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以上海市为例类论文如何写

该文是关于文化传承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摘 要: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通过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社区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地域性、过程性和社会性,以上海市为例,总结了上海市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经验,包括创建文化学习品牌、打造学习体验基地、培育民间团队、优化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上海

作者简介:黄苏萍,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3-0063-0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方面,物质经济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文化入侵现象盛行,不少民间传统手艺、传统文艺形式等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正在走向消亡.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党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十九大再次提到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手段和平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社区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论探讨

(一)文化传承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这里的文化是指“以文教化”,与“野蛮”相对.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逐渐从动词变为一个内涵丰富和外延宽广的名词,并且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产生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交互之中,具有独特性,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标识.传统文化从广义范围来讲,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制度和思想层面内容的总和.[1]不可否认,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与糟粕之分,本文所探讨的传统文化是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在其内容上看,既包括传授、教与学的内容,又包括继承、衔接的动态性过程;在其维度上看,传承文化是在代与代之间的传授与继承,是一种时间纵向上的传递,但需要注意的是,传承也应该包括空间、人群的横向传播.

(二)社区教育

“社区”是由滕尼斯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他认为,社区是基于血缘、邻里等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强调组织内部人群的归属感,并不强调空间因素.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的概念更注重空间因素,强调以地域为基础,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2]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关注的对象从未成年,扩大到成年人,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扩展到工作生活,而社区作为人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是开展非正规教育的最佳场所.1844 年,丹麦民众学校的设立标志了社区教育的开端.

社区教育是指通过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满足居民学习需求,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能力和素养,促进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至今已有近40 年的发展,并且成立了一大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以地域为基础,面向全体居民,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是基层政府和居民接触最广泛的平台,也是向人民群众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社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的存在,也因此具备了文化属性.社区教育和传统文化两者关系是教育和文化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从两者的定义上看,两者都强调地域性、过程性和社会性,但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一)地域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并由此构成了识别性,成为一个民族的标识.社区教育以地域为基础开展教育和学习活动,两者都依托于地理位置而存在.从广义上来说,社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是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促成了社区教育的特色性.

(二)过程性

国内学者大多将社区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3]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制度和思想的总和,是动态发展的,但社区教育的目的性更强,旨在提高居民素养和文化水平,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更具有自然选择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没有明显的目的干预.

(三)社会性

社区教育和传统文化都是以人为主体,脱离了“人”这一要素则不存在.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居民,社区本质上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人们处于相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下,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因共同利益集结在一起.传统文化是由人类历史的各类社会活动组成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延展性,其社会性比社区教育的社会性范围更广.

三、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备受推崇,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教材之中.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课程种类日益丰富,并注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社区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是新形势下建设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形式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娱乐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减少.究其原因,首先,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传统文化流失问题较为严重[4];其次,很多传统手艺、民俗技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再次,部分传统文化落后于时展的需求,缺乏一定创新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消亡.通过社区教育平台,将传统文化带进社区,立足于广大居民,融入社区教育课程和各类活动,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培养文化学习团队,可以让文化传承更有深度和广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的浅层学习.

(二)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的结合,让社区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社区教育功能上,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旨在提升社会居民的素养和技能,这也是社区教育区别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工作的关键所在.传统文化通过社区传承体现了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更能顺应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次,在社区教育的内容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是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打造一系列丰富的课程与活动来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上,社区和各类文化单位的合作,吸引了各类社会力量加入文化学习项目,不仅提高了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扩大了居民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度.

(三)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于共同文化的确认,具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认同感体现出个体或群体间对本身所处文化的一种归属感.[5]具备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之中,不仅让居民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更能对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居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社区教育以地域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人文精神资源,创建学习品牌和项目,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精神塑造新时代的社区精神,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从民族文化认同感到社区文化认同感,培养居民的自觉意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表现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从而形成融洽的社区氛围,推动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

四、社区教育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

2016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发挥好社区教育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据统计,自2008年起,上海市评选的优秀社区教育课程和优秀社区教育资源中,有183 门课程都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6]上海市社区教育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各类学习项目,培育学习团队,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设工作.

(一)以地域为基础,创建文化学习品牌

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优势就在于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本土性”“及时性”和“适用性”.[7]这些优势意味着社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地域文化的特征.社区教育是以地域为基础开展起来的,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也要立足于地域文化,并由此形成品牌识别性.

徐汇区作为上海“科教兴市”的核心城区,在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等方面优势显著.目前,徐汇区共有12 个街道1 个镇,各社区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构成不尽相同.2013 年,徐汇区教育局部署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的行动规划,提出了“一街一品”的发展战略,即每个街道都根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历史人文特点,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品牌,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徐汇区湖南街道历史发展悠久,老洋房众多,700 多幢风格迥异的花园住宅成为了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衡山路、复兴路等历史街区以保护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为重点,与辖区内的各文化单位合作,打造充满浓郁海派风格的文化空间,开发“老洋房里的新生活”科普课程,形成了“文化湖南,典雅社区”品牌.徐汇区华泾镇则以历史文化人物为切入点,创建学习品牌.华泾镇东湾村是元代纺织家黄道婆的故乡,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背景,社区学校把传承“非遗”、弘扬黄道婆精神作为社区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编写了《衣被天下——黄道婆》教材,开设妇女手工制作课程,并举办黄道婆纪念馆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宣传黄道婆精神,让华泾镇居民对黄道婆精神产生认同感,从而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上海市各区通过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遗址和名人典故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社区教育课程,打造学习品牌活动,聚焦学习主题,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内容,从“文教结合”的角度去完善社区教育,加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了社区氛围的和谐.

(二)吸引社会力量,打造学习体验基地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上海发展现代教育的重点.为了提高市民的终身学习能力,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2013 年,上海市教委整合高校、公益组织等各类社会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创建了8 个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截至2017 年,体验基地下设129 个体验站点,开设体验项目达到677 项,其中,5 个体验基地都是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让广大居民通过体验式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海派文化体验基地开设于黄浦区社区学院,该基地立足区域特点,充分利用辖区内民族工业和现代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外滩老码头历史风情,带领居民了解妈祖文化之源.同时,整合中华老字号的企业资源,积极与文化场馆合作,举办“黄埔约见”等活动,邀请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为居民讲解相关文化.此外,该体验基地还进一步将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课程,开设了茶文化等一系列体验性课程,广大居民通过品茶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将所学带入家庭生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体验基地的建设整合了社会各类文化资源,与博物馆、艺术馆、文化纪念馆等单位联合,注重实践项目,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推动了公众参与,彰显了传统文化学习体验项目的社会影响和品牌价值.

(三)培育民间团队,发挥居体作用

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其内容已不再满足于唱唱跳跳的传统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社区内人与人交流的平台、居民互动的便捷渠道,并以此为学习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再到团队学习是社区教育学习形式的创新,居民学习团队的培育也成了社区教育的重要一环.根据上海市社区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全市共有30 893 个学习团队,其中,很多学习团队都与传统文化相关.民间团队在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截至2012 年底,宝山区共有登记在册社区民间团队1 000 余支,人员达3 万余人.[8]大场镇的非遗传习所团队在街道的扶持下,面向居民开设了江南面塑、结艺灯彩艺术、绒绣等9 个项目,举办各类成果展和创意大赛,吸引了更多居民的参与,提高了老百姓的手工艺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淞南社区的“梦丹青”书法团队,邀请书法协会的专业人员给居民授课和点评,每月举办活动日,增加居民互动,每逢春节送给居民手写春联,端午节期间开展“大手牵小手”的书法创作活动,邀请小朋友和书画家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一起创作,活动参与效果甚至辐射到了上海市其他地区.

民间学习团队成果依托社区教育平台,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汇集在一起,带头人凭着自身的技能与专长、个人魅力和奉献精神,将团队从三五人群逐步发展到一个学习型组织,向广大社区居民输送团队的文化成果和资源,同时,壮大了队伍力量;街道社区充分利用民间学习团队的积极性,扶持他们为社区去服务,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四)优化信息技术,转变居民学习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区教育的课程形式走进了网络化的阶段,社区学校通过构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丰富了课程资源.

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的示范街镇之一,漕河泾镇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水平走在前列.早在2001 年,街道就成立了老年电脑教育的教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数码教室”,部分课程通过I—Class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网络传输,实现课程同步共享,打造了社区教育的“网上学习圈”.街道将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划分为课程共享、信息公开、服务民生和展示互动四个分支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各类学习资源和信息,将传统文化通过在线视频和动画展示出来,设计各类应用小游戏,在线就能学昆曲,感受虚拟汉服世界,激发了居民的学习兴趣.

社区教育利用数字媒体,向居民普及传统文化小知识,学习资源丰富,可获得性强.从传统讲座模式到做中学,再到线上自学和线下互动,转变了居民的学习方式.此外,社区学校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传统文化为素材,课程内容的融合和交叉增加了丰富性,提高了学习成果的转化率.

社区教育是向市民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教育可以集合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年龄人群,扩大传统文化的覆盖对象;通过社区教育可以整合各类资源,吸引多方主体,丰富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方法;通过社区教育可以提升居民的文化涵养和能力素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文化传承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化传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