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跟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该文是关于数学教学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摘 要】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把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既有效地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呢?下面,本人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实践,就此抛砖引玉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1 让数学贴近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在教学之前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例如:学习要求各种“率”的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对于这类应用题容易混淆,且难以掌握.为此我在开学初便布置了一个“小实验”:用20—30颗黄豆(绿豆)做发芽的实验,并详细地告诉学生操作细节和要注意的地方.几天后班队活动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作记录.学生兴致极高,都跃跃欲试:有全发芽的———洋洋得意者;有浇水不当,全都腐烂掉的———满脸悔恨者;有部分发芽的———心有不甘的.这时我便抛出真正的目的,根据记录求出自己的黄豆的发芽率,看哪一组的发芽率高,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通过这次实地的操作、切身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有关这类“百分数的应用题”的重点,错误率明显地下降了,而且,学生对于“发芽率为什么不能超过100%”这个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这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2 创设情景,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它与生活实践联系十分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1 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数学问题情景.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老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根据观察春夏秋冬的一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象.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小数”的初步理解.再让学生列举出每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过了星期六又是星期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些自然现象都属于循环现象,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让学生讨论数学知识中有无“循环”现象,学生通过试算“7÷3,16÷9”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很快理解了循环的含义.

2.2 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联系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加减混合计算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样的情景引入.借助学生已积累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2.3 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做“小小超市”的游戏.让每个学生带一些货物,如:书本、铅笔、橡皮、小刀及水果、玩具等,标上,6人一小组,2 人做收银员(可轮流),其他组员做顾客(每人准备好几元、几角、几分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若干),进行买卖活动.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合作的同时分别承担一定的任务,学生、热情会油然而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变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教材是以“求18 和30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单纯的文字形式呈现,缺乏趣味性和现实性.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秋游活动要组织安全小组来创设教学情境,把书本数学变成了生活数学,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五年级(1)班有40人,五年级(2)班有45人参加秋游活动,怎样分组才能使全年级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而所有的同学又都参加了安全小组呢?学生通过了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解决了分组问题的同时,也就学会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处在亲切愉快、思维活跃的主动探索活动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

4.1 学以致用,进行实际应用练习.数学具有抽象性,同时数学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注重数学应用是各国和各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突出特点.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是使学生建立学习数学动机、了解数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进行数学应用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组织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在算出教室地面的面积.回到家中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与父母一起测量了自己家的客厅及厨房的长和宽,并算出地面的面积,转天都兴高采烈地向老师汇报.

4.2 让学生学会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用数学的眼光,把每天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有的记录对这件事情的感受,有的记录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学完10以内数以后,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稚嫩的笔记下了自己的观察感受:舅舅要结婚了,今天我和妈妈去舅舅家的新房,进屋一看,哇!好漂亮啊! 两间卧室,一间大客厅,一间厨房,一间卫生间.还有一个大电视,两台冰箱,两个空调.真幸福呀!学习了加法以后,有个学生写道:真高兴,今天我过生日了.妈妈专门为我买了一个大蛋糕,还邀请我的姑姑和小姨,原来我家3口人,又来了2 个人,一共是5口人,列式是3+2=5.妈妈炒了六个菜,都出汗了,可还是笑着唱生日歌,妈妈太辛苦了,谢谢妈妈.通过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体验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小小的日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生活,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提高观察力,唤醒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

数学作为一种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一特征.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把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既有效地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数学教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数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2、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大全

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4、数学教学杂志

5、小学数学教学杂志

6、数学教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