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翻译美学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论自恋》译文的审美再现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为您写翻译美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论自恋》译文的审美再现

【摘 要】翻译美学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部分,其研究价值不可小觑,尤其是翻译美学技巧研究,是译界关注的一个主要焦点.本文以培根的散文作品《论自恋》为翻译客体,杨自伍先生的翻译作品为翻译主体,运用翻译美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审美再现,尝试通过从词义美、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四个审美角度出发,研究《论自恋》译文的审美再现,分析译文中蕴含的各种翻译美学技巧,感受这些技巧对翻译美学的升华.

【关键词】论自恋;翻译美学;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225-03

自翻译美学在中国翻译界发展,就为中国译界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译界对于翻译美学的研究是无止尽的,尤其是翻译美学技巧的研究.翻译美学技巧不仅提升了翻译的艺术价值,也让翻译美学得到了发展.而审美再现作为翻译美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翻译美学技巧的研究,通过研究散文《论自恋》的审美再现,来分析译文中存在的独特美感和美学技巧.主要从词义美、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四个审美角度出发来寻找散文中蕴含的独特美感.而这些美感作为不仅是美感的体现可供读者观赏,也是重要的美学技巧可供译者学习.虽然散文篇幅短小十分精悍,杨自伍先生的译文在运用多种美学技巧的基础上同样做到了短小精炼,在原文多短句的基础上,熟练并十分地道运用四字成语,文言以及地道的中式书面语等,向读者传达了词义美、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等,而这些美感同时作为重要的翻译美学技巧,也让读者很好地感受到原文的神韵,再现原文的艺术美感.

一、美学翻译理论的相关内容

(一)翻译美学的起源

中国翻译历史悠久,最早起始于古代的佛经翻译.从老子早期提出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仅字面意思可看出,中国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注重于美学的研究,当代的翻译学者毛荣贵也指出:“中国转统的译论基础就是美学.”(毛荣贵,2005)由此可见,在中国的翻译文化不仅起源很早,美学的发展对中国古典文化也相当重要,因此翻译和美学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翻译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很年轻,但从美学视角探讨、阐释、实践文学翻译,在国内外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我国翻译思想“十大学说”(王秉钦2004:4)中,几乎所有的学说都有其美学渊源.例如,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美学论”、朱光潜的“艺术论”、许渊冲的“三美论”等译论,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显著的贵美倾向.大思想都是由小思想汇聚而成,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一代一代的美学理念也让翻译美学日趋成熟.

(二)基本主张和内容

翻译美学理论在刘宓庆的重要著作《翻译美学理论》(刘宓庆,2011)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以翻译审美研究为基本取向,以语言审美及语际转换的审美理论需要为目标,注重客体和主体的双向流动,强调“翻译为体,美学为用”的原则,为翻译美学把稳了大方向.

翻译美学是翻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翻译美学不只是一个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和结果,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和审美性的活动.其基本的主张在前人的研究下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的研究,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翻译,都存在着翻译的艺术.第二,原文的艺术模仿和对译文的艺术创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翻译的审美客体就是译者所要翻译加工的原文,这个原文必须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审美需要(刘宓庆,1995)因此在翻译翻译的过程中不能让原文的价值流失,得当的运用翻译美学可巩固其文学的价值.第三,语言形式在文学语篇的美学构建中意义非凡.因此,文学翻译不仅要求译文的准确性,还有其形式之美.尽量将原文中内容、语气和甚至声调做到一个准确和生动性的传递,以完善其形式之美.

二、《论自恋》译文的审美再现

(一)词义美

文章的字词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最直接的载体,也是了解文章手段.换句话说,我们一开始注意到的就是文章的字词,而不是文章句式风格和情感等等.从古罗马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塞罗针对文学翻译而主张的“辞章之美”到严复主张“信、达、雅”中的“雅”,可见词义美感推敲的重要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字词是一个基础关,它的任务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但是在美学翻译的过程中,字词不仅是最基础的,字词的推敲也是审美再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论自恋》的翻译中,杨自伍先生善用四字翻译,风格虽然十分短小但是非常精炼,有一种简化的古风美感.让人忍不住反复回味,而惊叹其翻译的手段和能力,这种风格和美感也贯穿了整片文章.以下会举例论证.

译例1:

原文:Narcissus is said to he been a young man of wonderful beauty, but intolerably proud, fastidious, and disdainful.

译文:那喀索斯,人称风度翩翩美少年,惟心高气傲,锱铢必较,蔑视一切,令人不堪.

这段文字虽然十分短小但十足体现杨自伍先生的翻译风格,在字词的运用上十分讲究,四字成章在表面上能让文章的美感度提高.在英文中“wonderful”其实是一个十分常见赞美词,在译文中翻译成了“风度翩翩”.其实“wonderful”这个形容词不仅只是形容人,还可以形容物与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好形容对象的对应,译文将“wonderful”明确翻译成人的形容词,还进行了美化,风度翩翩不仅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还将人物的形象生动化,不但让人感受到了男主人公的美感,也感受到了译文的美感和诚心.

(二)音律美

音律作为美感体现的技巧之一,其受众程度却不高.在汉语中分为四个声调,在这四个声调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音乐的美感.体现音律美的手段主要有押韵、叠词、拟声词等等.但是随着翻译美学的不断发展,音律美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重视,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中明确指出音律美为其中一美,很多书籍也慢慢将音律美化入研究翻译美学的进程中.

译例1:

原文:For with this state of mind there is commonly joined an indisposition to appear much in public or engage in business; because business would expose them to many neglects and sorts, by which their minds would be dejected and troubled. Therefore they commonly live a solitary, private, and shadowed life; with a all circle of chosen companions, all devoted admirers, who assent like an echo to everything they say, and entertain them with mouth-homage;

译文:故尔辈一生独来独往,与世睽离,黯然无光;交游挑剔,门户狭隘,彼此五体投地,一众呼应,同声相应,口角春风应酬同好;

本段译文让人关注到很大的亮点之一是译者对于原文句式重组的能力,但是人就不能忽略其蕴藏的音乐声律之美.音律美在审美再现中也是一个常规的手段,因此音律美对于文章美学翻译的升华也十分重要.虽然以短句的方式呈现,没有七言律诗如此规整,但是此段文字在尾韵处理上仍有所押韵.这种处理或许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的,但是译者在心中也默认字词的韵律对文章有着润色的作用.在分号之前分布的尾韵为“ang”, “li”, “ang”, “ti” 可见尾韵的韵律规则基本可以化为abab,在分号之后的分布主要为“ai”, “ai”, “ying” , “ying” 可见尾韵的韵律规则基本可以划分为aabb.这些押韵的字词让没有声音的文章有了音律声韵美,读起来也更加朗朗上口,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因此音律美作为审美再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翻学美学的运用中也仍旧不可忽视.整片文章也不只是只有译例这段文字存在着押韵的现象而是分布在全文的每一个角落.事实上,杨自伍善用的四字结构在本段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有规律的结构,不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让人文章的音律美加分不少.

(三)意境美

意境美本属于文学艺术上的审美艺术,唯美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在许渊冲的三美学说中有着么一个论点,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许渊冲,1987)可见意美在翻译美学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是在诗歌的翻译中需要意境美,所有的文章有需要一定的意境氛围,包括散文.而这篇散文有孕育着他独特的意境美.

译例1

原文:With a few companions to whom he was all in all; followed also wherever he went by a nymph called Echo.

译文:有俦侣二三,如鱼得水;行踪所至,仙女跬步不离,芳名厄科.

整片文章实则都充满了意美,所以便拿首段文字的个别字词做推敲,“few”是一个非常模糊数字,在一个很大数字背景下,“few”所代表的基数也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种模糊的数字背景下,一般普通的译文下可以用“几”“不多”等同样模糊的数字替代,但是一般可以通用翻译的,译文的美感度会大大降低.而译文中的“二三”首先是符合原文认知中数量不多的一个概念.“二三”表意为实数,而在文言的意境中实则更代表了虚数.不仅在概念上满足了量数的要求,达成了虚实相生,在美感上也十分具有古风的质感和意境美.将“he led a solitary in the woods and hunt grounds.” 将一个长句翻译成一个两个极具古韵美的短句“临泉猎场”,“优游岁月”,原文的故事背景是在西方的神话故事里,因此原文中很多都会带有西方文化特色,而直接将这些特色很直白地译出来,毫无疑问是没有美感的,读者也无法理解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就像文章开头的主人公名字的音译一样.但是如果将西方的意境用中文的概念代替,这样就能让文章更加为人了解,临泉会场和优游岁月就是很好的的列子,能让人想象到中国古代古人在林间狩猎,悠闲自得其乐的模样,情景交融,有着很好的代入感,也很能让人感受到想象中的意境美.包括后来的“俦侣二三,如鱼得水”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美好的意境.

(四)风格美

文章的风格可以说是文章的精神所在,就像在《翻译概论》中许钧讲风格归为“神”的概念.通过文章的风格我们深掘其中蕴含的更深刻的意义甚至于作者背后的故事.因此在两种语言相互转化的时候,既不能由于带着翻译陌生语言的生硬也不能失去文章本身的风格.因此风格美作为审美再现的手段,在翻译美学的技巧运用中不可忽视.《论自恋》实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义的散文,这是培根在家道中落后的作品,有着他对生活和生命深深见解.杨自伍先生也将这种讽刺风格通过文字带给了读者.

译例1

原文:For men of this disposition turn out utterly useless and good for nothing whatever; and anything that yields no fruits, but like the way of ship in the passes and lees no trace, was by the ancients held sacred to the shades and infernal gods.

译文:如此性情者,终于毫无用处,一无所能;凡事无所结果,犹如沧海行舟,飘然而过,不留痕迹,古人遂奉为阴魂与地狱神明.

此段文字摘于文章的结尾,一般来说散文的结尾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风格的体现.这段文字也恰巧是文章讽刺寓意的极点,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绪,讽刺,不屑等等.译者在处理上也是独到深入,不仅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还将文章的讽刺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三个“无”字排比,强烈地反讽了男主人公的悲惨结果.后又用中国文化特色中的“阴魂”,“地狱”的字眼再次强调主人公心性高傲的最后下场.将作者映射不屑像男主人一样人的讽刺情感,传达得有声有色.

三、结尾

本文以杨自伍先生的译文《论自恋》为例,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论自恋》译文的审美再现,从词义美、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四个审美角度出发,分析译例,探讨了译文中存在的翻译美感和翻译技巧.体会到了翻译技巧不仅可以还原文美感,还升华了译文的艺术价值.可见翻译美学对翻译活动和翻译评议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tim,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党争胜.从翻译美学看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J].外语教学,2010(03).

[3]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书林出版社,1995.

[5]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大学,2005.

[6]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五洲传媒出版社,2006.

[8]杨自伍.英国散文名篇欣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9]赵秀明.中国翻译美学的初探[J].福建外语,1998(2).

翻译美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翻译美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翻译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论文文献翻译

2、毕业论文翻译

3、外文文献与翻译

4、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5、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6、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