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图书馆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高校图书馆助学服务基于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案例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大学图书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高校图书馆助学服务基于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案例

蔡 红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参与并主导教材循环利用,不仅绿色环保、分享公益,也创新了图书馆的助学服务.文章以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项目为例,从高校运营循环教材的可行性分析出发,论述图书馆利用其空间、设备、人力以及专业管理等优势,协同学生管理部门,引导大学生参与教材循环利用的项目运营,建立循环教材库的运行管理机制,并评估其产生的助学效果和规模效益.

关键词 二手教材 循环教材 高校图书馆 学习支持 助学服务

引用本文格式 蔡红.高校图书馆助学服务创新——基于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案例[J].图书馆论坛,2017(10):114-120.

教材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的教科书,也称课本.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教材.美国大学生一般自己购买教科书,大多数图书馆不收藏在用的教材.个别图书馆收藏教材,来源于校内书店和教师的捐赠;也有图书馆购买教材,通常仅供在馆阅读或短期外借,学生读者对图书馆收藏在用教材的评价很高[1].过去,我国长期执行教材供给制,大学生人手一册教材,因此高校图书馆对教材的采购与收藏通常也有所限制.随着高校教材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使用教材的方式渐趋多元化,二手教材的循环利用开始受到关注.

1 为什么要推广教材循环利用

教材循环利用是指组织回收已用教材,通过一定的渠道与操作方法,让同一本教材得到多次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达到节约资源、提高使用率的目的,并形成一套完整和良性的循环利用机制.比如,通过循环利用,美国课本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日本达10年.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教育界,甚至新闻出版界开始关注和推广循环教材使用.2007年后,教育界人士多次在中推出教材循环利用的提案.

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教材循环利用的效益及其推广意义毋庸置疑:节约纸张、少砍树木、减少印刷污染,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不仅减轻使用人的经济负担,还能实现分享教育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绿色大学”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生态文明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发展需要管理者加强认识,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2].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观念的进化,使用二手书早已不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反而成为一种前卫的环保行为.

在形形色色的大学校园绿色公益项目中,教材循环利用并没有吸引足够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其短期效果不明显,长期运营又有困难.当前我国教材循环利用的发起与运营更多倚赖个人或学生团体的自发实践,或者是图书馆等机构的专业自觉.文献调查中,笔者找到的国内图书馆循环教材运营案例有:重庆大学图书馆收集二手教材、工具书近3万余册,设立图书期刊捐赠阅览室;汕头大学图书馆的“绿色循环书架”和厦门大学图书馆“爱心驿站”都提供同类的教材循环利用服务.教材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项目小但价值大,是值得深挖广推的项目.

2 高校推广教材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资源基础

大学生依赖教材的习惯不变.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编辑专业学生“关于大学生教材消费情况网络调查”(简称“广财大教材调研”;http://www.sojump.com/report/6666582.aspx?qc等于)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教材这类学习资源比较重视,课堂和课外的利用率分别为87.5%和70.5%;认为购买教材有些负担,有选择购买教材的占58.5%;课程结束后教材的利用率降低,其去向大抵是闲置、送人、当废纸出售,或捐赠给图书馆.其中,一些公共课教材因其持续性好,修订变动小,个人收藏意义不大等特性,容易实现循环利用,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廉洁修身》.

2.2 需求分析

过去我国实行高度行政垄断的教材征订发放体制,不管你想不想要,不论你家庭是否贫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如今获取教材的选择更多,除学校统一订购外,还可自行购买、复印二手书.教材使用方式的多元化令其循环利用的空间陡然增大.我国大学贫困生比率较高,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当年各类助学金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953.95万人次,占在校生总人数的35.23%;而在上述的“广财大教材调研”中,45%的大学生每学年购买教材的费用在400-500元以上.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负担.除了贫困的因素,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教材循环利用的潜在需求也非常大.

2.3 支撑理念

(1)绿色环保已深入人心.在校大学生是公益活动活跃分子,他们具有强烈的公益心和责任感,勇于尝试和付诸行动.

(2)分享意识越来越浓厚.当无偿分享收获了精神愉悦与尊重时,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愿意尝试的社会心理驱动,成为一种对个人价值重新定位的精神实践.独占的教科书用完之后捐献出来,使其实现循环利用,让更多人得以分享,无形中帮助了贫困的同学,这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当捐赠和分享的成本都非常低时,更增加了教材循环利用的效益.

2.4 协同性分析

大学校园教材循环利用项目是多方参与及分工协作的成果.教材循环涉及捐赠、加工、流通、管理等诸多环节,仅凭图书馆难以独力支撑.图书馆可借助学生的力量,并与学工、团委等学生管理机构协同合作,在教材的捐赠发起、志愿者管理、学生社团的推动等环节进行管理创新,将这些业务交由合作者运作,使图书馆专注于教材流通管理与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平台的建设.

3 教材循环利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选择

教材循环利用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与管理机制.通过网站、跳蚤市场或个人转让等自发行为而实现的教材循环,规模小、范围窄、偶然性大,难以惠及大众;而通过社团等松散的学生组织开展的循环利用,发起容易坚守难,面临后继乏人、空间有限、管理缺乏等诸多问题;网上或实体的二手书店确能有效地传递旧教材,但受商业利益驱动,无法真正帮助到贫困和有需要的大学生.

图书馆学者力挺图书馆参与教材循环利用,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也认可图书馆在教材循环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王卓[3]认为教材大规模循环使用涉及存储与流通等环节,在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体系中,图书馆最适宜承担其主体角色.钟晓玫[4]论述了“由图书馆接收毕业学生捐赠的旧课本使其循环使用”的学生建议.胡索妮[5]认为“在教材循环利用的组织模式上,建议以学校为主导,利用图书馆、学生会等资源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备的教材循环利用体系”;余蕾等[6]指出,我国高校教材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教材的收集、使用、更新、处理等一系列流程集中到图书馆一个行为主体上,替代多个行为主体,使之更有效.

图书馆馆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循环利用.教材循环利用的理念不仅与图书馆“以藏为用”的价值观高度吻合,更符合物尽其用的美德.正像美国大学图书馆员所认为:没有什么比文献循环使用更让人高兴的了,因为这意味着树木、水等资源得到保护,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7].在经费缩紧和面临各种挑战的“新常态”下,教材循环利用可成为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创新的一个选择.

3.1 图书馆开展教材循环利用创新的前提

(1)拥有收藏的实体空间与设备.教材循环利用项目的开展需要一个固定的物理场所,而图书馆的空间和家具设备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2)拥有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在教材循环利用运作中,需要对旧教材进行分类编目、上架和自动化管理,毫无疑问这是图书馆的专业优势.

(3)拥有公共流通服务制度.教材的循环利用需要有效的流通管理,以保证教材借还正常有序开展.作为知识服务机构,图书馆可提供高效的循环教材的借还服务.

(4)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图书馆员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是教材循环利用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

(5)拥有热心的志愿者及学生助理等.这是馆员之外高校图书馆可借助的另一支力量,应争取和创造更多的条件来推动学生管理循环教材书库.图书馆应开辟渠道和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做义工[8],从而使循环教材库的运行实现学生自行管理、自我服务和共同受益.

3.2 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的创新价值

因教材发放体制及其工具化特征,图书馆一般不收藏教材.教材循环利用项目需要投入各种成本,包括空间与家具设备、加工处理所需的耗材与人力、流通与书库的管理等,且涉及到图书馆多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图书馆选择教材循环利用项目,其彰显的价值在于:

(1)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里明确指出,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为教学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推动教材这种学习资源的流通利用,支持、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实实在在地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强化图书馆的助学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为大学生的学习创新自身服务手段是必须的.围绕学习服务这个核心任务,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财大馆”)提出了构建学习中心的指导思想,即整合图书馆的文献、空间、设备、技术、管理和人力等资源,为学生读者提供“助学、导学、促学”服务.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管理转向,使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学习的模式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借鉴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技术领域提出的助学模式——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交互手段进行助学,包括资源支助、学习者互助、服务帮助等三方面[9].广财大馆学习中心的“助学服务”即利用图书馆各类资源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包括辅助课堂学习,支持自主学习和推动协作学习等.而教材循环利用项目正是实现图书馆助学服务的手段之一,促进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的流转以物尽其用,满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对课堂学习资源的需求,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藏与用”是图书馆馆藏利用的关键问题.教材的收藏价值小,但有效循环后的使用价值大.以效用价值来配置文献资源并开展相应服务,图书馆值得尝试.

4 教材循环利用的案例研究

与其他高校图书馆一样,广财大馆接收读者捐赠的图书,加工处理后上架流通.从2012年6月开始,广财大馆与校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协同合作,动员师生捐赠教材,建立专门的循环教材书库.近5年来,以“助学、导学、促学”服务理念中的助学为支撑点,逐步做大、做强:确立该项目建设的总原则,梳理教材循环利用的工作流程,制定与之配套的挑选、加工、典藏、流通、借阅等规则,推动学生积极捐赠教材,并鼓励志愿者、学生助理等参与管理,创新大学生互助学习的模式.

4.1 教材循环助学服务应坚守的原则

(1)公益的原则.不同于学生自发形成的跳蚤市场(包括线下与线上)买卖旧教材,以及二手书店(包括实体店与网店)低价收购与租售旧书等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图书馆教材循环服务着眼点在于助学,建立在绿色和分享的理念之上,因此必须坚持无偿服务.依靠无偿捐赠的教材,而不是采购时新教材或收购二手教材,这是广财大馆运营该项目的根本原则.

(2)学生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的原则.与教材息息相关的是大学生群体,他们不仅是教材的捐赠人和分享者,还是利用者和受益者.在教材循环利用的项目中,可激励和培养他们成为组织者、管理者.如何鼓励学生参与教材循环的组织与管理,是创新教材循环管理机制的关键.

4.2 加强分工协作,确立制度管理

为使循环教材更好地发挥助学功能,围绕“以读者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原则,从接受捐赠教材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到循环教材库所设地理位置,及其检索、获取、借还等相关环节,一切都从方便读者的角度考虑,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4.2.1 设置教材循环利用专区,创新文献资源配置模式与典藏规则

图书馆教材循环利用项目完全依赖读者的无偿捐赠来充实馆藏、展开运作.不采用有偿回收实行租借制,也不需要图书馆划拨经费采购教材,不占用文献购置经费,弥补了教材类馆藏的不足,一举多得,创新了文献资源配置模式.

⑴设置循环教材书库,产生规模化效益.仅以绿色书架或漂流书架形式开展教材循环利用,受益面有限,助学效果不明显,难以持续.循环教材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产生规模化效益,因此设立专门的书库非常有必要.循环教材库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需有前期积累,或需借助全校范围内的大规模征集.2012年广财大馆教材循环利用项目启动时,集校党委、工会和校团委、学工等多部门之力,发动全校师生捐赠教材,征集到7万册左右的教材,以此建立起教材书库的基础馆藏.在此之后,每学年组织中等规模的捐赠补充教材.经过挑选和剔旧,目前广财大馆两个校区的循环教材库馆藏维持在5万册左右.

⑵确立循环教材库的馆藏建设原则.循环教材库不以藏量的增加为目标,而是以入藏的教材是否适用、实用和易于循环利用为原则.5万册循环教材在广财大馆270多万册藏书(数据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中仅占1.85%,但借阅利用效能却是显著的.

⑶调整循环教材的典藏管理规则.首先,确立捐赠教材筛选规则.在捐赠图书的筛选规则之上制定出专门的教材筛选规则.例如,少于49页的,乱涂乱画或破损严重以及缺页散页的,复印和盗版的,出版8年以上的,均不收藏.由于广财大馆循环教材库的空间目前尚足,在数量上未设上限,筛除后不入藏的捐赠教材通常置于漂流书架任由学生取阅.其次,制定专门的教材剔旧规则.依据教材科提供的最新教材书目清单,核对各类教材的入藏,如某门课程的新版教材已入藏40本及以上的,下架该教材的旧版;对借阅率超低或为零的教材,每学年定期剔除.最后,按读者需求调整排架策略.循环教材库刚建立时,加工量非常大,为简化流程,采用流水号排架.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反映找书困难.在广财大馆2015年读书月活动——“读者调研大赛”中,多份涉及教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都建议将排架方式由流水号改为索书号,以顺应同学们查找图书的习惯.图书馆采纳了该建议,将两校区循环教材库的5万多册教材重新加工,并重新规范典藏制度.

⑷解决循环教材库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第一,循环教材的质量和课业覆盖面难以保证.例如,捐赠的教材种类不齐全;有的教材更新快,版本更换频繁,以至循环教材的版本与课程要求的版本不一致.广财大馆的图书馆员将捐赠的教材与教务处提供的最新教材书目比对后发现,只有30%的重叠率.由此可见,征集新版本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需进行实践创新.此外,还存在盗版教材和二手教材的卫生安全等问题.第二,循环教材的资产管理是个两难问题.与普通的捐赠图书不同,循环教材的捐赠量较大,在资产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资产管理既不同于图书馆采购的普通图书,也区别于一般性的捐赠图书.广财大馆的5万册循环教材已入固定资产,但另册管理,并纳入汇文系统进行流通管理;每年新增3000-5000册,除一部分取代和替换架上同种旧版教材的资产,剩下的作为新增固定资产入库典藏;从书架上剔除的已无循环价值的旧教材,因受制于当下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却无法报废,只能下架打包入三线书库;随时间推移,日积月累,其占用的空间必将越来越多,如何处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只有顺应时势.

4.2.2 制定专门的循环教材借还规则,服务创新

根据课程学习的规律与需要,制定宽松的循环教材借阅规则.与普通图书的借还不同,循环教材的借期较长,一般为6个月,可续借两个月,符合学生利用教材学习的特点.因循环教材由捐赠而来,如果丢失也不做强制性处罚,而是鼓励学生以一本可循环利用的二手教材相抵.

4.2.3 梳理循环教材业务流程,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

循环教材的运作涉及到图书馆多个业务部门,包括捐赠、接收、筛选、加工、典藏、流通、剔旧、统计评估等环节.因此,需要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彼此的分工,共同协作,一起完成循环教材利用项目的任务.

4.3 引导学生参与教材循环利用的运营,促其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

循环教材虽节省了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但消耗的人力比较多,特别是捐赠、筛选、上架等环节.如果每学年发起一次中等规模的教材捐赠活动,将有几千册教材待处理,工作量大.在图书馆人员有限、岗位职责固定的情况下,是有现实困难的.与普通书库的管理不同,广财大馆循环教材库的运行基本借助于在校大学生的参与.由于这个项目具有公益性,非常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其运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图书馆能否做好组织规划,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比如,明晰参与者的责权利,在身份认定、工作职责、培训考核、权利义务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则、条例给予保障,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组织,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受益.

(1)安排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教材库的日常工作,实现自管理、自适应.对于勤工助学,学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最低工作时间的限制.这部分学生的安排与组织管理比较容易,可让他们负责教材库日常的上书与定期整架,制定好工作时间表,责任到人,馆员检查评估即可.但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深入思考.

(2)鼓励志愿者参与二手教材的征集与捐赠,引导自组织、自适应.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有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通常大学生做志愿者,有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人之外,更看重自我得到满足、成长及提升.但是,图书馆提供的一些志愿服务比较简单枯燥,如上书整架等,没有挑战性,自我满足感不强,吸引力不足,志愿者的热情容易耗光.如果图书馆设计一些公益性强、有挑战性的,能让人得到锻炼和更有成就感的志愿服务项目,对学生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教材循环利用项目的公益性契合当下绿色环保的理念,能满足志愿者的价值诉求.教材库的定期更新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石,因此二手教材的捐赠征集尤为重要.捐书活动的策划、组织并非易事,如何组织开展活动,如何激励大家捐书的热情,如何减少捐赠者的付出成本,让大家捐得乐意、快意都富有挑战性,志愿者在此过程中可得到充分锻炼.

广财大馆成立了校青协的志愿者分会,组成捐书小组,主要职责就是定期组织捐书活动、筛选教材,以及协助教材库的管理等.同时,广财大馆也积极和校内的学生社团合作,如与校青协“向日葵天使山区助学部”一起开展捐书活动.教材库每年更新3000-5000册教材,志愿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志愿者的热情、时间和精力很难保证,还是需要其他力量的补充.

(3)成立图书馆推广专员之类的学生队伍,促其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勤工助学的学生助理和大学生志愿者在教材循环利用项目中各有其位,也各有不足.尽管有上述两类学生的积极参与,广财大馆教材循环利用项目在征集环节仍然力不从心.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广财大馆尝试建立学生图书馆推广专员制度,在全校每个行政班设立一个班委职位,专职于图书馆的推广工作.“捐书”工作就是其职责之一,组织和动员本班同学参与教材循环利用.图书馆对其进行聘任、培训和考核,为其创造一个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的环境.

4.4 协同创新,借助外部力量形成项目合作机制

教材循环利用项目获得校内的支持与协同是非常关键的,仅靠图书馆单打独斗难以持久.广财大馆的这个项目经过近5年的运营实践,得到学校的肯定与大力支持.看似不起眼的小项目,因其绿色、环保、节约的理念和切实的助学效果,及其显而易见的教育意义与道德影响力,打动了学校相关部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等,在发动学生捐赠和鼓励学生参与循环书库管理等方面都非常乐于配合,积极给予政策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广财大馆近年来有关循环教材的合作有:党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教材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意义;教务处倡导教师、出版社捐赠教材,并提供在用教材的书目信息;校团委发起“我为广财添书香”的捐书倡议,推动教材捐赠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成立校青协图书馆志愿者分会,并推动图书馆推广专员班委建制,使这两个学生组织有身份、有制度、有考核,权利义务职责明晰;学工部安排勤工助学学生参与教材库管理,并组织各学院辅导员督促捐书活动的开展等.

4.5 效果评估

广财大馆创新性的教材循环利用项目以助学为目标,本着帮助、支持学生学习的原则,走规模化的道路,使全校范围内的读者都受益[10].不仅在校内获得普遍的认可,还获得同行们的赞许.此项目在学校师生中的认可度非常高,校宣传部将之视作绿色校园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加以宣传;并且还在2014年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中胜出.

循环教材利用效能显著,具体情况见表1.一是教材库的年度借出量虽无法与全馆借出总量匹敌,但分布比较平均(注:2012年数据较低,因当年6月才启动该项借阅服务),需求稳定;二是循环教材周转率(文献周转率等于借出量/馆藏量)逐年提高,2013年后两校区循环教材的文献周转率都保持在90%以上.表1仅选取指标值较高的三水校区的数据,该校区主要为大一大二学生,这也反映了低年级大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三是教材库的借阅非常有规律,每年的借出高峰期都在开学之初的3月与9月,凸显其助学的实效性.

另外,广财大馆的纸本图书借阅排行榜有一个特点:基本都是循环教材占据榜首.2014-2016年排名前20的循环教材数量及其比例见表2.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应自觉地践行教材循环利用,并在教材循环利用中发挥主体作用.不仅仅只是参与者,更应该成为推动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创新者.通过图书馆的运营,二手教材焕发出再生价值;而教材循环利用项目使图书馆的助学服务有所创新,并且满足了读者的真实需求,是一项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1][7]顾健. 美国大学图书馆员讨论热点选评[J]. 图书馆,2011(2):80-82.

[2] 梁立军, 刘超. 试论“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5):83-87.

[3][8] 王卓. 高校图书馆在教材循环使用中的主导角色探讨[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2):70-73,108.

[4] 钟晓玫. 构建二手教材交易平台,为教材循环使用提供服务[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7):229-231.

[5] 胡索妮. 大学生教材循环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16):154.

[6] 余蕾, 尹晶晶. 教材资源循环利用的实证分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9-92.

[9] 刘文富. 远程开放教育“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4(12S):35-39.

[10] 郭晶,顾江,宋海艳,等. 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新常态——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大赛暨研讨会掠影[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5(1):1-5.

作者简介 蔡红,副研究馆员,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中心(部)主任.

收稿日期 2017-04-23

(责任编辑:何燕)

大学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大学图书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大学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大学论文题目

2、图书馆建设杂志

3、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4、大学心理学论文

5、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6、大学心理论文