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

摘 要人文学科与学术图书馆有着长期的共生关系,决定了数字人文学科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驱动力.文章通过网页检索CenterNet 网站中登记的数字人文中心,统计分析美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服务的现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分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我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资源与周边环境关系,打造人文学者交流、孵化数字人文项目实践的平台,使图书馆不仅成为数字资源的服务者,更成为数字人文成果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数字人文图书馆服务美国高校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引用本文格式于亚秀,李欣.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8 (9):30-37.

0 导言

技术和人文不是二元的,而是在知识、教育、社会、政治和经济实践中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构成的两面.数字人文作为人文研究和信息技术的交叉研究领域,既涵盖了在数字时发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工具,也涵盖了如何通过这些新工具应用于传统艺术和人文学科从而产生新的学术成果.数字人文的发展推动着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创新,改变了人文知识的获取、编著、比较、阐释方式.

在国内外众多学者文章中,图书馆一直在努力界定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围绕数字人文的讨论往往诉诸于理论术语或者技术知识[1-2],然而,因为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里一个跨学科的代理机构,是或者将是数字人文开展的重要场所.美国国家教育技术研究所主任以及WIKI数字研究工具的主编Lisa Spiro指出了数字人文超越传统学术研究的五个目标是[3]:(1)提供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方式;(2)使数据可以被充分使用;(3)转变学术交流方式;(4)强化教学和学习;(5)推动公共影响力.这些都与图书馆事业相互重叠,因此,通过数字人文的视角探索这些领域将对图书馆改善社会影响力有很大益处.欧美数字人文学科的研究实践起步比较早,其理论实践值得国内同行学习[4-5],笔者于2018 年1 月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访学三个月,通过网页分析CenterNet上美国数字人文中心的网站,对美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服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章第1部分的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美国数字人文中心与图书馆走得很近,美国图书馆如何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对我国图书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针对UCLA图书馆如何参与数字人文研究及服务实践进行了详细调研.UCLA是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UCLA图书馆没有主办实体数字人文中心,但其依托现有资源,探索数字人文环境下图书馆自身优势和人文学者科研需求的契合点,使图书馆不仅成为数字人文活动的服务者,更成为数字人文成果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人文学者从事科研活动时寻求的数字人文服务组成要素是一致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基础环境、资源类型和传统服务等方面也有很多共性,UCLA图书馆依托现有资源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理念和实践,值得国内高校图书馆借鉴.

1 国内外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现状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加工技术经验、服务可以直面研究者等优势,同时肩负信息咨询和文化传播、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这些决定了图书馆在参与到数字人文研究实践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都在高度关注数字人文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进行科研探索和实践.

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图书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的实践并不落后,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在2004 年就建设了包括敦煌遗珍、年画撷英、甲骨世界、民国图书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只是当时图书馆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关注不够,使得这些应用实践处于自为状态,没有上升到人文与计算机跨学科理论研究,缺乏数字人文理论的有效支撑,不利于传统人文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升级.近几年这种局面开始转变,2011 年武汉大学成立国内首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从2015 年开始,包括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多个高校都举办了与数字人文相关的主题会议,引起了学界的诸多关注,各院校数字人文相关的研究项目也越来越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参与主办的“数字人文论坛”为例,目前该论坛已办两届,主题分别是“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6]“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7],第三届也正在筹办中,主题为“孵化与实践:需求驱动下的数字人文项目”[8],从会议主题可以看出,国内图书馆已推动在全面开展数字人文理论探讨及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实践.

国外数字人文起步早.CenterNet是一个为促进数字人文和相关领域合作而建立的数字人文中心(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s,DHC)的国际网站[9].截止到2018 年1 月,CenterNet 统计的全球数字人文中心有193个,笔者通过网站检索核实、地址位置的再标注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71%在欧美(见图1).

CenterNet登记的美国数字人文中心73个,其中16个属于联盟或协会,57个由学校组织主办.为探索美国图书馆和图书馆馆员在数字人文方面的参与程度,以由学校组织主办的57个数字人文中心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由图书馆主办或图书馆参与主办的数字人文中心数量占比.57个数字人文中心中由学校层面直接主办或学校其他院系主办的占40个,由图书馆主办的有12 个,由图书馆和学校其他院系联合主办的有5个,即由图书馆主办或参与主办的数字人文中心约占30%(见图2).

(2)数字人文中心组成成员中图书馆员的参与情况.笔者以57 个数字人文中心中非图书馆直接参与主办的40 个为分析对象,调研其网站上的组成人员页面,其中27 个网站上有详细的人员组成介绍,可见11 个数字人文中心的成员中有图书馆员(见图3),其他数字人文中心里,部分在其主页介绍或者项目介绍的文字中有明确与图书馆相关的描述.如:弗吉尼亚大学的数字人文中心(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inHumanities),非图书馆主办,成员组成也没有图书馆员,但其项目介绍中有很多关于与图书馆合作和感谢图书馆参与的描述.肯塔基大学数字人文中心(Research in Computing for Humanities),非图书馆主办,该网站没有列出组成人员详细页,但其网站上关于中心的介绍页面上注明数字人文中心的设施包含坐落在图书馆的项目室或科研室(类似于国内的研讨室).

以上两个层面的数据表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有很高的参与度,所以图书馆如何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美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方面的实践活动具有代表意义.

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字人文环境UCLA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919年,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中的第二所大学,目前拥有约30,000名本科生与12,000 名研究生,提供包括学士、硕士与博士在内331种不同学位课程(其中学士学位124个,硕士学位98个,博士以及专业学位共109 个).UCLA 是全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学校,2015年,有超过112,000人申请入学UCLA,是全美录取率最低的公立大学之一,2017 年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UCLA排第13名[10].

2.1 UCLA数字人文课程组

随着近十年来人文学科研究和教学发生的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进行科研学习, UCLA 成立数字人文课题组(Program inDigital Humanities),由来自不同学院的教授开设数字人文课程,推出数字人文初级认证(面向本科生)和数字人文高级认证(面向研究生),为学生讲授在新的环境中进行科研学习的工具、方法和理论等相关知识,课程涵盖使用数据挖掘、可视化、建模与仿真、地理空间分析与制图、网络分析、界面工具等进行数字人文研究的过程和实践案例,介绍如何使用数字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复杂的文化、社会、历史和动态[11].

2.2 UCLA数字科研与教学研究所及数字人文中心UCLA在学校层面成立数字科研与教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IDRE)[12],由两名副校长直接负责,旨在支持、推进和引导学校范围内的科研和教学项目,使得UCLA能成为以计算思维(如高性能计算、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科研和教学的世界领先者.UCLA IDRE 大力支持不同部门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支持利用新技术进行的科研项目.IDRE 在资源、项目和服务方面的支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高性能计算和存储、GPU计算和集群计算、统计计算、GIS/可视化和建模、组织协同合作.

该研究所下成立数字人文中心(Center ForDigital Humanities,CDH),中心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和数字方法来改善人文教育,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该中心从编程指导、项目设计开发、软件培训等多个方面设置多个岗位,服务数字人文科研实践的多个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技术培训.包括在线/混合课程设计和媒体创作,CCLE、Turnitin、Respondus、Kaltura、Poodl 等软件的技术帮助,PHP、Ja、Jascraipt、jQuery 和R. 等编程培训指导,还与图书馆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元数据组织加工、科研数据管理等方面培训.

(2)提供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购买Git、Bitbucket 等代码库和Dash、Zenodo 等数据库的版权提供给师生使用,与图书馆合作推出学术创新实验室,为人文学者进行数字人文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提供硬件和空间.

(3)开展数字人文项目的支持合作.为人文学院的师生和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建立人文学院师生和资源的有效连接,探索研究数字人文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技术开发和创新,参与到数字人文项目中[13].截至2018 年1月,UCLA数字人文中心已参与完成数字人文项目44个,正在进行的项目7个.比如,约鲁巴建筑建模项目[14]:尼日利亚约鲁巴的艺术是非洲艺术史上最著名和研究最深入的艺术之一,从宗教到建筑装饰,众多学者在从事约鲁巴的艺术形式与其文化习俗和社会习俗之间联系的研究.该项目是由ULCA 的数字人文中心、Fowler 博物馆、美术史系Steven Nelson教授共同完成,数字人文中心根据Steven Nelson 在实地拍摄的照片,提供项目管理和3D 建模的专业知识,为UCLAFowler博物馆收藏的约鲁巴建筑装饰艺术品进行空间建模,还原约鲁巴建筑装饰在原有环境中的效果,扩大师生对约鲁巴艺术和建筑的理解.又如古埃及馆藏棺木项目[15],在数字人文中心的协助下,把Kara Cooney教授私人关于古埃及棺木的照片数字化,图书馆将其纳为图书馆馆藏的一部分,使其可以对其他研究者开放获取.

在UCLA数字人文大环境中,UCLA图书馆不仅在培训咨询、资源支撑、空间配备方面作为学校数字人文中心的重要合作伙伴,也与数字人文中心和学者进行项目的深度合作,深化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研究实践者的联系.

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实践

UCLA 图书馆作为研究型图书馆,在馆藏、咨询平台、硬件设施、服务、深化合作几个方面来积极开展数字人服务实践,使图书馆在大学内由知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为丰富多元教学科研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

3.1 完善人文数据库和数据集馆藏

UCLA图书馆设立数字图书馆计划,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数字化标准、数字化方法、元数据加工、版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数字图书馆计划,对非结构化的数字文本内容按照特定使用目的进行规范化标注著录,形成数据库或数据集,还与数字人文中心、学者和学校其他组织合作,为学校的数字人文成果提供存储管理,纳为图书馆特色数字馆藏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建立了103 个人文特藏库,并根据资源类型(图像、文本、地图、音频、视频)进行了详细的分类[16],不仅推动了数字人文项目成果保护和自身特色馆藏建设,提升了资源本身的价值,也为人文学者进一步研究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说,UCLA图书馆不仅是大量原生资源内容的管理者,也是新的数字资源和数据集合的创造者和分析者,成为数字人文成果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3.2 提供便捷的数字人文信息访问平台

UCLA图书馆除了提供完善的传统馆藏资源和服务导航外,还开设了内容丰富的数字人文专栏.通过在主页上的“ 科研导航” 中检索“digital humanities”,可以检索到与数字人文相关的馆员、培训、项目.以数字人文馆员Zoe为例[17],其开设的数字人文专栏,内容详细完整,涵盖了数字人文的各个方面,包括数字人文相关的历史、定义、基础书目介绍;UCLA校内外数字人文项目介绍;国内外数字人文工具、论坛、会议、出版物、Twitter 和博客等社交媒体资料的汇总和整理,其完整的资源导航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参与到数字人文研究实践中,堪称图书馆进行数字人文服务宣传和推广的范本.

3.3 深化科研支持服务,充当跨学科的桥梁

UCLA图书馆认为人文学科科研人员有对数据和工具更精准的需求,而馆员对资源更了解,将两者结合到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资源价值,促进和推动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方面的科研实践进展.在该理念指导下,UCLA 图书馆开展跨机构、跨学科的科研服务模式,与研究者进行深化合作、提供深度支持,取得了很好效果.

(1)开展嵌入式课堂培训.有针对性地将资源、工具与从事人文研究的群体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嵌入式馆员的作用.嵌入式馆员的工作涉及传递高度的、有价值的信息到有明确需求的读者团体.UCLA嵌入式图书馆认为馆员不应该站在图书馆角度将自认为对科研和学术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而是应该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他们通过跟学院教师合作,将服务嵌入到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馆藏和科研工具.如ULCA电影专业的学科馆员应学院或教师邀请,每年去院系或者特定老师课堂上进行相关培训,为电影系不同年级、选择不同课程的学生介绍图书馆在音频影像方面的特藏资源及使用方式,形成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教学中的良性循环.

(2)举办数字人文素养培训工作坊,培养学生从事数字人文研究实践的科研素养.UCLA图书馆每季度针对不同群体举办初级科研工作坊、高级科研工作坊[18].工作坊课程面向校内所有师生在线自助申请,笔者在访学期间旁听过多堂课程,发现教室几乎无空座.此外,还推出了研究生科研合作伙伴项目(Digital Research Start-UpPartnerships for Graduate Students, DRes-SUP)[19].其中初级科研工作坊是与本科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培训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工具使用,开设讨论会和实践活动,帮助本科低年级学生建立坚实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训内容涵盖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查找本校图书馆资料、如何收集和追踪科研资源、科研分析实践中常见工具软件的使用、科研数据管理及科研成果发表出版中的常见问题.高级科研工作坊则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其进行具原创性的学术研究,高级科研工作坊专注于分析工具培训(如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组织和管理科研数据的工具培训(如引用软件,数据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出版指导(如版权,海报演讲)等方面.而在研究生处于从事科研活动的初级阶段,为了满足研究生的科研需求,UCLA图书馆开展DResSUP项目.研究生可以申请图书馆员作为其科研活动过程的合作伙伴,图书馆员在以下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资料数字化、文件类型转换、材料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处理;编写脚本从数字资源库中挖掘需要的信息;以适当的标准创建元数据;用爬虫方式从社交媒体或网页中收集数据;数据存储及发布.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在图书馆员的参与合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与学校其他数字人文机构合作开展课程培训.UCLA图书馆联合学校数字人文中心举办元数据组织管理、知识产权、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可发现性、数据存档、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培训.

3.4 构建数字人文空间和硬件环境,吸引数字

人文研究和实践者走进图书馆UCLA图书馆在实体空间内开辟了学术创新实验室(Scholarly Innovation Lab,SIL),由图书馆和学校数字人文中心联合管理,该实验室分为三个空间区域,并配备高分辨率背投屏幕,智能白板等设备,这些硬件环境为数字人文研究者进行数据可视化和互动演示提供平台.

3.5 协同合作,孵化数字人文项目

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需要进行跨学科跨部门合作,以开放的态度走出去.UCLA图书馆与学校数字人文中心和院系学者积极开展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合作者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1)数字人文项目合作.图书馆与学校数字人文中心、人文学者或校外机构合作发起数字人文研究实践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多个项目.如:“Seeing Sunset: Learning LOS Angeles” 项目[20],是图书馆和新生培训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2012年数字人文学科教师Johanna Drucker和Jan Reiff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开设了关于Sunset Boulevard 沿线社区的历史回顾课程,2013年至2014年期间图书馆通过与新生培训研究中心合作,将这些课程内容和学生项目转变成在线数字化发布,使用GIS工具以具有交互性地图方式展示课程中路线所涉及的公交站点指南,同时添加了来自于其馆藏的地理人文数据作为补充,并通过多种工具对在线展示方式进行扩展.

(2)发起人文学术交流,为图书馆与人文学者进行项目合作奠定基础.学科馆员具有直接面向师生群体进行服务的优势,因此图书馆员很容易跟踪并了解学者的研究领域,并主动参与或者主动发起学术交流活动.如UCLA东亚图书馆日本馆员在发现几位学者对战后日本相关资料有同样的需求,主动邀请相关学者和学生发起对战后日本的讨论会,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笔者的访谈中,东亚图书馆馆长也对该学科馆员的服务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这种方式不仅推动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也为数字人文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

4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启示

在图书馆所处的数字人文大环境方面,国内逊色于欧美,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数字人文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但对于单个图书馆而言,国内外图书馆在资源类型、传统服务和基础环境方面大致相同,而人文学者从事科研活动时需要的数字人文服务组成要素也是一致的.因此,国外图书馆基于现有资源开展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对我国图书馆是有借鉴作用.目前国内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是设备和空间的配备,或者开展孤立的数字人文项目,缺乏系统全面的服务规划.UCLA图书馆虽然没有主办实体数字人文中心,但其基于图书馆资源,深入人文学者需求,探索数字人文环境下人文学者科研需求和自身优势的契合点,从多个维度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的方式,可以给我国高校图书馆一些启示.

4.1 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做好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可持续性规划

高校图书馆是否主办实体数字人文中心,需要考虑资金和人力投入,更需要根据所服务群体的实际需求来决定[21].UCLA 图书馆基于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依托现有资源,主动发现资源的各种脉络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上进行思考和考量,集图书馆服务转型与空间变革于一体,从馆藏健全优化、嵌入服务、深化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数字人文服务的探索,满足人文学者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基于现有资源打造了一个“虚拟数字人文中心”的模式,很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思考和学习.

4.2 挖掘馆藏资源与人文研究者需求的契合

点,深化合作,做好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平台在空间方面,图书馆开辟利于数字人文研究者活动的空间,可以成为数字人文工作者与图书馆合作的起点.除了开辟固定的数字人文空间并配备相关设备外,图书馆也可以探索结合图书馆馆藏和人文学者研究领域,基于特殊馆藏资源开辟临时数字人文活动空间,组织数字人文活动,使空间不仅仅成为人文研究者的聚集地,还成为促进图书馆馆藏和人文研究者建立友好连接的桥梁.在人力方面,图书馆在对资源、数据管理、数字化加工、元数据定义等方面有专业的优势,数字人文研究者从专业角度对数据和工具有更精准的需求,图书馆应创造机会将两者结合到一起,积极参与到数字人文项目的孵化中.例如,创建、共享和重用元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活动中的很大一部分,数字人文研究者开始数字人文项目时需要大量使用图书馆资料及元数据,并依赖于它的质量和全面性,这一点可为图书馆与人文学者合作提供很好的契机.

在资源方面,图书馆资源是数字人文研究者在研究活动中寻找第一手资料时重要的考虑对象,但目前图书馆的很多资源是分散、异构、自治的,而非是一个统一、一致的知识整体,对于数字人文研究者来说,收集和准备所需的材料是一项耗时的工作,学者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寻找、组装和准备原始资料.图书馆可以考虑充分优化馆藏资源,异构融合分布在馆藏内外的碎片化数据,通过冲突检测和一致性检查,与人文学者合作,对资源进行元数据开发和语料库构建,使数字人文学者能够在图书馆获得完备的、可直接用于人文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数字人文研究者可能会希望他们的项目成果(语义化的文本或创建的图像等数字化材料、软件工具、代码或算法)能够被发现,非传统的学术成果可以被列入在线目录,以便与其他人文资源一起被发现,或者将他们的成果融合在更大的数据集合中,以便他们的成果更容易地被重用和学术分析[22].图书馆可以基于该需求,为数字人文研究者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协助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提供数据管理服务、扩展机构存储库等服务,存储维护数字人文项目成果的同时,丰富自身馆藏.

5 结语

人文学科与学术图书馆有着长期的共生关系,决定了数字人文学科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驱动力.图书馆如何基于现有条件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问题,值得图书馆思考.UCLA在传统资源和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图书馆服务与人文研究活动需求的契合点,进行环境与内容深度分析,打造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访谈中,UCLA东亚图书馆陈肃馆长认为,图书馆在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过程中,应该融入到整个数字学术生态环境中,与学者合作,从学者需求考虑,结合学者从专业角度对资源和工具更精准的需求,发挥资源和专业优势,参与到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Green H E.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Libra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bject Specialistsed. by Arianne Hartsell- Gundy et al. (review)[J].Portal Libraries & the Academy, 2016, 16(1):207-208.

[2] 曾小莹.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作用与服务[J]. 图书与情报,2014 (4):111-113.

[3] Spiro L. Why Digital Humanities [EB/OL]. [2018-01- 22]. http://digitalscholarship. files. wordpress.com/2011/10/dhglca-5. pdf.

[4] 朱本军,聂华. 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 (4):23-29.

[5] 高胜寒,赵宇翔,朱庆华. 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研究进展分析[J]. 图书馆杂志,2016 (10):9-18.

[6]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EB/OL].[2018- 01- 13]. http://www.lib.pku.edu.cn/portal/cn/news/0000001259.

[7] 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EB/OL]. [2018-01-13]. http://www.lib.pku.edu.cn/portal/cn/news/0000001486.

[8] 孵化与实践-需求驱动下的数字人文项目[EB/OL].[2018- 01- 13]. http://www.lib.pku.edu.cn/portal/cn/news/000000 1622.

[9] CenterNet. [EB/OL]. [2018- 01- 18]. https://dh?centernet.org/.

[10]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7[EB/OL].[2018-01-18].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7/reputationranking#!/page /0/length/25/sort by/rank/sort_order/asc/cols/stats.[11] UCLA Program in Digital Humanities[EB/OL].

[2018-01-23]. http://dh.ucla.edu/ undergraduate/courses/.

[12] UCLA Institute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EB/OL]. [2018-01-23]. https:// idre.ucla.edu.

[13] UCLA CHD Project[EB/OL]. [2018-01-23]. http://cdh.ucla.edu/past-projects/.

[14] Yoruba Architectural Reconstruction[EB/OL].[2018-04- 20]. http://cdh.ucla.edu/project/yoruba-archi?tectural-reconstruction/.

[15] Ancient Egyptian Coffins Project[EB/OL]. [2018-01-23]. http://cdh.ucla.edu/ project/ancient-egyptiancoffins-project.

[16] UCLA Digital Collections[EB/OL]. [2018- 01- 22].http://digital2.library.ucla.edu/?ga等于2.120556224.992073972.1516566842-2099063294.1500512109.

[17] UCLA 图书馆数字人文专栏[EB/OL]. [2018-01-22].http://guides.library.ucla.edu/ digital-humanities.

[18] UCLA Research Workshop[EB/OL].[2018- 01- 23].http://www.library.ucla.edu/support/research-help/attend-research-workshop.

[19] UCLA DResSUP[EB/OL]. [2018-01-23]. http://www.library.ucla.edu/support/research- help/digitalresearch-start-partnerships-graduate-students-dressup .

[20] Seeing Sunset:Learning LOS Angeles Project,[EB/OL].[2018- 01- 23]. http://cdh.ucla. edu/project/seeing-sunset/.

[21] Schaffner,Jennifer Erway,Ricky. Does Every Re?search Library Need a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EB/OL]. [2018- 06- 24]. https://www.oclc.org/content/dam/research/publications/library/2014/oclcresearch-digital-humanities- center-2014.pdf.

[22] Mcgann J. On Creating a Usable Future[J]. Profession,2011 (1):182-195.

作者简介于亚秀,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部馆员;李欣,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

收稿日期2018-04-04

(责任编辑:周坚宇)

高校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高校图书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校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图书馆论文发表

2、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3、图书馆学刊

4、图书馆杂志

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