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火锅里的中国人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人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火锅里的中国人

火锅里的中国人

文/阿屏

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料不拒东西,共食又绝不带任何强制性,还有充满人情味的“不够优雅”的满嘴过瘾,是中国人喜欢吃火锅的原因.“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

每一顿火锅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头、过程和结尾.用什么样的锅子、哪种燃料,以及食材、调料,都有讲究.细品其自古以来的演变,可谓食趣盎然.在学者易中天眼中,“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

火锅让人类站在一个特殊位置

历史学家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写道:“当火遇到食物,自然而然就成了社交生活不可回避的焦点.”事实上,focus这个英文单词就起源于拉丁语hearth,意为“壁炉”.而根据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在《生食与熟食》中的观点,“火”把食物从生食转化成熟食,反映了人类食物史上的重大演变与进化.这也是烧烤被视为人类烹饪开端的原因.

而火锅,在食材与火之间,又涉及一种诞生于文明社会的人工制品——陶土锅.这让人类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一边是大自然,一边是文明社会.火锅在食者和被食者之间插进了爱默生所说的“优雅的距离”,它是时间、炊烟、食材、砧板、酱汁以及各种烹饪形式的可能性.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火锅”的源头大概可以追朔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器、炊器之一正是陶鼎,学术界更直接将之称为“鼎食传统”.1989年,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的朝墩头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4000多年的生活用品——四足双层方陶鼎.它上下两层的结构显示,先人可能是在下层烧火,在上层烹煮食物.

相对于原始的烧烤,炊食合一的鼎既实用又科学.许多重要农作物都需要煮沸(至少需要浸泡)才能食用,尤其是豆类和谷物.锅就好比人类的第二个胃,一种消化植物的体外器官.这种熬煮是一个解构、消融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享用一次汤锅菜肴,就是对未知领域的一次探险.

在古希腊,“厨师”“屠夫”“祭司”都用mageiros表示,而mageiros和表示“魔法”的magic出自同一词源.厨师将食材烹制成美味的过程,不亚于“魔法”.而在中国,鼎的象征意义,也从最初的家族日常逐渐推广到社会与政治领域,如成语中常见的“问鼎中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权力与尊严的原型意象.

皇帝在三千年前就帮你想好了

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火锅”还是很简陋的,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开始流行,中国的宴席等级也随着“礼制”建设而分化.等级不同,食材也有差别,于是出现了仅供奴隶主或贵族单人使用的方鼎.

1974年前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了一件西周的“白乍井姬鼎”.此鼎通高20.2cm,宽16.4cm,重2.26kg,从其容量来看,盛满菜也仅够一人食用.在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鼎,算是最早的“小火锅”.

除了小火锅,当时的人们还吃起了“鸳鸯锅”.在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曾出土一件分格鼎,证明了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一枚火锅吃货.所谓“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数个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算是重庆“九宫格”火锅的鼻祖.

当年与分格鼎一同出土的还有两套“染器”,即当时盛放调料的“料碗”.这说明彼时的人们已在食用火锅时蘸调味品,吃火锅蘸料的习俗逐渐形成.

东汉时期,随着食材口味的中和,分格鼎演变为三格锅,主要以麻、辣、酸、咸分为三种口味:重辣、中辣与不辣.正如“中华厨祖”伊尹在公元前239年所云:“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秦汉时期流行一种烹饪法,就是把鸡肉、猪肉等放在沸水中稍煮一下,称为“濯”.马王堆汉墓遣策上就有“濯鸡”“濯豚”等文字记载.

分格鼎被发现后,有学者认为,这种鼎就是史书记载的所谓“五熟釜”.据《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记载,五熟釜由魏文帝曹丕亲自设计制作,用来宴请相国钟繇.五熟釜与分格鼎差不多,就是在锅里嵌入隔板,形成5个独立区域,每格加上不同的汤料.曹丕还写信给钟繇:“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意思就是,黄帝有三鼎,周代有九鼎,但都是一锅一个味儿,哪比得上我这个五味俱全?

“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围炉而坐,才是吃火锅的精髓,几个小时的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笔下亲朋好友围着火炉吃肉、喝酒的场景,一直延续到宋代,成为时人的生活日常.在当年的黄河流域一带,每到农历十月初一,家家都举办“暖炉会”,围着火炉吃肉喝酒以庆祝入冬.此即宋代孟元老《梦华录》中所谓“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至今,部分地区仍保留“暖锅”的叫法.

在北宋,火锅被称作“骨董羹”,得名于食物被投入汤锅中发出的“咕咚”声.“吃货”苏轼在《仇池笔记》里录下了此说法:“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火锅在古代文人圈中一直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甚至可与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及茶酒媲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的文士游山玩水的“游山具”,就包括了以上装备.经过宋、明、清几个朝代的不断改良,这套行头在清朝一个叫江增的文士手中形成了最强3.0版本:扁担前头装着茶具酒器、笔墨纸砚、面盆手巾,后头装着餐具、火种、铜锅,扁担上还能挂蒲团坐垫——随时随地都能铜锅涮肉走起!

一直朝着平民化发展的火锅,在南宋泉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一书中有了最为阳春白雪的传说.林洪写道,某日,他去武夷山九曲溪拜访隐士止师,途中遇大雪,猎到一只兔子却不知如何烹之.止师就传授他一种吃法:把兔子肉片得薄薄的,用酒、酱和椒料做好调味汁,燃着风炉放在桌上,用小锅装一半水,等水开后,把肉片放入反复涮动,熟了即可,蘸汁吃也是极好的.林洪照此法吃后,顿觉惊为天人,写下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这道涮兔肉,也因此有了一个食景双关的名字——“拨霞供”.

吃火锅也不只是乐趣.清朝的顾禄在《清嘉录》中写道,当时江南地区的地主人家经常吃火锅,菜品都涮在锅里,让仆人们很难偷嘴.于是火锅被称为“仆僧”.这大概是属于清朝中产阶级的“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帝王聚家国人心,平民找吃的自由

清王朝几乎每位皇帝都嗜火锅成癖.根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8月16日至9月16日的御膳记录,共上鸡鸭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等各类火锅23种、66次,食材包括鹿肉、狗肉、豆腐、各种菜蔬等,可见乾隆皇帝几乎天天吃火锅、顿顿吃火锅.嘉庆皇帝登基那年(1796)还举办了一场“千叟宴”,动用银质、锡质和铜质火锅1550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可谓史上最大规模的火锅盛宴.

最小清新的要数慈禧太后的“菊花锅子”.每当菊花盛开时,她就让人采摘菊花瓣,用来涮火锅:锅内兑入鸡汤煮沸,再取白菊花瓣洗净,撕成丝撒入锅中,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将生肉片、生鸡片等入锅烫熟,蘸汁食用.除了“菊花锅子”,末代皇帝溥仪胞弟溥杰的夫人爱新觉罗·浩在《食在宫廷》一书还介绍了与干贝、海米、河蟹、蛤蜊同煮的“酸菜锅子”,涮海参、鱼翅、鸽子蛋和火腿等珍贵食材的“八仙火锅”.

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火锅,其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向心力,就像一座迷你壁炉或篝火,将臣民百姓吸引过来,聚集在它的周围.这种家国凝聚力,也许是帝王将相如此钟爱火锅的原因.

而对于把吃饭看作一种社会活动的平民而言,似乎只有火锅才可以让食者随意选菜料,自己掌握火候并随意调配作料——在火锅里,中国人找到了吃的自由.

(吴辉荐自《新周刊》)

中国人论文范文结:

适合中国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人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科学中国人是什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