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自我定位训练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教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自我定位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中提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应用到平时作文训练及中考作文中,即要求考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事,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作的灵感,写出具有深刻内心体验和自我意识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应该充盈着自我思考、自我体悟.对初中生而言,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倾向于训练记叙文,对应于文学样式中的“散文”.而散文,最核心的就是对自我的抒写.因此,作文当中,“我”的形象至关重要.

以往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能较多关注笔下塑造的“他人”形象,力求生动饱满,而忽略了对自我的观照.其实,作文中,只有充分尊重自我,才有可能刻画好他人,并形成双向的回馈和交流,从而使文章有更强的表现力.而对自我的定位,也直接影响了写作的选材方向,甚至关乎立意高下.因此,在动笔之前,多花些时间认真考量作文中的“自我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目前初中生作文自我定位概况

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特级教师张华清曾说过:从学生作文角度看,“发现自我”就是以“自我”为写作资源,在自我内心或自我经验范围内选择写作材料,即以“自我”为写作原点,向外辐射、延伸.[2]

目前初中生作文中的自我定位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作为一个弱者,被呵护.

这类作文中的“我”,往往在身体上、情绪上比较脆弱,需要陪伴、被关怀、被安慰.常见的有两种选材方向:一是生病、受伤了,受到朋友家人等的帮助;二是伤心难过时,得到安慰.这种自我定位,显得比较“低幼化”,文中的“我”一直处于没有成长的状态,思维简单,情感也单薄,写出来的全文也显得比较苍白、幼稚.行文至末,无非表达感恩之情.

试想,如果从三年级到九年级,作为写作主体,不管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已经成长了不知几何,而作文中的“自我”却一直没有成长,一直处于孩稚状态,那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因此,这一类自我定位,不值得被提倡.

(二)作为一个觉醒者,去感受.

这类作文中的“我”,与第一类有明显的区别.自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爱和关怀,而是在情感上有了觉醒,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情感的力量.相对于在理智上、思维上的成熟,这一类自我更多地表现出在情感上的丰润.作文中常见对爱的深切体悟,并渴望去延续这一份爱意.选材多为儿时得到了亲朋的许多关护,倍感幸福;现在想要维系这美好关系,或者作为爱的传递者,去付出、去回馈.同时还可能作为一个记录者,去缅怀时光.

这种自我定位,能让读者读到写作者在情感上的觉醒,类似一个“小大人”的形象,慢慢学会去承担.成文之后,我们也能触摸到写作主体成长的轨迹.

(三)作为一个迷失者,被点醒.

这类作文中的“我”,在认知上、思想上刚开始处于比较蒙昧的状态,经过他人的点拨,最终发现了生命的丰富性,完善了对世界的认识.常见的选材方向是,心有困扰,成长受阻,在与一个智者交流之后,或经他人引导之后,心中天地豁然洞开.

这种自我定位,个人的精神意识有个被唤醒的过程,写成文之后,我们能读出写作者成长的动态和痕迹,作文也就有了个性化的烙印,能读出真实心路历程.

(四)作为一个有心人,去感悟

这类作文中的“我”,跟第三类有相同之处,即都在心智上有所发展;所不同的是,第三类的“迷失者”,主要借助他人来实现成长,而此处所谓“有心人”,是在没有智者的情况下,自己孤身去领悟生活的真谛,提升认识.虽不曾借助“外人”,但大多需要借助“外物”来实现感悟过程.

这种自我定位成文之后,写作者本身化身为哲理的发现者,文章的可读性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

(五)作为一个审美者,去欣赏

这类作文中的“自我”,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在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文学、雕刻等方面有较敏锐的感受力,能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去欣赏美,为美所感动、震撼,并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地去赏鉴.此类作文,在表达上难度相对较高,但成文之后,文章的格局会大为拓开,整体上也会呈现出一种典雅美.

(六)作为一个思考者,去剖辩

这类作文中的“我”,本身比较关注生命哲学、社会热点,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对世态万象、民族精神、世情人性等有一定的洞察能力.体现在作文上,立意相对高远,文化含量相对充盈,语言也更为雅致简约,更显文气充足.

以上六种自我定位,基本涵盖了目前初中生作文这一个大的面.对于元素丰富、层次较高的佳作,我们还会发现,文中的自我定位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有可能是交叉错综的.比如有学生写《奶奶的白粥》,文中既有对奶奶亲情的深切体验,又表达了对儿时时光的缅怀;同时还在奶奶煲白粥这件事情的指点之下,渐渐平复了那颗浮躁的心,找回了曾经的朴实,重新享受到恬淡生活的快乐.那么,就这篇习作而言,作者既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感受亲情的“觉醒者”,又同时拥有被点醒后感悟到生命真谛的“迷失者”的身份.两者有机交融,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余味无穷.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当代经典散文自我定位概览

以历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经典散文为参照对象,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定位梳理.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全文叙写了“我”与父亲浦口车站分别一事,表达了对父亲背影的复杂感受,浅层自我定位大体是第二类,即爱的觉醒者、传递者、记录者.当然本文还涉及到对中国传统的亲情关系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带有思考者的影子.杨绛先生的《老王》也属于这一类,作者借叙述与老王交往的几件生活小事,体察并表达了善与爱;同时也生发了“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包含了对当时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自我定位上,算是觉醒者和思考者的结合.至于莫怀戚在《散步》中的形象,亦复如是.

莫顿·亨利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则是第三类,即迷失者的典型代表.文中的“我”迷失在悬崖上,也迷失在了人生的道路上.而作为引导者的父亲,运用他的智慧,指引“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更为“我”指明了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方向.

第四类自我定位的代表之作当首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相较于小时候困在悬崖上受父亲指引的莫顿·亨利而言,宗璞对生命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冰心女士的《观舞记》可谓第五类的典型代表.作者观赏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后,细细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充分表现了舞蹈美的奥秘.在文中,冰心显然是作为一个审美者,深入地欣赏了异国舞蹈文化的芳姿,并将这种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读者.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也属这一类.作者描绘并歌颂了西北土地上精彩卓绝的舞蹈场面,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刘成章作为一个欣赏者,欣赏到了外显的腰鼓之美,也欣赏到了内在的民族精神之美.

三、自我定位对构思过程的启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3]

引导学生正视作文中的“自我”,重构自我定位,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再度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写作热情,让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和作文中的自我双线并行,共同成长,趋于统一.

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以做菜为素材,要将它加工成一篇作文,常见的主题是处理成“事非经过不知难”,或者处理成“为长辈分担家务”,或者是“独立完成事情的意义”,那么,文中的“我”,很显然就只是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这种自我定位比较幼稚,写成之后也会显出十足的“低幼化”.但如果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自我定位,将自己“升格”为一个发现者、欣赏者,为自我注入更多的思想及情感力量,那么作文的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预设1:写做出来的那道菜虽不好看,但足够美味;可以引发对表象与实质二元关系的思考.

预设2:写外观普通的一盘菜,撒点翠绿的葱花,境界全出;可以引申出创造力的魅力.

预设3:写做成后的家常菜,色香味俱全,让“我”联想到一句古诗;那么,由此可体悟到:平凡生活中也有诗意啊.

预设4:写做同样一道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并且一致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是最“正宗”的,从而可走向“一样的中国味道,不一样的生活情怀”这个主题.

预设5:写简单的一道菜肴,烹制的过程很重要.调料的取舍以及搁放顺序都会影响菜肴的味道,可见程序的重要,搭配的重要.

预设6:写寻常的一道菜,母亲因为孩子喜欢,不厌其烦地烹制了上百次,还力求改善口味,可以由此抒发对爱和奉献的感悟.

……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重构自我定位,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将重塑一篇作文.而比较可取的自我定位能很好地激活构思.在孤单无助中学会爱怜;在迷茫浮躁时学会沉静;在失落消沉时学会奋发;在重压忙碌中学会闲适;在世故冷漠时学会热情;在怨恨暴戾中学会慈悲;在蒙昧懵懂时学会丰厚……作品中的自我战胜挫折,消弭隔阂,解除困惑,提升认知,获得成长,也正是现实中自我成长的映照.

四、自我定位在不同作文题中的应用

重塑自我定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作文构思,也可适用在不同的作文题中.

例题:“迈过这道坎”

作为觉醒者,可以将“坎”设想成亲人、朋友之间的隔膜,“迈过”知道,自我懂得回馈、修复、传递情感.

作为迷失者,可以将“坎”设想成学习、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经某人点拨,获得跨越的力量.

作为有心人,也可以将“坎”设想成挫折磨难,触目所及,侧耳聆听,心有偶感,从而实现超越.

作为审美者,可以将“坎”设想成对某一类文艺形式肤浅的理解,后来经过深入的了解,有了深刻的认识,迈过了欣赏审美这道“坎”.

作为思考者,可以将“坎”设想成对世事的困惑,比如对生命的消亡与复生这个命题的不解,对亲子关系的疑惑等.文末可以给困惑提供答案,也可以留下一个问号.

无论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限词作文等,在审清题目,理清写作要求后,就可以着手从自我定位的角度来进行初步的构思.以自我定位为纲,以自身经历为目,可以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尽快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素材,或激醒潜在的相关经历,将之运用到写作中来.

余秋雨曾这样写道:“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4]当一个生命俯下身来,以足够的耐心与热情观照自身,他必然获得更缤纷的成长印记,更丰厚的成长沉淀.而这也将促成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与热情,最终重新反作用于自身成长.写作,本是意趣摇缀、尽享芬芳的过程,何不以重塑自我定位为切入口,将满园清风延引进来,换自己一个心旷神怡、纵情文字的美妙体验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4.

[2]张华清.作文:由“自我”到“自我”.中学生.2016.3.

[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2001.5.

[4]余秋雨.坦然看生活.思维与智慧.2007.12.

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