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精准发力示范引领加快建设田园秀美新农村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新农村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新农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精准发力示范引领加快建设田园秀美新农村

舒兰市人民政府

舒兰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城乡做美、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位操作、上下联动、分类整治、建管并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组织、造氛围,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提在统筹.针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实际,我们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自治、社会参与、村民唱主角”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处处宣传引导,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工作中,做到了“四动”:一是谋划先动.按照我市城乡做美战略安排,在农村环境建设上确定了“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的总要求和“一年打点、两年连线、三年铺面”的工作思路,形成建点连线、以线促点、串线扩面的梯次推进模式.即:利用一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我市溪河镇、白旗镇、法特镇、开原镇、上营镇等区域节点镇环境整治,特别是着力打造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实现美丽乡村“典型化”;利用两年时间以点连线,集中力量整治国道、省道沿线乡镇村屯的环境,形成“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实现美丽乡村“整齐化”;利用三年时间,以线带面,促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扩面、提升,实现美丽乡村“全面化”.二是责任推动.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上日程、抓在手上,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制定了《舒兰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市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户”的“四包”责任机制,形成市、乡、村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部门联动.建立了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12 个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优化整合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形成了推进环境整治的合力.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1 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18 个.四是群众主动.我们通过电视、网站、农村广播等媒体,采取建立宣传队、设立宣传栏、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标语、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使村民“唱起主角”,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在溪河镇溪河村集中开展“清柴草”整治行动中,村民开始都不理解、不配合,全村124 个柴草垛经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才搬走43 个.但随着砌边沟、植树绿化、修建文化墙、改厨改厕等工程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庭院成为绝大多数村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村里的工作,81 个柴草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搬到了村里指定的存放地点.溪河村在这些柴草垛的存放原址建设了一个村民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补短板、强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在建设.我们结合东中西三大产业带布局,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打造了节点型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有效示范带动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资金支撑.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难题,我们采取市里补资、村里出资、部门助资、社会筹资、农民自筹、向上争资的办法,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道路、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6 年,全市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7560 万元,其中,用于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资金3750 万元,用于其他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810 余万元.资金来源,争取上级资金3570 万元;农民筹资筹劳760 万元;社会捐款捐物价值达到480 万元;本级财政投入2750 万元.二是突出规划引领.结合人文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制定乡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规划,努力形成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风貌.在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规划设计上,我们坚持“一镇一特”和“一村一策”,充分聚合各种资源和发掘村庄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溪河镇凤凰山乡村游、白旗镇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法特镇满族民俗小镇,提升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和发展力.三是突出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文化广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2016 年,改建乡村公路101 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线12575 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20340 平方米,安装路灯615 盏.

三、抓整治、改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关键在整治.我们在注重保持田园风貌,在不损毁乡土元素、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围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开展“ 三大工程”,着力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开展生活环境整治工程.突出公路沿线,小城镇和农贸集市、畜禽养殖小区、乡村旅游区、卫生管理死角等“八个重点部位”,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2016 年,仅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就建设边沟34840 延长米、围栏13320 延长米,铺设条石彩砖27500 平方米,绿化植树17000 株、美化栽花90万株,喷绘墙体9200 平方米,布置移动花箱180 个.二是开展乡风文明营造工程.我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强化文化营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持续提升农民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以文化墙建设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突出村居风貌和地域文化,努力在文化特色上实现一村一“符号”.2016 年,新建文化墙12860 延长米,大型户外宣传牌7块.同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图书馆、村屯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以及环境卫生星级户、“干净人家”和“美丽庭院”等特色评比活动,实现了以文化营造引领农村道德新风尚,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全面打造优美生活环境的同时,以大气改善、厨房改造、厕所革命为重点,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在工作中,积极推进实施秸秆“五化”利用项目.目前,聚烽生物质5万吨秸秆成型燃料、天众和8 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19 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实施了生物质锅炉改燃试点工程和生物质户用炉具示范推广工程,全市已改燃吨位36.5 蒸吨,改燃供热面积12.6 万平方米.已试点整屯推广生物质户用炉具2000 台,改造卫生厕所1900 户.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户用生物质炉具1万台,改造室内卫生厕所5000 户以上.

四、建机制、强管理,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根本在保持.我们把环境可持续作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要求,着力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重点建立“五项机制”:一是执法管理机制.在各乡镇成立乡镇综合管理办公室,下设中队和环卫中队,根据镇区规模,合理配置协管人员和环卫保洁人员.中队负责联合工商、交通、环保、等部门做好镇区交通、交易、野广告清理,规范市场秩序;环卫中队负责镇区环境卫生和垃圾清运等工作.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拨付,每个乡镇每月2~3 万元.办公室实行乡镇直管,市容局业务指导,每月考核两次,根据考核结果拨付资金,积极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二是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了镇、村、社、户四级网格化管理,将每一家农户作为最小的网格单位,划定包保责任区,与农民签订包保责任书,并在村屯显赫位置或村务公开栏张贴网格化管理揭示板,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主体责任,形成村社干部、党员代表和农户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三包三责”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包美化、包绿化;农户“三责”,即公共路面清扫责任、路肩维护责任、道路两侧栽花除草责任.四是保洁机制.因地制宜建立环卫长效保洁制度和相对固定的保洁队伍,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理模式.目前,全市210 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保洁队伍,每村设立了2~3个固定垃圾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保证“垃圾不落地”,实现农村卫生常态保洁.五是考核督查机制.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标准,市委党建办联合新农村办成立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组,实行“三单两台两报”督导检查机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督导检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发放交办单、督办单、约谈单,设置电视台、手机微信通报平台,做到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措施在第一时间跟进、整改在第一时间落实,推动了工作开展.

新农村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新农村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新农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新农村建设论文

2、新经济杂志

3、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

4、新课程导学期刊

5、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6、农村新技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