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旅游产业融合机理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旅游产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旅游产业融合机理

严伟1,2

(1.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江苏南京211169;2.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 要: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耗散性,在此背景下,在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作用下整个系统发生失稳,当系统产生的微涨落能量累积超越了系统的稳定性束缚力后,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生巨涨落即旅游产业融合发生.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可以表达为三性:结构失稳性是旅游产业融合的起始点,序参量动力协同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复合性,旅游产业融合内在过程具有微涨落和巨涨落的统一性.

关键词:自组织;旅游产业融合;耗散性;序参量;涨落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1-0091-06

收稿日期:2015-12-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A790163)

作者简介:严伟(1967-),江苏扬州人,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

一、自组织理论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间的关联关系

这里的旅游产业结构是指由狭义的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共同构成的广义的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这种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具有产业构成上的综合性、产业范围的延展性和纵向结构上的层次性,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

近年来,过去常常被用来解释某一自然系统发展变化的自组织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某一社会系统的存在、发展与变革.国内有很多学者尝试使用自组织理论对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进行研究,取得了一批比较新颖的研究成果.例如,姚慧丽(2007)用自组织与熵理论揭示了旅游企业的扩张机理、范艳丽(2009)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诠释了旅游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机理、许登峰(2010)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曹艳英等(2010)进行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形成发展机制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表明旅游学界有很多学者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研究旅游产业融合有可能是一个视角比较新颖、研究空间比较广阔的新兴学术领域.

自组织理论是一套包括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熵理论等分支理论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在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中不同的理论分支适应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的关联图谱(见表1).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复杂系统下的子系统,旅游产业结构本身就是一个以传统旅游业为中心、相关产业为依托的开放网络系统,“经济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自组织性”的论断表明自组织理论可以被应用到旅游产业融合这种产业结构变迁现象的研究中.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构想是:首先论证旅游产业结构的耗散结构特征,然后运用协同论解释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和融合模式,运用突变论解释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即内在形式和过程,最后运用熵理论解决旅游产业融合的测度问题.

二、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是旅游产业融合发生的背景

更进一步讲,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系统.旅游产业结构的耗散性特征是旅游产业融合发生的背景和前提条件,耗散性使得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间发生各种能量、信息和物质上的交换,这种交换使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间不是处于一种“死寂”状态,而是处于一种被称为“远离平衡态”的活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间在诸多序参量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得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间发生碰撞、裂变、分解和融合等运动形式,并最终形成各种形式的旅游新业态,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即发生旅游产业融合现象.

之所以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1],是因为其具备了以下特点:

(1)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延展性的系统.在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中,旅游业与其关联产业间存在着广泛的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对流,不断地引进旅游业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理念充实、扩充原有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使得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成为一个不断膨胀、无边界的系统.

(2)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是指孤立系统不随时间变化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一种单一、无序、“死”的状态.在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中,由于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关联、互动、交流,使得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保持了一种高度活跃状态,这种活跃状态为系统可能发生的类似于产业融合性质的创新准备了条件.

(3)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各产业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当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碰撞、分解和融合时,其相互作用的关系非常复杂,既存在正负反馈,又存在着线性与非线性依赖关系.

(4)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存在着系统的变迁、跃进和优化现象.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作用下,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在产业融合的方向上表现出了一定趋势而非事实,整个系统发生不足以引发系统结构发生质变的量变,即所谓的“微涨落”,只有当微涨落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阈值”才会引发整个系统的质变,即“巨涨落”,旅游产业融合成为现实,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从当前状态跃升到另一更高级状态,意味着前一个系统的消亡,更高一级系统的诞生.

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备了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意味着系统具备了进一步演化、变迁的条件,结构失稳性是系统演化的起点和突破点.系统演化规律揭示,所有的系统完成从旧态向新态的转变,都是源于系统旧态的失去稳定性,系统旧态的失稳性是产生新态的必要条件.

三、失稳性是旅游产业融合的起点

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发挥原有功能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失稳是系统竭力避免的消极因素.然而,自组织理论以探寻系统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 关注的是系统新结构形成和原有结构状态的丧失,从此角度看,承认不稳定性又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微涨落总是存在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展过程之中,然而由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微涨落还不足于打破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固有秩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微涨落在系统失稳的临界点上被放大成为巨涨落时,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才会失稳、解体,产生具有新的有序结构系统.在临界点上发生的微涨落导致的巨涨落,会使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失去稳定, 失稳是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产生复杂行为、发生结构转换的前提和基础,这里的系统结构转换和产生复杂行为包括了旅游产业融合这种产业创新形式.

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融合经历了一个从原有旅游产业结构中孕育、分化、成长和扩张的过程.旅游产业融合发生与否,取决于其对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原有稳定性束缚力的突破能力,这种突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的强度 [2].也即,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引发的微涨落使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达到高度不稳定的临界水平,就会使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生变化;若突破力指标强度不足,弱于系统的稳定性束缚力则会使系统低于临界水平,微涨落就会被系统吞噬或衰减,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生的微涨落就将消失,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将得到恢复.前述分析表明,微涨落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演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微涨落使系统达不到临界水平而衰减,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表现出稳定性;另一种是微涨落达到或超过临界水平,演变成巨涨落,原有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表现出失稳性,系统出现新的结构与表达并趋于稳定.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由旧结构失稳,通过涨落触发,产生新的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过程如图1所示.

四、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分析

自组织理论将对系统变革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因素命名为序参量,在此序参量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产生失稳、发生产业融合的动力和原因,系统序参量是一项宏观变量、慢变量和命令变量.对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而言,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可以被理解为多个序参量动力的协同.传统上,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被描述为“五力协同”, 即:旅游产业结构自身特点,如旅游产业结构的强关联性;旅游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政府产业管制规制的放松;技术创新.这些不同的序参量在推动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旅游产业特点和旅游企业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市场需求是拉力,技术创新是推力,管制放松是助力[3].正是这些以“力”的形式出现的序参量的协同作用,催生助长了旅游产业融合,如图2所示.

(一)旅游产业融合序参量动力机制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复合性特点

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Haken)对“自组织”的概念有这样的认识:当一个系统能够独立完成功能上的、时间上的以及空间上的结构,就称这个系统为自组织系统.相反的,当系统在完成这一过程工作时,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这个系统就是他组织.

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系统,因为旅游产业结构具有强烈的开放性、纵横向上的层次性以及产业构成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在进行自组织运行时,一定会受到国民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相关部门主动的、有目的出台的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影响,这两种力量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旅游产业融合是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产业融合的自组织因素存在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本身,可以长久地、隐性地作用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不同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自组织,他组织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系统进行的发展控制,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作用是显性的,这种观点体现出人们对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理解.总之,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存在自组织以及他组织复合作用的特性,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的自组织因素与外部的他组织因素共同促进、调控着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生、发展过程.

自组织和他组织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这是旅游产业融合演化的主要动力特征.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强关联性特点、旅游经营者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旅游需求多样化、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持久、隐性地作用于旅游产业融合演化过程中,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优化升级.而管理者制定的产业政策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往往被理解为一种他组织因素,更多地融入了“人”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有意识干预和控制,显性地作用于旅游产业融合.自组织和他组织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共同构建旅游产业融合演化发展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理性构建与自发演进

更具体、更微观地讲,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自组织表现为市场的“自发演进”,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他组织表现为政府的“理性构建”.所谓理性构建,是指通过社会主体的自觉行动或其主观的理论设计推动社会的改变和发展,而自发演进的观点则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发的和自然的过程,表现为一种连续渐进的进程,因而反对政府的干预和人为的设计[4].

1.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理性构建

1997年世界银行在发展报告中强调:政府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这种发展能否持续下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追求全社会整体目标上,政府对变革的影响、调节和推动方面的潜力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这种能力发挥良好,则该国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但若情况相反,社会经济发展便会止步不前[5].政府在旅游产业融合有序演化过程中主要发挥四点作用:A.制度供给;B.制度创新;C.制度试验;D.新制度培育.

旅游产业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政府对旅游产业活动的干预,影响社会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分配,从而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因此,旅游产业政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旅游产业政策的基本特征:A.诱导性和间接性;B.系统性;C.动态性;D.稳定性和连续性;E.针对性.

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及相关部委办局为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行业)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程度.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被旅游业界称为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里程碑式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特别强调“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推动“互联网+旅游”跨界融合.自2007年以来,国家农业部、、体育总局、林业局、邮政集团总公司、水利部、中医药局、海洋局等与国家旅游局跨界合作,签署相关文件,促进所在产业(行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2.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市场自发作用

市场自发作用是旅游产业融合有序演化的动力之一,其主要特点是:A.自发性.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依靠自身力量形成与发展的,无须借助于其他外部力量的干预和协调.B.内生性.在市场选择的背景下,整个经济系统内部各产业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催生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发展.C.客观性.源自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自发性与内生性,即旅游产业融合是整个经济系统在未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组织选择的结果.

源自于市场自发作用产生的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势是: A.市场竞争的严酷,使得融合后的旅游产业素质比较高;B.经历了严格的市场选择, 融合后的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强.市场自发融合的不足之处是: A.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融合从萌芽开始到融合型旅游新业态的市场地位确立需要比较长时间;B.受到经济系统本身运行不确定性的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易波动性、盲目性;C.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融合型旅游产业的产业极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要社会承担的融合型旅游产业的成长成本可能会比较高.

在旅游产业融合演化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自发作用二者的关系,并在演化的不同阶段使之有机结合是有序融合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而市场发挥的是一种原始的自发作用,这两种作用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协调、互补是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旅游产业融合的这两种推动力量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对来自于市场的融合信息进行选择、鉴别和反馈,例如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引导、方向控制和程度加深等,而市场的自发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试验、选择和自增强方面所起的作用.旅游产业融合的政府理性构建作用与旅游产业自发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

五、微涨落和巨涨落的统一性揭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过程

如前所述,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耗散性是其发生产业融合的背景,在系统序参量动力的协同作用下,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产生失稳性,产业融合的萌芽诞生,但是否产生产业融合的标志物——旅游新业态,仍取决于序参量动力的强弱,如果序参量动力的强度弱于系统的稳定性束缚力,则萌芽夭折,反之,则形成旅游产业融合的结果.那么,当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在产业融合方向上使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生扰动、催生萌芽,直到旅游产业融合的标志物——旅游新业态产生时,在整个旅游产业融合过程里发生了什么?

从旅游产业结构产生失稳性,再到融合性旅游新业态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的显性出现,在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部发生着诸多变化,如涨落引发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渐变与突变,渐变与突变伴随着旅游产业融合从孕育到成熟的整个过程.

(一)旅游产业融合过程的随机涨落

系统状态参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称为涨落.涨落是对系统不变性、对称性以及均匀性产生的破坏.如果涨落不会对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仅表现为旅游产业内部的一种起伏,就可以称之为微涨落.微涨落现象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相对频繁,而且一直在发生发展.而有些涨落会影响旅游产业体系的原有结构,促使原有旅游产业结构发生分化或者形成新产业,这种涨落可以称之为巨涨落.

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系统的随机涨落.这种随机涨落可以看作是对系统演化过程的相对均衡状态的一种偏离.在旅游产业耗散结构系统中,外界的环境会影响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变量,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会造成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负向以及正向涨落现象,而如果涨落的偏离值超越了某种界限,就会使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部其他要素产生连锁反应,此时,系统内部就会出现“巨涨落”现象,即产生旅游产业融合现象,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也会因此产生变化,使得系统结构由原有的一种状态跃迁为另外一种有序状态.

(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渐变(微涨落)与突变(巨涨落)的统一

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既包括了渐变中的量变,在一定时期保证了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生了突变中的质变这种形式,质变的发生源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随机涨落,通过微涨落的积聚,使得涨落的力量越过了临界值,从而发生了引起产业结构形式改变的旅游产业融合,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体系.

在旅游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中,时刻存在着随机涨落现象,旅游产业内部包含的要素与外部相关联产业之间、外部的其他因素如需求、竞争、科技、政策等之间发生相互渗透,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开始引起旅游产业结构的微涨落,然后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非线性耦合机制加以放大形成巨涨落,最终引起旅游产业结构间的融合,引起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在微涨落的基础上发生的巨涨落,并改变了旅游产业结构的构成.

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微涨落引发系统的渐变,渐变的累积引起系统的巨涨落,即产生产业融合现象,引起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跃迁.渐变和突变是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融合演变的两种状态,其中渐变具备循环和继承型,突变则具备跳跃和创新性,渐变和突变的结合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继承传统状态的同时,又获取了创新性特征,它们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保持稳定的同时,又蕴藏着不稳定的变化因素,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展现出继承性和创新性.

总而言之,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可以被解释为: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耗散结构体系,在系统中蕴含的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的协同作用下,旅游产业结构系统产生失稳现象,但从系统失稳到旅游产业融合的标志物——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却是一个比较随机的过程,只有当序参量动力协同作用引发的微涨落累积到一定强度——超越了系统稳定性束缚力之时,系统才会发生巨涨落即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简言之,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可被表述为:旅游产业结构失稳性是起始点,序参量动力协同表现为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复合性,旅游产业融合内在过程表现为微涨落和巨涨落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徐菁,靳诚,沙润.基于熵的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30-134.

[2]张建华,蒋馥,陈忠.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自组织现象[J].生产力研究,2000,(5):71-73.

[3]姜永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业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7):107-112.

[4]麻学锋.旅游产业转型的理性构建与自发演进[J].经济问题,2009,(2):124-126.

[5]郑世卿.中国旅游产业组织演化研究(1978-2008)[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

[责任编校:黄晓伟]

旅游产业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旅游产业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旅游产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旅游杂志推荐

2、旅游杂志

3、生态旅游论文

4、旅游期刊杂志

5、产业经济学论文

6、旅游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