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农产品的原产国效应和调节机制: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农产品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农产品的原产国效应和调节机制: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

摘 要:原产国问题一直是农业政策领域讨论最广泛的议题之一,在农产品市场尤为重要.由于农产品原产国属性的特殊性,使原产国成为农产品购买决策的重要分类依据、整体质量信号和食品安全信号.国家印象、安全风险感知和爱国主义是原产国偏好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强化、增加替代属性和低价策略是调节非质量差异导致的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重要手段.国际经验表明,文化宣传和产业公共营销是提升原产国效应的有效政策手段.

关键词:原产国效应;农产品;调节机制;国际经验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11004

原产国效应是一个有效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影响着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国际贸易,是农业政策领域广泛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市场,逐渐从“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原产国效应不断强化.产品原产国,又被称为产品的来源国,即产品在哪个国家生产.原产国效应是指消费者通过对某个国家及其产品的历史累积经验而形成对于该国产品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该国产品质量的评价[1].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农业协会每年提供大量资金,用于研究如何提升原产国效应.原产国效应的形成,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与市场需求,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与之对比,中国农产品市场正遭受着严重的原产国效应危机.国产奶低迷与进口奶快速增长并存,国产与进口香蕉的相差近1倍,国外食品上赫然贴有“不含中国食品成分”的标签等一系列危机频繁发生.实证研究也表明,北京消费者更愿意为进口而非国产牛肉支付一个溢价[2].进口高档牛肉在市场的需求量在持续扩大,也在上升[3].在农产品市场上,原产国成为消费者对食品分类的重要标准.甚至,售货员往往会推荐购买进口农产品,导致国产农产品无法与进口农产品在同一个平台竞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对同样的问题,研究发现,马来西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进口水果而非国产水果,消费者认为进口水果的质量更好[4].

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原产国效应危机的影响日趋严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消费者主观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困难、出口偏低.二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也主观认为发达国家生产的农产品才是高档农产品,从而导致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农产品市场原产国效应的形成与调节机制能够为中国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实现质量兴农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因此,本文将从农产品原产国属性的重要性、原产国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调节机制3个方面梳理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比较借鉴原产国效应调节的国际经验,为化解中国原产国偏好危机与扩大国内需求提出政策建议.

1什么时候农产品原产国属性重要?

11农产品原产国属性的特殊性

从需求端看,与其他产品不同,多数农产品是一种购买频率高但低廉的商品.当消费者购买非常低廉的商品时,由于搜寻成本的存在,消费者往往不会考虑到同一区域产品的差异,原产国成为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一个低成本的质量信号.对于农产品生产者而言,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环境和农业人文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趋同性,使得生产者无法让消费者有效区分其产品并且从中获利时,就没有动力供给其他的质量信号,所以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往往以原产国作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判断依据.因此,农产品的原产国属性相对其他属性更为重要.

12作为农产品分类依据的原产国属性

根据Lancaster的消费需求理论,消费者从产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是来自产品所具备的属性(特征)[5].消费者的农产品选购行为,实际上是对原产国、品牌、口感和等产品属性进行权衡取舍的过程.农产品原产国标签提供了一个分类方法,当消费者认为一国农产品的质量更好时,原产国标签就能获得一个溢价[6].同时,由于消费者选择是利用筛选机制,先是核心筛选规则(如国产与进口、是否有机),然后才是理性筛选规则,如、新鲜度和规格.由于农产品市场上的产品数量庞大,消费者并不能获得大部分产品信息时,消费者往往首先进行大类区分.如果消费选择的核心筛选机制是原产国时,就会导致消费者在农产品选购时,存在阶层歧视,使得不同国家的农产品无法相互替代[7].

13作为农产品整体质量信号的原产国属性

一般而言,如果外部特征属性,如品牌、质量标签或内部关键属性是可以获得的,并且适合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那么就会被考虑[8].当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品牌差异很大时,原产国效应就会降低,因为原产国所代表的质量信息不清晰了[9].然而,多数农产品往往缺乏品牌,所以农产品的原产国效应较强.这是因为相比知名品牌,不知名品牌能从原产国标签中获得更多收益.尤其是当不同品牌产品的质量差异非常小时,消费者就会回到利用原产国作为质量信号[10].因此,当其他质量信息缺乏时,原产国就会被消费者作为农产品整体质量的信号.

14作为农产品安全信号的原产国属性

不用于其他质量属性,农产品安全往往与一国的农业环境、安全监管和行业标准等相关.尽管品牌和口感都是有效并且简单可行的质量判断方式,但是对于农产品安全属性,品牌和口感往往不能传递有效的信息,这使得原产国信息变得重要.一国的农产品安全声誉是影响消费者安全感知的关键因素.当一个农场发生农产品安全污染事件,整个国家所有企业的农产品安全都会失去消费者信任.因此,原产国属性往往被消费者作为农产品安全的信号.当安全风险增大时,原产国作为农产品安全的信号就会在消费选择得更重要.

2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形成机制

21国家印象与原产国效应

原产国印象指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与国产产品质量的对比认知[11].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的认知对原产国印象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2].Schooler研究发现,危地马拉学生对哥斯达黎加产品的评价低于本国和墨西哥产品,这是因为他们对该国居民的负面评价[13].产品质量评估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往往是正相关的[11].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更偏好进口奶粉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发达国家奶粉生产环境的良好印象[14].同时,原产国印象又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原产国的价值评估.对于出口国而言,更好的国家印象有利于出口.当消费者对一个国家感兴趣时,会产生正面的国家印象而增加对进口食品的消费[15].

22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原产国效应

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是原产国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国产食品比进口食品安全,转向国产食品的替代效应,会随着食品的平均安全水平增加而增加[16].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农产品的感知风险提高是导致美国消费者偏好国产农产品的重要原因[17].这是因为美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科学应对,稳定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18].Lim等研究也发现,消费者对进口牛肉的安全水平感知是影响消费者对进口牛肉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国产与进口牛肉的食品安全感知差异,降低了对进口牛肉的支付意愿[19].同时,中国消费者偏好进口奶粉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质量安全具有较高的认同感[14];中国消费者更偏好国外生产的果汁也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进口饮料质量安全有保障[20].因此,尽管国家通过培育优质的农产品,可以增加该农产品的原产国效应,使农户从中获利.然而,如果消费者认为该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松懈时,品质优势就不再重要,同时这也会传染到其他农产品.

23爱国主义与原产国效应

消费者往往会对本国产品比进口产品做出更高的价值评估.Lim等的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同食品安全程度、相同口感体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消费者仍然会偏好国产牛肉[21].相对无原产国标签信息的牛肉和汉堡,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消费者愿意为贴有美国“原产”标签的牛排和汉堡分别多付38%和58%[22],这是因为民族优越感和爱国主义使消费者愿意为国产食品支付一个溢价[23].过去多数美国消费者认为欧洲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通过19世纪70年代的爱国消费运动,美国才逐步形成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消费偏好.

3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调节机制

尽管质量差异形成了原产国效应,其根本解决方法是提高本国农产品质量.然而,质量差异的消除并不必然会化解原产国效应危机,而提高本国农产品质量只是化解原产国效应危机的必要条件.对于非质量差异导致的农产品原产国效应,需要通过信息强化、增加替代属性、低价策略来进行调节.

31信息强化与原产国效应的调节

消费者对不同国家产品的态度是可以调节的,当前日本的产地形象在改善,而美国的产地形象在相对恶化.如果消费者对一国的产品质量存在严重认知偏差,广告宣传能够改善对该国产品的态度[24].有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偏好国产有机西蓝花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进口的有机西蓝花也是按照美国有机标准生产的,通过信息强化就可以增加美国消费者对进口有机西蓝花的支付意愿[25].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消费者对一国产品偏见很大时,广告才是有效的.随着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通过广告宣传对消费者进行信息强化更为有效.

32增加替代属性与原产国效应的调节

由于不同质量属性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作为一个质量信号,原产国属性的支付意愿在不同情境下会有差异,单一属性研究时的原产国效应大于多质量属性的产地效应[26].消费者对进口奶粉和有机奶粉之间的负相关偏好意味着“原装进口”标签和“有机认证”标签之间存在替代关系[14].因此,增加质量属性的数量,能够减少原产国效应.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信息承载能力的限制,过量的质量属性信息,也会导致消费者采取简化信息处理模式,导致原产国效应被强化[27].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产品的原产国标签具有替代效应的标签如有机认证、信息可追溯,尤其是本国消费者普遍认同的传统特色生态农产品[28]的推广、宣传和普及,从而使消费者由农产品的原产国属性向其他质量属性转移.

33低价策略与原产国效应的调节

能否通过低价策略来抵消原产国效应呢?Schooler和Wildt研究发现,对于很多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偏差效应可以通过让步抵消[29].当国内产品的相对进口产品上升时,更多消费者会转向那些曾经存在偏见的进口产品.然而,对于婴幼儿奶粉而言,降低的抵消效应却不明显.在低风险环境下,是重要的投标工具;而高风险情况下,则是质量和产地.因此,只有在低风险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才能发挥优势,从而减少原产国效应.

4国际经验借鉴

原产国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国际经验表明,通过适当的政策干预,可以增强正面的原产国效应,抵消负面的原产国效应.通过梳理典型国家的原产国效应调节政策,可以为中国化解原产国效应危机提供借鉴.

41文化宣传与韩国的原产国效应调节

韩国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健康消费理念来推广本国农产品.例如,‘SinToBulE’(意思是在韩国土壤生产的食物是对韩国人民最好的,类似本地生产)是韩国农业组织推广的一个标语.韩国农业组织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圈中消费者往往将健康与本地生产联系在一起的观念,通过塑造韩国民族优越感营销本国农产品[30].在韩国农产品市场上,韩国牛肉是每磅33美元(1磅等于045kg),同样等级的澳大利亚进口牛肉仅为每磅10美元,即使算上40%的关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的也远远低于韩国牛肉.这是因为韩国牛肉验讫项目将1 230万美元预算用于营销广告和推广,不断向韩国消费者宣传,在韩国土地生产养殖的牛肉,才是在口感、新鲜度、健康和食品安全上更符合韩国消费者需求的.

42美国的强制性原产国标签与产业公共营销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法案,要求在牛肉、猪肉和鱼类产品上加贴原产国标签,希望建立消费者对美国农产品的消费忠诚度来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法案还要求杂货店、超市和会员仓储超市等零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某些食品产地信息.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AMS)负责原产国标签的管理和实施.

产业公共营销是美国发挥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关键环节.美国奶农和加工企业分别被强制支付每百磅15和20美分的费用,作为全国牛奶推广项目基金.绩效评估发现美国牛奶产业广告的收益成本比是461,国产牛奶推广是维持本国牛奶的关键[31].例如佛罗里达州柑橘产业,佛罗里达州柑橘局是一个政府部门,由9个代表性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包装企业的委员会组成,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对每一箱柑橘的收费.该部门营销推广占了佛罗里达州柑橘局的多数工作量,大约80%的年度预算被用来实施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亚洲的公共营销.美国农场产业公共营销的持续投入,提高了原产美国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5启示

当前,化解中国农产品原产国偏好危机,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实现质量兴农.2017年以来,中国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结合,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改善了中国农产品原产国形象,增强了正面原产国效应.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文献梳理与国际经验借鉴,对中国原产国效应调节有如下启示.

(1)增加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公共营销.通过产业公共营销的信息强化,逐步消除国内外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认知偏差.尤其是在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的奶、茶、蔬菜和水果等产区,可以构建产业联盟共同分摊农产品的产业公共营销成本,形成公共品牌声誉,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原产国形象.

(2)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扭转安全形象.通过信息透明的农产品安全抽检和严格的食品安全执法,改善中国农产品安全形象,是发挥原产国效应的基础.

(3)赋予农产品更多文化属性,增强消费者对本国农产品的国民认同.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本国农产品的文化价值,通过文化传播推广,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原产国效应的发挥.

(4)引导部分优秀的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逐步改善中国农产品形象.中国可以通过推动五常大米、西湖龙井、库尔勒香梨等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和信誉可靠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建立国际声誉,从而逐步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原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MAHESWARAN D Country of origin as a stereotype: effects of consumer expertise and attribute strength on product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4,21(2):354365

[2]ORTEGA D L, HONG S J, WANG H H, et al Emerging markets for imported beef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consumer choice experiment in Beijing[J] Meat Science, 2016,121:317323

[3]曹兵海 我国高档牛肉市场现状分析及其技术展望[J].现代畜牧兽医, 2010(3):24

[4]TERANO R, MOHAMED Z, REZAI G, et al Preference for locally grown or imported fruit among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in Johor, Malaysia[J] Journal of Food Products Marketing, 2016:114

[5]LANCASTER K J A new approach to consumer theor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6,74(2):132157

[6]UMBERGER W J Will consumers pay a premium for countryoforigin labeled meat?[J] Choices, 2004(4):1520

[7]WHITE P D, CUNDIFF E W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industrial produc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8,42(1):8086

[8]WHEATLEY J J, CHIU J S, GOLDMAN A Physical quality, price, and perceptions of product qualityimplications for retailers[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81,57(2):100116

[9]OBERMILLER C, SPANGENBERG E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country of origin label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amework[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89,16(1):454459

[10]PROFETA A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untryoforiginresearch in the food sector[J] Mpra Paper, 2008

[11]BILKEY W J, NES E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product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2,13(1):89100

[12]ITTERSUM K V The role of region of origin in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and choice[J] Wageningen Universiteit, 2001

[13]SCHOOLER D Robert Product bias in the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J]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1966,8(2):1819

[14]全世文, 于晓华, 曾寅初 我国消费者对奶粉产地偏好研究——基于选择实验和显示偏好数据的对比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5266

[15]CHINGHSUAN Y, CHEN C, SHER P J Investigation on perceived country image of imported food[J] Food Quality & Preference, 2010,21(7):849856

[16]CARTER C A, ZWANE A P Not so cool?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mandatory countryoforigin labeling[J].ARE Update, 2003,6(5):57

[17]HAMPTON G M Perceived risk in buying products made abroad by American firms[J]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77,5(15):4548

[18]王二朋 FDA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流程与风险交流措施[J] 世界农业, 2016(5):154158

[19]LIM K H, HU W, MAYNARD L J, et al A taste for safer beef? How much does consumers’ perceived risk influenc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untryoforigin labeled beef[J] Agribusiness, 2014,30(1):1730

[20]LEE P Y, LUSK K, MIROSA M, et al An attribute prioritization-based seg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umer market for fruit juice[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15,46(9):18

[21]LIM K H, HU W, MAYNARD L J, et al US Consumers’preference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untryoforiginlabeled beef steak and food safety enhancements[J]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agroeconomie, 2013,61(1):93118

[22]LOUREIRO M L, UMBERGER W J Estimating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untryoforigin labeling[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3,28(2):287301

[23]EHMKE M D, LUSK J L, TYNER W Measur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references for country of origin in China, France, Niger, and the United State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8,38(3):277285

[24]REIERSON C Are foreign products seen as national stereotypes?[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66

[25]XIE J, GAO Z, SWISHER M, et al Consumers’preferences for fresh broccoli: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country of origin and organic label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5,47(2):181191

[26]PETERSON R A, JOLIBERT A J A meta-analysis of countryoforigin effec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26(4):883900

[27]GAO Z, SCHROEDER T C Effects of label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willingnesstopay for food attribu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9,91(3):795809

[28]WANG E, GAO Z Chinese consumer quality perception and preference of traditional sustainable rice produced by the integrated ricefish system[J] Sustainability, 2017,9(12):113

[29]SCHOOLER R D, WILDT A R Elasticity of product bia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8,5(1):7881

[30]CHUNG C J, TONG Z, PEEL D S, et al Effects of country of origin labeling in the US meat industry with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processors[J]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2009,38(3):406417

[31]KAISER H M Impact of generic fluid milk and cheese advertising on dairy markets 198499[J] Research Bulletins, 2000

(责任编辑张雪娇段丽君)

农产品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农产品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农产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农产品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