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类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改革是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改革是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

摘 要:以改革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应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为大学生所熟悉和接受.

关键词:改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48-03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我党的一系列重要纲领性文件对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阐释了改革在全面推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与之相关的改革决定则成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纲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阐释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改革的理论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提供参考.

一、从世界的物质性角度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人类社会由物质组成,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是绝对的,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人类的实践具有绝对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观点破除了旧唯物主义对人的存在本身具有客观性的质疑和将历史过程完全看作是个人主观意识产物的错误结论.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我国的改革路径始终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观点,将世界的物质性作为发展的基础进行考量.例如,总书记在有关改革的论述中曾经提到: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将“富强”置于首要位置,这些都表明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已经成为我国改革之路的第一要务.所谓国家富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一个优越的物质环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等治国理念的理论基础均来源于此.没有国家财富的累积、经济的进步与繁荣,任何的发展都是空谈.只有真正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累积,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物质资料的不断积累,逐渐带动上层建筑的稳步提升,使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体会到美好生活的过程.

二、从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恩格斯对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有这样的认识:“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恩格斯以此强调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把握事物的整体走向.正如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绝对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五位一体”的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这一论述体现出改革的全局性视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涉及的利益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其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和复杂程度单靠以往小修小补的“零星化”“碎片化”改革模式已经无法堪当,必须制定系统化、全局化的改革策略,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才有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所制定的改革总体策略注重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新形势下的改革应该是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协同性特征的改革,要切实把握改革进程中诸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关系,这一深刻认识既彰显了新的历史阶段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真正落实改革目标的基本保障.

三、从认识的本质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认识的基本规律.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也曾说过:“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因此,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被看作是马克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实现目标就是让事物更加接近真理.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我国现阶段坚持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诸多决定正是秉持着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基本规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2],以改革促发展,胆子大、步子稳,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效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相互促进,使改革的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形成广泛的改革凝聚力.

四、从认识的发展过程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采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间的过渡经由实践的环节来完成,且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亲身实践,深入探索,积极调查,获取与实际相符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将这些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进行精细加工,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从认识到实践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就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坚持经由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制定实践方案、运用实践手段等,同时使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形成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最终实现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过程,一步一步地提升每一次实践和认识的水平.党的十二大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概念,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由以前的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完善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个概念,使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一步扩大为包括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的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十八大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重点,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看出,我国的改革始终离不开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指导,从改革开放至今,持续经历着实践、认识、完善,再实践、再认识、再完善的发展过程,而我国改革的实践过程也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所强调的“任何发展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个论断,说明一切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都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磨砺,只有将改革的成果放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才能使一个理论更加接近于“真理”.

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与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相似,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自身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矛盾运动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人类要想繁衍生息,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获得自身的发展与解放,最重要的就在于解决吃穿用度等物质资料的来源问题,因此,生产力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而存在的.改革开放之前,国际和国内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提升,落后的生产力也决定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只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谈国家的发展是相当困难的.改革开放前不仅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关系也已经明显不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普遍需要,“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势.”[5]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现在我国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果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不管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我国的改革都是一项永不停息的艰巨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虽然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能够基本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但是并不排除它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不排除调整和改变这些方面和环节,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改革的道路没有终点,千变万化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不断面对新挑战的准备.正如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2]因此,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为探索新的生产关系寻找道路,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六、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讲授改革是发展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又为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对当代中国而言,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关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对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更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具体实践.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依法治国”作为改革的主题,就是要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6]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国当前所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同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以改革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问题,理应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不仅有助于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加深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自觉性,还能有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2].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人民日报,2013-11-16(1).

[3]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4.

[6] .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2、马克思主义投稿

3、马克思主义论文

4、马克思主义杂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