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论文范文集 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下《综合日语》课程改革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此文是一篇课程改革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下《综合日语》课程改革

摘 要:为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考试方式,有效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日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1-0159-03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国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在政治与经济活动中日语逐渐成为交流合作的第二种语言,因此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求,作为地方民族高校的我校也实行了“双改”,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日语》课程为响应我校“双改”的要求,也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探究.从教育部落实纲要的新目标、新方向为基准,从地方民族高校的角度出发,为培养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同时能将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之中,并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课程改革.

《综合日语》课程一直是日语专业一门核心骨干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既注重基本理论的教授,又必须有体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着重培养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简单地说,是教“听、说、读、写、译”等所有语言基本技能综合在一起的系统全面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阅读分析能力,同时为高年级阶段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语言基础的课程.该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年,每个学期为8课时,所占课时最多,学分最多.由此可见,《综合日语》课程在教学中起着打基础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长远有效的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目前,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基本是原来在高中阶段学习英语的学生,所以是零起点教学.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容易导致重新学习日语也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偏低,从而影响日语教学的效果.墨守成规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的传统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必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校的《综合日语》课程,教师虽然在上课的时候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多数为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多数为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远远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存在滞后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完成对学生交际能力训练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听、说能力不足,不能在日语实际运用场景中熟练地运用日语来进行交际沟通,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都相对较低,也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日语》课程进行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如何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与时俱进地调节教学内容,侧重知识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与他人有效沟通的实践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尽量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将学生理论课程学习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基于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前沿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有机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改变以往传授知识为训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开展互动教学,探求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日语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语法灌输为对新知识的讲解只停留在接续、用法、意义上,通过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然后作为主要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搜索所学知识、整理语法的例句然后发表,说明此例句的接续、用法、意义及包含的新单词或词组,最后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分析、讨论,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点评,针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进行解释,加以强化.

教学中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情景教学,让学生组建小组,围绕本课所有的内容展开情景会话,或者是教材内容的情景再现,可以通过这种参与教学,来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让全员充分参与教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用日语思考、表达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这种采取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综合运用——教师引导等教学手段,运用课程所设计的练习和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多说多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师生互补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应该如何学?怎么学?不同层次、不同民族的学生对外语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母语的不同来启发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特点及如何应用?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或中文有何异同,如何加以区别,并能正确的使用?我校日语专业都是零起点教学,但学生母语有汉语的学生,也有是蒙古语的学生,以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母语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日语与蒙古语有着一定联系的特点,让学生更快的接受日语,从而学好日语.例如,日语与蒙古语在发音存在着相似的音节,在语序的构成上有着相同点,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更迅速、便捷地掌握日语.通过对比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愿意学、主动学,到思考学,来培养学生的日语思考能力.

另外,有个别学差生在记忆单词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分析原因,通过汉语与日语同时都有汉字,也有意义、写法相同的汉字,帮助他找到适合本人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从而加大他的单词量.在语法上,可以帮助他掌握灵活运用的方法来学会语法,也可以通过弄懂一个或者俩个例句,灵活替换单词,从而通过此种练习来掌握所学语法,也同时记忆了单词,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融会贯通,改变学差生的状况.记忆这种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而适时调整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运用,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探究应用知识的自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理念改革

作为地方民族本科院校秉持以培养完整人格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从教授转变为导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师”作用,转变为资源的提供者和指导者,也就是由教师“教”,转化为学生主动“学”,有意识的“学”.课堂教学中在对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的同时,融入与知识点相关的日本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等日本文化的综合知识,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枯燥的文字学习转变为具有一定联想空间的文化、历史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单词讲授的同时,启发学生发现中日文同时都是汉字文化圈,有其相同、相近的汉字,可以利用其异同点来记忆单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日语优势,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善于发现问题,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化知识了解来掌握语境,从而记忆语言知识,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体现“综合”二字.

增加学生对日本国家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课堂教学中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动的角度开展互助教学,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向实践型、研究型、创新型方式转变.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课下学习,给学生留下更多提高的机会,通过课下做作业、小组合作练习、预习新知识,做课前发表等多种途径,实现语法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转变.

(四)考核方式改革试验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及相应机制,可以反映教学活动效果和效率.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及时弥补不足,督促自己更好的学习.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努力.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成果的考核结构进行改革,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及时弥补不足.也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及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实际学习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堂表现20%+阶段性作业、测试等的成绩70%+出勤情况10%)、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而构成.把考核重点放在作业、课堂表现上.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及发表等,是对听、说、读这三个技能的训练;而作业是侧重写和练,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定不同形式的技能目标,组织学生分组准备,课上发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再现、短剧等实际场景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考核可以让学生为完成作业而不得不理解新知识,为学会并运用新知识而查阅资料,进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发挥团队力量完成作业.通过此种考核方式可以自始至终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的学习常态化,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试不再是简单地对语法、单词、句型的考核,学生也不再是考试时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此种考试成绩不再是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是对学生平时完成教学设定的任务来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加强相互沟通交流及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和体现,从而达到培育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对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多元化、阶段性考核与评价方式,寻求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科学的考核方法.

三、总结

通过教学改革,《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资源也得以完善,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师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多次修改了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建立了习题库及试题库,有利于教考分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团队,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的交流.教学改革是不断完善、不断改革的过程.今后的教学中,会进一步加强《综合日语》课程的改革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D].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育部[1998]2号).2010.

〔2〕关仲和.高等教育深层次问题问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

〔3〕韩琦,刘碧芳.地方院校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顺学院学报,2016.

〔4〕陈越.刍议基础日语词汇教学趣味课堂模式改革与实践[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

〔5〕楚永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

〔6〕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

〔7〕王佳音.高校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

〔7〕赵敏.任务型教学法在基础日语课程应用文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时代,2016.

(责任编辑徐阳)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新课程改革论文

2、课程改革论文

3、新课程导学期刊

4、教育改革论文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