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让历史和学生对话品德和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例谈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历史题材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让历史和学生对话品德和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例谈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缺位、学生不适应、材料脱离现实等问题,导致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德育目标,寻找历史节点,精选历史叙事,创设历史情境,挖掘历史价值,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历史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现状;德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24007302

一、课堂失位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包含了相当多的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已被广大教师熟知,但是我们仍然感觉有关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很难上,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1.“我们都是外行”

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课改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类是课改前小学社会课的教师;还有一类是语文教师兼任或改行的教师.第一类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缺乏历史知识的积累;第二类教师虽然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教过相关的历史知识,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但由于惯性,在执教中明显带有原学科的教学痕迹;第三类教师在“语文是主课,品德与社会是副课”的观念影响下,无暇顾及品德与社会课,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其中的历史教学.

2.“太突然了”

学生之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缺乏知识储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散点式的历史内容是突然“跳”至眼前的,学生不了解前因后果,感觉陌生,出现难感知、难产生共鸣、难认同等问题.

3.“材料太多了”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为例,教材共编写了41种材料,其中文字材料19种,图片材料20种,图表材料2种.这些材料起到了示范与开阔思路的作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些灵感,且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所以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一部分材料进行教学.但是,有些教师不理解编者的意图,认为教材中呈现的材料都需要讲解,因而如何取舍材料便成为他们的难题.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中介绍敦煌莫高窟的文字,主要说明了敦煌莫高窟的地址、面积、数量、意义,这些内容只能用说明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

4.“离学生生活太远了”

历史也有其局限性.学生学习历史是今人看古人,却无法真正看清楚古人,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因此,对学生来说,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久远的历史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历史,如何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德育目标

历史是有生命的.早在1923年,李大钊先生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从古至今,历史一直被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杜威语)在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加入历史内容便是这个原因.

1.支撑中国心的形成

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对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爱国情感的培养和信念的树立需要学生从了解祖国的历史开始,形成一颗中国心.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内容的选取跳出了学科逻辑,以散点式呈现,为相关德育主题服务,使历史成为德育的激活因子.要使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就要让学生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在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古代史内容的呈现,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近现代史内容的呈现,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强不息的历程.

2.开阔“世界人”的视野

教学中,在使学生拥有一颗中国心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具有世界意识.世界意识与爱国并不矛盾,但是世界意识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它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历史范畴.因此,学生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世界意识,就必须对世界历史这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有所感悟.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课介绍了古印度与古埃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佛教文化、印度的标志性建筑——泰姬陵以及奉牛为神的风俗,其中埃及的木乃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数学、历法同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渗透世界历史知识,使学生有机会发展其对世界文化及不同生活方式的整体理解,形成多元文化观念和世界意识,带着一颗中国心走向世界.

3.发扬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经过历史的考验流传至今,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学生道德生活的必需品.如何使传统美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真正地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活在学生的心灵中,活在学生的生活中?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内容的呈现使传统美德有了可依靠的历史背景.传统美德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载体,通过有血有肉的描写,使传统美德丰富起来、鲜活起来.学生被丰富的内容吸引,在与历史人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由丰富的历史内容所承载的传统美德.

三、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

1.寻找历史节点,拉近历史距离

历史中的人物、历史中发生的事件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太抽象了,他们无法深刻感知,而缺少了感知,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要让学生对历史中的事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创造条件,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将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摧不跨的队伍》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入手,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并沿着这个兴奋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和经过,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的探索兴趣,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2.精选历史叙事,融入历史时空

历史叙事,指的是教材中呈现的有关历史的事件或人物的故事.这些历史的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特别是那些流淌着真情和饱含辛酸的真实人物故事,尤其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材编选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历史素材进行活化,把教材变为自己教学的活性因子,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筛选和组合,挖掘能够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历史叙事,并且贯通课内与课外的学习.

如《南湖游船》一课涉及“长征”这一主题,呈现了一些故事,但比较零散,教师可以收集整理一系列关于长征的故事,如《丰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金色的鱼钩》《草地夜行》等课文中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进行简要分类,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大量的长征故事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故事中所包含的情境和情感,引发学生的自我想象和联想.在小组交流、大组汇报中,学生充分感受到红军同甘共苦、自我牺牲、团结友爱、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通过分角色朗读、唱歌鼓劲、吟诵诗词等方式,把自己当作长征途中的一员,与战士们同呼吸共命运,在叙事情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真真切切地融入这段历史的时空之中.

3.创设历史情境,对接历史情感

情境有唤起学生情感的作用.情境教学即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或音效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以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之功效.如在《摧不垮的队伍》教学中,教师可呈现二万五千里长征图,通过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不知不觉中被红军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染和打动,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红军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另外,学生被置于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动,探究历史发展的秘密.如在《南湖游船》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学习长征故事等补充材料,再通过分角色朗读《丰碑》、扮演小红军朗诵诗、唱红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展开想象,加入创造性理解,进一步体会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4.挖掘历史价值,回归历史精神

教学历史,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实,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了解历史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探究、讨论,自主感悟.如教学《摧不垮的队伍》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征的缘由和背景,教师可向学生呈现红军反围剿的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惨败,引导学生从人员悬殊、武器装备悬殊以及领导人的战略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用历史客观事实揭开笼罩客观事件的迷雾,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这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态度,也是认识真理的基本方法.

历史是过去了的今天,今天是将来的历史.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赋予它生命活力,使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还原为学生所熟悉的、能理解的现实,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摧不垮的队伍》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征精神升华至“八一”精神,并用1998年抗洪救灾和“五一二”抗震救灾的两段视频,加上慷慨激昂的解说,向学生展示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充分感受“八一”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和发扬.学生经历“相遇——感悟——理解——升华——内化”的过程,情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把过去时态的历史精神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现实精神的过程.

(特约编辑木清)

历史题材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历史题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历史题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历史论文怎么写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