”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但也有共性,由此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重视历史文化研究,推进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说: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中所凝结的先人智慧,对今天治国理政有不少启示.他指出:发掘和利用工作做好,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资政.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创立了“本纪”“列传”“表”“书”的史学体例,从五帝之首的黄帝开始叙述中华历史,为后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史记》论述治国理政者要有深厚的道德素养,又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还认为,西周时制礼作乐的周公和西汉时的萧何就是这样的政治家.司马迁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他在孔子的故乡曲阜停留日久,进行考察体验,在《史记》中写了《孔子世家》,将孔子定位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至圣”,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班固撰写的《汉书》扩大了史学范围,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中外交往等都属于史学研究的范围.他把《史记·大宛列传》改写成《西域记》,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国家的历史,以及汉朝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历史.

两千多年前,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个论点并未过时,至今仍然有现实的教化意义.

(编辑 冀青艳)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结:

适合传统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传统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2、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5、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6、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