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建筑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以广州大学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为例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建筑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以广州大学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为例

摘 要: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 年开始招生.为了更好地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各高校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我校也不例外.在此,以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为例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10.03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10—0112—0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招生,根据国家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逐渐增大,到2015年专硕和学硕比例基本达到1:1.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强调,重点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574,300人,其中专业学位252,272人,专硕占比近44%.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各种探索和研究.2015年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038人,其中专业学位630人,专硕占比近61%.随着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有必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招生,由于是新生事物,大家不知道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有什么区别.经过六年的实践,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晰,但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仍然不高.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校外企业导师逐渐对专业学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企业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另外,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名系统里,只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名称,而找不到专业学位的专业名称,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

(二)未能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双导师”制,经过几年的发展,很多高校在形式上基本实现了“双导师”制,即每一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有两位导师,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企业导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1]事实上,校外导师真正能做到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指导工作的很少,更多的是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校外导师只是挂名,学生实际上都是跟着校内导师做,就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另一种是仅仅在专业实践期间到校外导师所在的企业,其余都是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由此可见,校外导师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专业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1]在实际培养中,真正能按要求完成的不多,“有调查显示,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到校外进行专业实践时间远远低于培养方案要求或没有实际参与到校外专业实践中”.[2]事实上,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被当成学术型研究生来培养.由于缺乏实践,这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脱离现实,未能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和研究,从而没有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二、广州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自2009年开始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学院层面,都在为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此,以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为例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不断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009年,我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的.不同之处是学位课学分比学术型少了四学分,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比学术型少8~16学时,选修课程的数量比学术型少.

2014年,学位课学分增加到19学分,和学术型一样,学分具体变化如表1.因此,学院增加了两门数学基础课作为学位课.同时,对选修课做了较大的修改,开始呈现专业学位的特色,课程体现出了应用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如“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现代给水处理理论与工程技术”“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等课程.

2015年,适逢学校开展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学院抓住这一机遇,结合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的要求,再次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首先把学制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三年,学制变化如表1.其次增加了数学基础课和力学基础课的学时,详见表2.

最后,结合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的要求,尝试开设企业专家任教的课程,如“水污染防控技术与工程应用”“屋宇设备工程实践”和“土木工程案例分析”等.

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我院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从学术型色彩逐渐过渡到专业型特色.

(二)重视专业实践环节

首先,不断扩大校外导师队伍,逐步落实“双导师”制度.2009年,有正式资格的校外导师不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要求校内导师利用自己的资源找具备条件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然后再补办手续.2012年,我院校外导师有35人,到了2013年,增加到96人,2015年达到125人.随着校外导师队伍的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得到落实,专业实践学习也得到落实.

其次,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2012年建立广州市属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三个: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稳固房屋鉴定有限公司;2014年建立一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牛示范基地:广州兢业建筑结构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建立一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这些基地的建成进一步保障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

(三)全方位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首先是学位论文查重.根据学校规定,学位论文送审前先交学校统一进行查重.学院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阴阳稿”,即送去查重的是一份经过删减的论文稿,实际送审的是未经删减但重复率高的论文稿.学院把研究生交来查重的论文稿电子版转发给他们的导师,让导师把关,从而避免研究生查重,有效发挥查重的功能.即使学生的查重通过了,如果导师觉得还没达到要求,可以上报学院,学院尊重导师的意见不予送审.

其次是学位论文盲审比例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全部盲审.2011年,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抽取20%的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参加盲审.2012年,鉴于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院决定抽取50%的学位论文参加盲审.经过前两年的实践,发现盲审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到了2013年,学院决定全部学位论文参加盲审,盲审的论文一份送省内高校,一份送省外高校.实践证明,100%盲审制度对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学院实行“双盲”答辩制度.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学院专门请一位博士对“双盲”答辩进行研究.所谓“双盲”答辩是指在正式答辩前,答辩委员名单对学生和所有导师保密;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学生的导师姓名对答辩委员保密.全部答辩工作由学院主管副院长、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和答辩秘书组织和完成,研究生导师除了提交答辩工作所必需的对学生的评价(匿名)外,不参与答辩委员的聘请,不参加答辩组织工作,答辩会场不允许导师列席和发言.通过这种制度,可以切实保障学位论文质量,一方面,由于学生了解“双盲”答辩的含义,知道导师不可能在答辩的时候帮到自己,因此做学位论文的时候非常认真,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学位论文,使论文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导师不参加答辩,答辩委员又不知道学生的导师是谁,因此,答辩委员不用考虑导师情面问题,只需针对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论文质量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要求来做出判断,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实践证明,全方位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的做法卓有成效,参与答辩的校外专家普遍觉得2015年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六年的发展,首先在相关高校得到普及,但社会对此的认可度不够,正如前文所说,一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名系统里,只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名称,而找不到专业学位的专业名称,因此,仍需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提供方便.只有提高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才有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才有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

(二)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培养目标的前半部分即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高校有能力做到,而后面的目标单纯靠高校恐怕很难实现,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研究生教育,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江苏省的做法值得借鉴,“江苏省通过加强省级统筹,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研究生教育,促进高校自主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构建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全方位促进和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3]另一方面,学校(院)邀请企业专家(校外导师)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发挥企业专家(校外导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以及在职业素养的要求方面的优势.可以根据企业专家(校外导师)的建议,开设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选修课,并邀请企业专家(校外导师)为研究生授课.

(三)专业实践环节的形式应多样化

专业实践学习,一般都理解为把研究生放在企业工作,让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这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经过多年实践,已有不同的认识,在第八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专业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决定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协商决定.[4]事实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也是多方位的,除了去一线企业外,有些去当老师,有些在高校当实验员,因此,对专业实践学习环节的形式不宜过于单一,应多样化.在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安排实践学习的时候,学院和导师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有所侧重,打算去一线企业就业的,可以安排其到企业去实习或者跟随校内导师做横向课题;准备将来去做实验员的,可以在学校实验室实习;而对于想在高校当老师的,可以跟着校内导师做科研,等等.

(四)建立合理的导师评价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李克强总理指出,希望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授业解惑.为了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应当建立合理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单一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评价机制,把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学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和学术训练等纳入导师评价,鼓励研究生参与对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5]对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评价,取消导师终身制,经评价不合格的导师,应取消其导师资格.通过导师评价机制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从而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结论

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培养方案得到不断完善,从具有学术型色彩的培养方案转变为具有专业型特色的培养方案;专业实践环节通过落实校外导师和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得到保障;学位论文质量通过查重、盲审和“双盲”答辩等途径得到保障和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论是理论基础、学位论文质量还是应用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基本达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尽管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仍需加强校内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落实专业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S].教研[2009]1号.

[2]周正嵩,孙月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聚集质量谋划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1).

[4]赵宪忠.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重点简介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工作要点[R].第八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2015.

[5]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1).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Training Patter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Degree Postgraduate in Civil Engineering

——Take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ANG Xinming,FANG Yaping,ZHAO Ya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ract:The enrollment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begins in 2009.Universities around the nation try to exploreand study on the training-patter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ining aim and demands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o does Guangzhou University.The paper takes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training-pattern of full-time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Finally suggestions to improve quality of the postgratudate are put forword.

Key words:professional degree;postgraduate;training-pattern

[责任编辑:刘爱华]

大学建筑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建筑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建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建筑赏析论文

2、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3、大学心理学论文

4、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5、建筑模型论文

6、大学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