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保罗卢泽译狗基于《寒山诗集》翻译语料库有关论文范文集

这篇翻译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保罗卢泽译狗基于《寒山诗集》翻译语料库

一、引言

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多与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形象也比较活泼可爱.然而,在《寒山诗集》中,狗却多以丑恶、凶暴或低贱的形象出现.郝中宁(2016)将寒山诗中有关狗的意象诗分为三类,即以狗说禅诗、以狗喻世诗和以狗言理诗,并指出三者分别意在宣扬佛理禅意、讽刺世态炎凉和表达人生哲理.

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史已有八十余年,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风靡全球.2017年,著名学者、寒山诗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保罗?卢泽(PaulRouzer)出版了《寒山诗集》全译本,这是目前最新的寒山诗英译本.那么,对寒山诗中狗的意象,译者是如何翻译的?翻译的效果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试对《寒山诗集》中涉及狗意象描写的诗以及卢泽英译文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并结合译者的相关论述,总结其翻译方法,考察其翻译效果.

二、卢泽及其寒山诗英译本

保罗?卢泽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常年开设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对中国古典诗歌和佛教禅宗有浓厚的兴趣.卢泽教授对寒山、杜甫、温庭筠等唐代诗人颇有研究,近年来研究兴趣集中在寒山诗上,曾于2015年出版寒山诗研究专著《寒山诗:对寒山诗歌的佛教解读》,于2017年出版The Poetry of Han Shan (Cold Mountain), Shide andFenggan一书,此书是寒山诗的全译本,其底本是四部丛刊本《寒山诗集》.

卢泽教授在译本中谈到了自己的翻译方法.他说,寒山诗往往不易读懂,所以他有时“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增补的方法来翻译”,从而“使诗歌意义明晰”,而且,“当认为添加注解可以让多数前现代读者读起来更轻松时,我也毫不犹豫地用注解来解释可能的比喻或象征性的材料”(2017:xx).下文拟结合卢泽教授的相关论述和译文,对部分狗意象诗的翻译作详细考察.

三、卢泽对“狗”意象的翻译

笔者对自建的313首寒山诗翻译语料库进行考察,发现诗集中涉“狗”诗共有7首,其中《人生一百年》和《侬家暂下山》可归为以狗说禅诗,《我在村中住》和《蹭蹬诸贫士》可归为以狗喻世诗,《我见百十狗》、《赫赫谁垆肆》和《贫驴欠一尺》可归为以狗言理诗.下文通过对这些中文原诗和卢泽英译本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分别考察这三类诗中“狗”的形象的翻译.

1.以狗说禅诗的翻译

寒山诗中,有一部分是禅理诗,借以表达禅意,宣扬佛理.狗在这类禅理诗中往往是以负面形象出现,而且与日常生活中的狗有所不同.如《人生一百年》一诗中,就出现了嗔忿似狗的说法,这是一种佛经的譬喻.类似的形象还有“慈悲如鹿”、“猕猴心”、“狮子吼”等.作者将狗的形象与其他譬喻“巧妙地组织在同一首诗中,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教化世人”(钱学烈,1998:77).

这首诗意在宣扬佛理,“谓众生去嗔恚,灭贪欲之心,才能入佛道”(钱学烈,1998:276).诗中的瞋忿家狗形象,源自《大般涅槃经》:“又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嗔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嗔忿,即嗔怨、忿怒之心,佛教谓三毒之一.佛教中常以狗来比喻贪婪、嗔恚、嫉妒,认为狗的本性如此.卢泽教授将“嗔忿似家狗”译为“While wrath is like thehousehold dog”, 看似明白晓畅,然而,“wrath”一词并不能完整表达“嗔忿”的含义.而且,虽然译者在译诗末尾添加了两条注释,但只是对“十二部”和“狮子吼”做了解释,并没有解释“嗔忿”与狗的关系,也没有将狗的形象背后蕴含的丰富佛教内涵介绍给读者.所以,单从对狗的形象的翻译而言,此诗译文的阐释尚不够全面.另一首《侬家暂下山》的译文也有同样问题,此处从略.

2.以狗喻世诗的翻译

语言里的狗,“有生物学上的写实和比喻时的写意之分”(周领顺,2017:75).在有些寒山诗中,狗的形象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寓意”(郝中宁,2016:57),用来比喻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在这类诗中,狗的形象也较为负面.如《蹭蹬诸贫士》一诗描述了贫士怀才不遇、饥寒交迫之状,其中的“狗”只是用以喻世,并非指现实生活中某只具体的狗.

这首诗亦可以说是诗人寒山对自身经历的生动刻画.末尾两句“题安糊?上,乞狗也不吃”则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主人公的潦倒,以“乞狗也不吃”来反衬诗人空有满腹才华,却屈居微贱,无处施展.由此可见,在作者的潜意识中,狗的地位被无限拉低.此处的“乞”一般解释为给予.“‘乞’即给予之义”(项楚,2000:270);“乞:给也,丢给,唐人口语”(钱学烈,1998:218).但这里卢泽教授的译文显示出独特的一面,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前人的解释,而是先给出了一种译文,即“A dog wouldn’t eat itif you asked him”,将“乞”理解为“给予”;然后在注解中附了另一种译文 “even a begging dog wouldn’teat it”,此处他认为“乞”还可以理解为“乞讨”.虽然卢泽教授在翻译寒山诗的过程中,曾参阅过项楚的注解(Rouzer, 2017:xx),但他并不拘泥权威之说,其读者意识和文献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这样的翻译也给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让读者“读起来更轻松”(2017:xx).

3.以狗言理诗的翻译

寒山诗中,还有一些是将狗的意象融入到说理中去,意在借狗的形象来宣扬自己的主张或表达人生哲理.这种诗有点类似于寓言,可谓“以狗言理”.如《我见百十狗》一诗中,寒山从一个冷眼旁观者的角度,将你争我夺的社会,比喻为饿狗争食:

项楚(2000:159)认为,此诗立意出于《战国策?秦策》,讲天下之士欲聚而攻秦,秦相范睢献丢骨斗狗之策,携黄金至赵都,让盟军土崩瓦解,不战而退.诗中狗的形象具体而生动,用“鬇鬡”和“啀喍”二词,将狗的凶残刻画得栩栩如生,群狗毛发蓬乱、露齿相斗的形象跃然纸上.此诗第2句,“个个毛鬇鬡”,从字面上看,是指群狗毛发蓬乱,形象丑陋.此处卢泽的译文为“Each ferocious,with bristling fur”,表面上并不完全忠实于原文.“ferocious”为增补成分,原文没有,而“bristling”指毛发竖立,与“鬇鬡”所指的蓬乱也不完全吻合,可以视为一种改写.但我们读到第6句“相与啀喍争”和译文“Showing their fangs, they’ll fight each other forit”时,就会发现,前文的译文与此处群狗龇牙咧嘴、相互争斗的形象正好相互印证,而且还将群狗的凶暴和丑陋刻画得更加生动.由此看来,此处增补或改写的方法,正如卢泽教授所言,可以“使诗歌意义更明晰”(2017:xx).

四、结语

寒山诗是“唐诗繁花似锦的百花园中一朵五彩纷呈、光耀夺目的奇葩”(钱学烈,1998:94),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项楚,2000:17).对寒山诗中“狗”意象翻译的研究,虽然只考察了很少的语料,但却涉及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对以狗喻世诗和以狗言理诗的翻译上,整体而言,卢泽教授秉持读者意识和文献意识,通过适时增补或改写的方法,实现了使译文“意义更加明晰”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实现了跨文化阐释;但在以狗说禅诗的翻译中,对狗的形象却阐释不够到位,未能充分传达原文的佛教内涵.这些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的译者、学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完善.

翻译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翻译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文献翻译

2、毕业论文翻译

3、外文文献与翻译

4、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5、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6、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