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师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像设计师一样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设计师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像设计师一样

设计思维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综合把握科技、商业和人文需求,以“设计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当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寻求商业领域的变革,我们需要一套清晰、平衡、有效的创新语言,它需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容易被不同文化、学科背景的创新者理解、接受.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应运而生.

十五年来,设计思维的创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设计思维正在成为创新者们共同的语言.我们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懂创新的人在未来无法立足,而不懂设计则无法创新.作为有效的创新观念体系,设计思维的出现,应对了巨变的时代.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成为对创新企业员工的普遍要求.就像雷蒙德·洛威说的那样:“设计实在太重要了,不能把它们留给设计师去考虑.”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什么是设计思维?

IDEO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指出:“设计思维不仅以人为中心,而且是一种全面的、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思维.个人和团队可以用它创造出突破性想法,在真实世界中实现这些想法并使它发挥作用.”

设计思维的最大价值是将“创新”转化成流程化、可迭代、简单易用的工作方式.创新思维使得创新不再是特定部门或高智商者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新.设计思维从人出发,为人服务,通过特定的流程和规则,寻求可持续的创新突破.

设计思维时刻提醒我们:要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艺术家的表达是直觉化的,是自我抒发的.但设计师的任务是要解决真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师相信:所有复杂问题都能够被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创造性的灵感,同时需要依赖强大的理性判断.就是说,设计师需要在左脑与右脑、理性与感性的协同状态下工作,不断发散和收敛,获得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设计师来说,用户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师要“压抑”自我诉求,用“同理心”来观察周边甚至非周边世界,做出理性的洞察,再给出感性的创意.不断观察,不停构思,不断创作,不停测试,持续打磨——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一条复杂而漫长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续,不断循环.

综合来看,设计思维包括以下核心思想:● 以用户为中心,进入真实世界找到新视角,获得新洞察;

● 用开放性思路,重新界定商业问题,不再依赖于单一的经验路径;

● 邀请用户、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变革;

● 高速迭代,在实践和反馈中不断摸索,持续改善解决方案.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意味着:我们回到真实的世界,在特定情境下,在创新挑战的驱动下,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用设计未来的方式改变未来,以开放之心,探索全新的解决方式.

设计,为了解决问题

在设计思维的语境下,我们用“设计”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例如:

● 为了解决过河的问题,我们设计一座桥;● 为了解决吃饭和愉快社交的问题,我们设计一个餐厅;

● 为了解决人们得到更好教育的问题,我们设计一所学校.

一座桥、一个餐厅或一所学校,并不是创新的必然结果.为了过河,桥可以是船;为了愉快的用餐,餐厅可以变成花园;为了让更多人获得便利的教育,学校可以虚拟无疆界.

因此,在创新的第一步,创新者需要提问: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解决?为谁而做?

请看儿童CT机的设计案例.

G E 医用成像设备设计师道格· 迪兹(Doug Dietz)在医院目睹了令他吃惊的一幕:一个小女孩在接受CT检查时被吓哭了.经调查他发现:医院中近80%的儿科患者需要服用镇静剂才能完成核磁共振.对孩子们来说,神秘的CT机意味着“未知的恐慌”.

运用设计思维方法,道格·迪兹团队重新设计了儿童CT检查的体验.将CT设备设计成海盗船的模样;在孩子进入CT机时,医生宣布:“好了,你现在要进入这艘海盗船,别乱动,不然海盗会发现你的!”通过测试,超过八成的儿童患者会主动选择海盗船CT.刚做完检查的小女孩甚至询问:“妈妈,我们明天还能来吗?”

通过墙面、地面、道具与有游戏化的引导语言配合,CT机检查房变成了“海盗船体验馆”,形成主题化的趣味场景.对儿童而言,严肃、恐怖的医疗检查变成了一次游戏、一次探险之旅.

海盗船CT机案例,充分体现了设计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问题思路.该成果在满足儿童患者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检查效率.

设计思维围绕用户需求,结合科技手段、商业能力——用三者的合力去解决复杂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终极目标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特定的设计形态(一座桥、一个餐厅或一个学校).因此,在不确定性的时代,问题已经发生了转变:从50+50等于?变成100等于?+?

命题转换后,100等于?+?的答案无穷.从一双鞋、一条路、一座商场,到一个城市、一次体验、一段人生……设计无所不在,可能性也无所不在.

设计驱动,开辟创新之路

设计思维带来快速、积极的变化,为管理者开启了机会之门.我们常见的企业情况是这样的:

● 管理者说:“我越来越看不懂变化,每天都瞬息万变.”刚加盟企业的年轻人感叹:“我刚学会的知识就已经过时了!”

● 经理人依赖过去的经验或商学院的案例来判断未来,远离变化中的真实世界.他们收集很多过时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法揭示未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 新产品缺乏测试、打磨的过程,导致批量生产时付出更多失败成本.高层正在凭着直觉投下高风险的赌注.

转型呼唤实质性的改变,然而,改变并非发生在企业会议室.真正的机会来自于对特定用户的关注与研究,不断提问和测试,不断地发散和收敛.完成这一过程需要的就是设计思维.

让我们看看Airbnb利用设计思维实现转变的过程.

2009年,Airbnb默默无闻,每周的营收仅有200美元,三位年轻创始人正面临着零增长的困境.从用户角度出发,Airbnb团队成员发现:所有房型的照片都大同小异,拍照过于随意,角度单一.房客不会对这样的房源产生兴趣.

团队给出了的“笨拙”的解决方案:租一台相机,给房东房间拍照,用漂亮的图片替换掉原来的照片.这一行动成为airbnb转变的拐点——公司从以“数据为导向”转向以“用户为导向”,一改公司成立一年来“仅仅坐在电脑屏幕前试图以代码方式解决问题”的状态.Airbnb团队认识到,只有走出办公室,到现实世界中面对客户,并针对他们的问题想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好的做法.

Airbnb的具体举措还包括:鼓励所有员工多观察,“每一位成员都要在进入公司后的第一周或者第二周去旅行,然后他们将感想写成报告,与全公司分享.”;让每个人成为创意发动机,公司鼓励新员工在入职公司的第一天带来一些新创意.这一举措不仅能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而且公司也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员工,好的创意可以随时随地产生.

设计思维的方法改变了Airbnb公司的运营轨迹.众所周知,Airbnb公司后来成为了民宿共享经济的领航企业,广受全球旅行者喜爱.

不同企业中的设计思维

目前,创新企业对设计思维的一致需求体现在:

● 让“用户思维”真正进入企业决策;

● 跨部门协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 用新的洞察找到新的机会,实现快速尝试;

● 基于设计思维的创业实践等等;

● 为团队成绩评分,而不是个人业绩考评.

但不同的企业在运用设计思维的切入点和具体方式各有侧重.

全球知名的软件企业SAP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工作坊是SAP新员工融入团队的最佳方式,也是跨部门协作的最佳入口.不仅如此,SAP还将设计思维引入产品销售及售前环节,邀请客户或潜在客户共同举办创新工作坊,通过共同应对涉及挑战,分析用户需求,共同获得洞察和创意,在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设计思维工作坊改变了“客户提出要求,SAP提供解决方案”的单一模式,让客户企业深度介入设计环节,提升了沟通效率,也最大程度避免了误判,实现与客户共创.

IBM公司积极探索,力求将自己重塑为一个“设计思维”的公司.IBM公司招聘1000多名专业设计师的同时,也对其管理层进行了大量的设计思维培训.IBM希望通过打造自己的设计文化,在图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前端开发、工业设计等各环节嵌入设计元素.创新团队的人员背景趋于多元化: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交专家、媒体专家,跨学科人才与设计师一起密切协作,共同开发.IBM推崇新的工作模式,目标是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

在德国, 慕尼黑再保险( M u n i c hRe)、德国铁路、博世(Bosch)等超级企业从董事会层面导入设计思维,改变原有产品开发、营销、管理流程.面向用户,开辟更“扁平化”的创新管理格局,避免让部门成为障碍,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设计思维的创新流程

设计思维拥有一套让所有人容易入手的创新流程.这些工具与方法来自广告创意、计算机、工业制造、人类学、新闻传播等等各种领域.重新聚合后的设计思维工具包,体现了更强的包容性以及不断循环的特征.正如奧斯卡·尼迈耶所说:“如果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那么曲线才真是无止尽的追寻”.设计思维创新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曲线形探索,循环往复地盘旋上升.设计思维包括了循环往复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 理解

即,理解创新命题的内涵,细致界定并分解命题.

创新团队成员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背景,当所有人谈论某个概念时,意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当我们谈论“年轻用户”时,要弄清楚多少岁才算年轻?年轻意味着什么?不同地域、阶段的年轻用户,存在怎样的差异?通过关键词分析,团队成员会打破对概念的刻板印象,拓展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命题的过程,是从不同角度解读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人员寻求共识的过程.

第二步 观察

即,通过观察、体验、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用户,与用户建立连接.

正如查尔斯·埃姆斯所说,“如果你正在设计一款椅子,你需要与制造、购买以及维修这把椅子的人进行沟通.” 除了跟用户对话之外,创新者还需要站在用户的立场上 ,真正体验他们的处境和感受.例如,尝试不用导航软件,在陌生城市中迷路,有助于我们对数字地图的思考.所谓共情,需要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因此在观察环节,创新者要设身处地,体会用户情感,让情感成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步 综合

即,解析用户需求,挖掘用户洞察,重新定义创新命题.

综合的过程,是从大量的观察、调研信息中,寻找突破点的过程.如同沙里淘金——从一堆沙子中筛出金子,创新团队需要试着找到用户信息中真正出乎意料的矛盾所在,这就是所谓洞察.例如:爱做恶作剧的小朋友,真正的意图也许是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妈妈们希望孩子能够自由探索世界,但又讨厌处理难洗的污渍……这些矛盾体现了 “人类本性”(超越文化的人性需求)与“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动因)之间的冲突张力.把握了洞察中的矛盾,也就找到了创意的着力点.

第四步 创意

即,围绕洞察,快速产生大量点子 ,并对创意成果进行评估与选择.

创意,意味着打开解决问题的阀门.在创意阶段,我们主张追求点子的数量,同时延缓判断.鼓励疯狂、多元化的创意,不要着急否定自己的或其他人的点子.也许经过反思、修正,最后采纳的就是一开始看起来“最离谱”的.

创意需要传递,团队成员需要相互启发.在创意过程中,应该鼓励新点子建立在其他人的点子基础之上.

第五步 原型

即,选出一个创意,制作可触可感的创新产品雏形.

原型,是将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也是快速试错的过程.原型可以是纸模型、故事版,也可以是小型雕塑或情景剧,也许它很丑,很简陋,但是原型包含了未来产品的全部可能性.

原型意味着简单和快速,通常需要多次、多轮,原型阶段经历的失败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在实践过程中尝试,在构建过程中体会.对于创新者来说,原型的过程意味着用身体思考.

第六步 测试

即,进行用户测试,获得明确反馈,并改进原型.

在测试阶段,创新者建立一些产品使用的场景.例如:用餐的场景,阅读的场景.在模拟真实场景中,创新团队会得到更真实的反馈.以原型为媒介,让设计团队与用户,与利益相关方迅速沟通.通过测试,我们能够快速获得改进创新产品的灵感,为下一轮的迭代创意做好准备.

用创造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詹姆斯·杜瓦(James Dewar)说:“思想就像降落伞,只在打开时才能发挥作用”.在快速变化、边界消融的当今时代,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需要围绕新问题,打开潜能,出发去探索.设计思维的文化同时包括了:容忍失败与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意味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而创新者相信通过不断的迭代尝试,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在企业中,创新的“作战单元”在分散、下降.依靠英明的领导者或董事会决策无法实质上推动创新.设计思维认为创新的发生应该“由下至上”,而不是相反.企业领导者应该考虑构建更好的创新制度环境,推行“小团队化”(类似于设计思维中的6-7人的小组),并在小团队之间搭建“团队网络”(Team ofTeams).

所谓创新驱动的企业文化,需要积极为每位创新者“赋能”.事实上,在设计思维视野下,创造力不需要“培养”,而需要“释放”.企业管理者需要关心员工“创新自信力”的建立——在学会创新之前,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创新文化需要鼓励参与者打破“先入之见”,质疑经验性结论,保持好奇心,去发现新的疆界.

德国波茨坦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乌尔里希·温伯格推荐《设计思维创新导引》一书时提问:“如何将当下不断涌现的错综问题,转化成为新的突破性机遇?” 他的回答是:设计思维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综合把握科技、商业和人文需求,以“设计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预测未来,这是设计师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准确地说,设计思维就是在跨界、协作、探索的框架下,用创造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设计师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设计师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