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水变油的风波有关论文怎么写 跟一场水变油的风波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一场水变油的风波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一场水变油的风波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广泛存在.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是以碳氢化合物(烃类)构成的液态矿产,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虽说地球上很多地方缺乏洁净的淡水,但水的总量几乎是一定的,它通过三态变换和大气输送在地球上周而复始地循环.总体而言,地球上永远不缺水,但石油却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唯其如此,把便宜的水变成珍贵的石油,才成为“点石成金”般的奇思妙想.

水和油的化学组成不同,怎么可能相互转换,这岂非小学生也知道的常识?但细细一想,这个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就像点石成金固然不行,但通过核反应改变元素已然成为了可能.“水变油”也是如此.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把水便成为可燃的有机质,现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可模拟光合作用的催化剂.此外,通过光解或者电解,把水分解为能够燃烧的氢气和氧气的氢能源革命,更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还有,将水和油混合并参与燃烧其实也是可行的.虽然烃类物质不溶于水,但是如果加入乳化剂,就能实现水油交融.这样的成品如“乳化柴油”,不仅可能而且已被研制出来试用了.

不过,以上这些广义上的“水变油”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中,在生产率和经济性上还有很大缺陷.以乳化柴油为例,它虽然可以燃烧,但是燃烧的部分还是柴油.水不仅虚涨了燃料的体积,在燃烧过程中,还要带走大量的热量,变成水蒸气.仅从能量角度考虑并不划算.和乳化柴油类似,大发明家爱迪生也考虑过“水变油”燃料.乙炔是气焊用的燃气,也可用来照明,但它在轻微震动下就可能爆炸.于是,爱迪生发明了让乙炔溶于丙酮来安全储运的方法,并获得了专利.进一步研究发现,溶有乙炔的丙酮可以与水均匀混合,并能开动汽车.但是,这种混合物的成本比汽油高得多,而且这种燃料有很大的腐蚀性,会腐蚀发动机,没有太多使用价值.

然而,当代中国的“水变油”闹剧,不仅没有产生任何实用价值,更使国家和企业遭受了上亿元的损失.闹剧的主角名为王洪成,小学四年级文化,当过兵,公交汽车乘务员和公交汽车驾驶员.王洪成“水变油”的发明来自于1982 年11 月一次火灾后的顿悟.1983 年开始,他到处表演,名闻全国,并受到众多报刊的吹捧,一时之间,“水变油”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世纪之‘药’”.王洪成的“水变油”到底是什么技术呢?据称,这个技术的关键在于向水中投放一种“母液”,进而使水变成可燃物.这种“母液”叫“洪成燃料”,又称“水基燃料”,它极易获得,生产成本低廉,但效果惊人.只要向自来水或海水中掺入十万分之一的“水基燃料”,原来的水就可燃了.这些变成“油”的水可以作为汽油、柴油、重油的替代品,且废弃排放大大低于国家标准.这种新型燃料热值比汽油高50% 以上!

1993 年前后,正当某些报刊对“中国第五大发明”进行吹嘘之际,某市局领导赴王洪成家中看表演,搞鉴定.随后,这个外行的鉴定过程被制成录像到处播放.与此同时,王洪成还伪造了中国科学院的“王洪成发明成功证明”文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中心科技部“关于大力推广应用水基膨化燃料的决定”文件、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指导名义下的《王洪成水基燃料是领先世界的常温核聚变创举》的研究报告,并编造了《洪成膨化柴油鉴定资料汇编》和录像片《盘古开天燎世篇——中国王洪成》.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有数十家企业开展了投资,总额超过了4 亿元.

1993 年1 月29 日,和物资部联合发文通知,指出水变油宣传造成认识混乱和经济损失.1993 年4 月29 日,各部委开会讨论“水变油”事件,国家经贸委揭发王洪成的“实验”是采用了“调包”手法的骗术,石化总公司介绍,经科学分析,所谓的膨化剂实际是普通的肥皂,国家科委等单位则指出“水变油”违反了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会议决定由国家科委尽快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

1995 年3 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物理学家赵忠贤等41 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要求“认真调查‘水变油’的投资情况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的提案.提案指出,“‘水变油’是个以表演偷换科学实验、违背最基本科学原理的假发明”.提议“由国务院委托国家科委牵头,会同能源、化工等有关部委组成调查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共有多少地区‘开发’‘水变油’项目,投资建立‘水变油’厂,现状如何……当此项调查有明确结果后报国务院,将这项伪科学对经济建设的破坏的严重后果公布,以杜绝今后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就在1995 年3 月5 日,某高校领导向上书,认定“水变油”技术的真实性,称“本校是国内外知名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我们愿对此事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王洪成拿着这封信和一份据说由国内10 名专家认定的《考察与见证报告》后,复印了1000 份到处散发.至此,“水变油”争议仍未解决.

1995 年6 月,哈尔滨实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一年多损失达690.4 万元而宣布退出“洪成集团”,并上书国务院恳请“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其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欺骗活动,以免使国家遭受更大损失”.此后,另有几家损失惨重的企业也陆续向、全国人大等部门上书,指控王洪成的诈骗行为.至此,“水变油”引起了国务院和的重视.1996 年1 月,王洪成被收审,1997 年11 月14 日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0 年.

其实,早在1984 年5 月17 日,有关部门便已下决心把事情搞清楚.当时王洪成被请到北京做实验.“实验”进行了3 个月没有取得进展,最后王洪成说他能把100 吨水变成油,于是按照他的要求造了个大水池,他往池里加入由其配置的“水基燃料”,通上电,少顷,王用他自己喝空的啤酒瓶取样,点火,样品立即燃烧.如果王洪成真正取了池中之水燃烧,那么就已大功告成了.然而实验监督者事先对每个啤酒瓶都做了记号,王洪成取样的瓶子与用来做燃烧表演的瓶子并非同一个,他的调包计败露了.骗术败露后的王洪成不辞而别,跑到北京火车站准备溜之大吉,被抓获并关进监狱.几个月后的1985 年1 月,王洪成出狱.然而,他不思悔改,继续把“水变油”的牛皮吹大,使给他投资的工厂陷入困境.1987 年10 月,王洪成第二次被.如果事情就此结束,也不至于日后给社会造成数亿元损失.然而此后,一些人却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认为王洪成的入狱是“思潮误国误民误科学的铁证”.于是,王洪成又被放出来,终致把牛皮吹破.王洪成的发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穿了就是简单的街头戏法.第一,在水中投入电石(碳化钙)粉末,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的乙炔,点火就燃烧起来,还可以冒黑烟.第二,在水中投入氢化锂铝(王洪成曾在中科院化学所药品库中偷拿过一瓶氢化锂铝,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秘灰色粉末),与水反应后冒出氢气,可以看到小气泡不断升到水面,点燃后还会发生微爆声.第三,往水里滴几滴油,一点火,油就着了.第四,调包,在表演中把水换成油.这种骗术和基于科学的“水变油”全然不同.

王洪成出狱后,“水变油”叫嚣又散见于网媒,但手段之拙劣,仍然停留在制造谣言和鸣冤叫屈的水平上.虽然其中也申请了一个发明专利,但在科学普及的今天,免不了受到科学界和普通群众的鄙视和嘲笑.“水变油”的兴风已作不起大浪,只能是伪科学的死水微澜.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忽悠了国人十多年的骗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呢?首先,最大胆的假说需要最严格的检验,如果一项“伟大发明”只能表演,做讲座,接受媒体采访,却怯于去实验室接受检验的话,则大为可疑;其次,科学与否和权威地位的高低无关,在“水变油”事件中,众多知名人物为王洪成作保,也不能改变事情的真伪;再次,对一项在学术界仍处于激烈争论的“突破”,媒体却一哄而上加以夸大宣传是极不负责任的,当年的“第五大发明”和今天的一些“诺贝尔奖级成果”均是如此;另外,如果通过欺骗的手段给国家、学校、企业的经济与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失,应该要追究责任.

今天的我们,看数十年前的“水变油”俨然闹剧,想不明白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不知明日的我们,会不会发现今天的一些“重大突破”也是笑话呢?

(摘自《科学世界》杂志 本文作者:涂建华)

一场水变油的风波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一场水变油的风波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一场水变油的风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高会军论文灌水

2、职场礼仪论文

3、工业水处理期刊

4、水处理技术期刊

5、名利场杂志

6、关于水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